教育漫話讀後感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育漫話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教育漫話讀後感

這幾天讀完洛克的《教育漫話》,這本書十分通俗易懂,作者有如在和親朋好友話家常,語調親切平和,道理簡單明瞭,但他所講的東西卻非常深刻,極有啓發意義。洛克告訴我們一些實用的教育真理,其實那些都是一些看似瑣碎的小事,實際關乎孩子一生的命運。下面我就來講一下我的幾點主要體會。

關於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的幼時習慣,洛克講了方方面面,我覺得非常細緻,尤其關於孩子的排便。大部分家長都會關心稍大孩子的每頓飯吃多少,胃口稍微不好就緊張了,卻忽略了孩子的排便習慣,我們家孩子便祕嚴重的時候都要用開塞露。洛克認爲便祕百害而無一利,沒什麼比大便通暢而有益於健康了。洛克通過實驗發現,大便和吃飯一樣受人控制,只要堅持一段時間,在固定時間到廁所做該做的事,就會得到自然的功能。這個我學到了,可以改善孩子的便祕,而不去靠藥物。

其次,關於“調教孩子的精神世界”這一部分,洛克說別讓大人的習慣教壞孩子,比如暴力、報復、誇耀、找藉口、尤其是大吃大喝。洛克說,雖然飲食清淡有利健康,但當週圍全是好吃好喝的聲音時,就難抵誘惑了。“吃得好”的聲音會刺激人的慾望,從而追求山珍海味,甚至將“吃得好”等同於“生活得好”。社會風氣如此,理性怎能不變得蒼白?確實,我們朋友圈裏曬娃的有多少是帶娃胡吃海喝的。所以洛克說做父母的一定要認識到這點,並清楚雖然身在邪惡中,但依舊要脫俗、正確引導兒童。

洛克講了很多管教孩子的具體方法,其中有一條說與孩子成爲朋友,真的發人深省。小時候我的父母雖然疼愛我,卻一直板着臉,嚴厲地對待我們,很少與我們親近,我甚至不記得對父母說過我愛你這樣的話。但那時的我們無法選擇教育,輪到成年的'自己來實施教育時,是在複製經驗還是該重新學習?我願選擇後者。洛克說,一些事情可以和孩子商量着做決定,那樣孩子能更快地成熟,又可以建立起友誼。孩子向我們請教問題時,要拋開家長的威嚴,以朋友的身份跟孩子對話,把自己的經驗告訴她們。這樣,孩子遇到問題纔會願意向我們請教,而不是埋在心底。給孩子講一些真實事例,讓孩子自己運用理智去判斷,這比用嘴講出的勸誡更能讓孩子接受,並在內心牢記各種行事原則。語言只是對事物的一種模糊描述,很容易被人遺忘,讓孩子參加一些事情的討論、發表個人觀點,能使孩子對該做的事情有更加形象的印象。

不管孩子提出什麼問題,都不要打擊或嘲笑他們。應根據孩子的年齡和理解能力,儘量讓孩子弄明白。洛克認爲很多孩子因好奇心、求知慾未被滿足,才把時間浪費在無聊的消遣中,否則他們會在學習知識上獲得更大的樂趣。我自己對於孩子提出的問題,通常是:如果問題無關緊要,我便敷衍了事,如果孩子打破砂鍋問到底,就會顯出不耐煩,甚至說你不需要知道這些;這顯然不對了,因爲一些在我們看來是理所當然的問題,在孩子眼裏仍是一個新來者對於未知世界的重大發現。所以要知無不言而又耐心細緻地幫助孩子瞭解世界。

看完了《教育漫話》,我想如果成年人的我,按照他說的方式去養育小時候的我,很有可能就不是現在的樣子,也許我會變得更好:身心健康,有德、有識、有禮、有趣,懂得自制,熱愛學習,努力工作,也會享受閒暇的時光。可惜小時候我回不去了,卻不得不面對成年後的自己。儘管如此,在面對自己和孩子們時,多了一些勇氣和理性的力量,讓我和孩子一起學習、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