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15篇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教學反思能很好的記錄下我們的課堂經驗,那麼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五年級《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五年級《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15篇

五年級《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1

通過本次《農民、牧民、漁民》這一教學內容的教學實踐活動,使我有了更多的感悟和深思,現將教學反思梳理如下:

一、教學提問要高度有效,纔能有力地推進教學向縱深方向發展,才能更有效地達成教學目標。

《農民、牧民、漁民》教學提問設計,在新課導入:時緊緊設計瞭如下提問:同學們,你們的父母每天都做些什麼?那麼我們把從事這種勞動的人稱爲什麼那麼在大草原上,以放牛、羊、馬等牲牲畜爲主的人,我們把他們稱爲什麼每天風裏來、浪裏去,以撒網捕魚爲主的人們,我們又把他們稱爲什麼?使學生緊緊圍繞問題進入課堂主題,達到了環環相扣的目的,在課堂教學中,我始終以學生的生活爲切入點,使問題成爲學生熟悉而又有思考的對象,在交流性問題中,更考慮到答案的開放性設計,使學生更爲全面地圍繞教學內容,梳理自己的獨特見解。課堂教學效果充分地體現了這一點。所以,有效提問是產生有效課堂的關鍵因素之一,課堂離不開老師的引導,即離不開老師的提問。有效的課堂提問,能讓課堂激起浪花。

二、使學生在課前充分地開展調查活動,才能更有效地達成教學目標。

《農民、牧民、漁民》就其教學內容而言,它涉及到老百姓最爲主要的三種生產生活方式,就其分佈而言,我和我的學生所處的地方主要是以農業爲主,固對牧民、漁民的生產生活了解不多。我所授課的學生又是五年級的學生,有一定的調查方法和能力,所以,在課前,我安排了調查活動,讓學生從報紙、書刊、網絡、請教他人等渠道瞭解農民、牧民、漁民的生產生活方式和特點。有了課前充分的調查活動,學生在交流、回答、師生互動、彙報等環節中,認真思考、積極交流、大膽發言。使課堂教學的目標得以實現。

三、認真把握評價的激勵與導向,才能使課堂煥發生機。

課堂離不開評價,有效的課堂評價能達到激勵與導向的目的。但在這節課中,我沒有能很好地把握好評價的激勵作用,在學生回答問題時,我的激勵語言沒有很好地達到激勵的目的。如在這節課中,我提問:同學們,你們的父母每天都做些什麼?學生髮言非常踊躍,有一個學生說:我的父母每天都在補皮鞋,我也常回家幫助他們。課堂頓時沸騰了,有的學生在偷笑、有的學生在低頭議論,我見了,就簡單地這樣評價了那位同學的發言:我們今天是講的是農民、牧民、漁民的生產生活方式,你坐下吧。後來,那位同學幾乎沒參與了我的課堂交流活動。這一典型案例使我課後進行了這樣的反思:課堂評價一定要關注學生回答和交流的問題要靠譜嗎?就學生個體而言,對教師的提問要有統一的理解嗎?那位學生將自己的家人的生產進行了介紹並沒有離開我本身的問題作答呀!由此可見,那位學生緊密地聯繫自己的父母生活,真實而客觀地介紹了生產情況。這門課程的理念就是要讓學生明理、導行。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構建其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固我的評價沒有達到激勵的作用。我想,只有充分地實現課堂評價的激勵和導向的作用,纔會使課堂教學煥發生機,纔會不丟失每一位兒童的熱情和求知慾望。

綜上所述,課堂教學活動是一項動態生成的、富有創造性的實踐活動,只有以正確的理念爲導向,在精心設計教學預案的基礎上,在準確把握課堂評價和動態生成之上,才能高效達成教學目標。

五年級《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2

教材分析

本課爲未來版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我們的權利與責任》的第三個主題,是將權利與責任意識由家庭、學校生活領域延伸到家鄉(社區)生活領域的的一課,在於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和參與社會管理的能力。

本課結構清晰,突出兩大主題。“我眼中的問題”,先通過四個事例來引導學生理解哪些是社會問題、這些社會問題對人們生活的影響,讓學生感受到關注社會問題和解決社會問題的重要性、必要性,爲學生髮現身邊的社會問題提供了範例和動力;“我給政府提建議”板塊則偏重於培養學生參與社會管理的意識和解決社會問題的能力。通過這兩個主題活動,讓學生充分明白了關注社會問題和解決社會問題既是每個人的權利,又是每個人的責任,並能積極地力所能及地參與社會管理。

學情分析

1.現在的學生多嬌生慣養,自我意識很強烈,做事以自我直接利益爲前提,加上學生社會意識正處於萌芽狀態、一些不正確的家庭教育和畸形社會風氣的影響,對一些社會問題視而不見,漠不關心。如何打破這種思想,是本課教學的第一大難點。因此從學生身邊蒐集一些與學生利益直接相關的現實社會問題進行啓發就顯得尤爲重要。通過討論,使學生感受到社會問題不僅關係到他人利益,也關係到個人利益,從而使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增強,爲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提供思想認識基礎。

2.每個孩子都是可愛的,都有爲社會服務的願望,但是由於農村孩子很少參與一些公益活動,因而缺乏去參與社會管理的勇氣和體驗。如何勇於實踐,又是本課教學的第二大難點。因此帶領學生成功解決一些社會問題,對於學生解決社會問題的勇氣和能力具有鼓舞和促進作用,能加深學生對關注社會問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理解,對學生的後續教育效應具有重要意義。

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和社會責任意識

2.能力: 培養學生探究和解決社會問題的能力、合作能力

3.知識:引導學生樂於、善於發現社會問題,能提出合理化建議解決社會問題。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樂於、善於發現社會問題,能提出合理化建議解決社會問題

教學難點:如何解決身邊的社會問題

五年級《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3

《吃穿住話古今(一)》是人教版《品德與社會》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二個主題《吃穿住話古今》中的一個話題。本課通過講述“食”,透過歷史在我們現實生活中的積澱,引導學生探究歷史,探究我們生活中許多事情的來龍去脈,同時體驗和感悟我們祖先的智慧和創造。

反思本課的教學,我有以下收穫:

一、創設情境,拉近現實和歷史的距離。

《中華食文化》是個比較大的話題。吃不僅僅是爲了充飢、品嚐美味,吃中還有人的智慧,吃中還有故事,如何上升到“食文化”的高度還有一定的難度。教學中,我採用小切口,大深入的方式,以兒童的生活經驗作爲歷史教學的基礎。學生身邊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都是生活中進行歷史教育的“活教材”。只有讓學生從對身邊事、身邊物的歷史追溯與關心瞭解中,學生才能尊重歷史,尊重地方的文化與傳統,萌發對歷史的感性認識,豐富對民族及國家的愛國主義情感。所以,教學時,我就從現實生活出發,瞭解了現代社會的“食”之後,再追根尋源,引發學生對於人類在幾千年前的生活的思考。這樣一來,就拉近了現實和歷史的距離,不會顯得很脫節。

二、活動多樣,發現食文化的智慧與魅力

活動性是品德與社會這一新課程的特點,在品社教學中創設適宜的生活化教學活動,使學生強化情感體驗,促進知、情、意、行的和諧發展。確保學生通過活動這個中介和載體,體驗和分享,幫助學生領悟、行爲遷移和品質內化。在活動中體驗、感受到中華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發學生進一步探索食文化的興趣。本課教學時設計了四個活動:食背後的故事、追溯古代飲食文化,給學生創設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由學生宣傳、介紹中華食文化;同時我也有目的地插入一些相關的圖片,穿針引線,使得課堂始終處於師生平等、共同探究學習的和諧氛圍中。

三、探究歷史,體驗學習歷史的方法。

歷史總是以一種過去時的姿態呈現在我們面前,它講述的是離學生生活久遠的時代發生的事件。那麼人類是怎樣瞭解歷史的呢?在這裏,我也滲透探究歷史的方法。例如:在《吃穿住話古今(一)》這課中,教材就設置了一個問題“最初的人類,還不能把自己的歷史記載下來。人們是怎樣知道他們當時的生活的?”在這裏,我引導學生思考、猜測遠古時代人們是怎樣生活的,從而得出結論:我們可以通過史書、成語、圖片、出土文物、歷史遺址等方面瞭解當時的歷史。

 四、課後留白,培養學生歷史探究能力。

“品德與社會”教材爲學生提供了一個精彩的對話文本。爲學生的創造性發揮留有許多彈性空間。它尊重不同學生的情感體驗和思想觀點,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蒐集與處理信息、分析與解決問題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再加上,五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社會、生活經驗,我們爲學生留有一定空間,讓他們自主合作學習,在交流中獲取知識,體驗情感。在上完《吃穿住話古今》這課後,我請學生自己去探究我國的飲食禮儀,發現其中的精妙之處,從而增進民族自豪感,我想下節課一定能上得更貼近學生,更能走進歷史!

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教學過後,還是發現的一些不足之處。比如對於學生的發言,情感掌控得不是很好。本節課內容教學內容從走近遠古時代到中外飲食的比較,內容很多,跨度很大。在教學過程中我每項內容都想深入挖掘,導致課堂教學教學時間不夠充裕,雖然孩子們學起來特別有興致,多感官的參與過程中,但孩子參與的時間還是不夠多,今後設計要注重讓學生隨時有話可說,不僅僅是一名“看客”。;教師語言的組織上還不夠精煉;在時間的把握上還不夠精確;在處理一些細節問題上的能力還不夠成熟。在今後教學中要注意這方面問題。

五年級《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4

《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指出:品德與社會課程是以兒童的生活爲基礎,以培養兒童良好品德、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爲目標的活動型綜合課程。這就要求我們的教育內容和形式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反映學生的需要,讓他們從自己的世界出發,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生活,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生活,用自己的學習成果服務於社會。

《首都北京》的學習就緊緊圍繞這一原則,通過學生對北京相關資料的收集交流彙報,重點探究政治中心、文化中心、人文景觀這三部分,以此來認識首都北京這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古都,同時結合時展中發生的重大事件,與北京密切聯繫的奧運盛會,建國六十週年等時政話題,充分激發學生的自豪感與自信心,由此產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以下是在活動的實施後,本人就教學設計、思路和教學效果作了深入的反思,認爲本活動突出以下兩點。

一、充分挖掘課程資源,豐富課程資源的內涵。

新課程目標的實現,必須依託豐富和開發課程資源。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對於轉變課程功能和學習方式具有重要意義,它可以超越狹隘的教學內容,讓師生的生活和經驗進入教學過程,也可以改變學生在教學中的地位,還可以開闊教師的教育視野,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結合我校的泉州市“十一五”科研課題——挖掘課程資源實施有效教學。我用課程的眼光去開發挖掘資源,拓寬教學內容,豐富品德教學素材,落實品德教學實效。

1.挖掘文本資源

課標中指出:品德與社會課程承擔着學生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重要任務,課程資源不限於傳統意義上的教材,要使學生廣泛地接觸和了解社會,就必須充分開發、利用校內外的各種課程資源,以利於課程目標的實現。文本的優勢在於教師的挖掘。我們的教材中包含多種學科文化、人文素養、道德情操等教育資源。這種資源是在使用過程中不斷挖掘、豐富的,這就要求教師不能侷限於教科書,不能“教”教科書;而應當根據學生實際廣泛利用課程資源,創造性地使用教科書設計教學活動。在《首都北京》教學思路的設計上,我對教材進行了調整與重組,從首都北京是我國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人文景觀三部分爲切入點,在政治中心這部分重點抓住天安門廣場和人民大會堂這兩個最具代表性的內容作爲難點突破,人文中心這部分涉及的知名學府等學生比較熟悉,所以只是進行簡單彙報,到人文景觀這部分通過名勝古蹟、風味小吃、京劇、建築等讓學生體會到北京的深厚文化底蘊。三個部分構成一個整體試圖讓學生對北京有全面的認識與感知,從而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另外,在活動的進行中,我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閱讀書本上的文字和圖片,如北京的地理位置、天安門廣場全景俯瞰圖、開國大典等書本上都有相應的介紹引導學生走進文本學會用自己的大腦對課程目標、知識性較強的內容進行閱讀和思考,培養他們的抽象概括能力、理解能力,並給予懂得從書本上獲取知識的學生正確的評價,從而養成學生認真讀書、積極思考的好習慣。

2.多渠道蒐集信息

《品德與社會》課標中指出,教師應儘可能使現代化教學技術與本課程教學有機結合,豐富課程資源,有條件的地方要儘量開發利用計算機網絡資源。因此在這活動準備階段,我佈置學生通過互聯網上查閱北京的政治、文化、人文景觀方面的相關知識,學生從網絡上搜集到了天安門廣場、人民大會堂、清華大學、中央電視臺、長城、故宮、北京園林、風味小吃、臉譜、四合院等非常多的文字資料,有的學生還把收集到的圖片打印出來,甚至有幾個電腦操作能力強的學生把文字和圖片結合起來做成了幻燈片。

網絡上豐富多彩的教學資源走進課堂,爲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開闢了廣闊的天地。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培養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除了網絡這種方便快捷獲取信息的渠道以外,我還引導學生學生走出教室,走出課本,通過電視、圖書、網絡、家長等渠道收集北京相關資料。力求從學生的實際和能力出發,豐富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讓學生在收集整理篩選資料的過程中,不僅提高學生對瘦的北京的認識,更重要的是經歷了愉快的學習體驗。

二、在體驗中提高認識,在探究中學會學習。

《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的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是在各種活動中通過自身與外界的相互作用來實現的。因此,在本節課中,我轉變了自己的角色,靈活多樣地選用教學組織形式,爲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生動活潑的發展提供充分的空間。在本課教學設計中,我不是單一的歷史事件或地理知識強行地灌輸給學生,而是試圖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通過對收集的關於北京的資料進行篩選,選取有價值的信息,並進行小組交流討論形成問題引發探究,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力求在教學中做到預設與生成的和諧統一。在具體活動中,通過小組對所收集的文字資料、圖片以及幻燈片的展示交流,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在體驗中提高了對北京的認識,知道北京不僅是我國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還有着許多人文景觀,是一座文化底蘊深厚的歷史古都。我對學生所得到知識的來源進行追問給予正確及時的鼓勵和評價,如在學生彙報完後進行追問:“你是從哪裏得到這些知識的?”“你這些信息室從哪裏獲得的?”並給予肯定“你做得不錯,能從網絡上獲取和我們主題相關的知識,是個高明的學習方法”“你有一個好習慣,堅持看新聞聯播,我們都該向你學習”等等,引導學生掌握必要的學習方法,爲第二課時乃至今後學生的自主學習與自主探究起到明確的指向性作用。

當然在教學中我也存在許多不足,如課前對學生蒐集篩選資料指導不到位,課上就出現這樣的情況:一個學生查了十幾頁北京大學的資料卻找不到一段自己能彙報的內容。另外教師本身的教學機智不夠,對於課堂中的生成把握不夠靈活,引導用話不夠精確、教師對課堂上情感的生成與激發還不到位等。我希望在今後的教學中能繼續努力,得到更多的鍛鍊和提高。

五年級《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5

本節課的基本思路就是從身邊的案例從故事中讓同學們得出啓發,明白生命於我們每個人都只有一次,我們要珍愛我們的生命。這節課我是分成兩大部分四小部分進行的。

一:永不放棄生的希望

1,要有求生的意志

2要掌握求生的方法策略。

二:肯定生命,尊重生命

1,對待別人的生命的態度

2,對待自己的生命的態度一個個的故事吸引學生的同時也達到了對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當生命遇到威脅的時候一定要有一個信念:“活下去”!讓學生明白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生命。每個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義和價值,我們要自我肯定自我尊重。面對殘缺的生命我們更要給予關心幫助更要尊重,善待他人的生命。課堂在相對寬鬆的氛圍中結束。

上完這節課後我感覺有一些收穫但同時也有一些遺憾和不足。

一:課堂上還是我自己講的過多,總是擔心學生們說不好,自己有些越俎代庖,很多應該學生說的東西自己一着急就都說出來了,整堂課還是我在主導,課堂氣氛還是不夠活躍,學生緊張是一方面的原因同時自己的引導沒有到位,沒有把學生們的積極性很好的激發出來。

二:自己沒有能對學生的回答做出評價,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沒有被激發出來,導致學生回答問題不積極。

三:板書過於簡單而且有些潦草不太適合國中學生接受,影響了學生的認知。

四:課堂上留給學生們思考的時間過短,學生思維沒有能夠很好的被啓發開來。

五年級《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6

《品德與社會》課程是以兒童的生活爲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爲目標的活動型綜合課程,旨在引導兒童“學會生活”,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質和勇於探究、創新的科學精神。我認爲可以從以下三方面進行培養:

一、創設情景,誘發創造意識

《品德與社會》標準明確指出:“本課程的呈現形態主要是兒童直接參與主題活動、遊戲和其他實踐活動。課程目標主要通過教師指導下的各種教學活動來實現。活動是教和學共同的中介,而非單純地只講教科書,兒童更多地是通過實際參與活動,動手動腦,而非僅僅依靠聽講來學習。”可設情景讓學生憑着自己的想象裝扮春姑娘,激發他們的創造意識。

二、激發興趣,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

“品德與生活”作爲一門獨立的綜合性活動型課程,強調選擇兒童熟悉的,感興趣的,有教育價值的內容作爲活動主題。因此教師在組織活動時應從學生的興趣出,學生纔會心情愉快地去學習,探索。表現出個性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三、尊重個性,發展學生的創造能力

大膽提出自己的不同見解。創造條件讓他們表現自我。體現個性,讓他們在活動中心情發揮自己的想像力的創造力。<

五年級《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7

在本節課教學中,我先引導學生自己看書,然後舉例說明,在此基礎上,請學生分組討論,談感受。不僅重視了“知識和技能”,而且注重“過程和方法”的引導,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領悟思考問題的能力和方法,並在師生互動中,使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真正得到提升。在本堂課中我重點引導學生了解了弱勢羣體的生活困難,學習弱勢羣體自強不息的精神。

對學生來說,弱勢人羣一般難以成爲他們的關注對象,通過教學使他們做一個有愛心的人,對弱勢羣體的關愛不再是出於同情,而是出於尊重,再爲他們喝彩的同時,給予關愛。學生通過蒐集和了解弱勢人羣頑強奮爭、自強不息的典型事例,瞭解他們每一點成績的來之不易,激發敬佩之情,學會尊重和關愛弱勢羣體。爲他們喝彩。

五年級《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8

國小的《品德和社會》課必須把愛國主義教育作爲核心,並貫穿於教學的全過程。要對國小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首先要激發和培養他們的愛國情感。《品德與社會》課程中涉及到了中國的許多歷史知識,它們以散點式呈現,爲相關的主題服務。作爲品德教師要充分挖掘利用教材中的歷史資源,使歷史成爲德育的“激活因子”,在引領學生回顧歷史的教學中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情感。

一、情景描述:

(一)從“清朝政府”到“中華民國”,從“舊中國”到“新中國”。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課上我先由一幅趣味漫畫激發學生興趣,巧妙引出了偉大的民主革命先驅孫中山領導的中國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辛亥革命”的資料。“辛亥革命”雖然未能完成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任務,但是爲中國社會的民主和進步做出了貢獻。我通過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把學生的情感進行強化,“自己的國家無論做什麼事,都要聽別人的話,都讓別人指揮,你自己不能做主,你們的心情會怎樣?”這樣就將歷史的情景與現實相融合,引起學生情感的共鳴。接着我出示了清朝時期的一些受外國人欺負與新中國當家作主的圖片展示給大家。通過新舊社會的鮮明對比,達到了培養學生愛國情感之目的。

(二)從“辛亥革命”到“南昌起義”;從“紅軍萬里長征”到“新中國的成立”。

爲了讓學生感受到祖國的富強,生髮愛國之情,我通過多媒體顯示舊中國簽訂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播放視頻屈辱歷史的見證“圓明園的毀滅”,激發了學生對列強的憤恨之情。教師深情地講述更讓學生了解了舊中國的苦難,清楚舊中國人民受欺負的真正原因。爲了拉近歷史與學生的距離,我提前讓學生向身邊的老人瞭解他們過去的生活,課上進行交流。學生談到“我的爺爺在抓壯丁時,躲到山頭親戚家七天沒敢下來。”“我外婆那時吃的是番薯,還經常吃不到。”“聽奶奶說那時我們沒有房子住,就住在草棚裏。”……在平等交流中,學生設身處地感受舊社會給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感到那段歷史就在身邊,就發生在昨天。最後我課件演示了新中國取得的輝煌成就的圖片。在強烈對比中激起學生情感的波瀾,感受祖國的富強,使學生感受到我們中國人民終於站起來了。

(三)現狀分析,指導生活。

《品德與社會》強調課堂教學要與課外活動相結合,不能出現課堂裏羣情激昂,下了課就拋之腦後的現象。因此,教師一定要將情感轉化爲品行,指導學生的生活。根據這一理念,我出示調查表,結合調查表使學生清楚、真實的感受到中國孩子的體質正在迅速下降,前景令人擔憂。老師一聲聲質問“我們中國人還想給外國人欺負嗎?我們還要做亡國奴嗎?你們還想做東亞病夫嗎?”激發了學生強烈的歷史責任感,立志努力強健自己的體魄。接下來介紹我省的“陽光體育工程”,號召學生不做東亞病夫,積極參加到體育鍛煉中去,強調這其實就是愛國的一種表現。最後填寫“陽光體育計劃——2+1活動”,選出2+1活動的監督員,使學生的體育鍛煉能有效、持久的堅持下去。在這一環節中,我充分發揮情感的能動作用,利用“陽光體育計劃——2+1活動”達到“情感指導行爲”的目的,真正作到了《品德與社會》教學的目的——指導學生過有意義、健康、快樂的生活。

二、教學反思:

《中國人民站起來了》是一節把品德教育與歷史知識教育融合在一起,比較難以把握的課文。執教完這一課後,感到在培養學生愛國情感這方面自己有許多值得肯定的地方,下面簡單地談談自己在教學中的做法。

1.反覆對比,激發愛國情感.。教學中我從“清朝政府”到“中華民國”,“舊中國”到“新中國”;從“辛亥革命”到“南昌起義”,“紅軍長征”到“新中國成立”的情況對比,拿舊中國的苦難與新中國的輝煌成就對比。對比中,悲憤的歷史事件震撼着學生的心靈,激發學生強烈的民族意識與愛國強國之心。祖國的強盛又讓他們喜笑顏開,身爲新中國主人的自豪情感在學生心間盪漾。學生從現實走向沉重的歷史,從歷史又回到愉悅的現實,歷史與現實的大門被充分開啓。

2.巧設情境,陶冶愛國情感.。教學中我聯繫學生的生活實例,讓他們暢談自己調查瞭解以前的事例------“我的爺爺在抓壯丁時,躲到山頭親戚家七天沒敢下來。”“我外婆那時吃的是番薯,還經常吃不到。”……在平等交流中,學生設身處地感受舊社會給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感到那段歷史就在身邊,就發生在昨天。讓學生設身體會到舊中國人民的苦難。令人憤怒的《圓明園的毀滅》的視頻縮短了學生與歷史的距離。這些真實而藝術化的畫面鏡頭以境感人、以情育人,勝過教師的'千言萬語。從而取得了,陶冶學生愛國情感的教育效果。

3.開展活動,增進愛國情感。“迴歸生活”是我們這門課程所追尋的理念。教學中我結合當前的熱點,設計了“陽光體育計劃---2+1活動”,將愛國情轉化爲學生具體的活動,指導學生過有意義、健康、快樂的生活。在活動中,學生的情感得到具體的流露。作爲一名中年教師,從事品德教學的時間尚短,還處在學習探索階段。因此,教學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有待改進。我將在今後的教學中,虛心聽取同行教師的意見、建議,刻苦磨練,切實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使自己成爲一名知識全面,水平全面的《品德與社會》課的教師。

五年級《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9

《我們的“母親河”》是未來出版社《品德與生活》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壯麗的山河》中的第一課。學習這課的目的是讓學生了解自古以來炎黃子孫就懂得澤水而居,知道長江和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理解人與自然環境的相互依存關係,懂得關愛自然,感激大自然對人類的哺育,熱愛祖國壯麗山河。

我上的是第一課時,主要是讓學生明白母親河的基本情況;明白“母親河”的含義,欣賞母親河壯麗,秀美的自然風光,形成熱愛母親河的情感;瞭解母親河的現狀,並由此喚起保護母親河的意識。

應該說學生對黃河,長江並不陌生,但對“母親河”的含義現狀卻不清楚。因此這節課通過多種手段讓學生了解母親河對人類的貢獻和人們對待母親河的錯誤行爲及其惡果。這樣既能讓學生體會母親河的偉大,也能讓學生有憂患意識,激起他們保護母親河的熱情。

在本課教學設計時,我十分注重學生對母親河情感的生成過程。我設計了四個活動,分別是:走進“母親河”,認識“母親河”瞭解“母親河”和保護“母親河”從課前蒐集資料初步瞭解母親河到熱愛,讚美母親河,再從發現母親河的現實問題到呼籲保護母親河並內化成自己的行動。這樣通過層層深入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用多種感官去觀察,體驗,感悟,學生就獲得了真實的情感體驗,從而達成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品德與社會、品德與生活課程的核心理念是:課程源於生活,生活是第一性的。雖然《母親河》所呈現的內容隨長江、黃河的歷史,綿延千年;隨長江、黃河的足跡,綿延千里,但落腳點還是歸於學生的生活。從整體感受母親河的壯美和博大到具體體驗黃河與我們生活的關係,由面及點,使得保護母親河在迴歸生活的大課堂中,再不是一條抽象的規範,它在學生的生活中得到具體化,成爲切實引導他們實踐行動的一個導航標。整個教學環節設計,立足於學生的情感體驗,自豪,欣賞,感激,熱愛,也有心酸和難受,老師以充滿溫情的語言創設了和諧的課堂氛圍,師生共奏了一曲綠色之歌。整個教學活動與學生生活交相輝映,使“知”的傳授與“情”的提升融合在一起,構建了真情的課堂。

困惑:在“保護母親河”“關注母親河”這一環節,沒有更好的處理方法。也想過讓學生設計方案,想過環保承諾簽名活動,想過調查彙報……但無一不陷入形式主義的怪圈,總覺得這一環節的設計有不盡人意之處。

五年級《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10

今天,我講授了《人人都有煩心事》一課,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很高,他們能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之中。

我在教學中採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課堂氣氛特別活躍。

我改變了自己的角色,成爲了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我把學習的權利交給了學生,孩子們具有了一定的自學能力,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足:

1.學生們的知識面很窄,思維不夠活躍;

2.有個別學生髮言不積極。

改進措施:

1.可以讓學生們多查閱一些相關的資料,開闊他們的視野,使孩子們能從多角度去思考問題,爭取讓他們學會更多的知識;

2.我們要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應關注學困生,讓每位學生都享受到學習的樂趣,成爲學習活動的主人。

通過這節課,我知道了學生不是一個羣體,而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個體,他們有着一個個濃縮着愛和殷殷寄託的名字,有着一張張笑臉。

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們要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如:演一演、畫一畫、議一議、說一說等,爭取做到寓教於樂。

五年級《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11

自尊是立人之本,沒有自尊的人不能成爲真正的人,因此從小培養學生的自尊意識,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內容,本活動涉及了自尊最基本的含義和要求,讓學生樹立初步的自尊意識,在教學中我採用形象具體的材料讓學生直觀感悟什麼是自尊以及自尊的重要性。

通過主題故事,讓學生更深刻認識到那些行爲會損害自己的名譽,怎樣做纔是維護了自尊,另外,在教學中我還進一步拓展,引導學生檢查自己和他人還有那些缺乏自尊的表現。在這些內容的教學實施過程中,我認識到學生是一個正在成長中的孩子,對學生所犯的錯誤要抱寬容的態度,尤其不要恥笑、侮辱那些曾經犯過錯誤的孩子。重要的是要引發孩子對這些事實、行爲進行反省,知錯並改正錯誤。

五年級《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12

《擁有好心情》是人教版《品德與社會》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成長的快樂與煩惱》中的一個主題。教學中,我力求貼近學生實際,從學生真實的生活體驗中選取學習材料、引發真情實感,進行真實的情感交流,引導學生說真話,抒真情,正確對待煩惱。針對書上的案例,讓學生爲來噹噹醫生,爲李萌解除煩惱開個“藥方” , 通過故事情境的創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教學反思:

品德與生活課程是以兒童的生活爲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爲目標的活動型綜合課程。因此,我力圖在課堂中體現本課程具有三個基本特徵:生活性、開放性、活動性。我在這節課中主要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通過開展各種體驗活動,讓學生嘗試心理調節,在活動中培養學生自我消除煩惱和給別人帶去快樂的行爲習慣。

《擁有好心情》是孩子們和我非常喜歡的一節課,通過真正和學生“零距離”的交流,體驗到了新教材給我帶來的歡樂,它不僅讓我轉變觀念,而且品德與生活與心理輔導進行整合後,更感到其內容上的魅力。本節課是第二課時──變煩惱爲快樂,擁有好心情,我想和孩子們一起放飛心情。課堂來源於前期大量的調查,使我們能夠做到有的放矢,在課堂中說真話,達到對孩子生活有真正幫助的效果。我認爲這堂課應該成爲學生生活經驗不斷積累的過程,成爲學生解決現實問題的過程,成爲指導學生生活的過程。

五年級《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13

生活化和活動化交互響應,充滿了生命力。

“來自生活的報告──師生互動合作探討──走進生活參與實踐”,條理清晰的生活化教學模式,爲教師的教、學生的學創設了和諧情境。教學組織者從課外社會調查到課堂內的調查彙報探究,從生活資料展示到生活話題討論,從課堂教學目標達成到課外社會活動實踐,活化了教學資源和教學形式,實現了“教學服務於學生生活”的課程教學理念,濃郁的生活氣息成爲課堂教學的一大亮點。

感悟、交流、達成成爲學生自學探究的基本行爲。在教學中,社會調查──社會生活的變化,生活話題──社會實踐中的我們,生活劇場──《小明、小樂的選擇》,詩歌昇華──《生活的回敬》,課外實踐――社區公益活動等環節,爲學生才能的施展提供了廣闊的活動舞臺,學生自身的感悟、交流、達成真正成爲一種教學行爲,學生主體地位的突顯成爲課堂的另一道亮麗風景。

當然,該教學設計有些地方還比較粗糙,材料的選取不夠精當,對學生的狀況瞭解還不是很充分。另外,從好的教學設計到一堂成功的課,不是預先準備就能全部解決的。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教學組織者應根據實際教學需要,不斷改進和提高。

五年級《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14

這節課通過介紹祖國--些不同區域人們住房的特點,讓學生了解不同的人們住房與當地自然環境、自然條件的關係。感受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與才能,培養熱愛祖國的情感。我在教學時,首先從學生的生活入手,讓學生通過觀察和對比,體會與自己家鄉自然環境的異同。既引導學生回顧前面的學習內容,又爲後面的學習做好鋪墊。接着我從教材圖片導入,介紹住房的起源。在通過圖文對照、學生介紹等形式,讓學生結合自己的體驗,說說某種住房的建築特色及地域等。一方面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因起他們的情感共鳴,另一方面是把區域的差異具體化、形象化,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親身體驗,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來。效果不錯。這節課的不足之處是有的學生參與不夠積極。對少數學生要降低學習難度。加強教師的引導。

五年級《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15

《三級階梯上的國土》是北師大版《品德與社會》第九冊《可愛的祖國》單元主題一《我們生息的國土》中的一個內容。通過前面幾個內容的學習,藉助地圖,對我們國家的面積、海域情況、政區的劃分、相鄰的國家和首都北京都有了最基本的瞭解。《三級階梯上的國土》從“中國地形特點”這個角度切入,給學生展示了我國地形的複雜與多樣,讓我們的學生進一步加深了“對祖國版圖多像一隻昂首挺胸的胸雞”的深層理解!在設計與教學《三級階梯上的國土》時,我們把對學生的情感與態度教育始終放在了第一位,深深地體會到我們的國土是多麼的有趣與可愛!我們能生息在這樣的國土上是多麼的驕傲與自豪。活動設計是本課教學的特色。教學中,我們藉助“國土尋祕”讓學生通過對祖國地形的分辨、講述、尋找,既瞭解了我國三級階梯的區域範圍,不同顏色地區的海拔高度,準確知道了中國地勢的三級階梯的含義,也讓學生懂得高原、盆地、平原是構成我國國土三級階梯的重要組成部分。讓學生通過地圖學習,讓學生真正感受到祖國山河的壯美與可愛!學生的愛國之情在這一系列活動中,不知不覺間得到了發展和昇華!

教學本課時,我緊緊抓住以下三個特點,以小見大凸顯“三級階梯”的神奇與魅力。

1.以“色彩”爲基礎,突出階梯的特點。每一個熟悉中國版圖的人一眼就可以從版圖上的顏色迅速找到並判斷其色彩所代表的地形階梯的意思。因此,從色彩入手,引導學生觀察,一方面可以分清三級階梯的具體分界線,一方面可以通過色彩的變化牢記其地理位置和分佈的特點。

2.凸顯階梯的地形。圍繞着“三級”、“階梯”這個學生熟悉而又形象的字眼緊扣課題,依次介紹三級階梯的“分水嶺”,突出我們三級階梯西高東低的地勢,有利於東西文化、交通、運輸、農業、能源的開發和發展。

3.以“風光”爲展示階梯的風采。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同的居住環境造就和養育中國不同的人文景觀、風俗習慣和美麗的風光。不僅起到首尾呼應的作用,而且所選擇的圖片又富有民族特色的。

課還存在許多不足:學生課前收集的資料沒有在課堂得到展示和交流,雖然控制了課堂,學生主動性沒能得到發揮,在以後的課堂中需要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