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行散記讀後感5篇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湘行散記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湘行散記讀後感5篇

湘行散記讀後感1

1934年年初,因母親病危,沈從文自北平回鳳凰探視。據吳世勇編著《沈從文年譜》所述,沈從文於1月7日離開北京,先坐火車至長沙,繼而在長沙轉汽車至常德。隨後在舊友曾芹軒的陪同下於1月12日到達桃源。

往後十多天,沈從文坐小船沿沅水逆流上行,於1月22日抵家。行船途中,沈從文每日給新婚妻子張兆和寫信,報告行程及途中之見聞感想。一路下來,共寫了將近50封信。

回到了北平後,沈從文以這些家信爲底本,整理成散文多篇,陸續在報刊上發表。後商務印書館於1936年3月將《湘行散記》結集出版。

集子中的文章描繪了一個世外桃源般的湘西世界,展現了湘西迷人的自然風光和獨特的風土人情,以及勞動人民的悲慘生活和自發抗爭。

湘行散記讀後感2

再讀《湘行散記》,又一次感受到了從文先生那如水一般的文字帶着湘西的秀麗山水,帶着濃濃的湘西風情,帶着對生命,對歷史的感悟靜靜流淌而過。文字雖如水,過而無痕,卻沉澱下了太多的嘆息。

《湘行散記》收錄了從文先生的《湘行散記》《湘行書簡》《湘西》及《燭虛》等作品,可以說貫穿了從文先生20、30、40年代三個時期的代表作,他的散文創作在縱向發展上,因表現形式的的差別體現出三個階段的不同風貌,展示出從文先生對生命意義始終如一的探究。

《湘行書簡》作於從文先生回家探母途中,是他與夫人張兆和的一組信札,以散文般的文字描寫了先生歸途中的所見所聞,後來的《湘行散記》即是根據這些詩意的信札寫成。僅僅是六篇散文,那條縱貫湖南西部的河流以及兩岸的風光民俗人情,就被用清新優美的文字展現在世人面前。

湘行散記讀後感3

今天,我閱讀了沈從文《湘行散記》中的《鴨窠圍的夜》。

這篇文章主要講了作者夜宿鴨窠圍的所見所聞,不僅描寫了湘西地區獨特的風土人情,更寫出了對生命的感悟。夜本是黑暗、寂靜的,但在沈從文的筆下,卻燈火通明,熱鬧非凡,每一位人物、每一個場景都描寫得生動、自然,洋溢着濃濃的生活氣息,使人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既體現出鴨窠圍熱鬧的氣氛,又讓人們對人與自然這一話題有了新的思考。同時,文章也以極其細膩的筆觸寫了鴨窠圍夜中的人、景、物,極具文學色彩和詩意。結尾段中,作者又通過聲音和色彩,將先前 “娛樂”的主題轉化爲“生存”,告訴讀者那“原始”的生活幾乎是恆古不變的,是會一直延續下去的,使讀者極其深刻地感受到湘西地區獨特的'生活方式。

《鴨窠圍的夜》是沈從文散文的代表作,作者在這篇文章中真摯吐露出自己的感情,且文筆流暢、感情真摯、用詞優美,彰顯出沈從文獨有的特色,是整個《湘行散記》中最爲動人的文章。

湘行散記讀後感4

輕輕翻開《湘行散記》,跟隨着沈從文先生的筆,領略湘地那引人入勝的風土人情:有迴盪在山澗的擼歌、有兇悍勇敢的水手、更有依山傍水的吊腳樓,就連那貫穿全書野話都是那麼富有靈性,讓人讀後回味無窮。那些野話並不能影響着整本書,反倒讓人覺着這是很平常的事情,給別具一番風味的湘地又增添了一抹色彩。

歷經十七載,重遊故地,心中感慨萬千,湘西又歷經多少的變遷!

作者用他優美的筆觸,寫出了世外桃源般的湘西:“桃花夾岸,芳草鮮美,遠客來到,鄉下人就殺雞溫酒,表示歡迎”,這是作者在《桃源與沅州》中對於自古以來桃源的描繪,風景優美,鄉親熱切迎客,的確是一幅令人心馳神往的“桃源畫”!

重回故地,萬物變遷,可不變的仍是先生的那顆如同湘西的水那樣清澈的心,他熱愛家鄉,熱愛湘西,對這裏有着深深的眷戀。

回味故土上的一切風土人情,憶起陳年舊事,重遊湘西,懷揣着一顆無暇清澈的心。

湘行散記讀後感5

所謂鄉土,其實是最這一方水土最深的眷戀

用鄉土二字來形容沈先生其實有點不太合適,畢竟鄉土這兩個字太“鄉土”了。古有陶淵明所代表的田園詩派,而我更傾向於將沈先生的文章稱作是“田園牧歌”。

無論是《邊城》,還是《湘行散記》我們都很容易從沈先生的筆下體會到他會這片土地深深的感情。這裏既沒有如《鄉土中國》所說的那種封建宗法的有形秩序,也還尚未受到現代文明的那種硬性契約化社會的影響。

這裏的社會形態,似乎只是一種人們自然而然的、發自內心的交往。這種自然而然的社會圖景讓作者沉醉,因爲在這樣的社會形態中,每個人都是自由自在的,他們的生命似乎沒有受到任何約束。

“他們百年前或百年後的生活可能跟現在一模一樣。但他們仍舊忠誠地活着,擔負起自己那一份命運,不問所過的是如何貧賤艱難的日子,也從不逃避爲求生而應有的一切努力。”

在沈先生心裏,他當然希望這裏的人能夠一直這樣自由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