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勵志文章: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精選7篇)

勵志是一門學問,這門學問不管多厲害的人都讀不懂,學不精,進而形成一個獨立學科“成功學”。因爲我們可以,所以一切皆有可能。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大學生勵志文章: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學生勵志文章: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精選7篇)

大學生勵志文章: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篇1

一切取決於你,相信你自己,你可以創造一個輝煌的生命。

有這樣一個人,天生沒有雙腿,不但無法走路,連假肢都無法安裝,但他卻不依靠輪椅,而用一雙手行走;從他出生開始,醫生就不斷地預言他的死亡,但他在35歲的現在,仍在周遊世界演講;他天生嚴重殘障,卻像健康人一樣生活,開車、舉重、打網球,並且取得了讓人難以置信的運動成績;他的殘疾本會使他成爲別人同情的對象,但他卻以充滿激情和睿智的演講激勵了許許多多的人,幫助他們改變了自己的生活;他曾經經歷了無數的折磨與困厄甚至死亡的威脅,在許多人看來,他能夠在這個世界上生存下來已經是一個奇蹟,但他卻用自己成功而快樂的人生創造了一個真正的生命奇蹟!

這就是國際著名激勵大師、無腿超人約翰·庫緹斯的人生,他用他的生命歷程告訴我們:生活中沒有不可能的事!用庫緹斯的人生格言來說:因爲我們可以,所以一切皆有可能。

爲什麼許多人渴望擁有優質的生活,卻一直處於自己不滿意的狀態中?爲什麼有些人才華品德都很出衆,卻終生沒有取得突出的成就?爲什麼有些人曾多次遇到好的時機,卻總是與成功失之交臂?

在生活中人們隨時隨地都會碰到這樣的問題,而且很可能正是我們自己此刻所面臨的問題,並且正成爲我們追求成功的障礙。只有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我們纔有可能獲得更好的生活。其實,所有這些問題的答案只有一個,就是相信了三個不該相信的字:不可能。當一個人對自己說出這三個字的時候,無論他有多麼強烈的渴望或對現狀有多大的不滿,他都會放棄所有的努力;不論成功離他的距離有多麼近,他也會視而不見,任其消失。

不可能三個字就像一個魔咒,會牢牢束縛住我們的頭腦和身體,讓人意志消沉,安於平庸,不思進取。當你對自己說出不可能時,就是在將你內心最渴望的事物拒之門外,就是在告訴你自己,你沒有力量獲得那些你夢想的東西。

不可能不僅阻止人們的成功,還讓人們放棄理想,否定自我,甚至成爲妨礙他人和社會進步的障礙。它把人類最偉大的夢想都說成是空想、白日夢,認爲爲之努力是徒費心力。這樣的看法不僅來自於普通人,甚至會出自一些有名望的權威人士之口。讓我們看看那些曾載於史冊的不可能。

1880年1月6日《紐約日報》社論說:愛迪生的電燈決不是汽燈的競爭對手,電燈需要如此鉅額的投資,要爲整個紐約供電顯然是不可能的。它還引用了一位“著名電氣學家的權威性意見:過不了多久,愛迪生的名字將同它的電燈一起銷聲匿跡。

1923年,美國理論物理學家、諾貝爾獎金獲得者羅伯特·威利肯說:無法想象人們能夠開放原子能,那完全是一種不科學的空想,是欺騙孩子的謊言。

大學生勵志文章: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篇2

以前我總是自甘墮落,上課的時候吃零食看小說聽音樂跟後面的男生玩的那麼嗨,氣的年輕的女老師眼眶含淚,那真是一個不堪回首的往事。每個人應該都會有不堪回首的往事吧。不過,只要我們覺悟了,並且用行動證明,而不是總是把大道理掛在嘴邊不去用實際行動證明。我們還是可以的,相信自己,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人生本來就是累的過程,我們只有經歷挫折,在挫折中成長,才能更頑強的走下去。國中跟高中生活真的沒有想象的這麼容易。初中學的知識基本都是基礎的,就是爲了高中打好基礎,在這裏我建議國中的學弟學妹們,國中的知識是一定要學會的。國中跟高中的生活習慣不同。國中的老師會監督我們學習,而高中完全就是靠自己,你要是不想讀隨便你,一切都靠自己。我高一的時候差點成爲了一個廢人。也許是因爲在痛的領悟中突然覺悟了吧。覺得人生不能就那樣吊兒郎當的過。

一切皆有可能,懶惰是每個人的缺點,懶惰可以使一個人失去一切,如果你想長大以後可以看更大的世界,那就請好好努力學習,克服自己。我們最大的敵人其實不是誰,你也沒必要超過別人,我們的敵人是我們自己,我們要戰勝自己,超越自己。就算沒有別人那麼好,也要比以前的自己更好,超越以前的自我。

只要你肯努力,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我在痛的領悟中發誓自己要刻苦努力學習,說實話,我是一個很倔的人,我就是不相信我刻苦起來會不如哪個人,我就是不相信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只要你肯努力,就一定行。

相信自己,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大學生勵志文章: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篇3

一個身體瘦弱、戴着圓眼鏡的黑髮小巫師,手持一根鳳凰羽毛魔杖,把你帶入那“夢幻般的魔法世界”裏。他就是我們的小巫師——“哈利波特”!

哈利波特,風靡全球,無人不曉,“粉絲”無數。他是魔法天才,嬰兒時就抵擋住了“伏地魔”最厲害的咒語,才幸運地活下來。他小時候也是個平凡的孩子,收養他的哈利一家都很嫌棄他,認爲他不可能有成就。後來,他卻成了舉世聞名的魔法天才。《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這本書中,處處有我們想不到的、做不到的不可能的事變成了事實,讓我相信沒有什麼事是不可能的。

說起不可能,我想起了企業家姜瑩叔叔僅用十年時光,從收入微薄的銷售員搖身一變成身家數億的企業家。他成功的祕訣就是把“不可能”變爲“不,可能!”他做成了很多讓人覺得是不可能做成的事兒。他成功地將他的熟食龍蝦打入了長三角地區的不少高檔酒店,光2009一年給他帶來的銷售收入就達1億2000多萬元。

“不,可能!”這麼平常的三個字,在這次《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演講比賽中時時鼓舞着我,帶給我無窮的力量。當聽到女選手銀鈴般的嗓音,心裏發慌時, “不,可能!”在耳邊響起,我的心便會慢慢平靜;當站到衆目睽睽的臺上,手腳發抖時,“不,可能!”彷彿是哈利波特給我施了魔力,讓我鎮定。“不,可能!”這麼簡單的一句話,讓原先在老師同學面前都不敢讀課文的我,居然過關斬將成功打入區級比賽。這次演講比賽,更使我相信沒有什麼事是不可能的。

正是由於相信沒有什麼事是不可能的,纔會讓許多神話變成現實。網絡讓“千里眼順風耳”變成事實;宇宙飛船讓“嫦娥奔月”變成現實;翟之剛走出太空艙讓“騰雲駕霧”變成可能。這些神話變現實不正是科學家們的變“不可能爲可能”的探索精神而發明的嗎?同學們,讓我們一起記住:世界上沒有什麼事是不可能的,只要我們相信自己,不斷努力,就能創造奇蹟。

大學生勵志文章: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篇4

加拿大有一個小男孩瑞恩·希裏傑克,有一天他在電視上看到非洲有成千上萬的兒童沒有水喝,他們渴急了就去喝殘留在水凹裏的髒水,甚至牲畜的尿!6歲的瑞恩瞪大了眼睛。他根本不相信:這世上居然會有人沒有潔淨的水喝,而且會因此死去。他難過極了。

忽然,電視中傳出來的一句話“70塊錢可以建造一口井”讓瑞恩激動不已。“我一定要爲他們挖一口井。”他想,“我明天就要帶70塊錢來。”

電視節目結束後,他迫不及待地向媽媽伸出手,“媽媽,給我70塊錢。”面對瑞恩的請求,媽媽根本就沒當回事。瑞恩只好沮喪地走開了。可是一整天,電視中那些非洲孩子因飢渴而死去的畫面充斥着他的腦海。

晚飯時,瑞恩又向爸爸媽媽提起了這件事。“不,”媽媽說,“70塊錢是不能解決那裏的問題的。況且你也是個孩子,你沒有這個能力!”瑞恩把求助的目光投向了爸爸。“這是個可笑的想法,瑞恩……”爸爸還想說下去,瑞恩哭着叫道:“你們根本就不明白!那裏的人們沒有乾淨的水喝,孩子們正在死去,他們需要這筆錢!”

瑞恩每天都要向父母請求,好像不給他這70塊錢,他就沒辦法生活下去一樣。

瑞恩的爸爸媽媽不得不認真地討論這件事,然後,他們告訴瑞恩:“如果你真的想要,你可以自己賺,比如爲打掃房間、清理垃圾,我們會給你報酬。”

瑞恩得到的第一個任務是吸地毯。幹了兩個多小時,經過媽媽的“驗收”後,瑞恩的儲蓄罐裏多出了兩塊錢。

此後,瑞恩經常利用業餘時間做家務。

漸漸地,家族裏的人都知道了瑞恩的這個夢想。

爺爺責備兒子說:“爲什麼不直接給他七十元錢!”

瑞恩的爸爸說:“孩子的想法太可笑,根本就不可能!這樣做主要是鍛鍊他的勞動能力。他很快就會厭煩的。”

媽媽也附和道:“這肯定是一個夢,一個6歲孩子的夢,一個毫無可能實現的夢……誰會認真對待這種胡思亂想呢?”

可半年過去了,瑞恩非但沒有放棄,反而幹得更加買力了。每當爸爸媽媽勸他停止時,瑞恩就說:“讓我再幹一會吧,我一定要賺取足夠的錢,爲非洲的孩子挖一口水井!”

瑞恩每天睡覺前都祈禱:讓非洲的每一個人都喝上潔淨的水。

附近居住的人知道了瑞恩的夢想,都被瑞恩的執着感動了,紛紛加入了“爲非洲孩子挖一口水井”的活動中。不久,瑞恩的故事出現在肯普特維爾《前進報》上,題目就叫《瑞恩的井》。隨後,《渥太華公民報》又刊登了同樣的報道。瑞恩的故事開始迅速傳遍加拿大,不斷有電視臺要求採訪。

一週後,在瑞恩家的郵筒裏出現了一封陌生的來信,信封上寫着瑞恩的井,裏面有一張25萬元的支票,還有一張便條:“但願我可以做得更多。”

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裏,有上千萬元的匯款來支持瑞恩的夢想。5年過去了,這個夢想竟成爲上萬人蔘加進來的一項事業。這個普通的男孩兒瑞恩被媒體稱爲“加拿大的靈魂”。2002年9月30日,他接受了加拿大總督克拉克森頒發的國家榮譽勳章,同年10月,他作爲惟一的加拿大人,被評選爲“北美洲十大少年英雄”。如今,他的夢想已基本實現,在缺水最嚴重的非洲烏干達地區,有56%的人能夠喝上純淨的井水了。

有記者問道:“是什麼讓你堅持做這件事情?”

瑞恩說:“我夢想着有一天,非洲的人都能喝上潔淨的水。這是個很大的夢想。但我知道,只要真心向往,並且努力奮鬥,每個人都可以達成自己的夢想。我堅信,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事情是不可能做到的,事實證明,確實如此,只要你想做你就能做得到!”

大學生勵志文章: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篇5

福特是一位最了不起的`人。直到40歲,他的生意才獲得成功。他沒有受過多少正規的教育。建立了他的事業王國之後,他的目光轉向了製造8缸引擎。他把設計人員召集到一起說:“先生們,我需要你們造一個8缸引擎。”這些聰明的、受過良好教育的工程師們深諳數學、物理、工程學,他們知道什麼是可做的,什麼是行不通的。他們以一種寬容的態度看着福特,好似在說:“讓我們遷就一下這位老人吧,怎麼說他都是老闆嗎。”他們非常耐心地向福特解釋說8缸引擎在經濟方面考慮是多麼不合適,並解釋了爲什麼不合適。福特並不聽取,只是一味強調:“先生們,我必須擁有8缸引擎——請你們造一個。”

工程師們心不在焉地幹了一段時間後向福特彙報:“我們越來越覺得造8缸引擎是不可能的事了。”然而福特先生可不是輕易被說服的人,他堅持說:“先生們,我必須有一個8缸引擎——讓我們加快速度去做吧。”於是,工程師們再次行動了。這次,他們比以前工作努力一些了,時間花多了,也投入了更多的資金。但他們對福特的彙報與上次一樣:“先生,8缸引擎的製造完全不可能。”

然而對於福特,這位用T型與A型裝配線改良了工業的人的字典里根本不存在不可能之說。亨利·福特炯炯有神地注視大家說:“先生們,你們不瞭解,我必須有8缸引擎,你們要爲我做一個,現在就做吧。”

猜猜接下來如何?他們製造出了8缸引擎。這是因爲有一個人做到了明智的藐視:不知道什麼事是不能做的,因此做成了。我們每天都可以發現這種情況,是不是一個人認爲他不能——因此做不了;一個人認爲他能——因此做成了。

衆所周知,科學已經充分證明了大黃蜂無法飛行。它的體重太沉,而翅膀又太輕。從氣體動力學方面來說,它飛行是不可能的。然而大黃蜂不知道這樣的事實——所以它飛了。

大學生勵志文章: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篇6

我只是一隻蝸牛,總是默默地低下頭,一步一步往上爬,背上揹着沉重的包袱,別人總問我那是什麼,值得我去肩負着嗎。我總是默默地笑着說:“不是什麼?只是一種執着的信念而已。”

執着是什麼?不過就是把自己的一切給了最高點。它只是一種不畏險阻、攀登高峯的精神,它承載着太多太多的負荷,但它心中卻一直堅守着信念,沒有不可能的,只有想不到的,要堅信着:思想有多遠,你就能走多遠。執着,執着,再執着,看似簡單的話語,意會它的內涵時卻難於上青天。曾想到王安石的那種“不畏浮雲遮望眼”的精神境界;曾記得蘇軾唱吟着“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的信念;曾誦過“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的青雲之志。懷揣着信念飄過曠然的思緒,一份努力,一份追求,一種信念,一種執着,點綴着人生,使生命綻放色彩

歷史的長河中,有過太多太多的先賢,爲生命奉獻着一份執着。司馬遷曾因有罪而被漢武帝處以最恥辱的刑法——宮刑,但他卻沒有因此而頹廢,以一份對理想執着寫出了“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他的作品絕響後世;左丘明因失明而寫出了《國語》;孫子被挖去膝蓋骨而寫出了《孫子兵法》;蘇武牧羊,十九年的等待,使命未完成,豈敢喪命於此?只因心中有一份執着的信念;曾橫掃過歐洲大陸的法國帝王的拿破崙將軍,他憑藉着一種頑強的執着信念,去完成自己最光輝的使命,在他的生命辭典中沒有“不可能”這三個字,以至於到了生命盡頭時,也不認輸,真是“山窮水盡不認輸,待我他日捲土重來”。

迴盪在歷史長河中,看往古今,有許許多多勇者爲了執着的信念而不折地努力拼搏着,大海並非不寬闊,天空並非不高遠,那隻因爲我們的心太狹小,缺少着一份執着的信念。我只希望我用我這一份執着填補我那狹隘的胸懷,使它成之爲大海,而天空此時也只是說滄海一粟。

之所以仰望星空,是因爲那邊的天更藍,更值得我們執着的去追求;之所以俯察萬物,是因爲那邊的路更寬闊,更值得我們執着的去跋涉。放飛自己的夢想,展翅高飛,只緣於我信仰一份執着,相信能,相信我能,只有想不到,沒有不可能的。

我只是一隻飢寒交迫的鷹,我總是不斷地一步一步往上高飛,別人總問我爲什麼那麼傻,這又何必呢?我總是默默笑着說:“因爲我翅膀上承載着的不是什麼,那只是我心中的一份執着。”

大學生勵志文章: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篇7

數千年來,人類便始終以爲要四分鐘內跑完一英里是件不可能的事,不外在一九五四年,羅傑班尼斯特就打破了這個信心阻礙。

他之能發明這項佳績,一來得歸功於體能上的苦練,二來是得力於精力上的衝破。

在此之前他曾經在腦海中屢次模仿以四分鐘時光跑完一英里,長久下來便構成極爲強烈的信念,因而對神經體系有如下了一道相對命令,必需全力實現這項使命,果然他做到了大家都認爲不可能的事。

誰也沒想到班尼斯特的破紀錄,卻給其餘的運發動帶來無比的影響,在此之前不一個人攻破四分鐘跑完一英里的紀錄,可是在隨後的一年裏居然有三十七個人進榜,而再後面的一年裏更高達三百人之多。

之所以會有這個景象,乃是他的成績供給了其別人一個新的根據,大家所認爲的“不可能”實際上是可能的。

人們經常會對自己自身或本人的才能發生“自我設限&rdquo,傷感語錄;的信念,其中的起因可能是由於從前曾經失敗過,因此對將來也不敢寄望會有勝利的一日,也有可能是沒有一個活生生的詳細目的,對於慾望是否實現心存疑慮。久長下來他們便開端學得求實,而終於平淡。

打破信念障礙——在學生們都很盡力然而卻無奈獲得顯明進展的時候,老師可集中力氣輔助其中一名學生取得突破。一個人的打破往往會帶動一大量人,模範的氣力是無限的。

在一個班級裏,教師往往無法顧及到全部,班級裏總有極個別優良的學生,也會有一些不長進的學生,沉者自沉,浮者自浮,而更寬大的是旁邊一批不沉不浮可沉可浮的學生。這批學生有向上的願望,但離那些班級裏的頂尖高手有較多間隔,無法望其項背。反而若是他們之中有一人取得成功,對其他人的增進作用將會是宏大的,大家必將羣起而效仿之。如斯,先生的工作便可產生牽一髮而動全身之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