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心得體會(集合15篇)

當我們經過反思,有了新的啓發時,可以尋思將其寫進心得體會中,這樣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總結方法。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家校共育心得體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家校共育心得體會(集合15篇)

家校共育心得體會1

學校與家庭最根本和最原始的活動都是讓孩子們能夠幸福成長,而缺失任何一方都是不完整的教育。所以,只有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緊密聯繫,和諧統一發展,教育才有可能發揮其的育人效益,更好地促進孩子幸福成長。

然而所有這些宏觀的道理都應該從微觀的細節入手去做。楊老師的講座深入淺出地給我們介紹衆多細節。“五個一”每一個“一”都是細節,都可能被忽視。需要家長和老師都重視起來。古語云:“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這說明,古人早已認爲學校和家庭教育是一體的,家庭和學校教育缺失任何一方都是孤掌難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和孩子有着血緣關係爲基礎,在家庭教育中常常能做到以情動人。另外,父母和孩子的接觸時間最多,瞭解最細,所以父母能根據孩子的實際進行鍼對性的教育。而學校具備豐富的理論和實踐經驗,教師也經過專業訓練,在教育過程中表現出有計劃、有系統,從而更專業地培養和教育孩子。所以,家庭和學校在對孩子的教育上各有所長,如能進行優勢互補,形成家校合力,定能更好地促進孩子的幸福成長。

家校共育心得體會2

大家好,我是一(3)班林梓涵的媽媽。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任課堂,父母亦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如何教育子女,我想是每位家長最關心和討論的話題,在這幾年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摸索了一些我個人的一些教育心得,下面我就談一談自己的心得,與大家共勉。

首先,注重孩子的言傳身教。還記得孩子幼兒園的時候奶奶無意間說出的一句不文明的話,她轉頭就學會了,這讓我更加意識到言傳身教的重要性。作爲父母一定要起到模範帶頭作用,比如:孝敬長輩、關愛家人、講話文明、遇事冷靜、要有責任心、勇於承擔、學會感恩等等。因爲身教勝於言傳,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會直接影響到孩子,我認爲這是培養孩子具有良好道德行爲的最好方法。

第二,一定要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作爲家長,一定要學會與孩子多溝通、多交流,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與孩子交流時,切記注意自己的小情緒哦!不要在生氣時溝通,很多時候因爲我們暴怒的情緒無法控制自己,容易語無論次,說很多傷害到孩子心靈的話。當父母陷於不良情緒中的時候,是無法對孩子進行教育的。這時候的“溝通”,往往是父母發泄了情緒,卻給孩子背上了精神的包袱。

第三,需要幫助孩子養成良好多讀書,多積累。而且愛好是大人和孩子平衡生活的途徑之一。可能發現和培養孩子興趣需要你花些時間,需注意愛好應結合孩子的興趣,也許需要不斷地嘗試並經歷失敗才能找到一個適合孩子的愛好。培養孩子的愛好能夠增加我們家長和孩子共同度過美好時光的機會,我認爲非常值得付出的,而且孩子的興趣越廣泛,就越不容易陷入不良的活動。

生而有涯,學而無涯。總之作爲家長,科學教子,做到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一起成長!讓我們攜手爲孩子美好的明天,共同努把力吧!

第四,的學習生活習慣。我個人認爲只要做到以下幾點:

(1)以身作則,做出榜樣。

(2)講清意義,講明要求。

(3)有意訓練,堅持不懈。

(4)經常鼓勵,善用表揚。

(5)家校聯繫,密切配合。

需要我們作爲家長注意的是:不要急躁、不要急於求成。要有持久的心態來對待孩子。

注重培養孩子興趣廣泛。其中培養閱讀興趣就很重要,高爾基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一定要讓孩子多讀書,多積累。而且愛好是大人和孩子平衡生活的途徑之一。可能發現和培養孩子興趣需要你花些時間,需注意愛好應結合孩子的興趣,也許需要不斷地嘗試並經歷失敗才能找到一個適合孩子的愛好。培養孩子的愛好能夠增加我們家長和孩子共同度過美好時光的機會,我認爲非常值得付出的,而且孩子的興趣越廣泛,就越不容易陷入不良的活動。

生而有涯,學而無涯。總之作爲家長,科學教子,做到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一起成長!讓我們攜手爲孩子美好的明天,共同努把力吧!

家校共育心得體會3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家庭教育的優劣對孩子一生的學習和發展有着決定性的影響。每一個孩子從出生起就具有無限的可能。父母的責任就是要精心呵護好這株幼苗,使它能夠自己然茁壯地成長。這個時期特別需要“用心靈呵護,用頭腦撫養”。

這次的培訓學習,雖然時間較短,但對我的思想觸動很大,接受一流的家庭教育專家的指導,真是受益匪淺,可以說是經歷了一次家庭教育靈魂的洗禮。我掌握了有關家庭教育知識,明白了家庭教育應注重科學性、針對性和適用性。家庭教育要一是要堅持“兒童爲本”原則。二是家長要不斷學習、掌握有關家庭教育的知識,提高自己身修養,爲子女樹立榜樣。三是家長堅持“多向互動”原則。

感受比較深的內容是(3—6)歲這個年齡段的幼兒處於身心發展的黃金時期,具體表現爲:

(1)身體發育方面,幼兒的身高、體重、營養、神經、動作技能等方面獲得長足進步;

(2)語言發展方面,詞彙量迅速增長,已經能掌握各類詞,逐漸明確詞義並有一定的概括性,基本上掌握了各種語法結構,並可自己由地與他人交談;

(3)在思維發展方面,逐步克服直覺行動思維,並初步發展到具體形象思維;

(4)社會交往方面,喜歡與同伴一起玩,玩伴的數量隨着年齡增加,玩伴關係不穩定,經常變化。

(5)個性發展方面,這一時期是兒童個性形成的關鍵時期。幼兒開始形成自己己最初的個性傾向並會在自己己的一生中都保留其痕跡,因而在人的心理髮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我覺得這部分內容非常實用,因爲通過了解孩子各個階段的心理特徵,瞭解他們在各個階段的思維特點,我們纔能有針對性的、科學的、有效的去指導教育孩子。我的女兒快六歲了,我對照了她的日常行爲表現:

1、非常好動、嘈吵,最喜歡向別人挑戰。

2、很玩固及會發脾氣,不大理會別人的感覺,碰到驚慌的事情或意外的事件,情緒之起伏可能影響以至成年。

3、對自己己開始有一個整體的觀念。

4、非常健談,心理所想的,嘴巴就表達。

5、由於豐富的想象力,對事實與虛構分不清。

今後家庭教育中:

1、要做有心人,善於發現幼兒的興趣和特長,採取針對性教育,發掘他們的優勢潛能;多帶幼兒參加各種活動,激發興趣,擴大視野,積累經驗,增長才幹;

2、要鼓勵孩子提問,啓發孩子提問;回答孩子的問題要有啓發性;如果孩子提出的問題家長也不知道答案,應如實告訴孩子,與孩子一塊兒去尋找答案;理性對待孩子因好奇而導致的破壞性行爲;併爲孩子提供科學探索的機會。

3、要積極爲幼兒創造與同伴交往的機會,鼓勵孩子多到社區和兒童遊樂場所活動,幫助他們體驗與他人共同活動的愉悅;在活動中可有意識指導幫助幼兒學會遵守交往規則,學會注意他人的情緒變化,體會和理解他人的情感;還可採用移情訓練,角色扮演等方法幫助幼兒學會用語言、動作、表情等方式恰當地表達自己己的情感和需求,學會控制自己己的情緒和行爲,學會分享和合作。

4、掌握諸如食物中毒、燙傷、溺水等突發事件的急救措施;提高自己監護意識,儘可能消除環境中一切傷害性因素,如剪、刀等銳利物品要妥善保管等;結合生活實際事例,隨時對幼兒開展有針對性的安全教育;從小培養孩子分辨是非、善惡的能力,提高自己保護意識;減少對幼兒各種活動的包辦代替,增加幼兒接受鍛鍊的機會,掌握多種生存技能。

6、改變對幼兒飲食放任自己流、過分溺愛的做法;引導孩子少受廣告垃圾食品的影響;以身作則,在家庭中形成良好的飲食氛圍。

我不敢保證在我的教育下女兒一定要多麼優秀,但是我會用自己己一顆最真的心,朝着最高的目標去努力,把教授講授的知識逐步消化吸收,讓我的女兒快樂、健康的成長!

家校共育心得體會4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也是家庭的期望,今天的幼苗就是明天的參天大樹,因此每對父母都會在孩子成長曆程中用愛心責任心賦予關懷指導。但是儘管望子成龍是每個父母共有的期望,但並不一定都能夠如願以償。家庭教育實際上是一門學問,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提高教育水平。剛剛聽了陳教授的報告,感覺有很多收穫。在座的老師也都是教育專家,你們關於教育的理論以及教育的實踐都比我豐富得多,生動得多。我深知在孩子教育方面,我也就是國小生水平,但我很願意在專家面前談談有關孩子教育的感受,期望得到你們的批評指正。

一、創新溫馨環境

(一)達成教育共識。儘管我和她爸爸工作很忙,但是我們對教育都很重視。我們購買或借閱過有關教育的書籍,在一起交流對教育的熟悉。當呈現教育上的分歧後,我們能坐下來坦誠交談,直到達成共識,這樣使得我們對孩子的言行都有較爲一致的看法,對她的不足有近似的解決辦法,不至於今天告訴她這樣做,明天告訴她那樣做,讓她無所適從。

(二)營造學習氛圍。知識改變命運,這是一條真理。活到我學到老,也是我的座右銘。在我家,可以經常看到這樣的場景:爸爸媽媽和孩子都在燈下看書學習。女兒很小的時候,看到我們在學習,她也就很習慣地捧一本書,小的時候她就纏着我讀給她聽,後來我就激勵她自己閱讀。慢慢地,她的讀書習慣就養成了,熟悉的字越來越多。因爲我經常讓她讀些散文詩歌,她有時還會寫出一些小詩歌,充滿童趣。我和她爸爸會細心地幫她收集起來,有時靜下來與她一起重溫她寫出來的小文章,彼此都感覺是一種享受。此刻天天午飯後,她都會靜靜地坐在那兒,讀自己感愛好的書。

二、培養良好習慣

有一條諺語說:行爲培養習慣,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但培養孩子的習慣,不可能通過簡單的一通批評或在訓斥就能實現,必須要從孩子的行爲入手,引導孩把決心口號落實到行動上。

(一)激勵少說多做。經常教育孩子應把空想說空話的時間用在實事上,告訴她一次行動抵得上一打綱領,一次行動的價值要超過一百句口號,一千次決心。

(二)注重循序漸進。比如:培養孩子背英語單詞的習慣,一開始只能要求背2~3個,以後習慣養成後,可以慢慢增加量。女兒4週歲就開始學鋼琴,前2年都是我陪着學,但我工作越來越忙,經常不能陪她,於是她漸漸放鬆了學習。我想,必須培養她獨立學琴,否則極有可能半途而廢。我把獨立看譜練琴的想法與她以及鋼琴老師進行了溝通。一開始,可想而知,回課的質量非常差,不是節奏不對,就是樂譜看錯,但我沒有慌張,她願意自己練琴,已經是很大的進步。我和鋼琴老師不斷激勵她,並且有意識地放慢教學速度,使她漸漸適應了自己聯琴。半年之後,我們已經把教育速度提高到原有的水平。從此,她進步非常快,而且在煩惱的時候她會用彈琴去放鬆心情舒緩情緒。我偶然也會站在她旁邊聽她練琴,但已經是帶着欣賞的心情去聽琴,再不用愁沒有陪練時間而愧疚萬分了。此刻我開始動員她寫日記,也不是天天都要求她寫,而是告訴她把天天感愛好的事情寫下來,長短不限,她堅持得也不錯。

三、勤於溝通,多加激勵

(一)平等溝通。沒有哪個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也不會有孩子去拒絕父母寬廣的胸懷和熾熱的愛心。女兒上幼兒園大班略微懂事時,我就告訴她:“你和媽媽是平等的,我不會罵你,更不會打你,但你必須把你遇到的或是快樂或是委屈事情統統告訴媽媽,這樣就等於媽媽陪着你又長大一次,我會很開心的!”的確,我非常樂意與她談天,我會把我對事情的看法儘量用她能聽懂的方式告訴她,與她無所不及的交流使我們之間的感情更加親密,她也就非常願意聽我的評價,很能聽得進去我們的觀點。

(二)真誠激勵。我深信:多給孩子欣賞的目光,善於發明她與衆不同的優點和優點,看着她一點點進步,激勵她耐心引導她,並用語言和實際行動支持她,孩子就會把自己的優點發揚光大。尤其在孩子遇到艱難時,不是簡單呵斥或冷言冷語,而是耐心開導,積極提供解決問題的辦法。記得一天晚上,我和她爸爸還沒有回家,她給爸爸打電話,言語中透露出情緒不高,似乎有心事。我們趕回家後,耐心詢問發生了什麼事,原來她今天數學考試沒考好,只考了92、5分,她看着我眼淚都要掉下來了,說朱老師發下試卷後,自己簡直不敢相信這就是自己的成績。我一方面暗自爲女兒有強烈上進心感到欣慰,另一方面,我認真看過試卷,與她一起總結分數低的原因,不僅有粗心的因素,也有她本身沒有理解題意的因素,她同意了我的看法,接着針對她理解錯誤的地方給她進行了講解,最後,我告訴她:分數不能代表全部,最重要的是深刻理解題意和解題方法,考試是一次檢驗,問題總是提前暴露出來好,發明問題,改正問題,人才幹不斷進步,我帶着輕鬆的語氣讓她慢慢恢復了快樂與活潑,事後,她認真對我說:失敗是成功之母。我認爲,假如我那時皺緊眉頭,嚴肅批評她,可能會讓她更難過,而且會暫時懷疑自己。

家校共育心得體會5

愛是兩個人或者人與人之間聯繫的狀態,彼此相依,緊密相連。總之,談到愛時,人們想到更多是靠近和相擁。

親子之間也不例外,愛也是從類似這些關鍵詞發展的,孩子在母親的子宮中用臍帶相連,出生後孩子和母親用溫暖的懷抱相依相偎,再後來是在父母肩頭熟睡的感覺,這些都是一幕幕美好的親子相愛的場景。不難發現,親子之愛的發展方向是逐步分離的,或者說是彼此的相互獨立的,使孩子與父母,與家庭之間越來越能夠拉開距離。

正常的愛是孩子越來越獨立,這是家庭中給孩子愛的一種表達方式也是愛的終點。一個家長對孩子的愛是不是正確,最終考察的結果是他的孩子在多大程度上能夠獨立,能夠離開父母而獨立生活,獨立生存,獨立決定,獨立經營自己的生活,能夠學會獨立地控制自己的人生。

愛從依戀開始,最終導向獨立,這時父母需要時刻提醒自己,也是考量自己愛孩子是不是合理的標尺。隨着孩子年齡的增長,父母應該感到孩子各方面的能力越來越強,也就是孩子越大,父母應該越輕鬆纔對,這纔是培養孩子應該努力的方向。父母的教育藝術應該表現在鼓勵孩子獨立上,父母每天和孩子在一起,表達對孩子的愛,除了讓孩子產生安全感,更多的應該基於孩子的獨立能力來考量我們的愛是不是恰當。

獨立的孩子生活是自己的,而不獨立的孩子一切都是父母的。

家校共育心得體會6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家庭教育的優劣對孩子一生的學習和發展有着決定性的影響。每一個孩子從出生起就具有無限的可能。父母的責任就是要精心呵護好這株幼苗,使它能夠自然茁壯地成長。這個時期特別需要“用心靈呵護,用頭腦撫養”。

這次的培訓學習,雖然時間較短,但對我的思想觸動很大,接受一流的家庭教育專家的指導,真是受益匪淺,可以說是經歷了一次家庭教育靈魂的洗禮。我掌握了有關家庭教育知識,明白了家庭教育應注重科學性、針對性和適用性。家庭教育要一是要堅持“兒童爲本”原則。二是家長要不斷學習、掌握有關家庭教育的知識,提高自身修養,爲子女樹立榜樣。三是家長堅持“多向互動”原則。

感受比較深的內容是(3——6)歲這個年齡段的幼兒處於身心發展的黃金時期,具體表現爲:

(1)身體發育方面,幼兒的身高、體重、營養、神經、動作技能等方面獲得長足進步;

(2)語言發展方面,詞彙量迅速增長,已經能掌握各類詞,逐漸明確詞義並有一定的概括性,基本上掌握了各種語法結構,並可自由地與他人交談;

(3)在思維發展方面,逐步克服直覺行動思維,並初步發展到具體形象思維;

(4)社會交往方面,喜歡與同伴一起玩,玩伴的數量隨着年齡增加,玩伴關係不穩定,經常變化。

(5)個性發展方面,這一時期是兒童個性形成的關鍵時期。幼兒開始形成自己最初的個性傾向並會在自己的一生中都保留其痕跡,因而在人的心理髮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我覺得這部分內容非常實用,因爲通過了解孩子各個階段的心理特徵,瞭解他們在各個階段的思維特點,我們纔能有針對性的、科學的、有效的去指導教育孩子。我的女兒快六歲了,我對照了她的日常行爲表現:

1、非常好動、嘈吵,最喜歡向別人挑戰。

2、很玩固及會發脾氣,不大理會別人的感覺,碰到驚慌的事情或意外的事件,情緒之起伏可能影響以至成年。

3、對自己開始有一個整體的觀念。

4、非常健談,心理所想的,嘴巴就表達。

5、由於豐富的想象力,對事實與虛構分不清。

今後家庭教育中:

1、要做有心人,善於發現幼兒的興趣和特長,採取針對性教育,發掘他們的優勢潛能;多帶幼兒參加各種活動,激發興趣,擴大視野,積累經驗,增長才幹;

2、要鼓勵孩子提問,啓發孩子提問;回答孩子的問題要有啓發性;如果孩子提出的問題家長也不知道答案,應如實告訴孩子,與孩子一塊兒去尋找答案;理性對待孩子因好奇而導致的破壞性行爲;併爲孩子提供科學探索的機會。

3、要積極爲幼兒創造與同伴交往的機會,鼓勵孩子多到社區和兒童遊樂場所活動,幫助他們體驗與他人共同活動的愉悅;在活動中可有意識指導幫助幼兒學會遵守交往規則,學會注意他人的情緒變化,體會和理解他人的情感;還可採用移情訓練,角色扮演等方法幫助幼兒學會用語言、動作、表情等方式恰當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和需求,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爲,學會分享和合作。

4、掌握諸如食物中毒、燙傷、溺水等突發事件的急救措施;提高自我監護意識,儘可能消除環境中一切傷害性因素,如剪、刀等銳利物品要妥善保管等;結合生活實際事例,隨時對幼兒開展有針對性的安全教育;從小培養孩子分辨是非、善惡的能力,提高自我保護意識;減少對幼兒各種活動的包辦代替,增加幼兒接受鍛鍊的機會,掌握多種生存技能。

6、改變對幼兒飲食放任自流、過分溺愛的.做法;引導孩子少受廣告垃圾食品的影響;以身作則,在家庭中形成良好的飲食氛圍。

我不敢保證在我的教育下女兒一定要多麼優秀,但是我會用自己一顆最真的心,朝着最高的目標去努力,把教授講授的知識逐步消化吸收,讓我的女兒快樂、健康的成長!

家校共育心得體會7

對於每個家長而言,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在成長的道路中變得越來越好。我們作爲家長教育孩子,首先我們在生活中要注意言行舉止。我們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的好壞直接影響孩子的健康。

人們常說:“習慣成自然”,一個好的習慣會讓一個孩子在學習和生活中受益終生,一個壞的習慣會徒增許多彎路和挫折,作爲學校要加大對學生習慣的培養,作爲家長應該以身作則,這樣才能起到言傳身教、潛移默化的作用。

孩子的成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我們要多給他鼓勵和讚揚。在他做的不好的時候,我們要用正確的方式引導他,而不是一味的責怪他。這樣能夠多激發孩子的自信心。同時,家長也得尊重和理解孩子。經常和孩子溝通,一點一點的讓孩子進步,培養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我們讀了家校教育心得,作爲家長應積極配合學校和老師的各項工作。及時的解決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讓孩子健康成長。

家校共育心得體會8

今天有幸聆聽了楊老師的報告,着實受益匪淺。孩子的教育不僅僅在學校,在老師,家校共育才能更好地促進孩子們健康成長!

製作一份個人和家庭檔案、組織一次親子活動、拍攝一張成長照片、認識一位忙人和寫好一封書信,楊老師通過自己的實踐和經驗總結出來的這“五個一”,既加強了家長對學校教育的支持和配合,促進了家校教育的合力,又避免教育孤掌難鳴,讓教育更順利的進行,促進孩子的更好的成長,同時也很好地增進了親子關係。

我覺得在家校合作共育的過程中,還要努力搭建家校互通平臺,開發多樣的家校共育方式,通過會議、活動、課程、互訪、管理等的實踐舉措,將家校的教育力量整合起來,凝聚成教育合力,爲學生的成長提供更好的教育。

家校共育心得體會9

說起家庭教育,每個有孩子的家庭父母在教方面都會有或成功或失敗的經驗。上週接到老師家庭教育心得的通知,我既興奮又忐忑。從爲人到爲人母,讓我比其他家長更能體會到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的重要性。下面,我結合自己的孩子教的點滴心得,與各位家長共勉吧。

一、“嚴"字當頭,培養良好習慣

葉聖陶先生說過,教育就是培養習慣,衡量育是不是成功就看有沒有形成良好的習慣。

國小階段,是建立常規、培養良好學習習慣最關鍵時期。這個階段培養各種良好習慣最易見效,抓住這個環節就等於抓住了孩子的以後。

從孩子進入校園回到家裏的第一天,我就監孩子自己收拾書包。首先,讓她先根據課程表把二天用的書本放入書包,然後完成的作業―一檢後放入書包,還有就是不定時下發的各種簽字表格,體溫卡放到專門的收納袋裏帶回學校。

此外,爲了讓孩子能儘快適應學校生活,我隨時關注家校羣裏的消息,逐條細讀,不落下任何關於學校老師的反饋及要求。這除了能幫助她查漏補缺,更重要的是我可以知道對於老師的要求她是否都認真聽了,有時候我說出了她並沒有告訴我的一些情況,她會很震驚。看着她一臉茫然又崇拜的樣子,我不禁想偷笑。這樣,她就不會學校一個樣,家裏另一個樣子啦...所以,從入學到現在,孩子沒有一次丟三落四的情況出現,而且需要我提醒的越來越少...希望她能儘快的達到無需提醒的自覺。

關於學習習慣,我沒有什麼妙招,我所能做到的就是和孩子一起堅持。剛上學時,孩子是拒絕我提出的任何額外作業要求的。但是我認爲,學習不僅僅是寫完家庭作業,良好的學習習慣必須儘快建立起來。於是,我只能下班回家後看着她練口算題,陪她練字,下棋,彈琴,閱讀。當她堅持不住想法偷懶,消磨時間時,我知道我一定要堅持住,有耐心勸導,也有嚴厲訓斥。但更多的是在她取得進步時,一定要給她一個大大的肯定。孩子有了成功體驗後,自然也就更加有動力。

二、以身作則,創建良好的家庭氛圍

俗話說:""身教重於言傳。"所以,我們要教育子女先要約束好自己,規範好自己的行爲。

我和我愛人從不看電視或玩手機遊戲,休息時間,也是儘量作息規律。做完必要的家務之後,看看書,討論一下學習、工作。我也會陪孩子一起看動畫片(每天下棋贏了,週末就可以獎勵看!)她非常喜歡《蘇菲亞公主》。每次陪她看完,我也會和她交流裏面的人物和小朋友及大人都喜歡的優秀品質。當然,我們更多的時間會陪她看書。讀國小前,都是她想看的書我們讀給他聽。上學後,根據老師閱讀打卡的要求,我們知道是時候訓練她自主閱讀的能力了。雖然,有時候讀的不成句子,但我也會認真聽完,在聽到她讀的有去的片段時,我也會讚歎一句:“太有意思了,聽你講故事真幸福。”我們有意培養女兒“與書爲友”,這會讓她一生受益。女兒雖然只有7歲,她也早已明白,家裏的電視並沒壞,只是爸爸媽媽不看而已。

三、蹲下身子,與孩子用心交流

安全感是前提,信任是關鍵。我們要跟孩子多交流,用心傾聽孩子的心聲,你才能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

前幾天的一次作業檢查時,我明顯感覺她書寫態度不認真,當時我非常生氣。當我問她原因時,她委屈地哭着說:“我想快點寫完,你說過做事要有效率。但我發現我認真寫速度太慢了,可是我快了之後就寫成這樣了。“孩子的一番話,讓我陷入深思:我們應該學會蹲下身來,多從孩子的角度去觀察,一味從大人角度去判斷孩子的行爲是不公平的。多聽聽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我們的教育才更有效。

孩子的教育是一場漫長的馬拉松跑,我的女兒也才上一年級。作爲家長,我們要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斷學習和借鑑其他家庭的優秀經驗和做法,積極配合學校工作,家校共育,形成教育合力,幫孩子完成人生理想!

學校組織觀看教育部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播放的家庭教育公開課,讓我有幸聆聽專家講座、接受新的家庭教育理念,真是感慨萬千!青少年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培養單靠學校教育不會成功,還需要家校通力協作。學校的專業性可以更好的教育培養孩子,同時也可以給家長切合的指導。通過此次家庭教育公開課,我獲得了更深的教育理解和感悟。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都有自己己獨特的性格以及想法。學校和家庭要建立相對統一的教育理念,老師和家長需要密切配合,整體做到步調一致。但每個家庭針對自己己孩子的獨特性格,應該有自己己的教育方法,不是別人成功的案例,用在自己己孩子身上就一定可行,適合的纔是的。

學校注重的是孩子的學習、行爲習慣的教育,作爲家庭應該是學校的一個延伸,老師把知識交給了孩子,如何運用知識,培養並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是一節課兩節課就可以完成的,確實有的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學校老師一個班級40名左右的學生,老師會根據各個學生不同的特點,整體的引導教育孩子,但是沒有辦法如同父母一樣一對一的瞭解指導。同時愛的陪伴也會成爲孩子成長過程中最不可或缺的,只有陪伴後纔會更瞭解,瞭解後纔可能會找到最適合的。隨着孩子的成長,我們應該不過分的干預孩子的生活,但是卻需要做到了解自己己的孩子,適時的提醒。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孩子初期學習的時候很多是會去模仿,我們在要求孩子的同時也應該對自己己有所要求。以身作則有時候比威逼利誘管用很多。學校的老師不僅給孩子做了很好的榜樣,同時能看到每個孩子的優缺點,及時的同家長溝通。我們作爲家長,也如同剛入學的學生一樣,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去聽取意見,聽取老師們專業的意見,才能更好的引導教育孩子,並且適應新時代帶來的變化。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特,他們的生命都是屬於自己己的,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我們只能教會他們知識與道德,他們需要自己己學會判斷和成長,最終成就適合自己己獨特的人生。

家校共育心得體會10

首先,通過學習,使我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有了正確的認識。

學生健康心理髮展目標涉及到多個方面:有身體、精神、心理的整體和諧;有自我認同、自我更新與成長;有關懷、尊重與合羣;有創造性人格;有應對挑戰與困難的能力等。但很多家長和老師對學生心理健康的認識不足,往往忽略了學生的心理健康。我們不僅要遵循教育規律,還要注重學生的心理健康,儘可能滿足他們正當的心理需要。對不正當的心理需要,要耐心說服,講清道理,給予正確引導。其次,通過學習,我知道了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古老文化的中國有這樣一句格言3歲看小,7歲看老。這充分說明了國小國中階段學生的心理健康對其一生有何其重要的影響。而現代社會紛紜複雜的社會現象,多元化的價值觀,帶來升學、就業、競爭等多方面的壓力,引發了學生心理疾患的上升。我們的老師也時常抱怨,“現在的學生越來越難教”,從低效而勞神的教育工作中可以看出,心理健康教育已經成了當代學校教育面前的一個非常嚴峻的話題,如網絡成癮、留守學生的心理問題、逆反心理和自卑心理學生、心理缺陷的學生等等,對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在培訓中,聆聽專家們列舉的真實的當今青少年中存在的心理健康疾病,使我深深地意識到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迫在眉睫,我們每一位教師要身體力行,儘快地加入到這項工作中來。再次,通過學習,使我懂得了學生心理問題對於班級管理的重要性。

在班級管理方面,我們不能夠只注重於各項制度的制定、實施,以及學生的學習成績,忽視了學生的心理感受。經過學習,使我認識到學生作爲集體的一員,他們個體的心理感受直接關係到他們的學習、成長,也關係到班集體的建設的成敗。特別是聽了王磊博士的如何分析學生的心理與行爲,怎樣激勵學生,怎樣進行心理輔導等,這些有針對性的可操作的措施給了我很大的啓發,也使我認識到學生的心理問題是我們最應關注的,我們要提高對學生的心理健康輔導的水平。對學生主要進行心理訓練,提高學生心理品質,培養健全的人格,改善心理穩定能力;增強智力和能力水平,充分發揮心理優勢和精神潛力,克服逆反心理和自卑心理。對心理缺陷的學生進行科學的心理訓練和糾正教育,採取談心、對話、座談、諮詢等靈活多樣的形式進行心理教育,也只有時刻關注學生的心理,班主任工作才能事半功倍,建立起積極向上的班集體。

最後,要爲學生創設良好的心理髮展環境。

一個學生要能與周圍人保持一種融洽、正常的交往,才能在心理上產生安全感、歸屬感和自信心。因此,身爲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要積極爲學生創設良好的心理髮展環境,應該把工作重點放在平時維持其心理平和、積極、順暢等上面,營造好學生良好的心理健康成長環境,爲學生們建設和諧平等的集體,儘量讓每一個學生能夠在充滿關愛、溫暖、上進的學習環境之中,避免對於學生成長不利因素的出現。以上這些,是我的一家之言,這次培訓學習收穫是巨大的,但體會可能膚淺。總之,通過這次學習,使我認識學生健康心理的重要性以及其對提高教育教學水平等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也使自己看到許多不足之處,如: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意識還需提高,學校德育工作缺少創新性等,有待於在今後的工作和學習中不斷的探索和努力。

現代社會關於“健康”的概念已超越了傳統的醫學觀點,不僅軀體、生理健康,還應該精神、心理健康。當今社會競爭激烈,造成人們心理壓力重,在校中學生在這樣的社會大環境下生存,面臨升學壓力,心理脆弱,心理壓抑得不到一定的宣泄;再者,我國獨生子女以自我爲中心的問題也顯得越來越嚴重;更甚者,由於家庭的殘缺,如父母離異、喪父或喪母的單家家庭,隔代撫養孩子等現象,都使孩子缺乏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環境。有關研究表明:心理髮生變化的高發區在青春期,中學生存在問題令人觸目驚心,學校裏學生各種不良現象屢禁不止,各種失控越軌行爲時有發生,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與學生素質不高,尤其是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心理素質較差有極大的關係。對影響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總結如下:

一、“心理健康”認識不足

人的健康,應當是身體健康,加上心理健康。中學生正處於青春發育期,學習任務重,是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我們既要關注他們的身體健康,又要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可是,有些家長只重視孩子的身體發育,而忽視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有些教師只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重視不夠。因此,許多中學生存在着各種心理問題,嚴重地影響了學習、生活,影響了學生的健康成長。

二、考試壓力過重

大學聯考時,有的考生因過度緊張,開考時,手一直哆嗦而無法答題;有的頭暈眼花,大腦一片空白,嚴重影響了大學聯考成績。這都是過重的升學壓力造成的。當前升學、就業緊張,中學生心理壓力過重,主要壓力來自家庭和社會。一次考試成績不理想,家長就粗暴地訓斥,嚴重傷害了子女的心理;學校抓升學率,考試排名次,給學生心理帶來緊張,不安。有的中學生整日擔心考不好,心理不得安寧,嚴重影響了身心健康,影響了學習。

三、“優越感”太強

許多獨生子女在家裏是“阿哥”或“格格”,從小備受父母的愛護,特別是爺爺、奶奶的寵愛,物質條件優越,自我意識強,“優越感”太強。“人無我有,人有我優”,有些中學生生活上攀比,擺闊,穿名牌服裝,生活上浪費。過生日請客送禮,平日吃飯下飯店,過分追求物質享受,更有甚者,一味追求時髦,穿奇裝異服,追趕“新人類”,無心學習。

四、家庭的變化

社會情況複雜,許多家庭出現異常變化,給中學生的心理帶來不良影響。有的父母離異,家庭破裂,給學生的心理帶來打擊,使學生變得內向、自卑,對他人失去了情感,甚至痛恨社會;有的父母失去了工作,下崗待業,家庭經濟困難,生活的艱辛給學生心理帶來刺激,對生活失去了信心;有的父母關係不和出現家庭爭吵,甚至暴力,嚴重傷害了學生那顆純淨的心,內心痛苦不堪。

五、“早戀”

中學生內受青春期性萌動的刺激,外受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特別是港臺電視、言情小說的誘異,禁不住對異性好奇、愛慕。有的中學生談情說愛,有的陷入單相思,備受感情的折磨,嚴重的影響了學習。

六、迷戀“網吧”

許多中學生迷戀“網吧”,網上聊天,網上交友,沉迷於虛擬的世界裏,自我“陶醉”而不能自拔。自我多情,弄虛作假,欺騙別人的感情,有的“通宵達旦”夜不歸宿,身心極度疲勞,荒廢學業。這種例子不少見,報紙已加以報道。更有甚者,有的獵奇不健康的內容,自甘墮落;有的零花錢不夠消費,就從家裏偷,甚至向國小生敲詐,走向犯罪的道路。

七、“意志力”差

溫室的花朵經受不住暴風雨的打擊。許多中學生從小一帆風順,“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不知愁滋味,缺乏生活的磨鍊,心理脆弱,心理承受力差。在學校裏,教師一句善意的批評,就感到委屈,痛苦;一次考試成績不理想,就感到失意,失去信心;沒有被評上先進,就恨教師、恨同學;在家做錯了事,父母責備幾句,就離家出走。更有甚者,遇到挫折,就尋短見。這都給家庭、學校帶來了嚴重的危害。

學校、家庭和社會應當通力合作,加強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爲他們的心理健康發展創設優良環境。

一、青少年進行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中國小開設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幫助學生了解心理科學知識,掌握一定的心理調節技術。課程可分爲兩部分:心理衛生與健康理論部分和實際訓練操作部分。前一部分爲心理健康知識普及課,後一部分是在中學生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最爲有效的方法。其實際訓練活動操作內容包括角色扮演、相互詢問、人際交往訓練,掌握一些轉移情緒、宣泄痛苦、發泄憤怒、克服自卑、樹立自信心的心理調節手段。防患於未然。

二、設立心理服務室,進行心理諮詢與治療。

由於學生們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要求日益迫切,心理諮詢服務室的建立也就勢在必行。無論國中高中,城市鄉村,中學生們已開始從拘束、害羞地進門到落落大方自然地進行心理諮詢;從以試探性的心情談話到充分傾吐心中之煩悶。時代的發展顯示出,開展心理諮詢與治療服務已不僅僅是個別中學生的要求,而是一種時代的趨勢了。

三、兼顧對學生家長及其他方面進行心理宣傳。

研究表明,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與家庭的教養方式和家庭的人際關係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有些甚至是家庭問題的表現和延續。因此,無論是瞭解學生心理與行爲偏異的原因,還是諮詢、矯治計劃的制訂和實施,都需取得家長的積極支持和配合,因此學校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要兼顧對學生家長及其他方面的宣傳。以上是我聽了張教授關於“對青少年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報告之後的一點的體會。當然,隨着社會的不斷髮展和變化,青少年各自的個性特點也會越來越複雜,如何揚長避短,使他們健康成長,是一門需我們廣大教育工作者繼續摸索繼續探討的學問。但我想,無論如何,熱愛學生、鼓勵學生、賞識學生,對學生予以積極的期待和肯定,永遠是做好這一工作的前提。讓我們多一點愛心,多一絲寬容,多一份期望和鼓勵,我們的天空定會充滿陽光!

家校共育心得體會11

9月1日是一個特別的日子,女兒從這天開始正式成爲一名國小生了,我懷着激動、忐忑的心情,帶着女兒參加了學校老師們爲孩子們精心籌備的開學典禮,美麗的校園、真誠的老師、可愛的同學,女兒正式加入了金湖學校的大家庭。

我的女兒自小是奶奶和姥姥帶大的,我和她的爸爸工作都比較忙,對孩子的陪伴時間少,家中只有她一個孩子,我擔心她無法融入到班級中、擔心她會跟不上老師的教學進度、擔心她不適應學校的生活,可是眼見每天放學她興高采烈,晚上做夢的時候都會發生嘿嘿的笑聲,我知道她過得很開心,她喜歡學校、喜歡老師、喜歡同學、喜歡學校生活,她無數次眉飛色舞地跟我講,“老師誇我唱的好,獎勵小貼紙了”“我交到新朋友了,她是個特別可愛的小姑娘”“老師說有的同學又開朗又活潑又聰明又聽話,我覺得老師是在誇我”……每每聽到這些,看着女兒的笑臉,我又開心又感動,我深深的感覺到了老師們在背後爲孩子所做的努力和付出,因爲有老師的傾心陪伴,孩子們才能享受如此美好的學校生活。

自開學到現在9天的時間,學校和老師們沒有着急追趕學習進度,而是致力於孩子們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養成,這點讓我感觸頗深,國小的孩子要提升成績的話非常容易,只要加大課量和作業量,一般情況下都是沒有問題的,可咱們學校沒有這麼做,沒有單純的爲了考試成績而教育,而是從根源出發,爲了孩子長久打算,從小抓起,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這是我個人非常認同的教育方式,這從而也讓我更加了自己的信念,我的選擇沒有錯誤,來金湖學校是對的。開學之前,教導處的李主任給我們家長會,說“把孩子送到學校,你們放心!”是的,我放心,老師們在實際行動兌現他們的承諾,有老師們在,我真的放心!

家校共育心得體會12

家長學校的學習使我很受啓發!真是父母眼界的高度決定了孩子以後的成長高度;父母的格局影響孩子的格局。一味保護孩子,不讓孩子受一點挫折,以後孩子只能成爲沒有敬畏感、沒有擔當和責任心的人。

只告訴孩子這樣做不對,不說明這樣做的後果有多嚴重,孩子只是照做卻不明白意義,相當於只知道個皮毛,一知懂三分,不知道精髓內含。

以身做責的家長以行動影響孩子,讓孩子明白言行一致,做事要有擔當,一切以國家利益爲重,遇到困難和挫折不要退縮,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和決心!我們家長力爭做的父母親,努力讓自己成爲的自己,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關注和教育孩子!

家校共育心得體會13

今天有幸聆聽了楊正偉老師的講座,我深切的感受到他是一位有愛心,治班有方的班主任,同時爲他的“五個一”構建和諧家校關係深有所感。

一、愛心是所有教育藝術的源泉。楊老師對學生是深深愛着的,要不然他不會對班裏兩位同學的心理理解那麼透徹。楊老師對學生的愛,換回來的也是學生對他深深的信任。構建和諧家校關係就有了基礎。從楊老師身上,我感受到了作爲一名班主任的教育藝術就是愛心。

二、別出心裁有方法。從楊老師身上,我感受到了作爲一名班主任要做一個有心人,無論是開學制作一份檔案,還是寫好一封書信,都是楊老師在工作中精心設計的好方法,他的教育方法,讓學生受益無窮。作爲班主任引導學生學會包容、感恩,引導家長要努力平衡子女之間的關係,才能實現孩子與家長共同成長。

家校共育是源於同一顆愛孩子的心。如何正確、有效地指導家長與孩子溝通、交流,這需要班主任多研究學生、多學習理論,需要作爲班主任走進學生的內心,在實踐中不斷提升自身的家校共育素養,繼續尋求家校共育的有效方法來引導學生健康成長。

家校共育心得體會14

英國作家薩克雷說過,“播種行爲,收穫習慣,播種習慣,收穫性格,播種性格,收穫命運。”道出了培養良好行爲習慣的重要性。我國思想家陶行知曾說“凡人生所需之重要習慣性格態度多半能夠在六歲以前培養成功”。揭示了培養良好行爲習慣應及早抓起的必要性。

此刻的孩子,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是家中的小太陽,家人對孩子的生活照顧得無微不至,給孩子吃的穿的,幫孩子做一切需要做的事情,限度的滿足孩子的要求,從不在孩子面前說一聲:“不”。祖輩父母過分的溺愛嬌慣,造成孩子以自我爲中心,適應潛力較差,任性,怕苦等問題。從開學初教師的上門家訪及調查問卷中發明,小班大都幼兒在家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不少家長很重視對幼兒的認知教育智力開發,把幼兒行爲習慣的培養則以“孩子還小”爲理由而包辦代替或不予以糾正,在幼兒發展中存在着認知潛力和行爲潛力不和諧性不一樣步性。不少幼兒在表演節目時還很自信,但一旦讓他們去獨立完成一件簡單任務時,就顯得不知所措。有的幼兒尚未構成用餐入廁傾聽玩玩具等方面的基本行爲習慣,假如任由這一狀況發展下去,幼兒行爲方面的問題將越來越多,幼兒的不良發展將不可避開,對今後的一生都將產生不良的影響。

培養幼兒良好行爲習慣的要害時期,家庭教育和學前教育階段是幼兒構成良好行爲習慣的重要時期,幼兒良好的行爲習慣養成比知識的獲得更重要。而良好的行爲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構成的事,要培養一個人良好的行爲習慣,務必從小抓起。越來越多的事實證明,良好的行爲習慣的養成要比知識的獲得重要得多,養成良好的習慣是一個人獨立於社會的基礎,又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並進而影響他一生的成功和幸福,能夠說,習慣是體現一個人素養的重要方面。小班是幼兒從成人呵護中逐步走向獨立生活的重要階段。小班幼兒的許多行爲尚未建立或定型,可塑性很大,因此,小班階段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具有更重要好處。

家校共育心得體會15

學校教育,家庭教育,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採用怎樣有效的方式和家長合作教育孩子,幫助學生健康成長,我認爲可以從家校合心,共同教育做起。要做到這點,就要善於與家長的溝通與合作。要知道,教育不只是老師的事,家庭的教育對學生也尤爲重要。不同的家庭教育環境,會使學生有不同的性格和習慣,那怎樣讓學生在家裏也有個好的環境教育呢?這就要我們班主任多與家長溝通,多與家長交流,向家長介紹好的教育經驗,與家長一起查找各自的教育問題和教育缺陷,一起共同進步。要讓家長們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學校裏各方面的表現,也讓家長告訴老師他們孩子在家的情況。在學生做了一件好的事時,家校可共同鼓勵他,表楊他,讚賞他;要是學生做了一件錯誤的事情,家校可共同教育他,勸導他。這樣就強化了孩子習慣的養成和對錯的辨別能力。不知誰說過這樣一句名言:家庭是習慣的學校,父母是習慣的老師。所以我們要通過家校共育,來締造學生的良好習慣和健康人格。

不管怎樣,我們的教育,不能僅僅只依靠老師,更多的還需要家長和我們一起來共同完成。學校家庭教育怎樣纔有更有效,這是我們應該深思的一個問題。更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管總結完善,讓自己的教育更爲有效,讓自己獲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