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學學習心得15篇

當我們受到啓發,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有這樣的時機,要好好記錄下來,通過寫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積累經驗。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有效教學學習心得,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有效教學學習心得15篇

有效教學學習心得1

有效教學究竟怎麼教?從何入手?怎麼操作?有哪些規定性和運行程序?它是一線教師最關心的問題。通過《有效教學的模式和方式》的學習,讓我知道了課堂有效教學的要素、模式和環節,學會了怎樣有效地掌控課堂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有:情境與問題,閱讀與思維,互動與引導,練習與反饋。新課程學習方式特別強調問題在學習活動中的重要性。通過問題來進行學習,問題是學習的動力、起點和貫穿學習過程中的主線,是學生進行學習的重要心理因素,而學生真正地擁有知識,就是對知識有深刻的理解並且把知識多次反覆思考,教學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動,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啓發、相互補充,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與觀念,豐富教學內容,求得新的發現,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練習與反饋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四個要素不是截然分開的,而是相互聯繫、相互滲透的,我們必須以整體的觀點,深刻地領會和把握各個要素(環節)的精神實質和有機聯繫,並加以認真貫徹和創造性落實,唯其如此,才能全面地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課堂有效教學的基本方式是:

第一種教學方式:教一點,學一點,練一點。

第二種教學方式:問答、閱讀、演示、講解相結合,逐步啓發引導學生自己探求未知。這種教學方式,也就是一般所說的“啓發式”教學

第三種教學方式:首先讓學生預習;然後根據學生預習中提出的和存在的.問題進行教學。

第四種教學方式: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自學。

第五種教學方式:完全由學生自學。

每一種教學方式都不是隻有在一個教學發展階段中才能採用的;教學過程的每一個發展階段也不是隻能採用一種教學方式。總的說來,以上五種教學方式各自適合於教學過程的一定發展階段。它們都應遵循一條原則,那就是要適合學生的學習能力,並且能夠充分發揮和發展學生的學習能力。

有效教學學習心得2

通過對《有效教學》第二講的學習,我對有效教學有了新的認識:

一、吃透教材,精心設計預案

新課程要求教師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教師要用動態生成的觀點看待課堂教學,教科書不再是神聖不可侵犯的。老師和學生可以根據教與學中的實際情況,對教材進行補充、延伸、拓寬、重組,或添或刪,靈活使用教材,使教材更具開放性。現行教材採用的是模塊教學法,教材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符合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徵,知識涵蓋廣,外延大,需要教師去挖掘、去領悟、並創造性地使用,教師應該從多方面入手進行預設,有備而來,有備無患,儘可能多的將學生在學習中可能出現的新情況預設到,以便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及時調控,適當刪減或調整,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生成。

二、促成生成,精彩新課堂

大家知道,課堂應是向未知方向挺進的旅程,隨時都有可能發現意外的通道和美麗的圖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須遵循固定線路而沒有激情的行程。生成的'教學過程是一個漸進的、多層次和多角度的非線性序列,它不可能百分之百按預定的軌道運作,常會生成一些意料之外的新信息、新情境、新思維和新方法等。

三、課後教學反思 ,提升教學智慧

由於課堂教學的許多臨時生成性因素,致使事先設計好的教學同實施之間有一定的落差,所以每一堂課後要及時反思,及時寫下心得體會,總結"成功亮點",考慮"失誤不足",思考"創意閃光點",不僅要善待"生成的問題",還要會鼓勵、期待甚至幫助學生去"生成"問題,不要害怕自己解決不好這些問題,只要培養自己有足夠的教學機智,就可能將這些問題變成新的教學資源,把原先可能成爲難點的問題轉化成教學的亮點。

我一直從事語文教學工作,語文是一種語言交際工具,也是培養學生人文素養和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的一個重要載體。學好語文,既是學生完成基礎教育階段的主要學習課程,更是開闊學生視野、接觸優秀文化,培養學生素養的重要渠道。只有教師按照新課程理念要求,從關注學生終身發展的高度,不斷優化課堂教學結構,積極地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教學效果。

有效教學學習心得3

我主要從新課程背景下的有效課堂教學策略與反思方面,淺談兩點學習心得體會:

一、從教學目標入手:

重視課前的備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首先取決於課堂教學目標制定的有效性,課堂教學目標制約着課堂的進程與發展。新課程理念的核心是促進全體學生全面發展,因此新課程下的教學目標應該是多元的,它不僅要關注學生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同時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方法,關注影響學生終身發展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我認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質即學生獲得發展。因此,要把知識技能、過程方法與情感態度價值觀三者有機地整合於教學之中,這正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真正內涵。

二、重視課後的教學反思課後反思:

即教師在完成一堂課的教學後,對自身在課堂中的教育教學行爲及其潛在的教育觀念的重新認識。隨着課程改革的深入進行,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課後反思就顯得更加重要和必要了。如何進行課後反思呢?我們認爲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着手進行。一方面是反思教師的教。它包括:

(1)總結本課亮點、積累成功經驗。一節課下來,教師回味課中的成功之處,並且對成功的原因進行分析,總結經驗,這樣會使自身的教法越來越活,教師水平大大提高;

(2)查找不足的病因,探索對應策略。不是每節課都一帆風順,盡如人意,教師面對自己失敗的課(即課堂教學效益低下的課),更應該及時查找失敗原因,找準不足之處,並進行分析,找到應對的策略,記錄下這些策略,對以後的教學幫助會更大。

另一方面是反思學生的學。我們的教學始終是爲學生服務的,教師在反思時,應當站在學生的角度,審視學生在課堂學習活動中的困惑與問題,或在某一個教學環節中的奇思妙想、創新見解,記錄下這樣的教學資源,有利於我們在今後的教學中更加貼近學生的實際,進一步促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

有效教學學習心得4

最近,本人有幸參加了從化市教育局開展的第二期國小骨幹教師培訓班,根據培訓課程要求,我認真學習了湖南大學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姚利民先生的《有效教學論》。姚老師這本書,站在當代教育教學改革的最前沿,高屋建瓴,詳細論述了國內外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對於新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具有切實的指導意義。本書在對國內外關於有效教學的理論研究和實證研究述評的基礎上,論述有效教學的理論,闡述有效教學的發展,分析中國小有效教學的現狀,全面深入地探討了有效教學的策略。通過閱讀這本書,讓我認識到教學是否有效,並不是在於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真不認真,而是在於學生有沒有學到什麼或學生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者學了沒有收穫,即使教師教得很辛苦也是無效教學。這就要求教師特別注重課堂這個主陣地,它不只是看你備課、上課的認真程度,更關注一個教師對課堂結構的把握,節奏的安排,時間的掌控以及對學生學習方法等等多方面的考慮。下面我主要談談對本人任教學科,英語課堂有效教學的'一些感悟:

一、要進行有效教學,教師必須提高自身素質與專業知識水平。

有效教學要求英語教師具有精深的專業知識,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和交際能力,具有較廣博的世界人文地理知識;同時,教師須具有較強的教育教學能力,能夠自如地駕馭教材和課堂教學過程,瞭解新教材特點,恰當地制定教學計劃,合理地安排教學內容,有效地組織課堂教學活動。所以,我們必須不斷地學習以更新自己的專業知識,並深入研究教材,研究學生,絕不能閉關自守、滿足於現有的成績而寸步不前,要多接觸名師,學習新的教育教學方法和理念,並付諸實施。在提高自己業務水平的同時,必須加強自身修養,對待學生必須循循善誘,樹立"一切爲了學生、一切服務於學生"的意識,努力創建平等、民主、和諧、教學相長的新型師生關係,實現人的個性的充分自由發展。

二、要進行有效教學,課堂教學中必須多信息、高密度、快節奏。

所謂多信息,指的是課堂教學要增加學生接觸外語語言材料和信息量。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多聽些生動、有趣、幽默的對話和短文,讓學生在愉悅中潛移默化地獲得信息,積累素材,豐富知識,激發興趣。隨着教材的加深,逐步提高聽和閱讀外語語言材料的質和量。通過長時間的積累,學生的視野拓寬,信息量加大,聽、說、讀、寫的能力大大提高。

三、要進行有效教學,必須巧用智慧。

隨着時代的發展,只會埋頭苦幹的教師已經不能適應改革的步伐,他們古板的教學方式也會受到現代學生的厭惡,所以他們的教學大部分是無效教學。新時代的教師應在先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指導下,學會工作,學會學習,並學會有智慧地"偷懶"。

首先,教師要培養學生有自主學習的意願,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要創造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相關的學習策略。其次,要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採用各種適當的方式,給學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並注意培養學生的自律能力,注意教育學生遵守紀律,與他人友好相處。最後,教師要把着力點放在引導轉化上。

在課堂上,由教師主導的課堂應逐漸讓學生來替代。教師只負責把當堂課的新授知識教授給學生,讓學生主動去把握重點與難點,併發揮優生的作用,讓他們當小老師,帶動那些接受能力差的學生,使他們互幫互學、互相合作。這樣,教師"懶"了,課堂活了,學生樂了,學習效果明顯了,這纔是真正的有效教學。

今後,我將樹立有效教學的理念,強化有效教學的意識,在學習、自查、反思中提高自己的育人能力和教學水平。主動反思課堂上哪一個環節啓發了學生?那一部分是教學的亮點?什麼樣的問題學生喜歡答?那一部分教學效率高?下節課如何改進……實實在在的把有效教學策略落實到教育教學工作中去。

有效教學學習心得5

學習了由張曉明等老師講授的《有效教學,和諧課堂-國小體育》的課堂後,本人收穫匪淺。本課程給了我很大的啓示,它不是單純地從方法的理論知識去闡述,而更多的是根據理論以實例的形式向我們傳授,讓我滲透地瞭解到體育課堂組織原來是能夠用那麼“活”的方法去組織、實施,效果特別地有效,這送給我了一本體育教學知識的重要寶典,在我的日後教學中起到重要的啓發和模仿作用。而有效教學,和諧課堂一直都困擾着我,不知道如何實施纔是正確,而且在我們的腦海中,體育教學方法是非常的多,可是沒有一個統一的歸類,通過學習本課程,它給了我開發了一套很全面、分門別類的體育教學方法,特別是這門課程是每一個有效方法展示一個案例,把理論真正的落實到點子上。經過一個多月的學習,本課程主要給了我以下的啓發:

第一,課堂有效教學要採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去實施,帶動學生主動地學習。可以說,同一個教學內容,我們選取的教學方法不同,學生掌握或者接受的情況是不同的,這就需要體育老師對教學方法有一個比較全面的認識,對體育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有深刻的瞭解。在教學中注意老師與學生在課堂上所扮演的角色,當我選取此方法去教學時,我就會更加地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例如一節支撐跳躍的課堂,如果像傳統教學一樣,老師教動作,學生去模仿老師的姿勢,然後老師一個一個動作的糾正,雖然學生一樣能夠掌握支撐跳躍的動作,但記憶動作的概念是很模糊的,而如果老師採用發現教學法,佈置一定的情景後,向學生提出問題,學生通過小組之間的合作,找出解決方法或者通過觀看別人的成功之處,自己去找出更有效的方法,這樣,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掌握了支撐跳躍的動作,在腦海中對動作的概念熟悉程度更深刻。所以通過加深瞭解各個方法的實施要求和案例,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就要選取最合適的教學方法去實施,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第二,課堂有效教學要求優化組合體育教學手段,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的精神。每個教師不但要學會各種體育教學方法,還要在工作實踐中學會科學而合理地、恰當而優選地組合和使用各種體育教學方法,這是提高體育教學質量、最好地完成體育教學任務所不可缺少的。例如,在實踐一節四年級的跨越式跳高課時,剛開始學生對於跳高技術不是十分地理解,不過他們存在很濃的興趣,教師這時候易採取領會教學法,使用跳繩、橡皮筋等,初步讓學生掌握基本的起跳或者空中擺動的動作,當學生熟悉動作的基本要領後,教師可以採取學導教學法或者完整示範法等,進一步地加強跨越式跳高的要領。

第三,充分考慮學生髮展情況、教材熟悉程度、學校場地情況、學校器材情況等,合理有效地選擇教學方法,使課堂更加的活躍。在熟悉方法後,我們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身體、身心的`發展,有效區分男女生的生理變化,關鍵要對所教的教材內容熟悉,掌握技術要領,結合學校場地、器材的因素,使學生在學習中更好。

第四,以多變的形式有效改變器材的運用價值,激發學生的體育能力。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合理地利用教學資源,以多變的形式,脫離以前傳統的教學理念,讓學生積極參與到體育學習當中。

教學需要老師不斷的摸索、探究,教學是一個永不會停止的學科,經過這一個多月的學習,本人對有效教學,和諧課堂有了更深一層的瞭解。而作爲一名體育老師,我要在課前認真的備課,課後認真的反思,希望通過自己的不斷嘗試,繼續完善上課的質量,爭擔一名優秀的體育工作者。

有效教學學習心得6

我有幸參加臨高一小“送教下鄉”活動,我認真聽了張超蕊老師的觀摩課,再參加課後評課活動,使我深深體會到“送教下鄉”活動來得及時,也使我體會到什麼是有效的課堂教學,也使我發現自己的不足。

回顧新課改走過的路,許多老師都存在一些困惑和不安,每個老師都會有這樣深深的體會。通過反思和實事求是的面對今天,教師要以一種平和的心態科學地研究《怎樣構構建有效的課堂教學》的問題。在目前國小語文課堂教學當中確實還存在一些無效的教學活動的問題時,這些問題應怎樣解決,要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課堂教學建議和策略。

什麼是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我就這樣認爲是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不能剝奪他們自主探索知識活動的意向,學生只有在自主學習活動當中去體會、去交流、去感悟語文學習的內容,學生才能從自主學習活動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體會到解決問題的策略與方法,學生才能從學習活動當中感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因此,有效性的課堂教學一定要抓住課堂教學的本質,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

在新課程改革大潮的衝擊下,許多老師都把豐富的課程資源引進了課堂教學,這是一個亮點。在這個亮點的`背影下,許多老師都過分把教學資源引入課堂教學,凸顯出教材的本質,而冷落了學生,整個課堂教學就顯得沒有“生命”的意義。

教師要學會讀懂學生,才能讀懂教材。我認爲這句話說得很好,所謂的備課就是先備好學生,才能備好教材。作爲一個老師在施教前就要先了解學生學過的基礎知識、學習經驗和感悟能力,老師才能結合教材設計出符合學生實際、感興趣的教學內容,這樣的課堂教學纔有效果。

學生在學習當中經常存在一些錯誤,學生的錯誤是一種財富。我認爲學生的錯誤是常見的事,是不可避免的,只有讓學生在錯誤中學會反思,學會尋找自己的原因,纔有提高自我,這不是一種財富嗎?

老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要學會反思。我認爲作爲一個老師不懂得課後反思,他就不是一個優秀的教師。只有學會反思才能找出自己的優、缺點,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才能促進自己的專業成長。

教師的思維不能代替學生的思維,不能過分的左右學生的學習活動。我認爲教師只有適當的放開手腳,學生才能通過自己的學習活動去感悟語文學習內容,從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感悟解決問題,從而體驗學習語文成功的喜悅。

總之,我認真聽張超蕊老師的觀摩課,再認真參加課後評課活動,老師們在評課的交流活動中,並提到一些怎樣構建有效的課堂教學的建議和策略,使我深深體會到參加臨高一小“送教下鄉”聽課學習活動是一種財富,它不僅使我在鏡子中反照自己的過去,總結自己的今天,還思考自己的未來。

有效教學學習心得7

一直以來,人們衡量一個學校的好壞主要的依據便是“升學率”,家長們普遍對學生的期望值較高,學生和教師面臨的升學壓力很大。在這種環境下,學校的教學氣氛普遍十分沉悶,教師默默講,學生默默聽,大打題海戰,升學率也有所成效,但教師和學生的負擔過重,事倍而功半。針對教學出現的問題,如何充分利用課堂45分鐘,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有效教學的理論與實踐》爲我們提出了明確的方向。教師的每個教學策略,不僅要考慮自己怎樣教,更重要的是考慮學生怎樣學。

1、課堂教學:一是以學生的發展爲根本,着眼於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二以思維訓練爲核心,把思維訓練貫穿於課堂教學的全過程;三是以教師指導爲基礎,充分發揮教師引導、誘導、疏導等作用。

2、教與學的定位:一是教師角色由“主宰”變爲“主導”,成爲教學過程的組織者、指導者,意義構建的幫助者、促進者;二是學生的地位由“他主”變爲“自主”,學生有學習的參與權、選擇權、評價權,從被動接受知識的桎梏中解放出來。課堂上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不等於教學活動失去控制。教師正確的發揮主導作用,是充分實現學生主體地位的重要條件。

3、教學形式多樣化。改變教學的組織形式,爲學生創造參與探究的空間

(1)培養學生進行探究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旦學生對科學探究的方法產生認同,他們會把探究方法應用到各門學科的學習,改進學習習慣,思維方式。將對他們學會自我學習、終生學習打好基礎。

(2)在集體教學中增加個別教學形式。一是讓學生展開討論。讓學生展開充分、自由的討論是學生參與教學過程一種必不可少的形式。討論的方式多種多樣:有指導式討論,就是教師結合教學目的、教學內容提出一些問題,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讓他們圍坐在一起,就教師提出的問題各抒己見,教師則不時地參與討論,或作一些提示、釋疑;也有自主式討論,就是教師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後,讓學生自學教材,自己發現問題,並進行自由式的討論,尋找答案。課前教師要認真備課,精心設計討論題。一道好的討論題,既要緊扣教材的重難點,又能引發學生從不同角度對教材進行分析,還能夠引起學生興趣,激發學生思維的靈感。精心設計討論題,是一節討論課成功的前提。二是組織學習“互助組”。就是讓同座或鄰座的二至四位同學組成學習“互助組”,讓這些學生在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或討論時交頭接耳,商量答案,然後答問或發表自己的意見,這不僅能使學生之間增加參與學習的機會,而且可以使學生互相幫助,特別是對學習困難生提供有效的幫助。討論中,教師要隨時根據學生的發言情況,及時進行指導和調整溉要保持課堂的活躍氣氛,又不能使討論偏離主題,要確保教學目標的'實現。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和指導者,教師恰當的誘導。適時的點撥,使“誘”和“思”不斷地轉化和昇華,以利教學目標的實現。

(3)進行師生易位,讓學生當小老師。教師就教材中的某個內容或某個問題,讓學生嘗試着上講臺教授給其他同學,聽課的同學可以向授課的“老師”提出問題,進行質疑,教師則適時進行點撥、指導。給學生提供一個有機會說的平臺,或把講臺分一半給他們,在一定的形式上保障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凸顯。這樣做有利於他們對知識的理解,有利於興趣的提高,有利於科學素養的形成。同時也對進一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訓練嚴謹的思維方式,培養細緻耐心的實驗操作技能等都有一定的作用。

講臺,傳統意義上是老師“傳經佈道”的地方,通過這一講臺把大量的信息向學生髮送,完成國家規定的教學任務。從某種意義上說,講臺是神聖的,權威的,讓人景仰;但從學生主體參與積極學習的角度看,講臺又不是老師一人獨享的,講臺應該是師生這個學習共同體共有的舞臺,誰都有權利在這個舞臺上展示自己,發展自己。讓學生上講臺來介紹對人有啓發的好題,做到精品共享;讓同學當小老師執教預習內容,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夥伴式互教互助,互相激勵;創設質疑釋疑氛圍,不斷進行思辯,感悟科學真諦;最後由老師總結,畫龍點睛,提綱挈領掌握所學知識;還有佈置作業環節,以每課一謎來拓展思維)等。這自然就涉及到教學形式的多樣化。

除讓學生做小老師上課之外,我們還可以讓學生出試卷,進行自測,等等。學生成爲了學習的主人。

有效教學學習心得8

經過這次理論學習,我深深體會到要提高國小數學課堂教學就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求知慾望。

創設教學情境是指教師在實施教學過程中,有目的,有意識地創設各種具體場景,促使學生情感的體驗,誘發學生積極思考,主動探索,從而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創設合適的情境,既能促進教學方式的改變,也能促使學生主動去探究,實踐合作交流等活動,有利於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獨立性和創造性。在國小數學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目的,教學任務和教學對象等因素採取靈活多樣的情境去創設。從而使課堂教學更加生動,活潑,有趣的吸引力。創設情境時可以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生活經驗,引導學生主動探索,嘗試,使學生從感性的.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創設教學情境要注意幾個方面:(1)真實性,不能爲了教學的需要而創設一些虛假的情境,使學生感到虛無漂渺,教學情境和現實情境並不相悖。(2)數學性,數學教學生活化並不等同於生活。過多的無關緊要的信息不利於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和教學知識的掌握,從而使去創設情境的意義。情境創設要緊扣數學知識和技能進行設定。(3)發展性創設情境要適合學生的發展,如缺乏主觀感感覺可以用多媒體,需要深化認識的,可以創設問題情境,需要動手操作的,決不能簡單替代。(4)趣味性,創設情景要讓學生感到有趣和挑戰性,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使學生產生認識世界,追求真理的意向,產生學生的自覺性。

二、聯繫生活實際,學以致用。

《教學課程標準》指出:力求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與童話世界出發,選擇學生身邊的感興趣的數學問題,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動機,使學生初步感受教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貼進生活的數學問題更容易喚起學生的親切感,培養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興趣,並引起學生的注意,集中精力,積極思考,主動探究。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初步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並體會到學習數學的價值。在聯繫生活實際時要注意選取現實的生活實際及學生日常熟悉的情境進行加工作爲教學素材。同時要注意開放性的多元性,有助於學生將抽象知識轉變爲實踐性,開放性,多元性的學習過程。

三、注重教學反思,促進課堂教學質量。

教師不是聖人,每一堂課不可能都是十全十美,教到老,學到老,特別是面對新程改革,很多教師都面臨新的問題,這些問題無法用才方法解決。所以我們在上完每一節課,都要進行深入的剖析,反思,對課堂的情境設計,教學導入引用實例,師生互動,課堂氣氛,學生的學習效果等方面都要進行總結,找出的有價值的東西,並不斷地反思,總結。在總結中反思,在反思中進步。取長補短,促進課堂教學的不斷提高。

總之,教學作爲一種有明確目的性的認知活動,其有效性是我們教學追求的目標,我們要在新課程改革理念指下,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幫助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樂於學習,體會到學習數學的美和趣味。

有效教學學習心得9

這段時間我通過學習《有效教學》,深有感觸。課堂教學是一個雙邊活動過程,應營造一個寬鬆和諧、興趣盎然的學習氛圍。教與學必須有一個和諧課堂步驟,形成一個完整的教學步驟來實施素質教育,使學生學得積極主動,真正成爲課堂學習的主人。

達到有效教學,創設情境,形成問題,使學生願學。情境的創設關鍵在於情,以情激境,以最好的境、最濃的情導入新課,形成問題。提出的問題要擊中思維的燃點,這樣不但能對全體學生的認知系統迅速喚醒,從而提高單位時間裏的學習效率。學生因情境的巧妙刺激,學習熱情激發起來,萌芽學習興趣,認知系統開始運轉。

我覺得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切實作到有效兩個字應該至少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1、認真研究教材。吃透教材是教師進行有效課堂教學的立足點。除了教學的重點,難點的把握,教師還應該考慮到教材的重組與延伸

2、仔細推敲教學方法。隨着網絡的的普及,教師可以利用的資源是越來越多了,教師交流教學方法的渠道也是越來越廣,我們可以發現相同的教學內容往往有多種不同的教學方法,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班級學生的教學方式在教學中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

3、有針對性的設計課堂練習。學生吸收知識第一印象往往十分重要,而教師在課堂上設計的聽說讀寫各式練習情況往往往直接影響着學生課後練習的正確率。

4、製造寬鬆融洽的課堂氛圍,良好的心態更加有利於學生投入的學習,提高學習的效率。

具體還應從一下幾個方面開始抓:

1、不要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有的學生是由於自尊心受到了傷害,比如遭到諷刺,挖苦;受到不應有的干涉,與家長、同學、教師發生矛盾,尤其是當和教師發生矛盾時,他就更不可能把精力專注與學習。

2、對學生的期望值不要太高

有的學生是因爲教師、家長對學生的期望太高,孩子因爲沒有達到預期目標而產生了負罪感和內疚感,因此也就產生了厭學的情緒,這樣也就不能去聽教師所教的課程了。

3、真正的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

有的學生是因爲我們教師沒有適應人本教育,沒有改正自己的教育觀念和習以爲常的.教學方式和教學行爲。同時自己不能做到以身作則,對學生的愛心不夠,不能真正的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與學生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係。

4、教師要幽默

有的課堂過於死板,氣氛過於沉悶,激發不了學生學習的興趣,這樣他更不會去學了。學生很喜歡幽默的教師

5、教師要講究對學生評價的方法

評價很重要,無論是課堂評價還是學生的自評、互評都要準確。課堂上要多鼓勵,及時鼓勵,肯定評價要多於否定評價;學生之間的評價要把握好,不要使學生的自評、互評變成自我誇耀、自我貶低,或互相進行攻擊、互相挑刺,評價要中肯,要切合實際。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更專注地投入到學習中來。

6、教師做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合作者、引導者和鼓勵者

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題,教師只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合作者、引導者和鼓勵者。教學中要儘可能地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準備好充足的學習材料,爲學生髮揮主觀能動性、創造性提供廣闊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自主、自覺、自由的活動中積極、主動、探索式學習。

所以爲了做一個好教師,一個能被學生認同的好教師真是太不容易了,首先要把教室佈置在教學環境中,這樣學生才能進入專心的學習狀態;在課堂上要建立民主與規範,既不能把課堂管死,又不能讓課堂太活躍,影響了課堂紀律。但是課堂的學習行爲規範必須要明確,要說到做到,然後還要對學生付出真誠的關愛,哪怕是一個動作,一個眼神,都不要去傷害學生。

我們既要承認激勵賞識教育的正面作用,也要承認它存在着一定的侷限性,這纔是科學的發展觀。當然懲戒要以尊重學生的人格爲前提,批評時在方式上要含蓄、委婉、注意語氣,講究“度”。我們教師只有做到了這些,才能被學生認可、接受,那麼就不會再有教不好的學生了。,教師只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合作者、引導者和鼓勵者。教學中要儘可能地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準備好充足的學習材料,爲學生髮揮主觀能動性、創造性提供廣闊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自主、自覺、自由的活動中積極、主動、探索式學習。

所以爲了做一個好教師,一個能被學生認同的好教師真是太不容易了,首先要把教室佈置在教學環境中,這樣學生才能進入專心的學習狀態;在課堂上要建立民主與規範,既不能把課堂管死,又不能讓課堂太活躍,影響了課堂紀律。但是課堂的學習行爲規範必須要明確,要說到做到,然後還要對學生付出真誠的關愛,哪怕是一個動作,一個眼神,都不要去傷害學生。

我們既要承認激勵賞識教育的正面作用,也要承認它存在着一定的侷限性,這纔是科學的發展觀。當然懲戒要以尊重學生的人格爲前提,批評時在方式上要含蓄、委婉、注意語氣,講究“度”。我們教師只有做到了這些,才能被學生認可、接受,那麼就不會再有教不好的學生了。

有效教學學習心得10

這次培訓,我們有幸聽了山師大系主任、博士、碩導向海英老師精彩的講座,我的思想又一次更新,教育觀念又一次得到了轉變。使我進一步瞭解到教學活動是幼兒園教育活動的一種重要形式,是教師計劃、設計和組織的專門活動。它是精心安排的用以支持、激發、促進和引導幼兒順利開展學習和達成有效學習結果的過程。有效教學就是要遵循幼兒園教學的特點和規律,要求教師努力追求有效的教和有效的學,充分發揮教師和幼兒雙方的主體作用,以有效地促進幼兒全面的發展。通過這次培訓,我們不僅學到了豐富的知識,還進一步提高了業務素質,下面我從以下幾個個方面談談我對本階段學習的心得:

一、選擇有教育價值的教學內容,這是有效教學的前提

由於幼兒園的課程具有啓蒙性、整合性、開放性的特點,而教師又有課程的選擇權,因此走到教室,到底上什麼課,教師有充分的自主權。在這樣的情況下,就應該慎重地考慮教材的選擇。一個好的教材首先應該考慮它的科學性,給孩子的東西是否正確,是否科學;其次要考慮它是否有教育意義,讓孩子懂得什麼道理,培養孩子什麼品質,好教材應該是積極的、健康的、向上的,對幼兒的一生髮展有促進作用的;第三,要考慮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原有基層,這個教材孩子是否能被孩子接受,跟他的年齡特點有多大差異;他的原有基礎已有經驗又處於怎樣的水平,都是考慮的範圍;第四,要考慮孩子的興趣需要,這個教材能不能吸引孩子,讓孩子有興趣地去學。只有考慮了教材的科學性、教育性、年齡特點以及興趣點,纔會使你選擇的教材有用、有效。因此,選擇好的教材是確保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有效性的前提。

二、確定恰當的教學目標,這是有效教學的核心

教學目標是師幼通過教學活動預期達到的結果或標準,是對學習者通過教學以後將能做什麼的一種明確的、具體的表述。在集體教學中一定要先明確教學目標。目標的確立須從幼兒角度出發;目標應涵蓋態度情感、能力、知識經驗多個緯度;目標是可測的、可評價的、具體的、明確的;目標必須是適宜大部分幼兒最近發展區需要的,是可以共同達到的。例如:小班科學領域“認識時間”,某教師的目標表述爲:“認識白天黑夜,瞭解其主要特徵及與人們生活的關係;正確區分白天黑夜”。顯然,其目標過於單一,僅重視知識技能的傳授,而忽略了幼兒其它能力的發展。結合有效教育目標的標準,我們可將目標進行改動:“認識白天黑夜,瞭解其主要特徵及與人們生活的關係;正確區分白天黑夜,嘗試運用時間詞彙;幫幼兒樹立時間觀念,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三、選擇有效的方法手段,這是有效教學的關鍵

教師的教學行爲和活動的組織形式直接影響教學活動的效能,爲此,要選擇適宜的.教學行爲和組織形式。

(1)教學方法多樣化。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採用一些幼兒喜愛的、豐富多彩的教學方法,如遊戲法、觀察法、比較法等進行教學。如“認識蔬菜”,應通過視覺、觸覺、味覺進行教學。避免單一的說教,“被動接受”知識。

(2)組織形式生活化。將抽象的活動生活化不但內容豐富,生動具體,而且幼兒不會覺得離生活太遠,學習過程輕鬆自然。如小班排序活動“穿項鍊”,請幼兒用色彩鮮豔的串珠,按大小、顏色、形狀等標準進行排列,製作彩色項鍊。

(3)教學手段現代化。藉助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更易幫助幼兒釋疑,提高工作效率。如:大班數學活動“目測數羣”,傳統的教學幼兒較難理解其實際意義,通過課件演示,使抽象的問題具體化、形象化;枯燥的問題生動化、趣味化;複雜的問題簡單化,但並不是所有的教學內容都適合課件演示。我們須抱着“揚棄”的態度,使現代化教育手段和傳統教育教學有機結合、取長補短,提高教育教學的整體效益。

四、設計有效的教學環節

教學環節的實施策略,主要是指教師爲實施教學方案而發生在集體教學活動內外的一系列行爲。集體教學行爲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管理行爲,二是教學行爲

(1)形成教師與幼兒、幼兒與幼兒之間積極、有效的互動。教師與幼兒之間的關係應該是合作的,而不是權威型的命令或控制。

(2)營造輕鬆愉快的活動氛圍。例如大班數學活動——《娃娃超市》,教師不作限制,只要求幼兒注意輕拿輕放,愛護玩具。幼兒開心、自由地選擇喜歡的玩具,主動介紹玩具的玩法,探討帶的錢夠不夠買他喜歡的玩具……可見,輕鬆、愉快的活動氛圍是師幼有效互動的前提。

五、形成有效的師幼互動

師幼互動的策略具有多樣性和複雜性,根據不同的活動內容,不同的活動方式,互動的方式也不一樣。比如:在閱讀活動中師幼互動的策略有支持式互動:主要是激起幼兒閱讀的興趣,幫助幼兒在閱讀中積累提升經驗。有誘導式互動:幫助幼兒分析閱讀材料,並給予適時的點撥誘導,提供階梯。有介入式互動:採用拋磚引玉、設疑推理的方法,讓孩子帶着問題去閱讀。合作式互動:那是一種平等的對話,在交流中分享閱讀的快樂。

六、進行有效的教學反思

我們所進行的教學活動反思,遊戲活動反思,不僅要針對活動前的計劃及活動後的評價,所謂評目標、準備和結果分析。我們還要學會分析孩子的行爲,以及孩子爲什麼會出現這些行爲的歸因分析,找出過程中的優點與不足,優點何以可以在其他活動或者說他人的活動中得以推廣借鑑;不足之處爲何出現,要究其因,要找到解決的辦法,並在以後的活動中如何避免出現類似的問題。

上好一個優質的集體教學活動,還有很多的因素,教師的素養、語言的功底、教學風格、風趣、幽默等等,有待於我們在實踐中不斷地去摸索、去磨練,不斷地去反思。教學活動是一種科學活動,是一種創造活動,也是一種藝術活動。

有效教學是我們每個教師的追求,有效教學要求我們必須做有思想的教師。泰戈爾說“最遠的距離是到達你自己”,就是說改變自己是多麼不容易。在這個不斷髮展的時代,需要我們不斷地改變自己,每天能多學習一點,多反思一點,多提升一點,多改變一點,這樣教學活動有效性才能得到真正地落實。

有效教學學習心得11

教研活動圍繞"探索課堂有效教學"主題,以教學觀摩的形式進行了深入探討。聽課後有以下體會:

一、重視課前有效預習

做好課前預習,既是順利地進行課堂教學的準備,又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習慣,提高他們的自學能力。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我發現真正能得到思考的只是一小部分學生,很多學生是還沒來得及有自己的想法,就被別人的答案替代了。久而久之,他們就形成了一種惰性,上課只是坐着等結果,從不思考。爲什麼會這樣呢?原因是他們課前沒有預習。 因此,我們必須重視和抓好課前預習。使他們熟悉課堂內容,有思考的時間,都有自己的答案。但是,認識到預習的重要性,未必就讓學生喜歡預習;積極參與預習,更不等於有效的預習,爲了提高他們的預習效果,必須做到:一要教給他們預習的方法;二要有針對性的設計適合於不同層次學生的預習項目;三要重視預習的課堂檢查。不然學生就會覺得課堂教學與學生預習不預習無關,從而降低了學生預習的積極主動性。

二、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

教學過程中可以充分發揚民主教學思想,讓學生始終擁有安全、自由、開放的心境,無拘無束,敢疑敢問,敢說敢爲。在課堂上教師只有與學生真正地進行了思想和情感交流,教學才能切入學生的經驗系統,課堂生活才成爲師生共存的生活,才能實現有效教學的目的。

一直以爲憑良心,多教給學生一些知識,就是盡到了做教師的責任。在新課改中,才發現這一思想是錯誤的。在符合時代和個體積極價值建構的前提下,在一定的時空內,其效率不低於平均水準的教學,就叫做有效教學。

所謂"有效",主要是指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後,學生所獲得的具體進步或發展。教學有沒有效益,並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麼或學生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者學了沒有收穫,即使教師教得再辛苦也是無效教學。同樣如果學生學得很辛苦,但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也是無效或低效教學。因此,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是教學有沒有效益的惟一指標。

鑑於此,在新課程背景下實施有效教學,教師首先要在以下方面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素質:

1、樹立先進的教學理念。理念是靈魂。教學理念是指導教學行爲的思想觀念和精神追求。對於教師來說,具有明確的先進的教學理念,應該是基本的素質要求。在推行新課程中,教師必須以新觀念來實施新課程。

2、豐富個人知識儲備。課堂上,如果教師對教材的理解缺乏深度廣度,那麼教學就會膚淺,學生學習就無法深入。可見,作爲新課程直接實施者的教師,一定要不斷學習和探索,不斷拓展自己的`知識內涵。知識的厚度增加了,課堂就能深入淺出,左右逢源。

3、做一個有反思力的教師。葉瀾教授有一句著名的話: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爲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教學反思,就可能成爲名師。教師應在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螺旋式上升中,實現專業成長。

4、 目標要有效:學生爲行爲主體;行爲是可測量、可評價、具體而明確的;行爲條件是指影響學生產生學習結果的特定的限制或範圍;爲評價提供參照的依據表現程度指學生學習之後預期達到的最低表現水準; 教師再經過對學生原有認知條件、情感態度以及對課程標準、教材編寫者意圖和學生需要意圖的深入研究之後,確定的教學目標應該在教學過任務導向作用。

5、課堂的有效組織。這一環節,教師要做到:語言組織準確、簡練;時間組織恰到好處;教學組織面向全體學生。

6、課後的有效練習。量不在多,貴在精。現在有的教師在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下,大搞題海戰,使學生的大部分時間都用在反覆的抄得不到有效提升。提高練習的有效性就是要充分了解學情,因課設計練習,讓學生在訓練中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總之教學的藝術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課堂上靈活的應變能力,熟練的駕馭能力,爐火純青的教育藝術,都有賴於教學各方面持之以恆的鍛練。

有效教學學習心得12

新課程改革推行了五年之多,回顧改革歷程,教師的教學方式正發生着悄然變化。課堂教學有效性已成爲課改之路上的值得總結與反思的話題,更加科學地利用課堂內外時間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一、提前佈置學生預習事半功倍

語文教學大綱中,明確提出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與能力,而這種要求尤其表現在課外的預習環節,學生通過相關的學習資料,從蒐集到整理,閱讀與思考,可以獲得與文本相關的大量信息,爲了學習課文奠定了一個堅實的基礎,更重要的是在預習過程中,學生熟讀課文,學習生詞,理解詞句意思。課堂教學中減少了大量的時間,教師先要進行糾正、引導、鞏固等,就可以實現教學的目標,真是事半功倍。

二、合理分配課堂教學時間

效率的含義是指單位時間內完成的工作量和取得的收穫。其實,一節課40分鐘,一個正常人真正可以集中精力的只有20分鐘左右.這也就是爲什麼老師在講課的時候要突出重點的'原因,也是現在課堂教學逐漸調整的原因.因爲,我們發現孩子不能夠集中40分鐘的精力,那麼每個孩子效率最高的20分鐘出現在哪個時間段呢?這20分鐘是集中出現還是分散的呢?所以,我們要做的不是要100%地集中40分鐘的注意力.而是,根據孩子注意力的能力讓她在有效的20分鐘裏發揮她的潛力.這和老師的教學安排有關.所以在設計教學預案時注意一些時間限制。連續長時間的學習很容易使學生產生厭煩情緒,我們應該注重設置在教學活動過程中對學生學習知識、形式能力和提高認識真正起作用的時間,並充分利用好這些時間。合理分配教師活動和學生活動在一堂課中的時間。教師滿堂灌,或是一味地要求學生自主、合作、探究,都是在浪費課堂教學時間。

三、準確把握課堂教學節奏

把握課堂教學的節奏就要講究動(“動”是講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練習、解答、討論。)靜(教師講,學生安靜的聽)互補。有人講一堂課老師能使學生“靜”的時候“動”起來,“動”的時候“靜”下來,這堂課大體便成功了。我覺得此話頗有道理。“動”和“靜”就像音樂中的高低音組合,兩種音組合的好,才能產生出美妙的樂章。只有“靜”,教學成了老師的演講或個人表演,學生就會被動而分散注意力;光是“動”,也不成其爲教學。所以教師在每講一個內容時,要給學生留有相互探討,積極參與的時間,讓他們在活動中理解、消化、掌握技能。

有效教學學習心得13

通過這兩天的培訓學習,特別是聽了文老師的《新課程的有效教學》後,使我進一步瞭解和掌握了新課改的發展方向和目標,進一步提升了自身的理論知識素養。作爲一名教師,我深知自己在教學上有許許多多的不足之處,而網絡研修則爲我提供了一個學習先進教學方法的平臺,通過這次的培訓讓我受益匪淺。以下是我通過本次培訓獲得的些許體會:

第一,對課程有了新的認識。

在以往的政治課教學中,教師往往過於注重政治課的政治性,而忽視了政治課的人文性與知識性,政治課給人們一種只能講政治的感覺,使國中的政治課在教學過程中缺少了人情味,枯燥乏味,學生提不起興趣,嚴重地影響了國中的政治課的教學效果。新課程標準強調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爲引導,更加開闊的眼光和寬廣的胸懷,對國中思想品德課程進行了新的定位,在繼承和發揚舊課程標準強調的國中思想品德課程的思想性特徵之外,增強了人文性。強調國中思想品德新課程要注重以民族精神和優秀文化培養學生,關注學生的成長需要與生活體驗,尊重學生學習與發展規律,不斷豐富學生的.思想情感,引導學生確立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培養堅強的意志和團結合作的精神,促進學生人格健康發展。這明確告訴我們,新課程標準非常重視用中華民族精神和優秀文化陶冶學生的情操,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讓學生在鮮活的中學生活中感受、體驗、理解國家和社會對中學生的思想品德要求,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行爲和習慣,使國中思想品德課更貼近中學生的生活,使之成爲一門受學生歡迎的課程。讓學生充分感受學習的樂趣。

第二、新課程注重利用好社會大課堂,與社會實踐相結合。

理論聯繫實際,是思品課的一大特色,特別要注重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結合,思品教材知識是生硬乏味的,如何把乏味的知識變得讓學生容易接受,是國中思想政治課的一大難題。思品課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社會上的知識來理解和領悟教材知識,這纔是思品課的主要目的,從而推動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

第三、在課堂教學中,加強學生的探究性學習

傳統的課堂教學強調知識的灌輸,教師填鴨式的滿堂灌,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造成學生缺乏學習的熱情和動力,培養出來的學生只會死記硬背,缺乏創新思維的能力,難以適應新社會的發展與需要。現代教學理論要求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瞭解知識形成的過程並掌握其規律,達到學會學習、終身學習的目的。前人說過: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新課程改革所提倡的就是要讓學生主動參與、發現、探究知識,在探究中掌握知識,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樹立探究式教學的觀念是必要的。只有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問題的能力,才能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

有效教學學習心得14

xxxx年11月21日上午陵水縣中心校校長、教導主任及語、數、英科組長彙集在中山國小的多功能室,分別聆聽了“上海對口支援海南基礎教育專家”對我縣幫扶支教活動的報告,而我也非常榮幸地成爲聆聽者中的一員。張玲老師的專題講座《抓實教學常規、促進有效教學》,讓我收穫甚多,心潮澎湃,突然有了一股衝動的慾望促使自己不斷提升,這種驅動力讓我又有了新的教研規劃。感謝本次的培訓學習,讓我現有的理論知識又邁上一個新的臺階。現將結合張玲老師的講座和自己平時的工作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備課

備課是課堂教學的基礎,是提高課堂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和保證。教師備課的重點應該是每節課的知識點和教學目標。教學目標規定了在這節課上學生應該學習和掌握的內容。教師在備課過程中一定要做到文本的細讀,即課前細讀、小組細讀,讓學生初步瞭解文本的內容,然後通過設計練習來鞏固教學內容,讓學生掌握深刻。

二、作業

如果老師們能夠做到心中有“課前重基礎、課堂重理解、課後重應用”這15個字,那麼對於教授的知識學生們都會掌握得很好。同樣張玲老師也結合她們學校的實際實例跟我們在座的老師講述了所謂的“作業三步走”1、單元作業設計。2、單元整體作業設計。3、單元學習評價設計。她指出在不同的評價階段有不同的評價等級。中高年級比較注重中級性評價,低年級比較注重過渡性評價。同時她通過設計幾個活動來談談他們的一些做法,如一年級的火眼金睛(認讀)、二年級的春色滿園(找詞語)、三年級的碩果累累(讀詞語、連線)、四年級的博覽羣書(閱讀)、五六年級的能說會道(應用)。而我們平時只是要求學生抄抄讀讀背背而已,都是表面的工作,學生沒有做到真真正正地掌握,導致出現了課上理解,課下不會運用的局面。

三、課堂教學

精心設計教學過程是上好課的一個重要環節,每一節課的設計都要體現以學生爲本的理念,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水平和學習背景,不時地把自己換位成學生,從孩子的視角去看教材,思考問題,猜測他們可能會遇到哪些困難,會提出哪些問題來優化自己設計的教學目標,使自己的專業素質有了更進一步的提升。課堂教學只要關注以下三點:1、優化教學目標(邏列各科老師的教學目標、聽課過程中關注教學目標的設計、評課中關注教學目標是否體現進行點評。)2、課堂練習的適切性研究。3、關注點的制度。

四、具體操作

語文、數學、英語採用“雙週練”的批改及講評,做到記錄學號、掌握每一個學生的情況。具體是1、瞭解學生的“相異構想”。2、建立教師錯題庫。3、突出重點,提高效益。4、掌握學習,木桶原理。綜合學科的要舉行“同聽一節課”校級教研活動,讓每位老師都能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更好地開展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保證自己不斷往前邁步。

有效教學學習心得15

我們常常期待這樣的教學:見解深刻、獨具慧眼、旁徵博引、循循善誘、充滿智慧、精益求精,讓學生充滿夢想和希望.這就不得不提到"教學有效性"這5個字.

余文森教授曾提到"通俗地說,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通過課堂教學活動,學生在學業上有收穫,有提高,有進步.具體表現在:學生在認知上,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會到會;在情感上,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熱愛到熱愛,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那麼在新課改下,怎麼樣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呢?我有三個方面的思考:

一、把握導入的有效性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則有這樣一句名言:"教育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而新課標教育的理念中"以興趣愛好爲動力"正是強調了這一點.我們每位老師備課時總會精心設計課堂的"導課"環節,雖然它不是教學的重點,但它的內容是爲整個教學做好知識的鋪墊和心理諮詢準備.但,無論是哪種形式的導入模式,始終都不得擯棄這樣兩點原則:1、激發學生興趣與求知慾望的同時緊扣知識點;2、導入應力求精簡,點到爲止,把課堂氣氛控制在一定範圍內.

二、發揮學生主體的有效性

在教學中,我們應該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生理特點,充分挖掘教材中能引起學生興趣的內容,努力尋求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需求緊密結合的知識點,激發學生的情感,引導學生深入地學習知識.更多的考慮讓學生如何"學"而不是教師如何"教".

三、落實提問的有效性

巴爾扎克說過"打開一切科學的鑰匙都毫無異議的是問號".提問——作爲一種不可或缺的有效教學組織形式,已得到廣大教師的普遍認同,有效的課堂提問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探究慾望和思維能力.經驗表明:指向明確,又逐層遞進、層層深入的提問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

那麼教師要做到以上三點,就得從各個方面提高自己的專業修養,一個優秀的教師如果具備以下幾方面的品質那麼一堂有效的課就可以達到優質的程度.

獨到.教師的創造性教學源於教師的獨創性思維.教師對教材要有真知灼見,能夠於平凡中見新奇,發人之所未發,見人之所未見.

廣博.教師不僅應該是他那一門學科領域的專家,也應是博覽羣書的飽學之士.

啓發.富有靈氣的教師善於激疑布惑,誘導學生向着未知領域探幽發微.

機智.課堂教學面對的是一個複雜的人系統,它充滿變化和問題.富有教育智慧和機智的教師面對偶然性問題和意外情況,總能靈感閃現,奇思妙策在瞬間激活,機動靈活地實施臨場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