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的心得體會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後,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可以記錄我們的思想活動。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恰當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重陽節的心得體會,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重陽節的心得體會

重陽節的心得體會1

重陽節的種.種風俗習慣,不辜負這大好光景,增添了這個秋天的快樂,然後有多少人畫上了這個秋天的快樂,爲多少人畫上了一絲微笑,它看不見,摸不着,要發自內心去感受。秋天是野遊的好季節,可到郊外去“採青”啊,登山啊,或者再搞搞對身體有益的活動,這是對身體十分好的哦。我國已經把九九重陽節定爲老年人的節日。同學們,九月初九時,然後你爲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做了什麼,怎樣讓他們過得難忘,快樂呢?聽聽我的親身經歷吧。

又一次九月初九了,天上、屋頂上……到處是秋天的身影,大地都披上了一層厚而蓬鬆的金沙,金燦燦的,亮晶晶的。我看了看日曆,原先這天是九月初九,九九是重陽節呀,然後是長輩們的節日,我怎樣會忘了呢,就應向她送什麼禮物呀。我想了好一會兒,想不好呀。正當我情緒煩躁時,我隨手拿了一張報紙,看見了“重陽節”這三個字,喜出望外,認真地閱讀起報紙來,報上清楚地寫着每當重陽節時,做子孫的就應陪自我的長輩出去到郊外。散散心,吃吃糕點,看看菊花,這就是最好的禮物,體驗這個秋天帶來的幸福。看了這張報紙,我的心裏有了小算盤

我走到奶奶跟前,想考考外婆的記性就笑着說:“外婆,你明白這天是什麼日子嗎?”外婆疑惑地說:“哦……哦……哦,是你的生日吧?”“不是,不是,我生日早過了好幾個月了。”外婆又思索起來,“難道這天是你媽媽的生日?”“更不是了,這天是重陽節,是你們的節日。”外婆恍然大悟,笑了。我又繼續說:“我陪您出去玩玩吧!”我和外婆出發了。然後我和外婆一邊說,一邊走,走得更遠了。我們看着清澈的池水,飽覽壯麗的山色,頓時感覺神清氣爽。我和外婆不知不覺度過了一天可愛的重陽節。

重陽節的心得體會2

“九月遇重陽,菊花分外香。”又是一年重陽節,一個秋高氣爽、菊花飄香的時節。

時逢週末,我和爸爸媽媽例行去爺爺奶奶家。儘管離奶奶家只幾百米的距離,但由於平時學習緊,卻只能週末去去。我是爺爺奶奶的“掌上明珠”,奶奶早已準備好了我最喜歡吃的`紅燒牛肉,爸爸愛吃的魚,媽媽愛吃的蒜薹,等等一大桌豐盛的菜餚。吃飯時,爺爺問我說:“最近又學會了什麼詩詞文章呀呀?背給給爺爺聽聽。”“又來了,孩子吃飯呢!”奶奶對爺爺有些不滿。爺爺這幾年身體不好,不但拄了柺棍,記憶也不好了,但過去的詩詞、名句卻不忘,張口就來,(我喜歡語文或許有些“遺傳”吧)。記得有一次,爺爺想吃甜食,因爲爺爺有糖尿病所以奶奶不允許,可爺爺說,“生死由命,富貴在天。”,爸爸趕緊說,“可是養怡之福,可得永年。”所以,在餐桌上我想了想便開始誦來:“秋叢繞舍似陶家,便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好!大孫子”爺爺高興地說,“不過應該是“遍繞籬邊日漸斜(xia),讀xia”。“我們是讀xie啊!”我有些急了。“爺爺說得對,讀‘俠’!”爸爸又插嘴了。後來無論怎麼解釋,連爺爺奶奶都說我讀的對,可爸爸就說爺爺讀的對。好在奶奶把話題換了,我才雨過天晴了。

回到家裏,我不和爸爸講話,媽媽對我說,“你怎麼不理解你爸爸,無論你爺爺說的對與錯,你爸爸都會說爺爺是對的。爺爺年齡大了,——”我恍然大悟,我對“孝順”的理解只是在書本上,爸爸對爺爺的孝順確是時時刻刻的。

尊敬、孝順老人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順父母、老人不只是在重陽節!

重陽節的心得體會3

還有幾天就是九九重陽節了。我趁假期期間想親手爲爺爺奶奶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陪他們過個快樂的重陽節。

做點什麼呢?我思前想後,後來爸爸說做重陽糕啊,不過有點複雜的,你最好去小區賣早點的叔叔那學下。吃完午飯我就立馬去店裏學習,只見糕點店的師傅正在忙着,還有幾天就重陽節了,他們家重陽糕的賣得很好,我就站在一旁認真的看着,一道道工序我看花了眼。這時一位叔叔對我說:“小朋友這個太難做了,你還是做點簡單的吧,這個要技術的”。

我回到了家,爸爸問怎麼了?”叔叔說重陽糕難學的。”媽媽聽到了說:“做餅好了,簡單又美味”。這主意好,因爲之前媽媽在做餅的時候我有這一旁看過,我倒挺感興趣的。媽媽很快幫我把需要的材料準備好:米粉,南瓜,紫薯,白糖。我按照之前她做的方法先把南瓜和紫薯洗淨放鍋裏蒸,15分鐘蒸熟了,先把南瓜泥白糖和米粉攪拌均勻,那顏色黃黃的真好看,然後再把紫薯糖和米粉攪拌均勻,紫色是我最喜歡的顏色。

全部拌好我開始學媽媽的樣子做小餅了,捏來捏去就是不圓,也學媽媽在紫色的餅上加上黃色的眼睛和嘴巴,黃色的餅上加上紫色的眼睛和嘴巴,做成了笑臉的形狀。全部做好下來開煎餅了。這時媽媽說爺爺奶奶年齡大了,牙不大好,最好蒸着他們吃。媽媽的心真細,不是她提醒估計這餅爺爺奶奶也吃不了了,10分鐘後愛心餅熱騰騰的出鍋了,我把它們裝進盒子裏迫不及待的給爺爺奶奶送去。

爺爺奶奶聽說餅是我親手做的,一人拿起一塊品嚐了起來,連連誇讚我:“小樂樂你做的愛心餅既好吃又好看,棒極了!”只見他倆笑得合不攏嘴,我在一旁也自得其樂。爺爺奶奶年紀大了,以後我要經常給他們做好吃的,經常陪他們出去走走玩玩。

最後衷心祝天下所有的老人身體健康,幸福長壽。

重陽節的心得體會4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秋霜漸濃,黃葉滿地,時節昭示歲月,一年已進入收穫之後。人生,其實也是一個道理,在收穫中感受到“老”字。

現代人好像有些“懼老”。不喜歡別人打問自己的年齡,說那是“隱私”;不停地把青年老年的界限往後推,說四十五歲還是青年;不想承認老的事實,總願意聽人們說“你不像這個歲數”。

其實,老也沒有那麼可怕。放眼看看那滿樹黃葉,是經歷了多少風吹雨打才留下來的呀!有多少葉子,早已消失在春雨、夏風中!

一個“老”字何其耐人尋味,一幅“老”景又何其令人嚮往!

老之將至

“老”其實是人生最美的歸宿。一個人如果沒有走到老年就離開這個世界,我們稱之“夭亡”,那是人生悲劇。“盡天年”“享人壽”是對人生最美好的祝願。幾十年歲月,風霜雨雪,天災病禍,要活到“老”,並不容易!“老”是生命最後一個階段,某種程度看,也是一種境界。

人之到老,並非忽然而至。“老”是在人們的準備中到來的。什麼時候算老呢?按照孔子的劃分,大概要從“知天命”算起,人們就該迎接老年了。

知天命,其實是一個警示,告訴你時間是會終止的。人生行進在時間長河裏。青年勃勃生機,中年奮發前進,都很少體會到時間的有限性。所以,青年人敢拍着胸脯說“有的是時間”,跌倒了可以爬起來;走錯了可以從頭來。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在“青春逆反”期,很多人都有着無所不能的張揚;三十而立,找到了目標和方向;四十不惑,認識到心無旁騖纔能有所作爲。當我們走到四十歲盡頭的時候,迎面寫着三個大字:“知天命”!

這其實是對人生的提醒:時間有終點,某一天你就得“止”!

天命難違,所以,“老之將至”。知天命,不是消極地等待和退縮。這三個字實際要告訴人們,幹事情的時間已很有限,抓住這最後一段光陰,不要東張西望,集中精力去幹自己該乾的事、能幹的事。知天命,是知止而惜時,知止而奮力。

面對“老”這個人生階段,懼怕沒有用,躲避也不可能。美髮可以掩蓋白髮,卻無法挽回流逝的歲月;化妝可以改變容顏,卻留不住過去的光陰。唯有惜時,唯有知任,才能從容“老”去,坦然面對“老之將至”!

“老了要走”

早晨在樓下散步,遇一老者躬身掃着滿地落葉。上前搭訕,老人從西部來,到城裏打拼已經十有餘年。說到未來,他說:“老了還要走,回老家去養老。”

“老了還要走”,這幾乎是當今老年人的常態。那一代靠打工養育了後代的人,老了得走,回老家。在那裏,他們才能找到羣體的溫暖和生命的歸宿感;城裏許多人,其實也是“老了要走”。他們要走到養老院裏,接受社會養老服務。

農村到城來的老人如果“不走”,城市沒有那麼多養老設施“收留”他們;城市老人到一定程度,如果留在家裏“不走”,忙碌的下一代也沒有能力很好照顧他們。所以,“老了要走”,某種程度反映了我們社會的一種困惑。

養老始終是一個熱門話題。很多探討其實都是沒有想到“老人要走”的社會心理感受,至少是關注不夠。城裏沒有條件容納,所以,退出勞動行列的農民工就走吧,回到你出發的地方;成年孩子沒有辦法好好照顧老人,就讓老人走吧,去養老院裏,讓護工來護理;甚至單位或工廠人員不好安排了,也先讓老人“走”。出一紙文件,補一筆工資,想出“內退”等辦法,爲了騰出地方來,“讓老人先走”。

其實,老人最怕“走”!在老人面前,“走”不是物理距離的簡單改變,而是對他們人生的一次否定。他們要離開自己付出人生歲月的地方,他們要告別凝結着自己心血的崗位。還有些“走”,就是要讓他們離開自己經營一輩子的“家”!

人生每一個階段,家都是一個溫暖的存在。唯有“老了要走”,家成了一個痛苦的負擔,成了一個去而無回的存在。人從年輕時候起就苦心經營自己的家,當走到人生盡頭,卻看到這個家再也容不下他!

許多養老措施是以貨幣折算的,提前退休可以多發多少錢,社區養老可以多補多少錢,養老院裏費用是多少,讓農民工回故鄉可以發給什麼錢,等等。其實,“老了要走”不是一本經濟帳,而是一個社會必答題。

“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那是年輕人的幻想。沒有哪個老人喜歡“再走”。把老人留住,讓老人不走,安靜地在熟悉的環境裏,好好活着,這也許該成我們的一個目標!

老了要少

讀書的時候,有一位老師把積攢一輩子的書,到處送人,留下不少佳話。我在學校圖書館的書架上看到許多書印着他贈送的字樣。還有學長寫文章說,某個冬日的早晨,趕到辦公室時,看到老師手提兩摞書站在樓道里等。老師常說的一句話是,“這些書,你也許用得着,就送給你了”。

終於有一次,我有幸來到這位老師家。他家裏一面牆的書架空空的,只留幾本詞典。我問起他到處送書的事,七十多歲的老人說:“老了,要學會減少”。

人生,可以用一道四則運算題來比擬嗎?如果可以,那麼青年要做乘法,讓自己儘快豐富起來;中年要做加法,追求不斷進步;到了老年,就得學會做減法,而且減數要越來越大。

我們的民族從土地上一路走來。秋收冬藏是農耕生活必備的條件。所以,老人都是積攢着積攢着變老的。無論積攢了多久,也不管積攢了什麼,人到老年都要減。

北方一些農村有個習俗,一個人下葬之後,就要把他生前用過的東西燒了。其實,社會給每個人都安排了“減法”程序。即使你不去減,最後社會也會以自己的方式“減掉”。

年輕時,能爭到什麼,衡量着一個人的能力;到老了,能減去多少,標誌一個人的境界。這種減,是一個自覺過程。給自己的東西找一個歸宿,給自己心愛的東西找到喜愛的人,那是多麼美好的事情啊!

我也寫過一篇文章,題目就是“老師的空書架”。當時讚賞老師助人的精神,現在看過了許多老人,卻是另一番感慨。自己親手把書送出去,總比後來被別人拉走賣了廢紙好。

所以,人老了,要自覺做減法,減到越少越好。

老者爲尊

小時候,家鄉的春節有給長者磕頭的習俗。七年級早上,一個家族組成一隊,大人領着小孩走進年歲大的那些老人家裏,一齊給老人磕頭。老人端端正正坐在炕上或者火盆邊,接受着一撥一撥人的跪拜。

這場面久久留在我記憶裏。也許,這時老人感受到的是歲月的饋贈,是人生風雨之後贏得的尊重。這是一種傳承了多少年的習俗,更是一種儀式,以這種獨特方式表達了對老人的尊敬。

老人需要什麼?從情感上來說,大概最重要的就是愛和敬。他們希望在人生看得見盡頭的時候,還能有一分熱愛;他們希望走過幾十年歲月,能得到一分尊敬。

尊敬老人,從社會傳承的角度說,是要延續一種秩序,讓社會能夠在時間的長河裏有序推進,一代一代行進。從個人情感體會來說,則應該是對生命的溫暖,讓那些走過生命各個階段的人得到情感補償,也讓仍然行進在生命路途中的人有所向往。

有句歌詞說,祖祖輩輩留下我。鄉下人喜歡說一句話:沒有誰是從石頭縫裏蹦出來的。我們的家是祖祖輩輩傳承下來的,我們的單位是一代代不斷建設的,我們的事業是許多人積累的。無論我們處在社會的哪個角落,都有前人的努力。沒有他們,哪有我們呢?尊重老人,是尊重他們走過的歷史,也是尊重我們正在開創的歷史。

一個人從出生到學會走路,從離開父母到獨立成人,從青年走到老年,要經過多少陰晴雨雪啊!就算什麼也不做,他能走到老年,也必然經歷過生命的頑強。每一個老人都不是輕易走來的。尊重老人,就是尊重生命。

尊重老人,也是尊重自己。今天,他們是老人;明天,我們也將是老人。時間的流逝從不停息,每一代人都將成爲老人。我們尊重老人,傳承尊老敬老的人類文明,是在向社會實踐尊老傳統。

一天天陪着你應該陪的人變老,這纔是令人嚮往的完美人生。老,是一種人生境界;老,是一種時間獲得。重陽時節,我們祝福普天下的老人快樂!也祝願普天下人人都能幸福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