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排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心得體會

當我們對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時,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可以記錄我們的思想活動。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恰當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國女排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心得體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中國女排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心得體會

  中國女排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心得體會1

中國女排姑娘們力克一場場“勁敵”,頑強拼搏,從“開門紅”直至“十冠王”,提前衛冕排球世界盃冠軍。她們執着與堅定、微笑與樂觀,他們落後不落敗、掉分不掉氣,她們團結與拼搏、篤定與從容。是什麼,讓她們一次次從一個巔峯走向另一個巔峯?

立思想,抓長遠。團結奮戰、勇於拼搏的中國女排在輝煌中跌宕,在唏噓中奮起,始終傳承着優秀的女排精神。面對勝利與目標,“鐵榔頭”郎平教練說,我們的目標是升國旗,奏國歌!面對落後的分差,女排姑娘團結一心,隊長朱婷一句“拿回來”,激起全隊士氣。每一次的暫停,備戰的國手們化身“服務員”,幫忙擦汗、遞水、鼓勁、出謀劃策。就是這樣一個有強烈的愛國心、團結心、進取心、奮鬥心的團隊,才能一次又一次創造奇蹟,一次又一次被世界矚目,一次又一次被世界尊重。

立功底,抓基礎。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朱婷的暴扣、丁霞的“二傳”、袁心玥的扣球,每一次看,內心都會蹦出一個“爽”,每一次的勝利都會讓人熱淚盈眶。看似輕鬆的3:0取勝,實則是女排姑娘們經歷質疑與失落、摔倒與疼痛後的涅槃重生,十幾年的青春年華,紮實的基本功,健康的品格與心理,才能讓她們在賽場上力克強敵,破繭重生、成就輝煌。她們從久久爲功地堅持和勤勤懇懇地苦練中走出,用汗水與苦痛度過了天真爛漫的童年,用理想與成就豐滿瞭如詩如醉的花季,在成年書寫了爲國爭光的美好畫卷。

立職責,抓協作。能用衆力,則無敵於天下矣;能用衆智,則無畏於聖人矣。僅僅依靠幾十年如一日奮戰在排球一線的郎平教練,也不足以抵擋一個團隊的智慧;即便是“全能王”朱婷,也扛不起一支隊伍的猛烈攻擊。只有教練團隊、醫療團隊、女排隊員各自履行好自己的職責,練就過硬的本領,化作一團和氣,才能凝聚最強大的力量,畫出最大的同心圓,實現偉大的夢想。她們都是各自“功能區”的孤膽英雄,更是團隊的“強力膠”,發揮着自己的最大潛力,緊緊抱作一團,朝着下一個目標全力以赴。

場外觀衆激動的呼喊聲劃破了天際,同時拉開了中國女排與塞爾維亞爭冠的帷幕,我的心也隨之揪在了一起。

與塞爾維亞的決賽,中國女排打起了120分的精神,全身心地投入比賽中。塞爾維亞發球員將球拋向高空,一躍而起向中國女排發去。中國女排張常寧輕輕一躍,將球向對方場地拍去。眼看球就要落地了,全場屏氣凝神,死死盯着這顆球。可就在這關鍵時刻對方的主力隊員一個飛撲將球向上打去,球沒落地。真是可惜!眼看比分就要趕上了,我的心好像熱鍋上的螞蟻,急得要命!就在雙方僵持不定的.情況下,中國女排惠若琪在賽場的左上角如袋鼠一般縱身一躍,將排球直向對場砸去,讓對手防不勝防。好一個精彩的扣球!我同場外觀衆一樣,右手緊握拳頭,在頭頂上空揮舞吶喊:“中國女排加油!中國女排最棒!”中國女排以二比一的比分領先!

最後一場。也是決定勝負的時刻了,我緊張地盯着電視屏幕,此時我都能聽見自己劇烈的心跳。發球員雙手靈活地交換拍球,在她沁滿汗珠的額頭前還有幾縷凌亂的髮絲。她聚精會神地盯着對場,就在排球再次觸到她的手掌時,發球員一下子將球頂住,向高空投去,隨後一躍而起,將球向對場拋去。排球如一道白光向塞爾維亞隊撲去。對方主力隊員向前一躍再次將球擲回。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在這最關鍵的一球,中國女排姑娘張常寧似乎早已料到這一刻,她一個完美的扣球,球在空中劃出了一道優美的弧線,球落地了!全場爆發出巨大的歡呼聲。張常寧緊握沁滿汗水的拳頭,在賽場歡呼、奔跑;郎平教練高舉雙手與女排們相擁在一起;女排隊員們激動地熱淚盈眶;全場觀衆將我國國旗在空中揮舞,享受着這久違的奪冠幸福和再度屬於我們的輝煌!

有一種精神叫做“中國女排!”這是怎樣的一種精神?是奮力拼搏的精神,是堅持不懈的精神,是12年再度發揮潛力最後爆發的精神!中國女排,我爲你們喝彩!

  中國女排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心得體會2

“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放棄一定失敗”。我一直將這句話作爲我的座右銘,一直激勵着我。古人云:“人貴能持之以恆”,這句話也不證實了這個道理嗎?

正如中國女排,她們在經歷了11年的低迷期,仍然不放棄,努力堅持才能再次榮登世界之巔。這幾天人們都沉浸在這份喜悅之中,中國女排因爲堅持,她們成功了。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堅持,不努力。

古今中外無數的成功者,都以他們生動的人生經歷,向我們展示了堅持的寶貴。越王勾踐臥薪嚐膽,纔打敗了吳國;司馬遷飽受艱辛,歷經18年才寫成了《史記》;愛迪生試驗了上千種材料,終於找到製作電燈的鎢絲;拿破崙幾經波折,才成爲稱霸歐洲的法蘭西皇帝;馬雲艱苦打拼,才成立了今日的淘寶網……

如此等等,都雄辯地告訴我們一個簡單的道理:堅持是一種態度,只有堅持不懈,人生才能趨於完美。

身處絕境,強者與弱者的區別就在於,強者能夠抓住逆境背後的機遇,在絕境中逢生。而弱者則是在逆境中隨波逐流,在絕境中選擇了放棄。失敗者並不是比成功者差,而是在逆境或絕境中,成功者做出了正確的選擇,成功者比失敗者多堅持了一分鐘,多走了一步路。

曾經的我還以爲進不了理想的中學,但正是我堅持着心中的信念和夢想,終於如願以償。每當自己一次次挫敗,感到自己不行了,失敗了,我都會啓用這種力量,讓我重新站起來。

“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後天很美好,大多數人都是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後天的太陽”。只有堅持到底,那麼就一定會成功!堅持就是勝利!我們要學習中國女排那永不放棄的精神。

  中國女排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心得體會3

爸爸情不自禁地讚歎着:“王者歸來,勢不可擋,真給力啊!”在廚房裏揀菜的媽媽笑着衝我們喊道:“扳回兩局了吧?”“嗯,媽媽你怎麼知道的?”我好奇地問,“聽你們在房裏喊的,‘好球’,‘傳……扣!’‘給力,太給力了!’”我不好意思地笑了。

終於,女排姑娘們搶先拿到了賽點,可此時卻遭到塞爾維亞人的“負隅頑抗”,僅領先一分。我強忍着心中的波瀾起伏,攥緊拳頭,多想先跳進屏幕裏,去爲女排姑娘掛上一塊金牌。她們很棒,打得很精彩,表現很給力。

決勝關鍵在此一球。是向亞軍屈服,還是向冠軍發起衝擊……對方發球勢大而力沉,可我方丁霞早已做好準備,她雙拳合抱,大拇指並排收在腹前,雙腿屈蹲在地,緩解接球時的巨大沖擊。球重重地砸了過來,丁霞伸出雙手,嫺熟地把球傳到了前排,楊方旭會意,把球輕吊到了上空。惠若琪臉上閃過一絲笑意,因爲塞爾維亞隊後方出現了一絲空缺,什麼都逃不出她的眼睛的。剎那間,惠若琪雙腿蹬地,快速而不失敏捷,高高躍起。左手勾形緊收腰邊,右手筆直地升高,準備扣球。整個動作一氣呵成,看得人很是帶勁。不等塞爾維亞人露出驚恐萬狀的神情,惠若琪的右手順着慣性以泰山壓頂之勢向下,完成了一記重扣,只見她的嘴角一揚,露出了勝利的笑容。

球重重地砸了出去,直奔目的地而去。它似乎也知道自己身上揹負的重任,背後有多少日夜的艱苦練習……只聽“嗵”的一聲,排球在空缺處落地了,姑娘們癱倒在地上,眼裏噙着淚水……中國人站起來了,拼命揮舞着五星紅旗,高唱着國歌……

女排太給力了,比賽太精彩了,結果太震撼了!

  中國女排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心得體會4

從0到10,這背後凝聚着每一代女排人堅韌不拔、艱苦奮鬥的精神,詮釋着中華民族歷經磨難、砥礪奮進重新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輝煌成就。

“女排精神”就是不忘卻的初心,肩負起爲國爭光的使命。1951年,新中國第一代女排成立,面對百廢待興、困境重重的國家境況,女排姑娘們堅定信念、刻苦訓練,傷病疼痛咬牙堅持,教練組們廢寢忘食研究“戰術”,隊員們沒日沒夜地練習“技術”,用百倍千倍的專注打好每場比賽,夢想有一天在世界的領獎臺上,“升國旗、奏國歌”。30年後,在日本大阪,女排姑娘們氣勢恢宏、勢如破竹,以全勝的驕人戰績摘得桂冠,這一時刻終將屬於中國女排,屬於偉大的中華民族。這一歷史性突破對當時窮頓困苦的中國來說,無疑是注入了一劑“強心針”,振奮、自豪、歡呼,中國人憑藉自己的力量登上世界最高領獎臺,中國沸騰了。今天的中國早已不同往昔,正以強國的姿態走向世界的中央。不忘來時路,不論何時,不論我們身處何地,堅守初心、牢記使命,踐行“女排精神”,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戮力奮鬥。

“女排精神”就是不服輸的鬥志,匯聚成堅不可摧的力量。競技體育終究是以輸贏論英雄,“輸”其實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意志消沉、“軍心”不穩。“女排精神”是不服輸、不怕輸的生動寫照,“精神”是一種無形的力量,但迴歸現實成功離不開腳踏實地的拼搏,日復一日“魔鬼式”強壓,“玩命式”訓練,與世隔絕的環境、常人難以想象的強度,用盡最後一絲精力,是什麼支撐女排走到最後,是上一代的“女排精神”和永不言敗的鬥志。女排不是一個人的秀場,是團隊合作的戰場,發揮每個人的潛能,形成心領神會的默契,穿上紅色的“戰袍”,爲國“出征”,在強大的對手面前築起堅不可摧、密不透風的人牆,面對每場比賽全力以赴、穩紮穩打,讓對手無懈可擊。“女排精神”指引着中國人民自強不息,以打不到、壓不垮的鬥志昂首邁向下一個勝利。

“女排精神”就是不畏難的勇氣,創造出逆境絕殺的奇蹟。一代代中國女排總能在最後帶給國人驚喜,她們是常勝之師,這其中沒有運氣,有的是竭盡全力到最後的勇氣。有時候主力隊員負傷離場,有時候大比分落後,即使後面的征程再艱險,也不忘在逆境中暴扣、揮拳、怒吼,無論結果如何,要在對手面前展現中國人的士氣和決心。“女排精神”不僅僅體現在敢於勝利,更是面對艱難險阻時敢於“亮劍”,是那股臨危不亂、團結一心的精氣神。中國女排的歷程不是一帆風順的,曾經也面臨成績下滑的艱難時刻,她們重整旗鼓,“在哪裏跌倒,就在哪裏爬起來”,靠着頑強拼搏、永不言棄的精神硬生生地再次“爬上”世界之巔,書寫了敢於直面挑戰、贏得更大勝利的“中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