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語文教學心得體會三篇

當我們備受啓迪時,就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心得體會,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那麼心得體會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教學心得體會3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選語文教學心得體會三篇

語文教學心得體會 篇1

有幸聆聽了重慶市特級教師王君老師的報告《我的青春語文觀——我的語文教學探索之路》。報告中,王老師講述了十幾年來的語文探索經歷,詳細闡述了自己語文教學創新的四個層次。

王老師語文教學創新的四個層次是這樣的:1、在新穎獨特的課堂設計中創新。2、在靈活紮實的語文味中創新。3、在誠懇機智的學情應變中創新。4、在把握語文學習規律和健全語文學習制度中創新。

從她講述的內容中,我窺探出,這所謂四層次,其實包含着她走過的語文教學的四個階段。一是對教材鑽研的課堂設計階段,二是以語文訓練爲主的導學階段,三是學生爲主體的以學論教階段,四是建立語文學習規範的自主學習階段。這四個階段,就是王老師探索語文教學的主要思想歷程。

王老師第一個階段的重點在教材鑽研上。她總是在對教材深入細緻研讀的基礎上,着力於巧妙的課堂教學設計。要麼尋找到巧妙的突破口,要麼設計出新奇的板書,要麼思考出富有創意的處理方式。如《沁園春雪》根據理解設計詩詞TV,《題湖陰先生壁》把湖陰先生家的情景畫出來,《蘇州園林》四張園林圖片四個導遊解說,《木蘭辭》設計木蘭明星檔案,《儉以養德》填充“靶子圖”,《珍珠鳥》設計小鳥寶貝成長日記、人鳥對話,《濟南的冬天》你選誰當濟南的形象代表,《羚羊木雕》請你給同情的對象寫一封信,《石壕吏》課本劇改編和表演,《落有聲》辯論“如果你是廠長,你選誰當車間主任”,《中國石拱橋》作石拱橋的設計師重現趙州橋盧溝橋的形象……

這是一個艱苦的過程,也是一個青年教師打下堅實基礎的過程,這個過程王老師經歷了整整五年時間。對教材的研讀,是一個語文教師最基本的基本功。沒有對教材的鑽研,就沒有對教材的處理,教材鑽研得越深,教材的處理就會越淺易,所謂“深入淺出”就是這個道理。一個教師如果不經過這樣一番歷練,不能養成深入研讀文本的習慣,那麼他的教學之路必然是淺薄而空虛的。

王老師的第二個階段重點是放在學生學習的引導上。如果說前一階段王老師更着眼於從篇章的角度去設計教學,那麼這個階段則更加重視文本,重視語言的深層挖掘。她遵循陳鍾樑老師的話“語文課首先要上出語文味兒,要上得樸素自然,要向學生傳遞語言深處的美”,開始踏踏實實地迴歸文本,聚焦於語言文字本身,凸現語文課堂的本色,引導學生苦練語言“內力”。

爲此,她總是從文本內核中去尋找能牽一髮動全身的詞句,引導學生沿着語言去探求文本的真意。如她抓一“癡”字教學《湖心亭看雪》,引導學生走進作者的內心世界;選擇一些虛詞、標點符號等文本元素強化對文章的理解,通過朗讀完成對語言的品味,等等等等。

這是一個語文教學的迴歸階段。語文,顧名思義,就是語言文字。語文學科的特殊使命就是培養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和表達能力。通過語言各元素的探究,走入文本。這是每個語文教師必須走過的階段。沒有經歷這個階段的語文教師,不能叫真正的語文教師,最多隻能算個假洋鬼子。在每年的教師應聘過程中,這樣的假洋鬼子還多着呢。

王老師的第三個階段重點已經由教師的導走向了學生的學。她開始反思自己導學的利弊:“在多數人的詞典中,循循善誘從來都是一個褒義詞,但是,課堂上高度控制的導讀將學生的思維引向了單向思維的死衚衕,難以激發學生質疑問難的興趣和意識。老師那不無啓發的循循善誘,往往反而會禁錮了學生的自由思想,成爲了課堂殺手。”

於是,她走上了以學論教的道路。“教師學生與文本的初始對話一定要在教師和學生的對話之前。教師不給學生以有意暗示,讓學生的獨立體驗成爲課堂教學的起點,教師再由此幫助學生達到自己能夠達到的目標。這樣的教學是以人爲本的教學,推進課堂進程的原動力是學生的認知,教師只是課堂討論的首席。教師和學生彼此獨立而又追求和諧。”其結果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拘泥書本,不迷信權威,不依循常規,而是以已有知識爲基礎,結合當前的實踐,獨立思考,大膽探索,標新立異,別出心裁,積極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觀點、新思路、新設計、新意圖、新途徑、新方法……”

這是一個思想突變的階段,由教師主體走向學生主體,這個思想過程容易,但要轉變爲教學行爲,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有不少教師也認識到了學生主體的重要性,但是落實到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卻還是外甥打燈籠——照舊。這之中,需要勇氣,更需要能力。當我們許多的老師仍然停留在思想層面的時候,王老師已經在行動上走出了很遠。

王老師的第四個階段重點是幫助學生建立語文學習的規範,使語文學習變成學生的一種自覺行爲,成爲學生生活的一部分。關於這一點,王老師是這樣闡述的:“語文的最佳狀態是:主動地探索語文知識的序列,摸索學生語文能力提高的規律,使語文學習從零敲碎打似的單項突破走向整合性、制度性、自主性。具體做法是:着力建設一個非常明確的語文學習的制度,讓玄妙的語文教學有章可循,讓以前在學生心目中可有可無的語文學習能在一個相對穩定的軌道上運行,使學生學得到還看得到,對每一天每一週每一月自己必需做什麼心中有數。讓班級的學習秩序化、規範化、規律化。明確了宏觀和微觀的學習制度,就有可能使班級的語文學習逐步進入了一種良性循環的狀態,讓語文的教與學既生機盎然,又腳踏實地。”

爲了讓學生養成語文學習的習慣,爲了讓語文學習成爲學生生活的一部分,王老師在班上建立了許多語文學習的制度,如日記制度,日記評講制度,作文互批互改制度,錯別字整理和修改制度,課前演講制度,班級圖書館不閉館制度,讀書彙報制度,清晨積累制度,積累考試製度,五分鐘微型課制度,班級“百家講壇”制度,口語考試製度,班級生活語文化制度,專題活動寫作制度等。通過這些制度去規範學生語文學習活動,通過活動把這些語文學習行爲變成一種日常習慣。

當學生的語文學習變成一種自覺自主的行爲,當學生的語文學習滲透到他們的生命裏去了,那麼,我們的語文教學也就達到了它的最終目的。這,應該說是我們語文教學追求的最高目標。

這,就是王君老師青春語文教學創新四層次的全部意義所在。

語文教學心得體會 篇2

前些日子,我校張主任叫我看了看教研室下發的關於語文教師讀書的必讀目錄 ,當我看到《國小語文教學內容指要——寫話習作》這本書之後,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我想,我一定要好好把這本書讀完。因爲我覺得自己在寫作教學方面一無所知,從來就是憑着感覺和自己的思緒上課,而根本不知道如何進行有效地寫作教學。

通過讀這本書,我覺得自己的教學有了思路,有了方向,更有了明確的好方法。

以前我的常規寫作教學就是根據語文書綜合學習裏的寫作要求來讓學生們先簡單的自己寫,然後再簡單地評一評優秀作文,然後再讓學生寫這樣的教學套路,以致我發現,學生們一到上作文課就央求我說道,老師別上作文課了唄。我在想,語文課,最重要的一項基本技能就是寫作,寫作關係到學生語文成績及語文素養的高低,甚至很有可能決定着學生以後語文學習的發展,或許到未來的社會,擁有一項較好的寫作功底會直接關係到孩子一生的成長髮展,如此重要的寫作課,竟然令我的學生們如此反感,是多麼的不幸和悲哀啊!因此,爲了學生將來的更好的發展,我想,我必須好好改進自己的寫作教學,讓學生們都能愛寫作,會寫作,寫得多,寫得好!於是,《國小語文教學內容指要----寫話習作》正恰逢時候的爲我指點這方面的迷津,讓我在寫話教學中痛飲一泓清泉,暢快淋漓地享受着吳中豪老師的涓涓指導。

這本書共分三大部分,第一大部分是語文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第二大部分是國小1_6年級寫話、習作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第三大部分是教學內容解說和教學建議。從三大部分中我們看出了語文教學的幾個重要方面,使我們對語文教學有個全面整體的瞭解和認識。

第一大部分國小語文教學目標又從漢語、閱讀、寫話、習作等方面分別闡述,內容具體全面。

第二大部分向我們介紹了國小階段不同年級的寫話習作教學目標及教學內容,這爲我們各個年級的寫作教學提供了明確具體的參考。

而我認爲對我最有指點價值的則是第三大部分,即各種各樣的教學內容解說和教學建議。

比如,寫話部分共包括用一句話寫自己觀察到的事、觀察簡單的圖畫寫一句話、用幾句話寫出自己的觀察到的事、用幾句話介紹自己感興趣的閱讀材料等幾方面。

從以上寫話教學建議中我發現,原來寫作並不是長篇大論,要寫很多很多的字,我們教學上不能上來就給學生規定要寫很多很多的字的作文,我們要從一句話開始慢慢引導學生進行寫作。看到這裏我欣喜若狂,寫一句話,多麼簡單啊,這樣學生們就不會用愁眉苦臉地來寫作了。於是我開始讓學生們嘗試着先少寫些內容,看到什麼,想到什麼,或想說什麼,都可以從一句話寫作開始。 我發現,這是個突破性地轉變,原來的死氣沉沉的作文課竟然充滿了無數生機和活力,我看到了學生們發自內心的高興和熱愛。他們高興原來作文是如此簡單,他們熱愛原來寫作可以如此暢快淋漓地抒發着自己的愛憎情感,就這樣,我的學生們開始愛上寫作,把寫作看成自己的知心朋友一般,遇到事情就寫下來,寫完之後感到如此輕鬆和愉悅!

當學生愛寫作了之後,我們開始嘗試着段落寫作。根據吳老師的建議,我在寫作教學中向學生們教授了幾點寫段落的寫作順序,比如按事情發展順序寫,按時間順序寫,按方位順序寫,按事物的幾個方面寫,按先總後分的順序寫,按先概括後具體的.順序寫等等。

我們練着寫段落就從描述自己身邊最熟悉的內容開始,就這樣,我發現原來每個孩子都是出色的小作家,他們寫出來的內容甚至不左於課文中的內容。

就這樣六年級的學生,不管原來語文基礎多麼差的都會嘗試着自己寫出一大片段落來。我想這些進步都是吳中豪老師指點的,都是讀了《國小語文教學內容指要——寫話習作》中給我的啓示,因此,我要感謝這本書,給我的語文寫作教學指明瞭方向,同時還要感謝教育局的有關領導,激勵着我在語文寫作教學中不斷學習,不斷進步。

當學生們都愛寫作,會寫些內容的時候,我就開始教授學生寫各種文體的文章,最好寫的是一件事,然後接着讓學生們嘗試寫一個人,寫一處景物,最能看出寫作水平的就是寫景散文,學生運用上一定的寫作順序,並加上很多的修辭手法,當我看到學生的寫好的作品時,我不禁爲學生精彩的寫作而喝彩,原來,寫好一篇文章也是如此簡單!

後來我教授學生正確使用標點符號以及編寫寫作提綱,重點學習如何描寫人物,描寫環境場面,如何編故事,寫讀後感,寫通知,寫發言稿,如何修改自己的寫作,如何運用正確的修改符號進行修改等等。

總之,我從這本書中獲取了很多有關寫作教學方面的好方法,並將這些好方法教授給我的學生們,使我的學生們受益匪淺,而從這本書中我學到的還有很多很多,以上的這些內容遠遠表達不了我對這本書的熱愛與感激之情,我只能強烈地抑制住自己滿心的感激和歡喜之情,大聲喊一句:感謝《國小語文教學內容指要——寫話習作》這本書!感謝吳中豪老師!感謝有關教育局的領導!感謝你們使我在寫作教學中不斷進步,更使我的學生們愛上寫作,與寫作結下不解之緣!

語文教學心得體會 篇3

本學期我利用課餘時間進行了《國小語文教學設計》的學習,讓我開了眼界,頗有一些感想。

國小語文教學對象是正在發展中的兒童,如何把國小生培養好,不能有半點差錯。他要求每一位教師在上課前必須做好精細的準備工作,要把準備的內容書面化,完成教學設計,才能自如地上好課。大量的實踐證明。凡優秀教師在上課前,都很認真地做好準備工作,有的反覆修改教學設計方案,他們所做的教學設計方案,許多都成了青年教師學習參考的材料。而案例分析更是教師總結經驗,不斷反思,不斷進步的途徑之一。 完成國小語文教學設計,是教師不斷國小語文教學設計與案例分析心得體會總結和積累教學經驗的過程,也是教師提高文化科學知識和語文能力的過程。因爲完成國小語文教學設計的過程,需要教師不斷提高和完善自己的語文能力。如通過鑽研國小語文課程標準和熟悉語文教材,確定教學目標,理清教學思路的過程,會轉化爲教師教學活動的指導思想及必要的知識;通過研究教學目標的落實,教學內容的重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學生接受能力,促進學生髮展,實現教學目標的途徑和方法,從而會提高教師本身的思想水平、知識水平和教學能力。由此不難看出,不論是有經驗的或剛參加工作的教師要上好課,必先學會制定國小語文教學設計方案,學會根據不同的教材、不同年級的學生完成不同的語文教學設計。這是保證教師順利地、成功地走上講臺、完成教學任務的第一步。

學案例分析的目的是對以往的教學進行反思,小結,他的最終目的是使國小語文教學實現最優化。所謂最優化,就是教學投入少,而又能達到高效率,使全班學生的語文學習都能達到優良水平。要實現國小語文教學的最優化,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一、立足於促進學生的發展

國小語文教學的本質,正如《新大綱》所提出的“國小語文教學應立足於學生的發展,爲他們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發展什麼?學生的發展應是德、智、體、美全面的發展。在語文教學中,就是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發展”和“傳授”是根本不同的,“傳授”主要靠教師的灌輸,學生被動的接受;而“發展”主要靠學生內部的動力作用,使自身的素質和個性得到提高。教師要給予必要的、適當的指導、激勵。

國小生的語文素質,在《新課標》中有明確要求:“國小語文教學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和中華優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使他們具有初步的聽說讀寫能力,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在教學過程中,使學生受到愛國主義教育、社會主義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學思想方法的啓蒙教育,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培養愛美的情趣,發展健康的個性,養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這段話既是國小語文教學的目的,也是對國小語文素質的全面概括。語文素質雖然主要指語文能力,但語文能力還與思想、思維、情感、文化知識、學習習慣等品質密切相關。所以說,語文素質也就是做人的素質。通過語文教學要促進學生語文素質的全面發展。

國小語文本身包含了促進兒童發展的諸多因素。語文是個載體,它所載負的文化科學知識,都有一定的思想、情意內涵及審美意義。通過語文學習,兒童不僅能學習語言,還會獲得文化科學知識、提高思想認識及思維能力、豐富情感。所以通過語文教學促進兒童全面和諧的發展不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能的。

二、體現學語文和學做人的統一

國小語文教學既要教語文、學語文,也要教做人、學做人。其實學語文和學做人二者是統一的。

通過語文課學生既學語文、又學做人,是由國小語文學科的性質決定的,是由國小語文教學的目的任務決定的,也是由語文教學內容所決定的。

國小語文所載負的內容是極其豐富的。國小語文教學的目的任務,就是要全面發展學生的語文素質,國小語文素質就是做人的素質。要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完成語文教學目的,所選的教材篇篇都蘊含着真、善、美的因素。有的課文描寫的是大自然的美景;有的課文歌頌了偉大領袖和英雄人物的高尚道德和感人事蹟;有的課文介紹了偉大的科學家、思想家、文學家的創造發明給人類帶來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生活的動人故事;有的課文揭露了舊社會兒童悲慘的生活;等等。課文中人物喜怒哀樂的情感表達,揭示了作品的思想內涵,學生閱讀這些作品,其思想感情很自然地會發生變化,會逐步懂得做人應該堅持什麼、學習什麼、反對什麼。往往一篇文章所反映的光輝形象或動人情節或優美景色,會在學生的人格形成中起巨大作用,會在其一生中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是促使其成長的巨大動力。只要學生對作品語言有透徹的感悟,必然會受到潛移默化的思想情感的薰陶;學生也只有感受到語言的思想情感,才能真正掌握作品的語言。二者是密不可分的。

國小語文教學歷來重視文道統一,但對學語文和學做人的統一還不是那麼明確,通過學語文也學做人,比語文教學的思想性要求更高。語文教學的思想性多限於思想認識的提高,而“做人”的內涵主要表現在行動上。要求學生在學習語文過程中,在提高語文能力的同時,不僅要提高思想認識、豐富情感,而且要形成良好的行爲習慣。就是不僅在於“知”,而且要利於“行”。不過這不能立竿見影,而要日久天長地薰陶、積累。

學語文和學做人二者是必然統一的,但不是自然能夠實現的,更不是把語文課變爲思品課就能完成的。必須明確國小語文教學的基本任務是提高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語文的能力。因此在貫徹該原理時,必須以國小語文教學的基本任務統一各項任務。

國小語文教學既要教語文、學語文,也要教做人、學做人。其實學語文和學做人二者是統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