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策略心得體會

我們從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後,心得體會是很好的記錄方式,這樣能夠讓人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語文教學策略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教學策略心得體會

語文教學策略心得體會1

漫長的暑假裏,我把自己關在書房裏,仔細地品讀了《國小語文教學策略》,原因有二:

1、我還沒有真正明白語文的精髓,不知道教學的重中之重到底在哪裏;

2、我想成爲一個讓孩子們愛上語文的語文老師。

作爲一個半路出家的語文老師,我的內心是忐忑的,我有點害怕、有點欣喜、有點……箇中滋味,五味雜陳。一年的教學經驗讓我漸漸走進了自己的語文課堂,可是每次的每次又有太多的凌亂出現在自己的課堂,總覺得自己的目標不夠明確,課堂效率也就暫時被丟棄在了一邊。我苦惱,語文課到底該怎麼上?

直到遇到了《國小語文教學策略》這本書,我捧着一本書、端着一杯茶、拿着一支筆,在書房裏貪婪地看了好幾天,慢慢的,我心裏點亮了一盞燈。原來語文教學的每一個環節都是一種智慧,語文課堂就是讓學生髮現自己、肯定自己、展示自己成功的舞臺,“只要我們另起一行”,每名學生都是獨特的,也是出色的。

通過學習,我知道了語文的精髓就是在聽、說、讀、寫四個方面做文章,我的語文課堂也必須時時刻刻從提高學生這四方面爲宗旨。概括的說,就是通過語文學習,培養學生具有辨別語音、理解語意、評品話語、即用聽覺去辨別世界;能正確使用語言,有效地組織語言表情達意,同時能運用姿勢,表情,手勢以增強語言的表現力,能正確完成閱讀活動。它包括認讀、理解和一定的速讀能力。能用書面語文傳遞信息,反映客觀事物的能力。

學習語文,興趣很重要,語文水平的提高要積以時日,非一朝一夕之功。因此,首先要從培養興趣入手,必須創造一定的條件,構建一種語文學習的氣氛,爲了引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解決精神食糧的不足,語文學習環境不佳的狀況,應有一定數量的藏書,如特別是中外文學名著(古代、現代),應有必要的工具書,如字典,詞典,還應訂一些報章雜誌給一些適合學生閱讀的關於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方面的書,以開拓學生的知識視野,且注意引導示範,把精彩內容介紹給學生,以逐漸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我覺得“開卷有益”確實是一個真理,每當我“開卷”時,總能獲得一些收穫,這正是激勵我不斷學習地的動力所在。

語文教學策略心得體會2

聽了國小語文知識的教學策略專題講座,我受益匪淺,現將我的心得體會如下:

語文知識是關於語言和言語、文章和文學的知識,主體是聽、說、讀、寫的事實、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態度等。從“語文知識”存在的狀態。語文知識包括“語感”(隱性知識)和“語識”(顯性知識)兩種狀態。但當與“語感”對舉時,語文知識特指“語識”,即“在個人間以一種系統的方法傳遞的更加正式和規範的知識”。從“語文知識”的現實所指。在語文教育的範疇,當我們說“語文知識”時,它的現實所指就是“學校語文知識”,它們構成語文課程與教學的內容。

從“語文知識”學習的角度。語文知識的學習,很大程度上就是將納入語文課程與教學的“人類知識”(語識),轉化爲學生的“個人知識”,根據建構主義的觀點,這種轉化是由認知主體積極建構的,是通過新舊經驗的互動實現的。從學習的結果看,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掌握,既可以是語識的狀態,也可能是語感的狀態。他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寬式”語文知識和“窄式”語文知識的概念:寬式語文知識是應該或已經納入語文課程與教學的,關於語言和言語、文章和文學的聽、說、讀、寫的事實、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態度。它有語感和語識兩種狀態。窄式語文知識是應該或已經納入語文課程與教學的,關於語言和言語、文章和文學的聽、說、讀、寫的事實、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態度。在課程的層面只包括與語感對舉的語識;儘管從學習的結果看,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掌握,既可以是語識的狀態,也可能是語感的狀態。

我們已經辨析了語文知識的概念以及知識在認知心理學的廣義類型,只有分清了國小語文教學內容的不同知識類型,才能根據不同的知識類型的特點,採用正確的教學方法。例如,在識字寫字教學中,陳述性知識是指漢語拼音的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的認讀;聲母、韻母、音節的正確書寫;大寫字母認識;《漢語拼音字母表》的熟記;認識常用漢字3000字,會寫其中的2500個等。程序性知識是指拼讀音節的方法,利用拼音糾正方言對學習普通話的影響;識字的方法;瞭解字義的方法;寫字的方法等。策略性知識是指選擇適合自己的識字方法,包括熟記,防止回生的方法等。

語文教學策略心得體會3

八月二日,我在沂南雙語實驗學校參加了沂南縣國小語文骨幹教師暑期培訓。我感覺受益匪淺,對於略讀課文的教學有了一個新的認識。

在實際的教學中,我們的略讀課文的教學,基本上是這樣上的:一是走馬觀花,過於略。既然是略我就略的'個徹底,讓學生自己讀讀課文,說說課文內容就算完了。二是面面俱到,過分詳細。只要是教科書上有的我就得讓學生明白個透,從內容到思想,從寫作方法到句式分析,無一不講,總是怕學生讀不通、弄不懂,所以往往把一課時的教學時間變成兩課時、三課時。不但拖延了教學進度,而且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得不到培養。有時有把精力過多放在對文本的研讀上,而忽略了向文本之外的拓展延伸,所以使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量得不到提升。通過這次學習,使我認識到這兩種方法都是不對的,我們應該對略讀課文有一個正確的解讀。

略讀課文,並不是可以忽略的,首先要準確把握略讀課文在整個單元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立足單元主題,找準閱讀的重點、難點以及寫作特點。所以第二點就需要教師仔細鑽研教材,不要以爲略讀課文就可以粗略的備,粗教卻要精備,只有教師找準了切入點,找準了需要精的“點”,才能引導學生粗中有細,略中有精的感悟文本。第三由於略讀課文需要向外拓展延伸的內容有很多,所以這就需要教師課下與文本有關的書籍、文章、資料,爲學生搭起一座走向課外閱讀的橋樑。

而略讀課文又是不能等同於精讀課文的,要把握略讀課文解讀的“度”,要讓學生在粗讀瀏覽中找準重點,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迅速捕捉與全文關係密切的信息——字、句、段。但又不能像精讀課文那樣逐字逐句剖析,要注意培養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讓學生應用學過的方法來解讀文本,重要的不是文章的內容,而是要引導學生從思維的深度和廣度兩個方面入手,更多關注語言特色、寫作技巧等,從而着力豐富語文素養。

葉聖陶曾經說過:“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只是補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讀是準備,略讀纔是應用。”如果說,精讀課文在教學時,必須“細嚼慢嚥”,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的話;那麼,略讀課文在教學時,教師要更加放手,讓學生自主閱讀,運用在精讀課文中獲得的知識與方法自己把課文讀懂,並在學習中漸漸習得基本的讀書方法。相對與精讀課文,略讀課文較爲淺顯些,這樣正好爲學生提供了閱讀的階梯,爲他們創設了更好的獨立閱讀的實踐機會。略讀課文不一定都是粗糙的,不精緻的,古詩云:橫看成嶺側成峯。略讀課文也有其精巧之處,特別是新人教版的略讀課文都文質兼美,需要作爲教師的我們仔細研究,從而改進我們的略讀課文教學,提高教學效果。

語文教學策略心得體會4

8月1日,我們跟着劉老師一起學習的拼音教學策略,我受益匪淺,這讓我對拼音教學有了更深的認識和理解,對我今後的教學、尤其是拼音教學有很大的幫助和促進作用!

也是啊,一年級的國小生面對着抽象而枯燥的漢語拼音,雖充滿了新鮮感與好奇心,但由於缺乏感性的實踐而給學習增加了很大的難度。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時幫助學生調動多種感官,再現腦中已有的知識經驗,將所學新知識與已有的生活經驗相結合,在學生的頭腦中建立起一座抽象漢語拼音符號與具體事物之間的橋樑,保護孩子剛剛萌發的學習興趣與自信心,從而更好地完成學習漢語拼音的任務。

劉老師講到的“認,拼,讀,寫”,漢語拼音四步教學程序給我留下的印象最爲深刻:

1、創設情境,學音辨形

2、反覆練習,拼讀體驗

3、藉助語境,拼識結合

4、指導書寫,鞏固運用

四步教學程序相輔相成,教學中我會靈活運用,以期達到最佳效果。

創設平等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也是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作用統一發展的條件之一。在漢語拼音鞏固教學中,習題形式豐富多樣,更要求教師參與學生活動之中,開展有趣的鞏固活動,使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積極性得到充分的發揮。

另外,我覺得我們在教學漢語拼音時,還應該做到:

一、漢語拼音知識與生活經驗相結合

二、學生主體與教師主導相結合

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材料的提供者,學習過程的調控者,也是學生解疑探究的協作者。剛入學的兒童猶如一張白紙,不僅具有發展的潛力,而且具有發展的需要。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必須以學生的發展需要爲中心,尊重學生,發揮學生自主權,有效地實施個性化教育。

尊重學生,在課堂中首先表現爲對學生的信任。但不能一味地由教師主控,領着一遍又一遍地讀,而應充分信任學生,發揮自主權與小組合作權,嘗試拼讀。會讀了就站起來讀;對於有困難的學生,教師適時指導範讀,再鼓勵他們大膽地站起來拼讀,還給予熱烈的掌聲。這些學生在教師的鼓舞與信任下,終於展示了自主學習的過程,對漢語拼音的學習越來越有自信了。

三、掌握漢語拼音與發展能力相結合

漢語拼音的功能是幫助識字,學習普通話。功能的確定決定了漢語拼音的掌握與學生能力的發展是相互促進的,只有掌握了紮實的漢語拼音基礎知識,才能迅速發展學生的識字能力、字母辨別能力,而學生良好的口頭表達能力、習作能力的發展有賴於漢語拼音的掌握。

剛剛送走了畢業班的學生,我想接下來的這一學期,我會帶一年級,我會信心滿滿的把一年級的孩子快快樂樂把拼音學好,從而走向識字、閱讀以及寫話的軌道上來!

語文教學策略心得體會5

今天我認真學習了國小語文教學策略。通過學習,我認識到了課改的必要性、急迫性初步瞭解了課改的一些內容。

新課標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要求學生擴大知識面,要求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等,我將根據新的語文能力實踐系統,致力於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促進語文課程的呈現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努力給學生創造一個有利於素質教育的空間。

對於國小語文教學來說,既要轉變教的方式又要轉變學的方式,培養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這兩個轉變中,教的方式轉變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轉變,學的方式也隨之轉變。學的方式轉變可以理性地在課堂中呈現,證明教的方式轉變,證明教師新理念的真正確樹立。課改實踐告訴我們,沒有堅定的新課程理念,真正意義上的教與學方式的轉變是不可能的。

把課標學習與教材教法研究結合起來;要鑽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視教學反思、個案研究和收集;要牢記驗證課標和檢驗教材的實驗任務。

在教學實踐中,我將力求打破傳統封閉、單項、機械的教學模式,主要將採取了以下幾點作法:

1、認真學習新課標,深入領會《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實質,切實轉變觀念,克服以往在語文教學中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過分追求學科知識系統的錯誤傾向,真正確立語文教育的新理念,通過教學任務的完成,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語文素養,注重提高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積極倡導、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學習方法,拓寬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聯繫生活、跨學科的學習和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終身受用的語文能力。

2、我還將從整體上把握實驗教科書,弄清其編寫意圖、體系特點,弄清教科書與《課程標準》、教科書各教程之間的內在聯繫,弄清教科書各種編輯設計的意圖和着力點,以在備課和教學活動中準確設的定教學的重點,找準達到《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目標的落腳點,有效地實施語文教學。

3、在準確把握教科書編輯思想的基礎上,從本班本校本地的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不同教學內容,創造性地靈活地選擇和運用教科書的各種設計,採取合適的教學策略,把讀寫聽說和綜合實踐活動落到實處;大力改進課堂教學,提倡啓發式、討論式教學;積極開發課堂學習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溝通課堂內外,溝通平行學科,創造性地開展各種活動,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豐富語言積累,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薰陶感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鼓勵學生採用各種手段擴大閱讀面,增強學生在一切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積極參加各種課改活動,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通過改變新的教學方法,希望可以使學生在課堂上踊躍發言,積極主動的學習,學生對語文課的興趣有較大的提高。在實踐工作中,我將不斷總結反思,撰寫教學日記、教學案例、教育隨筆等;努力把課改工作做得更好,使課堂教學呈現出民主、和諧、師生互動、生動活潑的新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