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讀書心得

當我們備受啓迪時,可以記錄在心得體會中,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你想好怎麼寫心得體會了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莊子讀書心得,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莊子讀書心得

莊子讀書心得1

人的社會化,就是在人的生命過程中,被社會鑿開了他的一竅又一竅。到最後,他變成了一個社會標準下的成人,而此時又離他的赤子之心、混沌之態有多遠呢?

書中將人的一生比作爬一座80層的樓梯,當我們終於達到終點時,才發現最重要的東西——行囊,已經被丟棄在了20層。初入社會,一腔熱血的我們都肩負着這樣一個行囊——理想。可當初的熱情總被愈見殘酷的現實打磨殆盡。我們日復一日地碌碌而不之所爲,打着“理想”的旗號卻爲了或名或利南轅北轍,最後的最後,我們終於停下慌促的腳步,卻可悲地發現多年的奔波竟不知是爲了什麼。

大千世界,切勿讓外物擾亂你的心律。記得時刻提醒自己:復其初。

復其初就是要拋開慾望、雜念。梓慶爲魯國做鐻,首先齋戒七天。這個齋戒是指心齋,最終達到物我兩忘的境界。此時做鐻,便渾然忘卻了功名、美譽,忘記了自己是爲國君所做,順着自己的本性去創作、發揮,不曾料想竟達到至善境界。今之學者皆爲利往,以私己爲本,身心疲敝,茫茫然竟不知所求者何物。其實我們大可拋開這些,因爲一切的榮辱貴賤都會過去,最重要的是當下的質量,是你是否把握住自己。一生的追求莫過於幸福快樂,而這幸福快樂本爲生活的屬性,只要你認真地生活,自然不必過多追求。

復其初要做到“外化而內不化”。人生存於社會之中自然要做到遵從社會規律,根據社會的步調調整自己的步伐,此謂“外化”。而紛繁的社會極易蠱惑人心,改變你的方向。此時,你需要把握內心的真正渴望,懂得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麼,在不斷變化的潮流中保持內心的堅定,讓自己老來不至於悔已晚矣。此謂“內不化”。由此可知,生存可以隨遇而安,而生命應當有所堅持。

復其初就是要去除遮蔽,返其本真,去感受那瀰漫六合的“道”。

莊子讀書心得2

一直喜歡《百家講壇》這個欄目,于丹老師在《百家講壇》上對《論語》對《莊子心得》侃侃而談時,深深地吸引着我。她說中國的儒家思想,在社會這個尺度上,要求人坦蕩,道家的思想是在生命層面上要求人飛越。坦蕩是我們的一份社會責任,超越是我們的生命境界。對《論語》對《莊子》知之甚少的我由此產生興趣。再一次認真聆聽了于丹老師對道家的代表人物莊子思想的深刻解讀,在她瀟瀟灑灑、滔滔不絕的精闢闡述下,引領我走進莊子那無邊遼闊的精神世界遨遊了一番,猶如給心靈洗了一個澡,頓覺神清氣爽。

以前讀莊子的文字,無知的我覺得深奧難懂,沒有讀出莊子超凡的思想,在於丹老師旁徵博引、妙趣橫生的語言中,我才領悟到莊子蘊藏人生哲理的精神境界。于丹獨到的講解給了我新的啓迪與感悟,結合我的經歷,對於人生我有了重新的認識與思考。于丹老師說:莊子的人生哲學是淡薄爲大,因爲只有超越了所有的功名利祿之心,才能感悟到人生的最高境界,那就是莊子的逍遙遊。莊子所指的逍遙遊我個人認爲是從道家創史人老子提倡的上善若水基礎上演變而來,他有意無意有形無形中把水的豐厚內涵融會貫通於生活中。

莊子有水一樣的.品行、水一樣博大精深的知識滋養着後人的靈魂,他有水一樣溶納萬物默默奉獻而不爭名利的氣節與胸懷;有水一樣曠達頑強隨遇而安的不倔精神,有水一樣的靈活讓處於艱苦環境中的他安貧樂道;有水一樣的清澈如明鏡照出善惡美醜,他有水的無慾無求而襟懷坦白、有水的寧靜達觀內斂;他用一顆平常心來看待自然之理。我願做大千世界中的一滴水,柔而不弱,吸收天地之營養精華。莊子提倡的逍遙遊又如何讓我的生活受益,並由此快樂的呢?

有時與女兒外出,經常聽到不認識的人說看不見好可憐之類的話,世人認爲失去光明後的我行動十分不便,猜想我一定在哀聲嘆氣中怨天尤人。他們不知,我是賽翁失馬、焉知非福,我一直認爲沒有絕對的幸與不幸,什麼樣的心態決定什麼樣的生活方式。站在常人的角度上看,在我失去工作的同時也看不到多彩的大千世界,但從莊子的逆向思維來看,我有更多的時間與自由,可以在自己的小天地裏做自己喜歡的事,他們不知我以書爲友、以歌爲伴、以琴爲樂;他們不知我可以在書的海洋中盡情遨遊、可以用不嫺熟的歌聲來寄託情懷、可以在不純熟的琴聲中放飛思緒、可以用稚嫩的文字記錄生活中的真善美,以此抒發我的真情實感,因此我活得真實而輕鬆;我有更多精力和時間陪孩子老人,享受天倫之樂。我不必爲工資爲獎金的高低而憤憤不平、不必爲追逐名利而忙忙碌碌;不必爲職務的升降而憂心沖沖;我眼裏無外表美醜之分、無地位貴賤之分。我喜歡這淡泊平靜、與世無爭的生活。

有舍就有得,我雖身在蝸居,但我的靈魂可以象莊子那樣在天地之間自由逍遙,我得到了人格的昇華與超越,豈不快哉!如今我用心靈代替眼睛來感知紛雜的世界,適應並感謝上天賜我的這種生命方式,讓我有機會內視反省自己,懂得內斂於心而不張揚。書籍涵養孕育了我,讓我浮躁的心變得平和,它磨去了我的棱角,讓我用一顆感恩的心來看待我身邊的人和事。

遊是一個沒有終點的歷程,在這個心靈歷程中我體會到莊子逍遙遊的快樂與寧靜。如果我沒失明,物質的利益會迷惑我的雙眸,有可能會在外界的誘惑下迷失心志、被恩怨情仇所牽絆、被無窮無盡的慾望所捆綁;或者會爲雞毛蒜皮的小事而斤斤計較、甚至參與賭博而遠離書籍。是異樣的人生讓我獲得一份清明的理性,讓我更善待父母、善待朋友、善待子女。所以我過得很自在、很充實。

正如於丹老師所言:我們需要一種歡欣的感性,這種感性之心使得我們觸目生春,我們所及之處充滿了歡樂。我的心與親人緊緊相連,想到他們我就感到無比溫暖。綿綿不絕的愛豐富了我的內心世界,讓我有了精神寄託,它是我永不枯竭的快樂源泉。

莊子提倡的自由不是爲所欲爲的個人主義,于丹老師講自由要有一把尺子,要有公正,做人要有底線,這才能夠做到這個世界上行爲的守則。是的,自由的原則就是以不妨礙別人的自由爲前提,但本人還要具備光明磊落、堂堂正正的品質,擁有一顆高尚純潔的靈魂,那些貪贓枉法、作奸犯科等卑劣之人內心有愧又怎能達到逍遙遊的境界。

幸福不是目的而是體驗的過程,它不是實實在在的東西,而是內心的一種感受,我把這種感受強化並不斷加以回味。失明恰恰成就了我的人生,不過我的逍遙是建立在衣食無憂、清閒悠哉的條件上,如沒有穩定的經濟與和睦的家庭做我有力的精神後盾,就沒有這份閒情逸致談逍遙了,因爲我畢竟是俗人一個。而莊子有時吃了上頓沒下頓,但他在貧困交加之時,依然淡定從容、超然豁達。楚國大臣請他做丞相,他寧願做一介農夫也不追逐名利。但現在多少人處心積慮甚至不擇手段想升官發財,與之相比,莊子是何等胸襟何等氣度!一個人即使沒有糧食沒有金錢,但不能沒有思想沒有靈魂。

我滿足於目前的生活狀況,對於物質我沒有過多的慾望,在我看來,簡單就是幸福、知足就是幸福、相夫教女就是幸福。哲學家周國平老師說:成熟了,卻不世故,依然一顆童心;成功了,卻不虛榮,依然一顆平常心。兼此二心者,我稱之爲慧心。我希望女兒長大後擁有一顆慧心,做到寵辱不驚,追求精神上的富足,過着飄逸恬淡的生活。

感謝于丹老師深入淺出的講解,讓我重新認識了莊子,感謝莊子,他教會我們如何在逆境中依然保持平常心,無論人生有何種境遇,都能樂觀坦然地面對,平庸的~我遠遠達不到逍遙遊的境界,我還沒看破世間的是是非非、名利生死,那麼就以莊子的逍遙遊作爲我的精神目標,超越自己,樂觀生活。

《莊子》塑造的衆多殘疾人形象,以《德充符》一篇尤爲突出,反映了殘疾人從認識自我到完善超越自我的過程,代表了《莊子》中殘疾人的精神。

莊子讀書心得3

即使莊子不提,逍遙也一直都是人們追求的一種生活境界。但如我等俗人,想到逍遙,無非是在物質生活上寬裕富足,不用每天爲生計而奔波勞碌。可以隨心所欲地去享受生活,而在莊子的眼裏,這一切都是那麼的淺薄,他的逍遙,我覺得是關於人的生存狀態的一個終極命題。

在莊子看來,一切萬物都有其屬於自己的本性,逍遙不逍遙正是看其生存狀態是否符合其本心。而既然萬物都有其自己的本性,那麼就沒有所謂的好的生活方式,壞的生活方式,只有合於自我的生活方式。因此莊子同老子一樣,認爲最好的政治正是無爲而治因此他主張順其自然,認爲任何統一的制度標準都有其侷限性,都會妨礙人們的逍遙。這個視角很深刻。

很多時候我會覺得自己很忙,每天總有很多事情要做。但是過一段時間以後,回過頭來想自己前些天到底做了哪些事情,卻想不太起來。顯然我只是在機械的完成一些事情,而沒有把自己的心放進去,我沒有問過自己這些到底是不是我想要做的事情。逍遙與忙不忙沒有關係,它只取決於你是否順應自己的本性去做事。渾渾噩噩顯然不是逍遙,而是自我迷失。逍遙不僅不是混沌,而是一種大清醒之後的從容不迫。莊子有感於他所處的時代統治者窮奢極欲,百姓爲利所趨而喪失本性,所以提出要逍遙,這是很積極向上的觀點。儘管我覺得這在現實中是不可能實現的。

我覺得可以用莊子逍遙的觀點來看一下中國目前的教育。近年來,大學聯考制度越來越爲人所詬病,很多人呼籲徹底改革現行教育制度,主張向西方學習。可是呢,西方的很多教育工作者卻在羨慕中國的教育。當美國老師爲中國學生極強的數學能力而感嘆時,中國有很多學生卻不明白他們想從商,卻爲什麼非要去解一道又一道的數學題。我覺得就自己的經歷,現行的教育其內容本身並沒有那麼多的毛病。從我來講,我對自己能夠在中學階段打下良好的理科基礎而感到高興。但是中國的教育體制,尤其是大學聯考制度有一個很大的弊病,就是它使得整個中學階段評價個人的標準唯一化。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每個人以後都將從事不同的工作,走不同的人生之路,但是在上大學以前,很大程度上僅僅只有學習這麼一個衡量人的標準,這對於很多人來說是不公平的,這妨礙了他們的正常發展,甚至使得很多人永遠失去了對書本,對知識的興趣。大學聯考是教育的指揮棒,儘管很多省份在實行新一輪的教改,可是隻要大學聯考不動,社會對於學生的評價模式不變,教育的形式再怎麼變都沒有太大的意義。也許我們可以從莊子那裏得到些許啓示,既然每個個體都是不一樣的,儘管不可能放任每個人自由發展,可是形成一套多元化的評價體系還是需要的。很多學習不好,學歷不高,但在別的方面有一技之長的人同樣應得到社會的尊重。因爲大學生和技術工人對社會的發展同樣重要。

另外,純粹知識的灌輸也使得,雖然大家都學得很辛苦,但並不是出於本心去熱愛學習。大多數人並沒有學會思考,基本上對於自己的未來都是比較迷茫的。升入大學以後,學生失去了以前那一種強制性約束,很多人因此控制不住自己,虛度了光陰。而學習在校園裏變成了一件很功利性的事情,變成了一種手段和工具,這是對於學習本質的最大背離。這種風氣使得大家都覺得學習是一件很痛苦,不想做但是沒辦法不得不去做的事情。當學生完全被考試所奴役,被學位名譽所導向,就是最大的性,行相背反,是極端的不逍遙。靜下心來,不爲什麼地去看一點書,纔能有真正的收穫;順性而爲,才能真正做好事情。這是老莊給我的教誨。

莊子讀書心得4

真正對此生有通達之心的人,不追求那些生命中沒有價值的東西;真正對命運有通達之心的人,不追求那些生命中永遠達不到的目的。

在艾爾基爾這個地區,經常發生猴子偷莊稼的事情,人們防不勝防。後來人們發明了一種裝米容器,有細細的瓶頸,使猴子能夠伸進去,拿着米卻出不來。沒有一隻猴子願意放下手中的米,使自己逃生。

人們都會對猴子的故事,啞然失笑。而,生活中的人們,會有多少爲了“手中的那把米”,而耗盡自己的一生,難以放手呢?

人們往往都會關注生命中不是太重要的東西,往往都會追逐生命中有些永遠達不到或者不需要達到的東西,而錯過了生命和生活的真正意義。爲生活所累,爲虛名所累,爲旁人的目光所累,爲名利所累,這一切看似重於一切,卻其實遠比生活的真正意義渺小的多。許許多多的人,爲了這麼一把看似最重要的“手中的那把米”,而忘記了生命中還有很多重要的事情,還有很多精彩的風景。

印度的土著人有一個習慣,就是忙碌三天,就要休息一天。他們說,他們走的太快了,就會丟掉自己的靈魂,他們停下來,就是要等等自己的靈魂,讓靈魂能夠追得上忙碌了三天的疲憊的身軀。

我們不妨學習一下印度的土著人,享受一下生活,不是懶惰,也不是拖延,而是尋找生活中的平衡,只有習慣這種態度,才能夠準確快速找到自己的定位,而不至於爲了其他東西迷失了自己。

所謂達生之道,即爲對生命的一種通達之心。用感恩的心態來善待生命,用滿足的心態來善待生活,生命,也許就會更加珍貴,生活,也許就會更加美好。

莊子讀書心得5

鉤月清寒嘆華涼,煮酒雲煙嫋嫋揚。那刻,雨已停,留下了遍地泥濘。步履輕輕如是我的方向,能否給一個先兆?我僅僅是等待了將近200個夜晚我就快要崩潰了,於是,我開始迫不及待的想要尋回我的愛情。一蕭一劍,一生一世。夜幕拉開,包裹了白天的喧囂與熱鬧,如此的靜謐!

這是一個怎樣的人?他天生就是一個矛盾體,“槁項黃馘 ”的軀體包裹不住飄逸優美的才情,貧困交加的生活不能湮沒超脫世俗的快樂。道學家們批判他的消極無爲,卻又不得不用驚羨的目光欣賞他的作品,讚美他的精神。這又是怎樣一種精神?如泰山的青松,正氣昂然;如深山的清泉,純潔從容。莊子曾以鳥自比,那是怎樣一種鳥?非梧桐樹不棲息,非飽滿的果實不食,非清潔的甘泉不飲;如果上面的條件無法達到,鳥仍不會屈從命運的安排,它就會不停的飛,去尋找,直到自己死去。這種鳥我沒見過,這樣的人大家都知道,莊子就是。

我喜歡莊子,雖然他在很多時候都顯得那樣淡然,他沒有孔子那般顯赫的名聲,沒有孟子勸君行政的志向,更沒有法家人物改革圖新的氣魄,但他卻是一個活的最純粹的人。

我向往莊子的心智,它擁有一種超凡脫俗的豁達,他厭惡世俗的陳規陋習,按自己的意志行事,所以我羨慕莊子。

在現代的社會生活中,一味求其自然的人已經越來越少了,我更加想說他的精神,在年輕一輩,我們應該認真學習、揣摩他的意境,但不要盲目的效仿,多學習一些求生的本領。

有人說:“在中國文化屈從權勢的傳統中,總有那麼一兩顆孤獨的樹——孤獨地深夜看守心靈月亮的樹。”莊子就是其中一顆。這是怎樣一個人?他天生就是一個矛盾體,“槁項黃馘 ”的軀體包裹不住飄逸優美的才情,貧困交加的生活不能堙沒超凡脫俗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