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寒假讀書心得4篇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後,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裏,讓自己銘記於心,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那麼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老師寒假讀書心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老師寒假讀書心得4篇

老師寒假讀書心得1

《獨立思考與合作學習》的第一章是討論教學中如何圍繞發展學生思維的核心目標,推動思維活動,培養創造性人才。在新的教學改革、課程改革過程中,我們都知道一節好的課不只看教師的教學設計、教學方法以及教學組織形式多新穎、多巧妙,更重要的是看這些教學設計、方法、組織形式等在學生身上所起到的作用,即學生的思維是否“活”了起來。如何讓學生的思維“活”起來,通過學習這章內容以及自己的教學實踐和研究,我認爲有以下方法值得嘗試:

一、要創新。

因爲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我深刻地體會到,要把新大綱精神、新教改精神、新教學理念貫徹到教學中去,再加上自己的創新思維,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因此,要提高國小語文教育教學質量,教師就應把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創新能力貫穿於教學的全過程,再加強求異、質疑、合作的訓練,讓學生的思維活起來。

二、要求異。

所謂求異,就是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不同方向去思考問題,尋求答案。學生回答問題千篇一律,缺乏思維的靈活性、創新性。我想歸納起來有以下兩方面的原因:

(一)尤其是思維水平中下的學生,容易拘泥於簡單的模仿,使得課堂上出現第一個學生的話具有定向作用的現象。

(二)教師在教學前以參考資料爲依據定了“譜”,教學時引導學生在自己的“譜”內展開固定式的思維。長此以往,當然會使學生思維呆板、僵化。要改變這種呆板、僵化的思維,教師就必須在訓練學生求同思維的時候,更重視學生求異思維的訓練,鼓勵學生多角度的思考,進行創新性的思維。訓練學生求異思維應注重創設提問的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好奇心,調動學生思維活動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在思考問題時引導學生不斷創新,尋找出不同的答案,使思維過程得到昇華,思維能力得到提高。

三、要質疑。

所謂質疑,則是一種更深層次的求異思維,是讀者對作者的見解作進一步的探索和評價。學生學習應是一種主動求知的過程。書上寫的,教師教的,並非絕對無誤。因此,教師應教會學生質疑的方法:

(一)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生疑。

(二)留給學生思維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質疑。

(三)耐心解疑,同時也鼓勵學生一起解疑。

要允許學生“不知天高地厚”地提問,只有這樣,才能活躍學生的思維。

老師寒假讀書心得2

在課堂教學中,當老師提出一個略有難度的問題時,學生常常會依賴好學生,等着聽他們的答案,缺少獨立思考的意識和習慣,缺乏自信;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思考的主人,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中逐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發展學生的主體性。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教師應精心創設情境,激發學生主體的思考慾望,爲學生的自主探索創造條件,並留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和空間,讓學生髮揮主觀能動性、獨立性和創造性,積極主動參與學習,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

主要的方法有:

(一)在新舊知識的銜接過渡或轉化時,從學生原有知識水平出發,巧妙地創設思維認知衝突的問題情境,引起認知衝突和認知期待;

(二)挖掘生動、有趣的學習材料吸引學生,從而誘發學生對數學問題不斷探究和深入思考;

(三)通過實驗創設問題情境,生動、直觀的問題有利於促進學生學習;

(四)從解決實際問題的需要出發,創設問題情景,促使學生去積極思考,爲問題的解決形成一個合適的思維意向。

在教學中,我把發現的權利還給每位學生,將要探索的圖形規律問題,提前兩天印發給每位學生回家獨立觀察、比較、歸納、猜想,給學生留有充分的獨立思考、探索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對所要研究的問題有了自己的初步理解和見解,帶着信心和思考走進課堂來學習,這纔是有效的課堂教學。

從教學全過程的發展情況看,學生學習能力的客觀發展進程分五個階段:

1、完全依靠教師階段;

2、基本依靠教師階段;

3、相對獨立地進行學習階段;

4、在教師指導下獨立的學習階段;

5、獨立地進行系統學習的階段。

國中學生具有了自己閱讀所學教材的能力,並且會感到學習上有許多困難,沒有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大部分學生處在相對獨立學習爲主的階段。所以,教師要有意識地去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首先,必須讓學生參與到具體的活動過程中去,並儘可能提高其參與度;其次是幫助學生逐漸掌握思維的方法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最後着眼於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形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和能力。

在教學中教師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精心選取例題。所選的例題或一題多解,或便於拓展,或一題多問,這樣好學生可以多一種解法、多一點想法、多做一問,差一點的學生也能通過思考有所收穫,通過講評有所提高。雖然例題少了,但學生的思考時間卻增加了,獨立思考的能力必然會逐步提高。

(二)講解不宜過細,要給學生留有思考、探究和自我開拓的餘地。否則,看似講透,實則難以內化爲學生的觀點,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無法形成。

(三)引導學生獨立地提出問題。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善於提出問題的習慣對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以及將來進一步學習都有重要的作用。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爲只有經過獨立思考,才能夠獨立地提出問題;而問題提得好,又恰恰表明了思考的深度。對於那些敢於發現問題、提出不同見解的同學,要進行鼓勵和表揚。

合作學習作爲現代教學中的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是提高課堂主體參與效率、拓寬學生情感交流渠道的重要方法。但是,要根據學習內容來確定是否採用,關鍵是要看實施的效果。

(一)獨立思考是合作學習的重要基礎。

因爲只有建立在獨立思考基礎上的合作學習纔有利於拓寬思路、問題探討的多元化,促使學生互相取長補短,達到預期效果。所以在每一次合作交流之前都要讓學生獨立思考,以確保合作學習的質量,使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得以落實。

(二)明確合作目標,形成合作機制。

在小組合作之前,教師要讓學生明確小組合作的'目的是什麼、通過合作要達到什麼目標、各自在小組合作中擔任什麼角色、需要完成什麼任務,從而讓學生有的放矢地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每一個合作小組都要有一人負責組內活動的組織與協調,確保合作學習有序。同時,教師要加強對學生合作技能的訓練和良好合作習慣的指導與培養。如,1、尊重他人獨立思考的權利,學會耐心傾聽;2、質疑的能力。合作不是順從,而是相互認同、接納,學生要有自己的觀點。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之間就某一問題展開辯論,在辯論中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

(三)把握好交流中的生成性資源。

教師要善於根據學生的實際問題和教學內容提出具有挑戰性、有價值的問題資源,也要以真誠、寬容的態度接納生成性資源,尊重不同學生的選擇,允許學生從自我個性多角度觀察、發現問題,並把握住數學教育的時機,並給與及時的評價。

(四)慎用合作學習。

在課堂中儘量讓學生獨立思考,一些難度較大的問題學生經過個體活動確實解決不了,再進行小組合作或者同伴互助。要開展有效的合作學習,就要選擇適當的合作學習時機,精選合作內容。但合作學習僅僅是一個學習方式,不能濫用。

老師寒假讀書心得3

“沒有任何快艇像一本書,把我們帶到遙遠的地方,也沒有任何駿馬,能像一頁歡躍的詩篇。最貧窮的人也可如此跨越旅行,而不必被迫爲通行納稅;這運載人類靈魂的馬車……”作家埃米莉·迪金森曾用這樣的語句來形容過“書”。培養書香氣,營造書香情要從家庭出發。當“書香家庭”成爲社會共識,閱讀成爲一種社會性普遍行爲時,我們的孩子才能浸潤在知識的海洋裏。作爲母親,我也不例外,和衆多家長朋友一樣也希望我的孩子能愛上閱讀,從閱讀中獲得知識、陶冶情操。讓讀書成爲一生的習慣,我們當家長的,參與其中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也經歷着親子共讀的快樂。下面將自己的點滴積累如下:

一、要挑選合適的讀本,即適合孩子年齡的書籍。

例如,在我兒子剛上幼兒園時,我給他買的是一些色彩鮮豔、不易撕破的圖畫書,我每天都會和他一起去翻看,並給他講圖中的內容。目的是啓發他看書的興趣。隨着他年齡的增長,我給買一些適合他的刊物,如《幼兒畫報》《嘟嘟熊畫報》《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等,還買了一些走迷宮的幼兒圖畫書,每天吃過晚飯我都會指着字給孩子讀故事,還經常和他一起走迷宮,這鍛鍊了他的靈活思維和反應能力。上一年級後,老師推薦了閱讀書目,我就照着書單買一些孩子感興趣的書籍,主要選擇彩繪本和注音版,便於孩子將來能自己看書。

二、經常帶孩子逛書店。

我們一般週末會帶孩子逛新華書店,遇到孩子感興趣的書就引導他看,找到孩子的興趣點,並以此爲出發點,和孩子共同閱讀,慢慢地孩子的知識面會變得開闊起來,思路會變得活躍起來,當碰到問題,會提出許多的“爲什麼”,而爲了解決這許多的爲什麼,他就願意去看更多的書,就近一步激發了他看書的興趣。

三、親子共讀,營造閱讀氛圍。

通過共讀,父母與孩子一起在書中感受故事的精彩和詞語的優美,一起回味歷史的厚重沉澱,體驗自然的美妙天成,探索科學的新奇和不可預知,讓孩子感覺讀書的樂趣。同時爲父母創造與孩子溝通互動的機會,分享讀書的感動和樂趣,爲孩子的心帶去更多的關愛慰藉。孩子上一年級後,隨着認字的增多,我們的閱讀方式也發生了改變。從幼兒園時期我給他指着字一字一句地念書,到孩子念故事書給家長聽,再到寒假期間孩子自己看書,孩子的閱讀經歷了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而不管怎麼變,唯一不變的是孩子的身邊總有我們的陪伴,我們也會拿一本書在旁邊陪孩子一起讀書,營造了良好的閱讀氛圍。孩子的成長也是我們家長的再學習,再成長。要想真正讓孩子成材,首先家長得先充實自己。從有了孩子,我仔細研讀過《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卡爾。威特的教育》《來吧,孩子》(池莉著)《孩子你慢慢來》(龍應臺著)《窗邊的小豆豆》等。雖然一個孩子一個樣,不能生搬硬套,但從中我學到了不少家長和孩子相處的技巧,並且,從書中我悟到,“即使是再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會成爲不平凡的人”。

四、固定讀書時間。

特別是孩子上了國小後,我就晚上八點至八點半這個時間段作爲親子閱讀的固定時間,在這個時段裏,孩子已完成當日的作業、預習完功課,家長做完了家裏的雜務,和孩子一起漫步在書中,享受讀書的快樂。久而久之,孩子也就養成了每天閱讀的好習慣。

紀伯倫在他的《致孩子》中這樣寫到:“你們可以給他們愛,卻不可以給他們思想,因爲他們有自己的思想,你們可以蔭庇他們的身體,卻不能蔭庇他們的靈魂,因爲他們的靈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那是你的夢中不能想見的。你可以努力去模仿他,卻不能使他們來像你,困爲生命是不能倒行的,也不與昨日一同停留,你們是弓,孩子是弦上發出的箭矢,你無法預定他的軌跡!”

讓我們和孩子一起攀登這人類進步的階梯,成爲知識的富翁,精神的巨人!一起快樂讀書吧,讓孩子成爲一個幸福快樂的小書蟲!

老師寒假讀書心得4

學生有了主動參與的意識,還要掌握主動參與的方法,使參與意識轉化爲學生的實踐活動。

(一)參與思考

獨立思考不是異想天開的胡思亂想,必須遵循正確的規律和方法。在教學中要創設一個相對寬鬆的環境,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的思維纔會活躍。通過思考使學生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使他們樂於思考,這樣在學習中就有了積極性和動力。在教學中要培養學生善於提出問題,因爲要做到這一點,不經過獨立思考是不行的;而問題提的好,這恰恰體現了思考的深度。

(二)參與實踐

實踐的過程是學生將所學知識轉化爲能力的過程。信息技術課堂更重視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學生從不會“學”到“會學”,從“會學”到“會用”,實現了從“知識”到“能力”,從“能力”到“素質”的轉變。在學習程序編制的過程中,學生從開始對編程知識一無所知,到認識編程的基本思想,瞭解編程的基本語句,從而去設計一些簡單的程序,完成用程序解決問題的過程,這正是體現了這一轉變過程,在過程中,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得到了提高,爲以後主動參與課堂實踐活動打下了基礎。

(三)參與討論和創新

“當我們給學生提供機會,讓他們和同學、教師交流自己的知識時,就會使他們歡欣鼓舞,使課上得生動活潑,造成一種集體工作的氣氛。教師要善於做學生創新的引路人。在課堂上,學生並不需要教師告訴學生“你要創新”,而應進行適時的引導。在學生進行算法設計的時候,可以通過演示學生作品的形式,暗示一下。要相信,學生創新的潛力是驚人的。當教師幫助學生找到了創新的契機,他們的創新精神就會蓬勃而出,創新行爲就會迅速體現。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和相互之間交流找到解決問題的各種方法,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悅,參與討論的積極性、主動性就將進一步提高。

(四)參與展示

學生在完成了設計之後,最得意的莫過於向他人展示自己設計的作品。這時,就要給他們提供展示的空間,也是培養學生自信心的最佳時間,要鼓勵每一位學生把自己的作品給大家看,教育學生,不論你的作品是不是很好,大家對你的作品的意見或建議,會使你的作品更加完美。

(五)參與評價

在展示學生作品時,教師要參與評價,學生更要參與評價,不僅要評價別人的作品,也要評價自己的作品,在評價的過程中,鞏固所學的知識,對自己和他人形成客觀的認識,提高自我認識水平。

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要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的每一個環節,真正體現教爲學服務這一教學宗旨。總之,信息技術已經成爲社會生活的一部分,更加重要的是,信息技術已經成爲現代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主題。我們要在信息技術課堂之中,努力培養學生獲取信息、分析信息、傳輸信息的能力,培養他們主動參與的意識、方法和習慣,使他們適應信息時代的需要,成爲有用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