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勞動教育國旗下講話稿(精選7篇)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需要使用講話稿的場合越來越多,講話稿是在公務活動中針對特定場合,面對特定聽衆發表口頭講話的文稿。怎樣寫講話稿才能更好地發揮其做用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國中勞動教育國旗下講話稿(精選7篇),歡迎大家分享。

國中勞動教育國旗下講話稿(精選7篇)

國中勞動教育國旗下講話稿1

大家好!

我是xx。熱勞動是一種美德。我們應該在生活中經常工作。我們可以幫助老師、同學和父母做一些事情。這也是一種對勞動的熱愛。我覺得勞動不限於任何地方,任何場合。最重要的是有這樣的心。

態,一定要重視我們再生活當中有很多事情都可以去做,勞動是我們傳統的美德,每個人應該有這樣的精神,作爲一名學生,我們更加如此,很多時候都應該對這一塊重視起來。

同學們,我們在生活當中可以幫助長輩做一些事情,可以幫父母幹活,在家裏主動的打掃衛生,洗碗什麼的,這些都是一些小事情,比起父母親在外面賺錢養家,要輕鬆多了,這真的是我們力所能及的事情,其實很簡單的事情,我們只需要在家裏面主動起來去做這樣的事情就好了,作爲一名學生,應該有這樣的精神,應該讓自己主動起來,不管是什麼時候都能夠讓自己有一顆勞動的心,這種精神是非常寶貴的,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以後的生活當中一定要有這樣的狀態,保留一個好的精神,做一個各方面素質高的學生。

其實在我們生活當中,到處都可以見到這樣的同學,他們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平時主動的幫助老師做事情,平時也主動地幫助同學,這種情況經常能夠看到,在我們班上就有這麼一類同學主動的去幹活,平時有什麼事情都非常積極的主動,這是非常棒的,是我們值得去學習的,有些事情本來就是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證明,不管是做什麼事情,只要邁出了第一步,後面的就很容易了,我們作爲一名學生,應該有這樣的心態,好好的去成長,自己用一顆穩定的心態去做好自己的事情,以後的學習肯定會有更多的東西,等着去完成,我們要積極主動勞動是可貴的,這種精神值得我們推崇,作爲一名學生,應該時時刻刻都清楚自己的位置在哪裏,力所能及的去做自己可以做的事情,我們才能夠成長起來,熱愛勞動,熱愛生活,從自己做起。

我相信大家都是可以做到的,此刻我的心也是非常的暢快,我認爲大家都能夠站在這裏聽我講這麼一番話,是非常不容易的,也是證明大家有這樣的想法,我覺得可以去嘗試一下,平時主動一點,幫助老師,幫助家長做一些事情,在家裏面幫父母掃衛生,洗碗這樣的小事,在學校,老師讓我們做事情的時候,我們積極主動一點,成爲一名熱愛勞動的學生,讓我們行動起來吧!

國中勞動教育國旗下講話稿2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我今天講話的題目是《做一個熱愛勞動的人》。

人生兩件寶,雙手和大腦,一切靠勞動,生活才美好。這是我國教育家陶行知對勞動生動的解說。

有這樣一個民間故事:一戶人家有兄弟倆,父母去世後,哥哥只給了弟弟一把鋤頭,就把弟弟趕出了家門。弟弟拿着鋤頭,來到一座山上,搭了間草棚,開始了辛勤的勞動。哥哥霸佔了全部家產,整日遊手好閒、大吃大喝,沒過幾年,就敗光家產成了乞丐。一天,哥哥到一個富裕人家要飯,誰知開門的竟是弟弟。哥哥見弟弟生活相當幸福,便問:你離家時只拿了把鋤頭,怎麼現在有這麼多家產?是不是爸媽生前給了你很多錢?弟弟笑着說:是啊,爸媽給了我兩棵搖錢樹。哥哥忙問:搖錢樹?在哪兒?弟弟伸出手說:這就是每棵樹上五個杈,不長葉子不長芽,只要不怕勞累苦,衣食住行都不差。原來弟弟的幸福生活來自於辛勤的勞動。

同學們,小故事裏蘊含大道理,縱觀人類歷史,是勞動使人直立行走,是勞動掘開了文明的井泉,我們無法拒絕勞動就像無法拒絕土地一樣,土地孕育了生命,而勞動創造了財富、幸福和人類的未來。但令人稍感遺憾的是,我們還是有極少數同學缺乏勞動的因子,他們鄙視勞動、厭惡勞動。在學校,不見他們打掃衛生的身影,卻見他們亂丟亂扔的陋習,沒有他們勤奮學習的情景,卻有他們擾亂課堂的記錄。在這些同學身上,懶惰的毒蟲正啃噬着他們的身體和靈魂。今天,在這飄着勞動馨香的五月,我希望全體同學,端正勞動觀念,以辛勤勞動爲榮,以好逸惡勞爲恥,做一個熱愛勞動的人。

做一個熱愛勞動的人,要求我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無論在學校還是家庭都要有自己的勞動崗位,承擔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任務,班級的事搶着做,家裏的事自覺做,從小養成熱愛勞動的好習慣。做一個熱愛勞動的人,要求我們大事小事都能做。那些只願意做大事而不屑做小事的人不是真正的勞動者,而是眼高手低的空想家,空想家永遠成不了大氣,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小事不爲何以成大功。做一個熱愛勞動的人,要求我們苦的累得也能做。做一件輕鬆的事情不難,但做一件又苦又累的事則需要一定的韌性和毅力。真正愛勞動的人,不會懼怕勞動的艱辛與苦累,他能在苦中品嚐到甘甜,在累中體會到愜意。做一個熱愛勞動的人,還要求我們尊重他人的勞動。我們不會認爲,一個在課堂上打瞌睡、一個向整潔的地面扔垃圾的人會是一個熱愛勞動的人。熱愛勞動,就要對勞動者心存感激,以一顆虔誠的心珍惜勞動成果。

同學們,中華民族是熱愛勞動的民族,勞動創造了五千年的燦爛文化,勞動創造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讓我們秉承這種美德,用熱情澆灌勞動之花,以信心採摘勞動之果,永遠做一個熱愛勞動的人。

我的講話結束,謝謝大家!

國中勞動教育國旗下講話稿3

親愛的老師和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們演講的題目是《熱愛勞動是一種美德》。

同學們,今年的五一假期剛剛過去。說到“五一”,不知道你是先想到“五一假期”還是先想到“五一”。這裏我想說的是,勞動教育是人生必修課,良好的工作習慣對我們孩子的成長意義重大。

首先,孩子如果不愛勞動,自然會缺乏勞動的經驗。說實話,學生中有誰能真正理解和感受到“汗滴到土裏”和“粒粒都硬”的含義?你能意識到爸爸媽媽賺錢不容易嗎?要知道我們每天吃的穿的用的都是爸爸媽媽通過勞動買來的。

其次,勞動的過程也是實踐的過程。學習的主要目的是應用和創造。如果我們沒有良好的工作習慣,我們就很難將所學應用到生活中。更不用說應用和創作了。

第三,勞動對培養每個人的健康人格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發現:第一,孩子工作時間越長,獨立性越強;第二,孩子工作時間越長,越有利於形成勤儉節約的良好性格。從小做家務,可以培養吃苦耐勞、珍惜勞動成果、珍惜親情、尊重他人等品質。長大後,我們自然比那些“伸手拿衣服,張口拿食物”的孩子更有出息。

如果我們想熱愛勞動,我們需要把它變成一種習慣。如果我們養成這個好習慣,勞動就會成爲一個愉快而自然的過程。中國的喜劇演員馮鞏,小時候很窮,但是很懂事,經常幫媽媽做家務。冬天寒風中他出去撿煤球,逆境的磨鍊造就了他自強不息、鍥而不捨的性格。

勞動可以造就一個人,但如果不熱愛勞動,就很難成爲成年人。經過老師的瞭解和調查,許多學生經常在家幫父母做家務,做一些像洗衣服、洗碗、摘菜、購物、打掃衛生、整理房間等事情。但也不能排除有些學生吃飯的時候打電話,吃完飯擦嘴,晚上讓父母鋪牀,早上讓父母疊被子,讓父母偶爾點點活兒,立馬撅着嘴的現象。同學們,上帝爲我們創造了大腦,讓我們靠自己的能力生存。上帝給我們雙手,讓我們用自己的雙手工作。勞動增加知識,勞動是快樂的。

最後,希望孩子們尊重每一個工作的人。勞動最光榮,勞動的人最美。無論是白領還是農民工,科學家還是清潔工,他們都是光榮的勞動者,應該受到我們的尊重。

我相信只要你願意去做,你就會從工作中獲得很多快樂,同時你也會獲得很多做人的理由。請記住,熱愛勞動是一種美德。讓我們都熱愛勞動和生活吧!

我的發言到此結束,謝謝!

國中勞動教育國旗下講話稿4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熱愛勞動,從我做起”。

“民生在勤,勤則不匱”,“夙興夜寐,灑掃庭內”,熱愛勞動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綿延至今。“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是農民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辛勤勞動;“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是文人隱士與自然親密接觸的浪漫勞動;“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是賣碳商人的辛酸勞動。無論是哪一種勞動,都是可貴的,也是可敬的。

可是在我們的身旁,有的同學不理解勞動,經常會說“我們學習這麼忙,勞動太佔時間了!”沒錯,我們的同學平時功課比較忙,學習壓力比較大,但這不是不參加勞動的藉口。學習和勞動不是水火不相容的對立關係,在學習之餘安排適當的勞動是必要的。如果以學習忙爲藉口,一味排斥勞動,就會成爲一個只會學習的“高分低能”兒,習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一旦離開父母就會和巨嬰無異。不會做一頓飯菜,不會洗一件衣服,不會整理自己的房間,不會打點自己的生活,這樣的連生活都不能自理的人才,到底是越多越好嗎?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所以同學們,在繁忙的學習之餘,抽出時間來爲自己或者爲家庭爲學校勞動,這本身就是一種能力的體現。

另外有的同學不願勞動,他們常說“科技進步這麼快,勞動的事,以後可以交給人工智能啊!”“勞動這麼苦,這麼累,幹嗎非得自己幹?花點錢讓別人去做好了”。誠然,現在科技發達了,各種機器人運用而生,能代替人類的部分勞動。有錢人可以出錢,讓別人去勞動代替自己受這份皮肉之苦。可是我要說,不參加勞動的你看似免受了皮肉之苦,其實錯過了甚至丟掉了更多有價值的東西。你的不勞動,將會錯過“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自信自豪,將會錯過“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的精神磨練,將會錯過“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的悠閒愜意,將會錯過“擼起袖子加油幹”的豪情壯志。你的一時的懶惰,必須爲你失去的這些精神意義上的有價值的東西而買單。因爲,熱愛勞動本身就是一種精神的體現。

還有一些同學不尊重別人的勞動,比如課堂上不專心聽講,睡覺講小話;教室裏隨地吐痰,亂扔垃圾;食堂裏剩菜剩飯,浪費糧食。這些現象從根本上來講,就是因爲沒有親自參與勞動從而體會不到勞動成果的'來之不易。試想,一個深知備好一堂課要花費幾個小時甚至十幾個小時來查閱資料品讀文本撰寫教案的教師,他在聽其他老師類似的講課時會打瞌睡講小話嗎?一個起早摸黑一掃帚一掃帚打掃馬路衛生的清潔工人,他捨得往地上扔一張紙屑嗎?一個在烈日下暴曬和風裏來雨裏去耕田種地的農民,他會捨得扔掉半碗沒吃完的糧食嗎?都不會,正是他們參與了其中的勞動,懂得了成果的來之不易,所以纔會格外珍惜。所以同學們,只有深入勞動之中,體會其中的酸辛,纔會珍惜勞動成果。而珍惜勞動成果本身,就是一種道德的體現。

復興中學的同學們,讓我們熱愛勞動,從我做起吧,從自己的身邊小事做起吧。幹好每一次宿舍和教室的值日,爲自己做一頓可口的飯菜,洗乾淨自己的每一件衣服,參加校園裏每一次義務勞動,做好每一次校園志願者……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既然思想存在於勞動之中,人就要靠勞動而生存”,勞動的價值不但在創造物質之中,更能給我們帶來思想和精神的饕餮盛宴。所以,同學們,勞動有如此大的魅力和作用,我們還有什麼藉口呢?還怕吃什麼苦受什麼累呢?還在猶豫,等什麼呢?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國中勞動教育國旗下講話稿5

同學們、老師們:

早上好!今天我在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母愛無邊

同學們,你們知道今天是什麼節日嗎?(三八婦女節)。那你們知道三八婦女節是怎麼來的嗎?1903年3月8日,美國芝加哥市的女工爲了反對資產階級壓迫、剝削和歧視,爭取自由平等,舉行了大罷工和示威遊行。這一斗爭得到了美國廣大勞動婦女的支持和熱烈響應。1910年,一些國家的先進婦女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舉行第二次國際社會主義者婦女代表大會。大會根據主持會議的德國社會主義革命家蔡特金的建議,爲了加強世界勞動婦女的團結和支持婦女爭取自由平等的鬥爭,規定每年的3月8日爲國際婦女節。聯合國從1975年開始慶祝國際婦女節,從此“三八”節就成爲全世界勞動婦女爲爭取和平、爭取婦女兒童的權利、爭取婦女解放而鬥爭的偉大節日。

當又一個國際勞動婦女節來到的時候,我要給同學們講一個特殊的故事,一個犯人同母親之間的故事。一位來自貧困山區的母親,坐驢車、乘汽車、火車,輾轉千里前來探望服刑的兒子,母親給兒子帶來了一包用白布包着的、已經炒熟了的、全嗑掉了皮的葵花籽。兒子捧着這堆葵花籽肉,手不由自主地在抖動。他知道母親千里迢迢來探望他,一定是賣掉雞蛋和小豬崽,節省了很多頓飯才湊足了路費。白天,母親在地裏勞碌;晚上,在煤油燈下嗑瓜子。這十多斤瓜子不知嗑亮了多少個夜晚。服刑的兒子低着頭,作爲身強力壯的年輕人,正是奉養母親的時候,他卻不能。看着母親襤褸的衣衫,看着母親一口一口磕出的瓜子,他“撲通”地給母親跪下,他懺悔了。

母愛無言,母愛無私。同學們,面對這份博大無私的愛,我們該如何回報母親的深思?宋朝朱壽昌年輕時和母親失散,到晚年纔打聽到母親下落,他不惜辭官,千里尋母,傳爲佳話;明代傑出的地理學家徐霞客一生遊歷山水,但每次遠遊都深深思念着母親,採集奇花異草送給母親當禮物;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劉伯承幼年時便開始替母親分憂,他每天早起,到地裏幹活,到工廠挖煤,晚上給母親做飯、洗腳,他的孝心感動了很多人。同學們,聽了這些感人的故事,你在想些什麼?你平時都爲母親做了些什麼呢?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同學們,我們不妨用我們的雙手畫一幅畫,寫上溫馨的話語給媽媽帶去一個驚喜;用我們的嗓音唱一首歌,帶着甜美的微笑去問候一聲:媽媽,您辛苦了!同學們,就讓我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表達對媽媽的關愛吧!

我的國旗下講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國中勞動教育國旗下講話稿6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我是xx班xx。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敢於擔當、勇於拼搏”。

拼搏,這個看似高大上的詞語,卻時常以各種形式出現在我們的身邊。對於商人來說,拼搏是在商場裏跌打滾爬後換來的經驗;對球員來說,拼搏是在穿過一個又一個人後把球踢進的喜悅;對我們來說,拼搏應該是經過一天天的努力學習和實踐後換來的充實和問心無愧。

我的求學之路就很好地印證了這句話,七年級八年級時的我總對自己說:“明天再學吧,今天先玩一會。”就這樣在距離會考只有xx天時,我突然發現身邊的同學都在埋頭讀書,沒有人像我這樣碌碌無爲,我不由得問自己“爲什麼我就不能好好讀點書?”於是,從那一天起我重新拿起了書本。我向我的好朋友請教,週末報了補習班,那段時間,我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投入到了學習中,白天認真聽講、晚上背誦英語單詞,看起來很辛苦,但我從中收穫到的是每天都有一點進步的滿足與充實。從模擬考的一百來分到會考時的370分,分數雖然不高,但對我而言就是突破,就是一種成功。因爲我知道,我努力了,我盡力了,我不後悔,這就是我作爲一名學生的擔當與拼搏。

前段時間,大學聯考班的學長學姐們參加了技能大學聯考;高二、高三部分班級參加了會考、選拔考;我們會發現幸運之神永遠只會眷顧有準備的人、偏愛日復一日,奮鬥拼搏的人。

考試如此,人生亦如此。同學們,在奮鬥與拼搏的道路上,也許你會有“山重水複疑無路”的困惑,也許你會有“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惆悵,也許你的心中會升起“不如歸去、不如歸去”的念頭,但“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請記住“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拼搏是生命的主旋律,只有拼搏,才能贏得別人的敬重與關懷;只有拼搏,才能綻放生命的璀璨與魅力;也只有拼搏,才能摘到豔麗芬芳的成功之花。

現在的我是金一職的一份子,在這三年的求學之路上,我一定會迎難而上,不忘初心,爲我的藍天夢加油努力。也希望大家都能不負三年時光,做一個有夢想、敢擔當、勇拼搏的新時代少年。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到此結束!

國中勞動教育國旗下講話稿7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熱愛勞動,從我做起”。

從盤古開天闢地,猿人鑽木取火,到古人耕田織布,從伸手不見五指的山洞,到燈火闌珊的城鎮,正如馬克思所說的:“勞動創造世界。”作爲21世紀的我們,需以勤修身,方可不負韶華,熱愛勞動,需從我做起。

同學們,21世紀是科技蓬勃發展的時代,不可否認的是科技方便了我們的生活。洗衣機解放了我們的雙手,機器人承包了家務,但與此同時,我們是不是過度依賴科技而心生懶意?是不是千方百計讓他人或科技代替自己勞動呢?

自古以來,熱愛運動便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謝覺哉曾認爲:“人生最大的快樂,是自己的勞動得到了成果。”也許正因如此,勞動的精神才延續至今。難道這種精神到我們這代就要消散了嗎?同學們,“我們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都是由勞動,由人的聰明的手創造出來的。”倘若一個人沒有了勞動的激情,那麼他將生活在一潭死水之中,暗無天日。歷史見證了勞動的成果,建國時期,老百姓一心耕種,面朝黃土背朝天,用勞動換來糧食,迎接大國的崛起;科研人員披星戴月,攻堅克難,用雙手撐起屬於中國的科技藍天……正如富蘭克林所說:“勞動是幸福之父。”

可如今,有的同學卻不尊重勞動。你也許曾聽過:“我們學習這麼忙,勞動太佔時間了。”的確,在競爭激烈的當下,學習任務逐步增加,可最終我們需要意識到“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在我看來,勞動也是科學文化的來源。瓦特正是在燒水的過程中得到改造蒸汽機的靈感;洋務運動後,中國人才懂得照搬照抄是無用的,最終走上社會主義道路;袁隆平,正是在無數次的雜交實驗與辛勤勞動中,才獲得“雜交水稻之父”的稱號,讓更多人填飽了肚子。

也有的同學認爲“勞動這麼苦,這麼累,幹嘛非得自己幹,花點錢讓別人去做好了!”不可否認的是勞動需要汗水,可牛頓都認爲“天才都是勞動的結果”,而我們又怎能放棄成爲天才的機會呢?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們身負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唯有“吃得苦中苦,方爲人上人”。

習近平同全國勞模代表座談時說:“人民創造歷史,勞動開創未來。”同學們,在信息時代,熱愛勞動不僅僅要作爲傳統美德去信仰,更要以勤修身,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那麼,我們是否可以在學習之餘做點家務?在大掃除時是否可以主動報名參加?義務勞動時是否可以“挺身而出”呢?

“幸福不會從天而降,夢想不會自動成真。空談誤國,實幹興邦,實幹首先就要腳踏實地勞動。”我們是肩負偉大祖國復興重任的學子,希望我們彼此能夠互幫互助,熱愛勞動,以勤修身,不負韶華!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