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春暉演講稿5篇

演講稿是爲了在會議或重要活動上表達自己意見、看法或彙報思想工作情況而事先準備好的文稿。在現在社會,越來越多地方需要用到演講稿,演講稿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報春暉演講稿,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報春暉演講稿5篇

報春暉演講稿1

尊敬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記得小時候,每當年幼的我,依偎在爺爺的懷裏,用一把小蒲扇給他納涼,或是用小手爲他端上一杯涼茶時,慈祥的爺爺,總是樂呵呵地用他那粗糙的手,輕輕地撫摸着我的頭,然後,便又喃喃地講起那個我不知聽了多少回的故事。但那時,幼稚的我還聽不懂這句話的含義,也不知道爺爺爲何講着講着,總要深情地看着我?

直到今天,在學校開展的“寸草當報三春暉”主題教育活動中,當我讀了許多《中華孝敬小故事》後,才恍然大悟——原來,爺爺講的“夏江黃童”是指東漢時的少年黃香。他小小年紀就十分懂得孝敬父母,侍奉老人。他9歲時,母親就因病去世了。他與父親相依爲命,冬天,他用身子爲父親暖被窩,夏天,他用小手爲父親趕蚊子,這種至真至純的孝敬行爲,在當時被廣爲傳頌。現在想來,當初爺爺給我講這個故事,不正是飽含着他對我的期望嗎?

掩卷沉思,我的心被黃香深深地感動了,是啊,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千百年來,流傳着許多感人肺腑的故事。德高望重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陳毅元帥,跪在牀前,握住生病的母親的手說:“娘,小時候,您不知道爲我洗過多少尿褲子,今天,我就是爲您洗上10條尿褲子,也報答不了您的養育之恩呀!”是啊!我們的父母何嘗不是如此,他們給予我們的愛是最神聖,最無私的!他們的愛像陽光雨露,滋潤着我們的心田。從牙牙學語,跚跚起步到今天,爲了我們的成長,我們的父母不知花費了多少心血?他們額角的皺紋,頭上的銀絲,難道不是他們辛勤哺育的見證嗎?

此刻,我不由得再次想起老師給我們介紹的“全國十佳少年”邊榮唐的故事。邊榮唐從小就懂得照顧生病的媽媽,爲了讓媽媽高興,每天早晨,天剛透亮,他就起牀爲媽媽熬藥;下午放學,就獨自買菜做飯;晚上,他洗好碗筷,又服侍媽媽洗臉洗腳,等媽媽睡下,他才專心致志地做好當天的作業。他努力地學會了超過他年齡所能承擔的重活,用稚嫩的肩膀挑起了這個家。以優異的成績讓媽媽高興。再想想我自己在家裏,卻常常沒主動幫父母做事,真是慚愧極了,我想,今後我回到家,也應該爲爸爸泡杯茶,幫媽媽掃地、洗菜……以自己力所能及的實際行動,向邊榮唐大哥哥學習。

俗話說“烏鴉有反哺之舉,羔羊有跪乳之義”,動物,尚且如此,何況我們人呢?我們德清素來就有孝敬父母的傳統美德。著名的'詩人孟郊,早在千年之前就留下了膾炙人口的詩歌——《遊了吟》:“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它深深地表達了天下游子對父母的感激之情。而今,在我們身邊,這樣的例子更是比比皆是:上柏鎮個體戶馬福元,出萬元巨資獎勵孝子的壯舉,不是在社會上引起了轟動嗎?我們的同齡人,雷甸鎮中心國小四年級學生何浩傑根據自己的切身經歷,對他生病的母親所說的:“您是健康的,我就是快樂的”一語,不是深深地感動了我們每一個在座的人嗎?而我們所開展的“寸草當報三春暉”主題教育活動,不正是期望我們每一個少先隊員都來繼承孝敬父母這個中華民族傳統的美德嗎?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親愛的同學們,就讓我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吧!?

報春暉演講稿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演講的題目是《難報三春暉》。

感恩,一個常掛在嘴邊卻又無法敘說的話題。感恩父母,又是我們每個人最起碼的道德要求。

“你入學的新書包有人給你拿;你雨中的花折傘有人給你打;你愛吃的三鮮餡有人給你包……你身在他鄉住有人在牽掛;你回到家裏邊有人沏熱茶;你躺在病牀上有人擦眼淚;你露出笑容有人樂開花”,這就是我們的母親。

有人說,母親是世界上最芳香、最溫暖、最美好、最偉大、最光明的同義語。有人把母親比喻成沙漠中的一眼清泉,當你乾渴疼痛時,只消一痛,滾滾的生命汪洋就在心中蔓延。母親也是疲憊中的`一杯龍井,航行中的一道港灣......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是一個被追問千年的問題。一個兒子在20xx年用他的身體作出了回答。他把身體的一部分回饋給病危的母親。在溫暖的謊話裏,母親的生命依然脆弱,但孝子的真誠卻堅如磐石。這是一個響亮的名字——田世國,他用自己的腎做到了感恩。

父親用另一種方式向我們表達愛。想想父親的背影,我們感受到了堅韌;撫摸父親的雙手,我們摸到了艱辛;聽聽父親的叮囑,我們接過了自信......

美國大作家海倫·凱勒,天生又聾又啞,但她憑着頑強的毅力努力創作,她想感謝給予她生命的父母,於是就有了一片片感人至深的著作。她奮鬥的青春做到了感恩。

面對我們含辛茹苦的父母,作爲兒女的我們,要學會感恩。其實感恩很簡單,就是在我們的每一個小小的行動中。父母勞累時,你送上一句親切的問候,就是感恩;父母回家時,你遞上一杯熱氣騰騰的茶,就是感恩;父母很忙時,你迎上去搭把手,就是感恩......

泰戈爾的詩中這樣寫道:“謝謝火焰給你光明,但是不要忘了那個執燈的人,他是堅韌的站在黑暗當中的。”

感恩父母,學會感恩。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報春暉演講稿3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少時不懂《遊子吟》,讀懂盡報‘三春暉’》。

大家都很熟悉詩人孟郊寫的《遊子吟》。但你知道這首詩背後的故事嗎?你知道孟郊是在多少歲的時候寫的這首詩嗎?答案是五十歲!孟郊雖然很有才華,但是在考場上並不得志,蹉跎半生。在46歲這一年,他終於考上了進士,他激動地寫下了,“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但是,考中進士並不意味着馬上就能做官,還要等空缺和重要人物的推薦。所以,四年後,終於等來了一紙任命,成爲溧陽縣尉。所以,孟郊上任溧陽後,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回到老家,把母親接到身邊奉養照料。在經歷了漫長分離,孟郊可以長長久久地陪伴母親的時候。就像《孝經》所說的那樣,“天地之性,人爲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孟郊的《遊子吟》和他母親的故事,可以說是對這句話的最好詮釋。

本週三是九九重陽節,也是敬老節。愛在金秋,情暖重陽。尊敬老人的家庭是溫暖的家庭,尊敬老人的社會是文明的社會,尊敬老人的'學校是進步的學校,尊敬老人的學生纔是文明的學生。同學們,尊老愛老,我們不能只喊口號,更不能止於國旗下的一次講話。有句話說,“百善孝爲先”,尊敬老人,我們要付諸於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生活中,不和老人頂嘴,不衝老人發脾氣;吃飯時,給老人夾夾菜;看電視節目時,把遙控板放在老人的手上;假日出遊,邀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一同前往;放學回家,向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問好;空閒時間,陪老人說說話,聽老人講講他們年輕時候的故事。

孟子說:“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只要人人孝敬父母,尊敬長輩,那麼天下自然就會太平。儘管今天的社會日新月異,家庭結構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是尊老敬老,孝老愛親的傳統美德不但沒有丟失,不但沒有被拋棄,反而在中華大地上深深紮根,代代相傳,流淌在我們每一箇中國人的血脈中。《弟子規》中講到,“泛愛衆,而親仁”。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我們不僅要關愛自己身邊的老人,還要善待身邊每一位陌生的老人,讓中華民族尊老敬老、孝老愛親的傳統美德,一代一代傳遞下去,讓他們真正感受到天倫之樂和晚年生活的幸福!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報春暉演講稿4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每當讀到《遊子吟》這首詩,我總會想起我的媽媽。

媽媽每天下班很晚,可是她還要拖着疲憊的身子,陪着我步行去練二胡。她每次連家門都不進,就在樓下等我。每一次,媽媽都會笑咪咪的接過我的二胡,背在自己肩上。

有一次,我去於老師家練二胡。過馬路的時候,正好堵車了,交通秩序很亂。很快我和媽媽就被捲入到來來往往的車流當中,媽媽緊緊地攥着我的手,一會把我拽到她的左邊,一會又把我拉到她的右邊……我不耐煩的說:“你爲什麼把我像木偶一樣轉來轉去呢?”媽媽沒有作聲,反而把我的手攥得更緊了,把我轉得更快了。我越來越生氣,想再說一句,可看到媽媽焦急和不安的樣子,我卻沒有說出口。

我越長越大,才漸漸明白,媽媽是爲了我好,在危險來臨的時候,她用自己的身軀擋住迎面而來的巨大威脅,把安全留給了我,盡最大努力的保護我。我想不僅是我的媽媽,天底下所有的媽媽都會這樣做。

是啊! 回眸細想,我們在坐的每一個孩子,有哪一個不是沐浴在母親的愛河裏:當我們第一次喊爸爸媽媽的時候,第一次獨立邁開一步的時候,第一次歪歪扭扭地寫出一個字的時候……是媽媽在身邊耐心地教導我們。晨曦中,早早起牀爲我們做飯的,是我們的媽媽;每個夜晚,爲了不讓我們着涼,爬出溫暖的被窩,爲我蓋被子的,是我們的媽媽;下雨天,把雨傘斜向我們這邊,自己的肩膀都被雨淋溼的,是我們的媽媽;寒風中,解下自己的圍巾,系在我們的脖頸上的,還是我們的媽媽;媽媽永遠都是我們最親最敬的`人!

你愛你的媽媽嗎?先別回答。如果你愛你的媽媽,你就會聽從她的教導,認真地改善自己;如果你愛你的媽媽,你就會嚴格要求自己,不讓她操心;如果你愛你的媽媽,你也會爲媽媽分憂, 爲媽媽做事……可在實際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回報媽媽的愛呢?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我們又怎能報答得了這沉甸甸的母愛?讓我們從今天開始,從孝順母親開始,學會感恩吧!讓我們記住天下媽媽共同的生日,爲媽媽洗一次腳,爲她捶一捶辛勞的脊背,給媽媽一個暖暖的擁抱,一句溫馨的祝福,一臉感恩的笑容吧!

報春暉演講稿5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以寸草心報三春暉》。

五月十三日是母親節,更是一個感恩的節日。在緊張的學習生活中,我們無時不在沐浴着父母關愛的陽光,無時不感受着師長關愛的微風。可我們又卻常常將他們忽略,認爲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

是的!在我們學習生活中,只有父母和老師在真誠而無私的關愛着我們,當我們進步時他們高興,當我們退步時他們着急。在我們的生命中,只有父母和老師在爲我們的成長奔波、付出,而無怨無悔,他們的愛是那樣的深沉而博大。

我們的老師,他們往往是用十分的辛苦換取我們一分的起步,而又常常怕因一分的疏忽導致我們十分的懈怠。不知同學們注意到沒有,畢業獻詞中那些關於老師的感人的場景都人真人真事:“愛人在北京住院,病情危重,在和同事略帶哭音的訴說中仍不忘問一句:咱學校這次聯考成績怎樣,”那便是我們的高三年級主任王建平老師。“自己孩子也在高三,英語成績不理想,每次看到成績單,也會唉聲嘆氣一番,但幫扶學困生的.時間一到,他面對自己的學生,講解不厭其煩,剛纔的唉嘆煙消雲散”那便於是張國英老師。在學生生病時端來親手包的餃子的是王鳳英老師,挺着大肚子“怕學校爲難、怕耽誤學生”的李中梅老師,脫下婚紗就走進教室上課的李曉琴老師。其實這些老師只是忻中衆多老師的縮影,正是我們的老師以夸父逐日般的堅韌和精衛填海般的耐力影響和塑造着我們,我們才能涿玉成器,化蛹成蝶。

還有我們的父母,想必大家都經歷過這樣的場景:臨近開學,父母親總會在你的揹包前一次又一次的細數着那一件件薄厚不一的衣服,一遍又一遍的擺放着大包小包的零食,反反覆覆的叮囑你:“一個人在學校要照顧好自己,天冷了要加件衣服,學習再忙也別忘了吃飯,不要給家裏省錢,想吃什麼就吃什麼……”可當你不耐煩的揮手說知道了,然後頭也不回的走進校園後,你是否知道她還在那裏久久地望着,望着你漸行漸遠的背影,目光中洋溢着幸福和期待。或許,我們已習慣於父母的呵護,卻很少回報他們以笑容,甚至連在母親節那天向她道聲“節日快樂”都覺得矯情。在母親節即將到來之際,我們向全校同學發出倡議:一、按照忻州一中學生應做的二十件事中所要求的,爲父母洗一次腳或剪一次指甲,這是忻中學子應該具備的素養。二、製作一個賀卡,裝上自己滿滿的愛與感恩之心,送母親一個愛的珍品,換母親一個會心的微笑。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在這個感恩的季節,讓我們感謝我們的師長和父母吧!正是他們的辛勞和付出換來了我們的快樂和進步。讓我們用點滴行動溫暖他們的心,用優異的成績和豐碩的人生卻回報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