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怎麼變得膽小的國旗下講話稿

老師們,同學們:

我們是怎麼變得膽小的國旗下講話稿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話題是:我們是怎麼變得膽小的。

一戰時,一位叫休伯特的小夥子,穿上軍裝,告別父母,和無數的熱血青年一起奔赴戰場。這是他第一次出征,他的肩膀還那麼稚嫩,背影還那麼瘦弱,父母看着他的身影一點點遠去,眼裏的世界早已洇溼一片。

缺少兒子的家,顯得那麼冷清孤寂,母親每天都會到兒子房間裏呆一會兒,擦擦桌子上的灰塵,擺弄擺弄兒子從小到大的照片,把被子拿出去曬一曬,把兒子的衣服洗一洗。她想,把房間收拾乾淨,等兒子回來了,進門就可以安安穩穩地睡個好覺,對母親來說,這些小小的細節,將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享受。

然而戰爭並沒有滿足一個母親的`願想:休伯特戰死沙場!

母親的心像被車狠狠地輾過,痛得忘記呼吸,忘記哭泣,她怔怔地立在那裏,耳朵裏聽不到任何聲音,眼睛裏看不到任何色彩。對任何一個母親來說,孩子的離去是最太過殘酷的消息。母親每天長時間坐在兒子的房間裏,這裏的每一樣東西都那麼熟悉,處處都是休伯特的氣息,任何一件物品,母親都不願意輕易挪動,她怕動一動,就放不回原來的位置,動一動,兒子的身影就會在她心裏淡一分。她每天小心翼翼地打掃,讓房間始終如兒子在時一樣乾淨整潔。整整十八年,母親和兒子的房間親密爲伴,一天也不曾缺席,從身強體壯的中年,到瘦弱多病的老年,母親如一支燃燒的蠟燭,滴了一地的淚,身體也到了熄滅的邊緣。

有人說,在他十幾二十歲的時候,他覺得世界上的一切都不足以讓人膽怯,每天都過得特別勇敢,腦子裏根本沒有危險這個概念。然而隨着年齡的增長,肚腩慢慢大了,膽子卻慢慢變小了。他把這種變化歸咎爲成年向世俗妥協的證明。在我看來,事實並非如此

這一陣連續出了好些引發大家熱議的事件:北京大學生的豪車相撞,臺灣24歲女星的自殺身亡;就在昨日,又看到了寧夏銀川市的北方民族大學,一名女子欲從學生公寓樓跳下的新聞。

每每看到這樣的新聞,總會想“他們的父母、親友聽到這樣的消息,該怎麼辦”。 我不敢想象家人的反應,因爲一想象就會無法抑制地代入自己的情境裏--如果我出了事,我的父母該是什麼反應,他們得難過成什麼樣。這麼聯想下去,心情會像跳水一樣直線跌落,直到谷底。

當你發現我們的存在,並非只與自己有關,還會對你的親人產生巨大影響時,我們就會變得膽小、謹慎、裹足不前,但這不該被稱爲懦弱。

最後我想說,無論我們經歷了什麼,將經歷什麼,請珍愛自己,爲生命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