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生防沉迷網絡安全教育講話稿(通用6篇)

隨着社會不斷地進步,我們都跟講話稿有着直接或間接的聯繫,講話稿也稱“發言稿”,是指在講話前擬定的書面稿子。那麼你有了解過講話稿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國小生防沉迷網絡安全教育講話稿(通用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國小生防沉迷網絡安全教育講話稿(通用6篇)

國小生防沉迷網絡安全教育講話稿1

同學們

上午好!

網絡是個好東西,在那兒,我們可以找到許許多多知心朋友,也有更多的人利用網絡成爲了億萬富翁。對於我們國小生和大人而言,看電影、看新聞、看天氣預報、查資料時時離不開網絡。網絡的東西非常豐富,幾乎功能齊全,可也混進了一些不良的物質。就說網絡遊戲吧,殷正琪就是我們身邊一個鮮活的例子,他因爲迷上了網絡遊戲而不能自拔,竟和父母爭吵起來,在他的生活裏,已不能夠缺少網絡遊戲,一天六小時以上都要開着電腦度過。

看吧,這麼一個活蹦亂跳的生命因此變得脆弱,變得渺小,說不定他如果不碰上網絡,或許,他這一生能夠爲國家出力造福成爲父母的一個驕傲!……

網絡使我們更方便了,網絡使我們更聰明瞭,網絡使我們更快樂了可網絡也讓我們變得不健康了。

我希望,各位能把網絡遊戲看作一種娛樂方式,空閒時充實一下自己的生活,但千萬不要沉迷於網絡走上歧途!玩是小孩的天性,不玩電腦是不現實的,但要自己去控制上網時間,不要被網絡所控制,記住,要關就關,不用覺得惋惜!

在這裏,我祝願各位利用好網絡,讓網絡推着我們向前衝,衝向成功的道路!

記住,網絡是一個兩面派,一面好一面壞,就要看你怎麼選,選好,他帶你一飛沖天,選壞,他把你拉下深涯。

國小生防沉迷網絡安全教育講話稿2

同學們:

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我們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接班人。不但要有過硬的科學文化知識,更要有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質。隨着時代的發展,人類的進步,在現代科學技術、特別是信息技術發展的今天,我們少年兒童,應該努力學習,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襲,特別是不健康網絡信息內容的侵襲。爲了拒絕網吧,好好學習,健康成長,我代表六·一班全體同學向全校同學保證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一、 自覺遵守《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積極倡導文明上網,無論在何時何地上網,都應上一些內容健康、積極向上的綠色網站。

二、 拒絕網吧,無論是在校學習期間,還是節假日,我們堅決與網吧告別。堅決不在網吧門口逗留、觀望。

三、 積極宣傳《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理》,堅決配合文化、教育、公安等部門反對、揭發、打擊不規範的營業性“網吧”。

四、 樹立崇高的理想,增強學習的進取心,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提高我們辨別是非的能力。

五、我們的零用錢,不能用在進網吧,要用它買一些有益的書籍,從書中獲取知識,陶冶情操。

六、努力學習,把有限的時間投入到獲取無限知識中去,用《中學生守則》、《中學生行爲規範》嚴格要求自己,聽從老師、家長的教導,做一個文明、守紀、向上的好學生。

同學們,爲了我們的身心健康,爲了我們的學業成功,爲了我們的明天和前程,讓我們告別網吧,遠離“網毒”,驅除“網魔”,回到可愛的校園,回到溫馨的家裏,把握眼前的一點一滴,同創一片明淨的藍天吧!

國小生防沉迷網絡安全教育講話稿3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現在的青少年們幾乎是一點都不能離開網絡,更有許多人因爲網絡而走上不歸路。可是,沒了網絡,似乎什麼事都做不來,網絡這個玩意兒,我們該怎麼看待這個呢?

如果在書店裏看書和在網上看一些電子書,你更願意選什麼呢?大部分人肯定選的後者。坐在家裏,動動手指,就有上百部圖書任自己選擇,何樂而不爲?而且,在這大部分人當中一大部分人也肯定願意把看電子書的時間用在玩遊戲,上QQ,刷微博上。

但是,坐在書店地上看書,不也是一種享受嗎?不覺得整個人都很有氣質嗎?在的一個早晨,我和表姐一起來到新華書店,在新華書店裏挑了一個不錯的位子,選好書,便坐下來細細閱讀。坐在我們對面的是兩位小男生,看樣子也纔是四、,他們捧的書一個是《盜墓筆記》,一個是《帶銀鏈的長臂猿》。看到這,我會心笑了一下,這樣安安靜靜的呆一天沒有網絡的日子也不錯。好景不長,我的表姐還是拿出手機用手指隨便滑了幾下,就非常驚喜大聲對我說,“誒,你知不知道,TFBOYS在8月9號在廣州安捷動漫遊戲展有籤售,可惜去不了了。”這麼幾句,讓原來沉浸在故事中的兩個小男孩疑惑的擡起頭,我小聲提醒她聲音別太大,難得有一天來到新華書店。表姐理虧,嘴一癟,還是把手機放回口袋,繼續看書。從書店回來的路上,表姐一直向我抱怨我剛纔強行讓她收回手機,害的她不知道了多少好玩的事情呢。離開網絡真的不行嗎?在回家的這一路上,我都在想,可能是這個問題超出了我思想的範圍,到現在也就不了了之了。

躺在沙發上,手裏拿着ipad,感覺也不錯。閒暇的時候在網上衝浪,和網上的人談天談地,特別是和自己有同樣志向的人,聊天就特別享受。但,這也成就了我對待陌生人的區別,爸爸媽媽帶我回老家,見到不認識的人,爸爸媽媽卻硬是讓我上去喊一聲叔叔好,或者嬸嬸好,然後就是一言不發,讓那些人就開始說我很害羞,怕生。我心裏開始偷偷竊笑,想想我在網上可是很會聊天的人啊,不管是不是認識,都很會聊天。有幾次玩的比較過火,媽媽讓我不要玩了,我就很生氣覺得聊天又沒事,知道媽媽給我看了一句話,你甚至不知道,在屏幕的另一邊是一隻會打字的狗。雖然有所節制,但還是沒有改過來。上網有時候還是讓我惹了禍,一次,我用流量來上網,讓原來錢很多的手機欠費四十多,爸爸也是說我了一晚。

網絡又好又有壞,這一切是好是壞,也只能自己發現了。我還是比較推薦像是美國的教育,十六歲之前由父母陪同玩電腦,十六歲之後,也就是當他養成習慣後,纔會讓孩子自己獨自上網。當然,是不上網,但是這樣子,只能成爲書呆子,對外面的什麼都不懂,這樣的人爲社會什麼都做不出來,還是適當玩電腦好。

國小生防沉迷網絡安全教育講話稿4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正確看待網絡世界》。

時代的遷移,科技的發展,人類社會正在邁入信息網絡化時代。網絡給人們開啓了一個全新的、繽紛的世界,特別是青少年更難以抵擋。據有些專家調查表明,青少年上網時間偏長。30.1%的調查對象有經常上網的習慣,82.5%的調查對象擁有自己可以上網的電腦。調查中,當問到最長的一次上網時間時,回答9小時的竟佔31.8%,5—8小時的佔25.9%。調查還發現,男生比的上網時間多。學生上網究竟在做什麼?調查表明:用於聊天、玩遊戲、娛樂內容的比例高達55.7%。

不容置疑,網絡是功能應用最廣的媒體,它爲青少年搭建了自主學習的寬廣平臺,它使學生獲取更多的信息知識,“足不出戶”,“盡覽天下風雲”;它爲學生提供參與社交活動的廣闊空間,“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它豐富了學生的生活,擺脫了“兩點一線”讀書生活的單調。網絡世界好精彩!

但更不能忽視,網絡這把雙刃劍,刺傷了多少缺乏自護意識的青少年。網絡的開放性與隱蔽性使多少精神垃圾灌輸到一個個單純的心靈。有的輕信網站教唆,釀成人間悲劇;有的輕率會網友,無辜遭傷害;有的沉迷黑網吧,棄學難自拔;還有的熱衷於網絡遊戲,被其中的弱肉強食、爾虞我詐搞的道德觀念模糊,甚至心智混亂;有的被賭博、等網上黃毒感染,最終誤入歧途。他們陶醉於虛擬的空間,開始逃避現實,荒廢學業,搞的自己形容枯槁,神思恍惚。讓家長嘆氣,老師搖頭。

青少年,處於人生的黃金時代,美麗的大自然向我們招手,科學的高峯需要我們去攀登,含辛茹苦的父母期望我們健康成長,祖國的未來需要我們去鑄造輝煌……我們該做的實在太多了!一方小小屏幕,豈能涵蓋我們生活的全部?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而如今,青少年的網絡安全問題,已成爲影響國家興盛、社會安定、學校教育、家庭和諧的隱患,真希望我們所有的青少年朋友,能對網絡有清醒的認識,在頭腦中建起一道安全的“防火牆”!

國小生防沉迷網絡安全教育講話稿5

親愛的同學們:

國小六年級的時候,我爸買了一臺電腦,那時我不知道電腦是用來幹什麼的,也不知道怎麼用。上了中學同學們都在討論關於電腦的qq、cf逐漸我明白了電腦是何物。

一般我們學生對於電腦的用途有三類:學習、遊戲、上網。對於網上游戲我略有耳聞,聽說一玩就上癮,不能自拔所以我對遊戲是畏而遠之。對遊戲一直採取“防守”狀態。學習咱也談不上,咱是壞學生,在網上沒什麼東西可查。於是,我在網上就看動漫或關於武俠片的電視劇。 看了電視劇之後,滿腦子都是電視劇的情節,還想着下一集會是什麼,整天無精打采,上課時心不在焉,數星星,盼月亮,盼望着星期天的'到來。現在終於體會到什麼叫“身在曹營心在漢”。一天,在放學的時候,小南(化名)對我說:“咱們去網吧玩,哪裏能玩遊戲,走吧!”我問:“哪兒能看電視劇嗎?”“能!”小南爽快的回答。我猶豫不決起來,我知道網吧的壞處、也下過決心不去網吧的,但經不住電視劇的誘惑,再經同學的一再煽動,也在好奇心的驅使下 就決定去。心裏想着:“就去這一次下次說什麼也不去!”我就和他邊走邊聊,在他的帶領下,來到了“中興網吧”我們從後門上了樓梯,樓上的屋子裏擺放着一臺臺電腦,電腦前做的都是未成年人,一個個專心致志的玩着電腦,有些人一邊玩一邊嘴裏出言不遜,不時的罵罵咧咧,還有的叼根菸坐在那裏“吞雲吐霧”,看到這些人我有些膽怯,因爲我知道許多殺人案件也都是發生在網吧裏,但是一想到電視劇,就忍不住交了錢。我被小南拉到了角落裏,那裏放着兩臺電腦,我不安的打開電腦,津津有味地看着電視劇原來那種恐懼的感覺不復存在,看了一集又一集不知不覺過了一小時,仍然意猶未盡一看錶,壞了!回家肯定完蛋!我慌慌張張地跑回家,爸媽已經在門口等着了,我把劈頭蓋臉下來就是一句 :幹什麼去了!給你們班主任打電話說已經放學了,怎麼這個時候回來?!”我急中生智應付了一句:“我和同學一塊兒打球去了。”爸媽看了看我,我的心裏心驚肉跳的,但是面上強裝鎮定自若的樣子,爸媽信以爲真,只囑咐了一句:“以後別在放學時間打球,早點回家。”我違心的點了點頭。 第二天晚上放學的時候,我心裏又癢癢了,就屁顛屁顛的跑到網吧,痛痛快快的玩了起來。從此便一發不可收拾,由原來只玩半個小時到三個小時,鑽學校的空子隔三岔五的去網吧。直到有一天,我在晚自習的時候上網吧回學校晚了,被班主任逮着了,班主任就給我爸媽打電話,爸媽把我帶回家痛斥一頓。 從我回到學校開始我決定洗心革面。從此,不再去網吧,每經過網吧門口,我就會想起我那段頹廢的時光,痛心疾首!

國小生防沉迷網絡安全教育講話稿6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好!

二十一世紀是一個網絡的世界,是一個科技的世界,在我們身邊存在着良莠不齊的信息。許多家長都認爲網絡是虛擬的是,是不可信的。尤其是網絡遊戲更是害人不淺,但是網絡真的是這樣嗎?事物都有兩面性,網絡也一樣,網絡是一把雙刃劍,身處二十一世紀的人應該如何看待當今網絡呢?像家長那樣全盤否定?還是想許許多多的青少年那樣認爲網絡是美好的?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首先,我們應當學會認識網絡瞭解網絡。只有真正的認識網絡,才能更好地使用網絡,把網絡變爲我們的朋友,變爲我們打敗未知事物的有力工具。那麼應當如何瞭解網絡呢?很簡單,使用網絡必不可少的就是計算機,在瞭解網絡時我們就必須瞭解計算機,知道有關計算機的一些基礎知識,比如:計算機的鍵盤分爲哪幾個區,每個區的功能是什麼?計算機網絡由哪幾個部分組成?計算機網絡的種類怎麼劃分?等等。這些都是正確使用網絡必須知道的基本知識,如果連這些都不知道更不要說正確使用網絡了。

其次,當我們能正確使用網絡時,正確認識網絡就成了就必須學習。正確認識網絡應該算是一個比較難的了吧,因爲不論是誰對網絡總會形成一個固有的認知,當這個認知一旦形成,就很難改變。古語說的江上易改,本性難移。應該就是這個道理。對於如何改變固有的認知,我沒有什麼好的建議,但是我推行的是在一開始就形成正確的網絡認知,當然這對於一個人來說很難,所以我想一個人在開始接觸網絡時應該仔細的詢問一下身邊對網絡很有建樹的人。這樣可以避免我們走彎路。拿我的一個例子來說吧,剛開始打字時我沒有按照正確的打字姿勢去打,等形成習慣以後想要更正了卻發現很難很難,因爲原有的打字姿勢已經在我的腦海中形成了潛意識,想要改變潛意識的東西很難,網絡也是如此,所以堅決不能讓錯誤的知識在我們的腦海中形成潛意識。

最後。那就是不太重要的了,因爲這個基本上都可以藉助外力來解決。那就是學會修電腦!我們都知道電腦就像一個人,總會有壞掉的那一刻,這時我們就需要了解電腦的構造了。我個人的建議是瞭解一些但是不用刻意去學,除非你有靠修電腦吃飯的打算。否則我們只需會自己修理一些小毛病就可以了。

學習完這樣我感覺就能正確的使用網絡了。就能真正的是網絡變成我們身邊最有利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