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課前三分鐘演講稿3篇

課前三分鐘演講稿 篇1

老師們,同學們:

【精選】課前三分鐘演講稿3篇

早上好!

今天我講話題目是《成功在於堅持》。

首先我想與大家分享一個有趣的故事:這個故事發生在古希臘。開學第一天,大哲學家蘇格拉底對學生說:“今天咱們只學一件最簡單

也是最容易做的事。每人把胳膊儘量往前甩。”說着,蘇格拉底示範了一遍,並要求學生們從今天開始,每天做300下,學生們都笑了,這麼簡單的事,有什麼做不到的!可過了一個月,蘇格拉底再問學生們,能夠堅持下來還有90%。又過了一個月,堅持下來的學生只剩下八成。一年後,蘇格拉底再一次問大家,這時,整個教室裏,只有一人舉起了手。這個學生就是後來成爲古希臘另一位大哲學家的柏拉圖。

這個小故事所蘊含的深刻含意是顯而易見的,的確,我們幹什麼事,要取得成功,堅持不懈的毅力和持之以恆的精神都是必不可少的。成功之路,貴在堅持。誰能堅持到底,誰應能獲得成功,衆所周知,貝爾發明了電話,可他所做的僅僅是將電話中一個螺母轉動了4.1周,而之前的大量工作是由愛迪生等科學家完成的。雙方爲此走上了法庭,法庭最終將發明權判給貝爾。原因是愛迪生等科學家雖然做了大量工作,但還是放棄了對電話的研究。可貝爾沒有放棄,正是那4.1周,使電話有了實際用途,愛迪生等科學家並非沒有那個能力,只是在發明電話時缺少了一份堅持,纔會與成功擦身而過,有許多偉大成就都正在於一份堅持。

九十九度加一度水就開了。開水與溫水的在於這一度之差。有些事之所以天壤之別,往往也正因爲這一度之差。同學們,當困難拌住你成功腳步的時候;當失敗挫傷你進取雄心的時候;當負擔壓得你喘不過氣的時候,不要退縮,不要放棄,一定要堅持下去,因爲只有堅持不懈,才能走向成功!

謝謝大家!

課前三分鐘演講稿 篇2

這不是一個好談的話題,因爲每個人對這個話題的詮釋都不一樣,況且我們每個人又都在體驗着這個話題的真正內涵,每個人對活着這個詞語又都有話語權。但是今天我還是很想與大家分享一下我對爲什麼要活着這個話題的看法。希望大家能夠靜靜的聆聽下。我會很感謝的。

說到活着,大多數我們首先考慮到的是這個問題,活與死的區別,而活與死這兩個字是強烈對比的,所以對於這個問題我們也可以延伸爲爲什麼活着,活比死的好處是什麼(同學們有想到過這個問題嗎)我把我活着的原因歸結爲三點:

首先,活着有很多好處。比如,我可以上大學,認識大學裏的好友,還可以在這裏認識演講老師以及學弟學妹們。可以享受生活,可以追逐夢想,可以追尋愛情,也可以不用擔心死後被火化,也不用擔心死後靈魂到底歸於何處。等等,同學們可以自由發揮。

其次,責任讓我們只能活着。如社會的責任,家庭的責任等。如果選擇死的話,會讓身邊關心你的`人難過。如果我是一個人的話,我做很多事都會沒有顧忌的,但是我不是,所以在做很多事之前我會考慮顧忌到身邊關心我的人。我想這也是造成我至今優柔寡斷的性格的原因吧。呵呵

再次,死也不容易。先不說你要選擇怎樣的死法,到底死時要不要化妝,穿什麼衣服等等一系列的問題很複雜。我們姑且就說下我們死後安葬的問題吧。

墓地有多貴?以北京爲例,總價四五萬元的墓地屬於最便宜之列,而10萬元50萬元之間均屬中檔,最貴的豪華墓可達數百萬元之巨;從單價看,萬安公墓部分墓地要價21.8萬/平方米,超過了北京2月住房均價2.35萬/平方米的九倍。

所以無任是公益性公墓還是經營性公墓價格都是很貴的。活着做房奴,難道死後還要做墓奴嗎?所以,我不死,一定得活着,而且要活的好好的。《非誠勿擾》裏面有一句話,我一直記憶猶新:活着的時候人擠人,死了還要人擠人。(以昌北纓上公墓爲例)無奈啊。相比較,還是活着吧。

謝謝大家!

課前三分鐘演講稿 篇3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今天演講的主題是“學會換位思考,締造屬於自己的八度幸福”。

12月20日,也就是上個星期六我們進行了英語四級考試,結果怎麼樣就不多說了,反正我是慘不忍睹。基本上每個人都說時間不夠吧,比較慘的人是做好的題目來不及塗答題卡,我們班似乎也有人,是吧。

但是我在回寢室的路上卻聽到一個刺耳的聲音,是一女生在罵髒話,細細一聽原來她在咒罵她的監考老師,抱怨那個老師老催她塗答題,這本是出於老師的一片好意,在這位同學看來卻是非常不耐煩,甚至將自己答題的不如意也歸咎於老師的身上。我不知道別的人聽到這幾句粗話作何感想,而我是深深的同情那位老師,真的是所謂“好心沒好報”吧。

曾經聽說一個關於籃球的故事。據說籃球運動剛誕生時,籃板上釘的是真正的籃子。每當有人進球,就需要有一個人專門踩在梯子上把球拿出來。爲此,比賽總是時斷時續地進行,缺少緊張激烈的氣氛。人們想了很多取球方法,但是都不太理想。有一位發明家甚至製造了一種機器,在下面一拉就能把球彈出來,但這仍沒有實質的改善。終於有一天,一位父親帶着兒子來看球賽。小男孩看到大人們一次次不辭勞苦地取球,不由大惑不解:爲什麼不把籃筐的底去掉呢?一語驚醒夢中人,於是纔有了今天我們看到的籃筐樣式。

去掉籃筐的底,就這麼簡單,但那麼多有識之士都沒有想到。聽來讓人費解,然而這個簡單的“難題”卻困擾了人們多年。可見,無形的思維定勢就像那個結實的籃子禁錮了我們的頭腦,使我們笨拙地去搬梯子、去製造機器…… 卻忘了將籃底去掉這一最簡單的方式。

其實生活中何嘗不是這樣,我們總是用我們自己的模式去思考問題,往往忘了站在他人的角度去重新看問題。我們總是抱怨他人的不是,忘了去反省自己是否也有錯……這就需要我們學習換位思考。

換位思考就是設身處地爲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人與人之間少不了諒解,諒解是理解的一個方面,也是一種寬容。我們都有被"冒犯","誤解" 的時候,如果對此耿耿於懷,心中就會有解不開的"疙瘩";如果我們能深入體察對方的內心世界,或許能達成諒解。一般說來,只要不涉及原則性問題,都是可以諒解的。諒解是一種愛護,一種體貼,一種寬容,一種理解!!

在一個不出名的景點草堂門口立着一塊杉木牌。那塊木牌上刻着這樣一段話——

如先改變自己,對方也會改變;對方有了改變,心境也會改變;心境有了改變,言詞也會改變;言詞一有改變,態度也會改變;態度一有改變,習慣就會改變;習慣一有改變,運氣就會改變;運氣一有改變,人生隨之改變!

這塊杉木牌的名字就叫“八度幸福”。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如果不能擁有美好的人生,就要擁有美好的人生觀。

我們迫切需要的,不是如何一夜之間迅速實現自己的夢想,而是拿出一面鏡子,時常反省自己:我是否爲自己的人生刻制了一塊那樣的“杉木牌”?

讓我們學會換位思考,爲他們着想,締造屬於自己的“八度幸福”!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