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讓是一種美德演講稿

演講稿要求內容充實,條理清楚,重點突出。在充滿活力,日益開放的今天,演講稿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演講稿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謙讓是一種美德演講稿,歡迎閱讀與收藏。

謙讓是一種美德演講稿

謙讓是一種美德演講稿1

“讓”一個多麼平凡的字眼,它只不過是我國浩瀚文字中的一個,但一個小小的“讓”字,卻蘊含着豐富的含義:“讓”是關愛家人的一種表現,“讓”是社會成員間的一種文明,“讓”是親人之間的一種無私,“讓”是生物間的一種奉獻。

我國自古就有孔融讓梨的一段佳話,故事大概是:孫融的爸爸手中有三個梨,一個是大的,一個是小的,還有一個是不大不小的,要孔融挑選一個。大家都預料孔融會挑最大的,出乎意料的是,年僅5歲的孔融竟然挑了最小的。爸爸問他原因,他說:“我把最大的讓給爺爺、奶奶吃,把不大不小的讓給弟弟、妹妹吃。”年幼的孔融讓梨源自於他對家人的關愛。――這就是關愛家人的“讓”。

在一輛公共汽車上,乘客們互相談論,有說有笑。忽然,公共汽車停下了,上車的是一位抱着孩子的中年婦女。接着,公共汽車上的乘客不約而同地站了起來,做出請坐的手勢。也算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弄得中年婦女不知道坐哪,只得就近坐個位置,說聲“謝謝”。其他的人又“唰”的一聲坐下,有的嘴裏還嘟噥着,好像在爲沒有“讓”到座而感到失望。“讓座”雖然是一件小事,便透露出一種文明。――這就是社會成員間的文明的“讓”。

在電視劇《大珍珠》中,珍珠爲了救嫂子的孩子,把僅有的一碗救命的藥讓給了他,而把死的危險留給了自己的親生骨肉,故事的結局正如我們所預料的一樣,嫂子的'孩子活過來了,她自己的孩子死了。有人說珍珠傻,也有人說珍珠心狠,但我說這是一種偉大的無私。――這就是親人間無私的“讓”。

土壤爲了花朵的芬芳,讓出了自己養分;大樹爲了人們的涼爽,讓出了自己的一片綠蔭;公螳螂爲了繁衍後代,讓出了自己的寶貴生命;黃鸝爲了人們的愉快,讓出了自己的甜美的歌聲。――這些就是生物間奉獻的“讓”。

“讓”,是一種關愛;“讓”,是一種文明;“讓”,是一種無私;“讓”,是一種奉獻。

作爲21世紀的青少年,肩負着建設祖國的重擔,讓我們領略“讓”的含義,“讓”出自己的人格,“讓”出自己的魅力,“讓”出一片風采。

謙讓是一種美德演講稿2

“謙讓也是一種美德。”謙讓不僅是一個人的一種美德;一種胸懷;一種豁達;一種無私的體現,而且更是一種境界。做人的境界之高低,常常會體現在你處理人際關係的不同方式、方法上。有的人善於化解矛盾,境界。有的人則往往會激化矛盾。

在現實生活中,大家同在一個班學習,或同在一個地方生活,難免會有矛盾發生。而引發矛盾最多的,其焦點往往是利益關係。如乘公交車讓位,攙扶老人上車等。其實,我們深省一下,人生短短几十年,相逢也是一種緣分,我們彼此相互謙讓,留給世人一定是一種良好的口碑,良好的口碑纔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人與人之間相處,貴在謙和、禮讓,謙讓能折射出你做人的一種境界。

孔融讓梨是一個家喻戶曉的故事。一隻梨的大小,雖然微不足道,但它對於一個四五歲的孩子來說,是難能可貴的。謙讓其實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孔融讓梨的故事,從古至今都教育人。

做人要達到一種境界,首先是道德修養的問題。它涉及到一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人與人之間難免會產生一些矛盾、誤會或爭論,這很正常,關鍵是當事雙方都應該學會剋制自己,保持謙和、禮讓。

你謙讓了對方,並非表明你不行或無理,而是一種氣度!一種情操!從而折射出你做人的高尚境界。反過來,你爲了自己的某種利益,動輒惡語相加,拳腳相向,這恰恰暴露出你做人的境界不高。

一個人越是知識淵博、才華出衆、成就非凡,他的視覺往往就越高,對事物的認識就越深刻,越能謙讓他人。謙讓――是謙虛、包容的表現,是對對方的一種信任和尊敬。

“謙讓也是一種美德。”它能擴寬人的視野,拓寬人生之路。在人生的道路上,你心有多寬,路就有多寬。

謙讓是一種美德演講稿3

謙讓,是一種美德,是一種修養,更是一種做人的境界。學會謙讓,嘗試謙讓,在謙讓中學會生活,學會生存,那麼,就會慢慢領略到:其實,謙讓也是福。學會在什麼時候謙讓,怎樣謙讓,因爲這是一門藝術!大家到知道《孔融讓梨》的故事吧!這個故事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讓他們也學會謙讓。在今天,這也是理所當然的。試想:在激烈的競爭面前,是謙讓還是勇敢面對?這的確是對每一個人的靈魂的考驗。下面我給大家介紹關於謙讓的事。

像比如:在公交車上,我們看到了老、弱、病、殘等的人,我們都應主動謙讓他們,給他們讓座。讓他們得到我們的關愛。或下雨了,正好有位小朋友沒雨傘,你可以借給他,這也體現出了你的大度大方、謙讓。

接下來給大家講個故事!

有一對好朋友,一個叫謙讓,一個叫貪慾。他們約好一起到天堂去,他們帶的乾糧基本都夠他們路上吃的。爲了體現無私的友愛精神,他們在路上謙虛地你推我讓,時間也因此耽誤了一半。再這樣讓下去也不是辦法,貪慾開始想,既然你不要,我要。於是他把謙讓的東西吃了。後來在路上出現了奇怪的事情。貪慾吃了謙讓的東西以後,覺得胃口大開,吃了還想吃;而謙讓爲了體現他的度量,即使餓得走不動,對貪慾總是有求必應。一個是餓得走不動,一個是過飽走不動。然而天黑前終於到達了天堂。但是他們卻同時被攔在了天堂門外。貪慾說:爲什麼不讓我們進去?天使說:因爲你太貪,把朋友的東西都吃了。貪慾說:可是那都是他給我的呀。天使說:哪怕人家主動,哪怕人家心甘情願,你也不能無視於對方的飢腸轆轆。你連這點道理都不明白,如何進天堂?謙讓說:那麼我呢?爲了讓貪慾吃飽,我都快餓死了呀。天使說:如果說貪慾進天堂的可能有萬分之一,那麼你進天堂的可能連十萬分之一都不到。謙讓不解其意。天使說:把自己餓成這個樣子,絕不是美德。你把天堂當成劇場,把上帝當成觀衆了。這個故事的結局有些意外。"謙讓"過於謙讓,"貪慾"過於貪婪,兩個人最終都沒有進入天堂。看來,貪慾要不得,過分謙讓同樣不可取。固然,謙讓是一種美德,但謙讓也要分對誰,也要掌握分寸。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過分謙讓也絕不是一種美德。

所以大家一定要謙讓,這樣纔會使你更加快樂。有一句名言是魯迅說的,我把它送給大家,這句名言是:不滿足是向上的車輪。——魯迅。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