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文明禮儀主題演講稿

我們國家是禮儀之邦,文明的國度,一定要傳承這種好的習慣,高中生更要如此。關於高中文明禮儀演講稿的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爲你整理的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中生文明禮儀主題演講稿

  高中文明禮儀演講稿篇一

上週四下午高一年級在綜合樓三樓實驗室進行英語口語測試,在測試過程中,有些學生在樓道上跑跳嬉戲,打鬧喧譁,雖經測試老師多次提醒也未見成效,嚴重干擾了正常的測試秩序。其實,類似的情況之前就曾多次發生過,比如集會時說小話、去飯堂時跑步、自習課隨意討論問題、宿舍內亂吼亂叫等,儘管學校常規已作了明文規定,班主任也一再要求,但總是收效不明顯,或是經提醒有好轉,過一段時間又恢復原態。這是爲什麼呢?究其根源,我認爲,主要在於同學們沒有真正從內心認識到文明素養的重要性。的確,在我們的周圍,在我們生活的大環境裏,隨地吐痰、出口髒話、擅闖紅燈等不文明的行爲屢見不鮮;在我們的人際交往中,懂得使用表示敬意的雅語和舉止的人已經日漸稀少。但是作爲我們國華的學生,將來要成爲社會的精英人才,我們就不能隨波逐流,因此今天有必要重提文明禮儀這個話題。

什麼是文明禮儀?簡單地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種行爲規範,是表現對他人尊重和理解的過程和手段。行爲禮儀是外在的表現,而思想修養纔是真正的內核,它不僅反應個人素質教養,也能體現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中華民族素來是文明禮儀之邦,溫文儒雅,謙恭禮讓,是華夏兒女代代相傳的美德;舉手投足、音容笑貌,無不體現一個人的氣質與素養。孔融讓梨、程門立雪、三顧茅廬、張良拜師的故事我們耳熟能詳。在現在的社會中,隨着科技文化的發展,國家經濟的騰飛,我們更加要講文明懂禮貌。提高文明素養,是時代的要求,更是我們自身全面發展的需要。

文明禮儀的內容涵蓋着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乘車讓座是文明禮儀,遵守排隊秩序是文明禮儀,愛護公共財產是文明禮儀。文明禮儀貫穿在我們日常生活的點滴小事之中。曾看過這樣一篇報道,有位記者訪問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東西是在哪兒學到的呢?”科學家回答道:“在幼兒園。在那裏,我學到了令我終身受益的東西,比如說,有好東西要與朋友分享,謙讓,吃飯前要洗手……”我們完善自己的文明修養也一樣,並非一定要有什麼了不起的舉措,而是要從身邊吃飯洗手這些小事做起,與人交流注視對方,上課發言清晰洪亮、開關門時輕聲慢步、儀態表情落落大方等等。總之,應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讓文明禮儀貫穿於我們的一舉一動之中!

古人云:“不學禮,無以立”。就是說,你不學“禮”,就沒法在社會中立身。而隨着經濟的全球化和對外交流的廣泛化,我們要想立於世界之林,就必須提高我們民族的文明素養。《北京晨報》曾報道說,有一個200多人的中國旅遊團去泰國,飛機上三次用中文廣播,呼籲中國乘客不要把飛機上的耳機、毛毯和餐具帶下飛機。令人尷尬的是,下飛機時還是有中國遊客把餐具偷偷藏起來,最後被發現不得不交給乘務員。“中國人走到哪裏都是‘未見其人,先聞其聲’。”在國外,有許多公共場所都特別用漢語赫然寫着“請勿大聲喧譁!”等字樣,用以提醒中國遊客。中國公民在境外的種種不文明表現,使我們這個"文明古國"、"禮儀之邦"民族形象大受損害。相反,我們周邊的國家及地區在這方面卻做得比我們好,去年暑假,我有幸去日本參觀學習,一下飛機,就受到微笑與鞠躬的禮遇,讓我立即感到了不同國度的文明氛圍。在乘坐新幹線的時候,也頗有感觸,只見列車上的乘警在車廂內巡查時鞠一個躬,後退一步,又鞠一個躬,後退一步,這樣反覆直至退出那節車廂爲止,神情十分嚴肅謙恭,絲毫不像中國的警察那樣居高臨下、盛氣凌人。不僅日本,我們周邊的韓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也非常注重文明禮儀,而這些禮儀有許多就是從中國大陸傳承過去的,今天,作爲文明禮儀的發源地的中國人,難道我們不應爲此感到汗顏嗎?中國要走向世界,就必須重視國民的素質修養,塑造中華民族禮儀之邦的美好形象。

“國家榮辱,匹夫有責”,做爲二十一世紀的中學生,我們有責任做中華文明的傳承者,用“謙謙君子”“大家閨秀”的標準要求自己,宏揚禮儀之邦的優良傳統,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用我們的行動去感染身邊的人,用我們的真誠去打動他人的心。寒假即將來臨,同學們就將踏上回家的旅程,希望你們一路留下的'不僅是歡聲笑語,更有我們國華學子的文明素養和儒雅風度。謝謝!

  高中文明禮儀演講稿篇二

同學們:

大家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談吐舉止見文明》。

談吐舉止,簡單說,就是人們相互交往中的語言與行爲。

從一個人的言談舉止中,馬上可以憑直覺判斷出他的修養、素質,以及他性格特點中的某個側面。語調深沉,條理分明,言語準確、有分寸,不難看出這是個精明能幹、頭腦清醒的人;言辭幽默,一語破的,足以察覺此人思想深刻,且有超人的智慧;步伐堅定,透出他十足的自信;東張西望,步履輕浮,臉上似笑非笑,一副玩世不恭之態;眼盯着地,小步地挪走,表露出他的自卑與懦弱……

談吐舉止可以說是人的外殼,它有美醜之分,雅俗之別。那麼,什麼樣的談吐舉止纔是美好而文雅的呢?我的回答是:真誠和自然。

一切美的言行皆出自“真”,美的談吐首先應該是真誠的。違心、虛假的“禮貌用語”,並非禮貌;一個僞君子的彬彬有禮,只能讓人感到不舒服,沒有半點兒美可言。

臺灣一位女詩人在一首詩中寫道:“假如/你對我說過/一句一句/真誠的話/清早起來/我便會記得。”這位女詩人的心裏有一片真誠寧靜的天地,沒有半點兒人情世故。一句兩句真誠的話語比重複了千百次的客套話更讓人難以忘記。

真誠的言語、行爲,自然而然地流露出自然之態的美。白居易筆下的琵琶女,“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低眉信手續續彈”。這完全符合琵琶女的身份,人們認爲她很美,美得自然。清晨,東昇的太陽給紫禁城抹上金色的光輝,一人扛着國旗,二人護衛,三名戰士邁着莊重的正步走出城門,威武挺拔,晨光照在鮮紅的國旗上,也灑在年輕的戰士身上,這是莊嚴的美。剛剛學步的孩子,跌跌撞撞,從這幼稚的步子中透出無限的希望,這不也是一種美嗎?

美是自然的,無須雕琢,舉止的美無需模仿。生硬地模仿美的舉止,倒會變成醜。對“東施效肇”的典故,人們不免付之一笑。但仍有人有意無意地重蹈着東施的覆轍。崇拜明星,可以算是對美的追求,本無可非議;可把自己的頭髮、衣服、鞋子甚至音調、表情都改成明星的樣子,變成了一個模型,真的自己消失了,還哪裏談得上美呢!

讓我們拋棄虛僞,拋棄造作吧!讓我們多一些真誠和自然吧!

  高中文明禮儀演講稿篇三

在校園裏有些學生在樓道上跑跳嬉戲,打鬧喧譁,雖經學生會和老師多次提醒也未見成效。其實,類似的情況之前就曾多次發生過,比如去飯堂時跑步、自習課隨意討論問題、宿舍內亂吼亂叫等,儘管學校常規已作了明文規定,班主任也一再要求,但總是收效不明顯,或是經提醒有好轉,過一段時間又恢復原態。這是爲什麼呢?究其根源,我認爲,主要在於同學們沒有真正從內心認識到文明素養的重要性。的確,在我們的周圍,在我們生活的大環境裏,隨地吐痰、出口髒話、擅闖紅燈等不文明的行爲屢見不鮮;在我們的人際交往中,懂得使用表示敬意的雅語和舉止的人已經日漸稀少。但是作爲我們國華的學生,將來要成爲社會的精英人才,我們就不能隨波逐流,因此今天有必要重提文明禮儀這個話題。

什麼是文明禮儀?簡單地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種行爲規範,是表現對他人尊重和理解的過程和手段。行爲禮儀是外在的表現,而思想修養纔是真正的內核,它不僅反應個人素質教養,也能體現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中華民族素來是文明禮儀之邦,溫文儒雅,謙恭禮讓,是華夏兒女代代相傳的美德;舉手投足、音容笑貌,無不體現一個人的氣質與素養。孔融讓梨、程門立雪、三顧茅廬、張良拜師的故事我們耳熟能詳。在現在的社會中,隨着科技文化的發展,國家經濟的騰飛,我們更加要講文明懂禮貌。提高文明素養,是時代的要求,更是我們自身全面發展的需要。

文明禮儀的內容涵蓋着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乘車讓座是文明禮儀,遵守排隊秩序是文明禮儀,愛護公共財產是文明禮儀。文明禮儀貫穿在我們日常生活的點滴小事之中。曾看過這樣一篇報道,有位記者訪問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東西是在哪兒學到的呢?”科學家回答道:“在幼兒園。在那裏,我學到了令我終身受益的東西,比如說,有好東西要與朋友分享,謙讓,吃飯前要洗手……”我們完善自己的文明修養也一樣,並非一定要有什麼了不起的舉措,而是要從身邊吃飯洗手這些小事做起,與人交流注視對方,上課發言清晰洪亮、開關門時輕聲慢步、儀態表情落落大方等等。總之,應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讓文明禮儀貫穿於我們的一舉一動之中!

古人云:“不學禮,無以立”。就是說,你不學“禮”,就沒法在社會中立身。而隨着經濟的全球化和對外交流的廣泛化,我們要想立於世界之林,就必須提高我們民族的文明素養。《北京晨報》曾報道說,有一個200多人的中國旅遊團去泰國,飛機上三次用中文廣播,呼籲中國乘客不要把飛機上的耳機、毛毯和餐具帶下飛機。令人尷尬的是,下飛機時還是有中國遊客把餐具偷偷藏起來,最後被發現不得不交給乘務員。“中國人走到哪裏都是‘未見其人,先聞其聲’。”在國外,有許多公共場所都特別用漢語赫然寫着“請勿大聲喧譁!”等字樣,用以提醒中國遊客。中國公民在境外的種種不文明表現,使我們這個"文明古國"、"禮儀之邦"民族形象大受損害。相反,我們周邊的國家及地區在這方面卻做得比我們好,去年暑假,我有幸去日本參觀學習,一下飛機,就受到微笑與鞠躬的禮遇,讓我立即感到了不同國度的文明氛圍。在乘坐新幹線的時候,也頗有感觸,只見列車上的乘警在車廂內巡查時鞠一個躬,後退一步,又鞠一個躬,後退一步,這樣反覆直至退出那節車廂爲止,神情十分嚴肅謙恭,絲毫不像中國的警察那樣居高臨下、盛氣凌人。不僅日本,我們周邊的韓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也非常注重文明禮儀,而這些禮儀有許多就是從中國大陸傳承過去的,今天,作爲文明禮儀的發源地的中國人,難道我們不應爲此感到汗顏嗎?中國要走向世界,就必須重視國民的素質修養,塑造中華民族禮儀之邦的美好形象。

“國家榮辱,匹夫有責”,做爲二十一世紀的青少年,我們有責任做中華文明的傳承者,用“謙謙君子”“大家閨秀”的標準要求自己,宏揚禮儀之邦的優良傳統,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用我們的行動去感染身邊的人,用我們的真誠去打動他人的心。寒假即將來臨,同學們就將踏上回家的旅程,希望你們一路留下的不僅是歡聲笑語,更有我們國華學子的文明素養和儒雅風度。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