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明禮儀演講稿

中華魂,是中華民族的生命之本。關於中華文明禮儀演講稿的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爲你整理的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中華文明禮儀演講稿

  中華文明禮儀演講稿篇一

各位尊敬的老師同學們大家好:

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五千年明,書寫着永不平息、對美妙幸福的尋求,展現着永不磨滅、對民主強盛的探尋。連綿的歷史、殘暴的文明,素來就不中止過。

中華民族原來就是禮儀之邦,出言不遜,謙恭禮讓,是華夏兒女世代相傳的美德;在古代的社會中,我們更加要講文明,懂禮貌,提高文明素養。

文明禮儀的內容涵蓋着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乘車讓座是文明,遵守排隊秩序是文明,愛護公共財產是文明。()文明禮儀貫穿在我們日常生活的點滴小事之中。所以我們更應該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讓文明禮儀貫穿於我們心中。

站在時代的今天,讓我們暮然回顧:一個民族,要獨立、要生存、要發展,不僅需要強大的民族經濟、需要堅實的物質基礎,還需要強烈的民族自負心與自尊心,更需要一種博大深沉的民族精神。這是支撐一個民族存在與發展的強大精神動力與精神支柱。千百年來,中華民族之所以可以歷經磨難而不衰,飽嘗艱辛而不屈,千錘百煉而愈加頑強,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在歷史的長河中,造成了以愛國主義爲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

我們是華夏兒女,炎黃子孫,是中華民族的新一代。黃河在我們的血脈中流淌,長城讓我們永遠堅強,“神舟”載人飛船使我們的天地無窮廣闊。傳承了五千年的民族精神,正等候我們去發揮光大。“團結同一、喜好跟平、勤奮英勇、發奮圖強”,我們的民族精神蓬勃向上,我們的來日更加光輝。

“國家榮辱,匹夫有責”,做爲二十一世紀的國小生,我們有責任做中華文明的傳承者,用“謙謙君子”的標準要求自己,宏揚禮儀之邦的優秀傳統,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用我們的行爲去感染身邊的人,用我們的真誠去打動他人的心。願望大家一路留下的不僅是歡聲笑語,更有我們中華學子的文明素養和儒雅風姿。將來屬於我們,世界屬於我們,讓我們在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陶冶下,耐勞學習,堅強拼搏,時刻籌備着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爲中華民族的偉大振興而盡力鬥爭!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到此停止。

  中華文明禮儀演講稿篇二

在世界的東方,在黃河。長江。橫貫的地方,繁衍西生息着56個民族,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中華民族,共同締造了一個偉大的國家----中國,創造了燦爛的文明----中華文明。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中華傳統美德影響深遠。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中華文明在經濟。科技和文化等方面曾經遙遙領先於世界。而今,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指引下,偉大的民族再次走了復興的道路。改革開放以來,在‘一國兩制’方針指導下,香港。澳門迴歸祖國,海峽兩岸關係不斷髮展。我國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文化。藝術。體育事業日益繁榮,社會生活和社會面貌發生了深刻變化。

在光輝的改革開放歷程中,從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到國有企業改革攻堅,從沿海經濟特區建立到多層次對外開放格局形成,我國確定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建設逐步推進黨和人開創了建設中國特色主義道路,產生了把馬克思主義同當代中國實踐和時代特色相適應我們都是炎黃子孫,我們都是龍的傳人,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精神和傳統美德是我們每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在科教興國的旗幟下,在可持續發展的真程上。我們共有的家園會更美好,我們祖國的明天會更輝煌。

我們青春年少。意氣風發,是“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我們要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從點滴做起,有一熱分發一分光,爲中華復興奉獻我們的青春和力量。

  中華文明禮儀演講稿篇三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文明美德,你猶如一泓清泉,滋潤我幼小的心田,你猶如陽光雨露,沐浴着我健康向上、茁壯成長。

從小,爸爸媽媽就教育我做一個大寫的人。是啊,“人”字是一撇一捺相互支撐起來的,是頂天立地的。它寫起來容易,做起來卻難。我也常常在思考,我要做一個怎樣的人呢?答案毋庸置疑:做一個文明的人!做一個具有中國傳統美德的人。文明是什麼?美德是什麼?是路上相遇時的微微一笑,是他人有難時伸出的熱情之手,是平時與人相處時的`真誠付出,是見到師長時的深情問候,是不小心撞到對方時的一聲“對不起”,是彎腰將一片片垃圾放入垃圾箱的舉動,是看到有人隨地吐痰時的主動制止……文明美德是尊重,是禮讓,是誠信,是寬容……是一種品質,一種修養,是一種受人尊敬並被大家廣泛推崇的行爲。

作爲一名新時代的少年兒童,我必須處處嚴格要求自己。在家庭裏,我孝順長輩,關愛兄弟姐妹,主動幫助父母親分擔家務,不讓爸爸媽媽操心;在學校裏,我文明禮儀,團結友愛,勤奮學習,當好老師最滿意的小助手,做同學最好的朋友;在社會上,我尊紀守法,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守公共秩序,做一個文明的小公民。正是這些良好的美德,所以我經常得到人們的信任、誇獎和喜愛。

我用我真誠的心,溫暖着身邊的每一個人。記得去年冬天,快放寒假時,六二班的楊椿楓同學家裏不幸着了火災,看着他傷心的樣子我真的好難過。我和同學們一樣,把自己積攢了一年多的零花錢,全部捐給了他們家,還把自己的衣物、學習用品送給了他。當我看楊椿楓同學的媽媽,拿着大紅紙書寫的感謝信來到學校時,我覺得心裏暖烘烘的!張超同學是從鄉下轉學到我們班來的,由於他家境貧窮,學習成績也不太好,他總是顯得有些恐懼與不安。我要主動地向他伸出溫暖之手,讓他感受到集體的溫暖!我向班主任要求和他同桌,和他一起學習,下課和他聊天,幫他熟悉學校環境,邀請他參加同學們的活動,我還發動同學們捐給他許多課外書籍和學習用品,幫助他解決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難!漸漸的,他的臉上的笑容增多了,成績也有了飛速的進步!重陽節,我和班裏的幾位同學,買上幾個大的西瓜,到敬老院去看望老人們,爲老人們唱歌、跳舞,陪老人們開心地玩了一整天。像這樣的小事,我總是在默默地做着。送人玫瑰,手有餘香。文明美德之花,裝扮了我心靈的春天,讓我感到無比快樂。

大家一定聽過《讓地三尺》這個具有中國傳統美德的故事。清代禮部尚書張英在京在官,他的家人修治府第,因地界的問題與鄰居發生了爭執,兩家誰也不讓誰。張英知道此事後,給家人寫了一封書信,內容是一首詩:“千里修書只爲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他勸解家人,對人要寬容,主動謙讓。張英的家人接到信後依照他的意思,在原地界上讓出了三尺土地,以示不再相爭。鄰居看到張家這樣心胸寬廣,非常感動,也朝裏讓了三尺,過道多了六尺,爲此陡然開闊,行人不再感到狹窄,一時間,兩家處理問題的做法傳爲佳話。

尊重、寬容和謙讓,是一種美德,令人間平添許多溫情!古人尚且如此,那麼作爲現代社會的我們,更應該學習。星期一的那天,我特別高興,因爲我穿着姑媽從上海給我寄來的漂亮的羣子去上學。可是意想不到地事發生了,當我蹦蹦跳跳地去學校食堂吃早餐時,突然與端着一碗粉只顧埋頭走路的張明宇同學撞了個滿懷。明宇一個趔趄,將一碗粉全潑在了我的身上。突如其來的意外,讓所有的人都楞住了,似乎等待着一場“脣槍舌戰”暴風雨的來臨。明宇也嚇呆了,結結巴巴地說: “對不起……對不起……”我微微一笑,關切地問“你沒燙髮着吧?”瞬間,矛盾在微笑中變得雲淡風清。是啊!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其實,文明美德,離我們不遠,就在我們身邊,我們所做的一切,不都是在承繼和弘揚傳統美德嗎?讓我們從小播下文明美德的美好種子,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感染身邊的每一個人,爭做一位名副其實的文明美德好少年!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