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質演講稿

素質教育也要分級嗎?

素質演講稿

是的!人受到大腦和身體發育的影響,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有不同的理解能力和心理素質,教育方法當然也不能一概而論。

從某種意義上說,教育實際上是老師和學生的一場心理較量,兵法講究“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那麼我們就先來思考一下國小生的特點。第一,對一個十歲左右的孩子來說,從日常環境中學到的永遠要比可以用語言描繪出來的道理深刻有意義。第二,這個年齡的孩子記憶力要比理解力強很多。第三,雄心壯志不屬於兒童,從小事教起纔是明智之舉。

這樣一來,國小教師應該掌握的教育原則就應該很清楚了。

首先,老師應該發揮一切能力,盡力在學校製造一個榜樣世界。這對老師的要求非常高。所謂素質教育,在我看來,實際上是教師的素質考察,只有高素質的老師才能教出高素質的學生。名師出高徒。在學校,日常環境的主體實際上就是老師本身。我們班的水池旁長年都保持有一塊香皂,那都是我從自己家裏拿來的。我常對孩子們說,一塊香皂本身其實並不值什麼,但是當你用它來給其他人提供幫助的時候,它就不再只值一塊香皂了。後來,我們班形成了這樣的氛圍,幾乎沒有自私的孩子,都很願意幫助別人,大家像是生活在一個溫暖的大家庭。

其次,不要試圖引導孩子理解許多大道理,記憶對他們的幫助可能更大。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素質教育可不是要大家把書本都扔掉,書上有許多東西還是必須記憶的,而且對孩子是有好處的。教育過程中,如果孩子可以通過理解來記憶那自然是好,但是總有知識是當時理解不了的,而且數量還不少,那麼記憶就是他們學習的最高效的方法了。同時,在大部分孩子的能力、特長、興趣都不明朗的啓蒙階段,儘可能多的利用孩子的記憶能力,多讓他們接觸各種各樣的新鮮事物,不管是不是和書本有關,也是對孩子有極大幫助的。

再次,從時時刻刻的小事入手也是訣竅之一。有許多老師家長常用競爭激烈阿要上名校阿要出人頭地啊,諸如此類的話來“激勵”孩子,可是往往起到了反作用。對城市裏的這些沒有生活壓力的孩子來說,玩還是比出人頭地來的重要。不過不要緊,暖棚裏一樣可以長出鮮豔的花朵。只要我們平時注意觀察,迎合孩子的心理,從平時小事入手,一樣可以起到作用。教育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是一朝一夕,一兩句話就可以完成的,時時刻刻,持續不斷纔是訣竅。

素質教育在我國還在摸索階段,以上是我的'一點拙見,還請各位有識之士不要見笑。

談到如何提高員工的素質,我認爲,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這個問題只是一種表象,在我們這個行業中,現階段員工素質的提高固然重要,但是,更深層和更重要的我覺得在於決策者和經營管理者自身素質的提高。爲什麼這麼說呢?首先,有一個事實不能迴避,那就是我們的經營者,特別是在這個行業摸爬滾打多年並積累了一定經驗的創業者,在過去特定的行業環境中同樣爲生存而適應這個行業,在我們身上也帶有部分行業的思維習慣和行爲特徵,這一點需要我們認識並重視。同時要儘可能的擺脫某些消極的習慣在決策和管理中的出現,用現代工商管理思想的方法全面武裝和充實自己。因爲“此時非彼時。”其次,在管理理論中有一種說法,一個企業就象一個人一樣,同樣有性格,個人的性格類比於企業的企業文化。一個企業決策者的思維和行爲特徵將直接決定和影響下屬和企業在公衆中的行爲印象。打個比方,如果一個企業的決策者或管理者的性格在平時更多的表現爲一種急躁的成分,那麼,我們可以想象,這個企業的各級管理層和執行層的特徵和行爲表象會出現穩重的特徵嗎?再者,想必我們都知道,“一隻虎帶領一羣羊”和“一隻羊帶領一羣虎”的含義。這些都直接說明,提高員工素質的前提必須是我們的決策者以及經營管理者首先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質。

在決策者自身素質提高的同時,我覺得提高員工的素質和一個企業人力資源的管理水平關係最爲密切。我們平時聽得較多的是如何提高“顧客滿意度”,然而,片面的追求“顧客滿意度”很容易導致對“員工滿意度”的忽視,要知道,企業市場行爲的全部過程自始至終都體現着員工參與的主導作用。在這種思想的主導下,把激發員工的忠心和進取心放在首位,給大家營造出一個快樂舒心的工作環境,進而產生最佳的工作成果,已經成爲企業長遠競爭並取得優勢的首要因素。但時,現實是在一些企業的決策者看來,中國現在是一個人力資源嚴重過剩的國家。他們認爲中國什麼都缺,惟獨人才不缺,因爲一方面市場上有大量“伺機而動”的熟練員工可供挑選;另一方面,企業如果對員工投資培訓,員工長了本事就遠走高飛,企業豈不成了其他企業的培訓部?於是,很多企業只希望從別處挖來能人,卻不願自己培養頂樑柱,而能人既然可以從別處挖來,或遲或早也很可能被別人從自己手中挖走。與企業對人才缺乏信任相對應的,必然是造成人才對企業缺乏忠誠。在歐美高GDP國家的企業裏,人力資源管理的重點是怎樣留住人才,亞太地區的一些低GDP國家的企業,則把過多的精力放在如何招聘人才上。我們的企業太不重視對員工的培訓,在留住員工方面的投入十分不足。比如,很多企業的員工沒有交流的平臺,企業的信息缺乏透明度,員工很難參與決策,很難將自己的命運與企業的長遠發展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