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耳日 講話

從國務院組織的第一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中可以看到,0~14歲聽力言語殘疾兒童致殘的原因和所佔的比例是:原因不詳的佔27.79%,中耳炎佔17.47%,高燒疾病12.97%,藥物中毒11.92%;家庭遺傳9.08%,發育畸形6.95%,妊娠期疾病2.8%;地方併產鉗外傷、嗓音等均不到1%。前四項佔70%以上。近30%的家長說不清孩子致聽力殘疾的原因,也就是說家長對於孕期或嬰兒期致聾原因不瞭解,對於可能使胎兒或嬰兒致聾的因素不能排除。

愛耳日 講話

這需要社會多宣傳愛耳防殘的科學常識,家長應多學習這些知識並採取保護胎兒和嬰兒順利成長的措施,使兒童不受致殘因素的影響。近40%的原因中有的是可以避免的,如,可以不用耳毒性抗生素要來避免藥物中毒;有的是可以正確治療而無後遺症的,如中耳炎等。如估算我國一年新增3~4萬聾兒,那麼有2~3萬名是在前4項致聾原因之內。排除了這4項原因就可少產生約70%的聾兒。

在調查中還看到0~4歲的聽力殘疾兒童中城市佔5.64%,城鎮佔11.16%,鄉村佔83.2%。這說明大多數(80%以上)聽力殘疾的嬰幼兒和少年在廣大農村,也就是宣傳防聾科普知識和愛耳工作的重點和難點所在。還有另一項統計:一些少數民族地區各類殘疾兒童佔被調查人口的比例大於全國的'平均數。全國是每千人中有殘疾兒童7.75人,侗族是10.5人,藏族10.64人,白族11.01人,苗族11.97人,土家族12.04人,瑤族14.81人,壯族15.82人,彝族20.01人,哈尼族高達29.69人,近4倍於全國平均數。而這些生活在廣大農村的少數民族地區更是重點中的重點。在致殘兒童比例大的地區和民族中開展愛耳防聾工作可以更快收到效果。據世界衛生組織估算,全世界有輕度聽力損失者近6億,中度以上的聽力損失者2.5億。

節日由來

聽力與語言是人類相互交流和認識世界的重要手段,然而,耳病和聽力障礙的陰霾卻襲擾着人類。據世界衛生組織估算,全世界有輕度聽力損失者近6億,中度以上的聽力損失者2.5億。我國

全國愛耳日

有聽力障礙殘疾人2057萬,居各類殘疾之首,佔全國人口的16.79‰,其中七歲以下聾幼兒可達80萬,每年還將新產生聾兒3萬餘名。老年性耳聾有的949萬,隨着人口壽命增長和老齡化,老年性耳聾的人數不斷增加。聽力障礙嚴重影響着這些人的社會交往和個人生活質量。

導致耳聾的因素有耳毒性藥物、遺傳、感染和疾病,近年來,因環境噪聲污染、意外事故導致耳聾的人數逐漸增多。這一人數衆多、特殊困難的殘疾人羣體,已引起全社會,特別是衛生部門的高度重視。全國部分城市已經成立了防聾指導小組,開展了耳聾的流行病學調查,並積極拓寬與世界衛生組織及其它國際組織的合作領域,廣泛開展學術交流。衛生部組織頒發的《常用耳毒性藥物臨牀使用規範》,對加強耳聾性藥物的使用管理,減少聽力語言殘疾的發生將發揮重要的作用,1998年1月,衛生部、教育部、民政部、全國婦聯、中國殘聯等有關單位的領導及在京的聽力學界、特殊教育學界的知名專家進行座談,大家一致建議由衛生部牽頭,儘快確立全國“愛耳日”,加強社會宣傳,普及耳聾預防和康復知識,以減少耳聾發生。

1998年3月,在政協第九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社會福利組15名委員針對我國耳聾發病率高、數量多、危害大,預防薄弱這一現實,提出了《關於建議確立愛耳日宣傳活動》的第2330號提案。這一提案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經中國殘疾人聯合會、衛生部等10個部門共同商定,確定每年3月3日爲全國愛耳日。

2000年3月首次全國愛耳日座談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首次全國愛耳日的主題是:“預防耳毒性藥物致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