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生感恩自然回饋自然徵文

感恩是一種修養,感恩是一種氣度,感恩是一種境界,感恩是一種美德,感恩是一種人品,感恩是一種智慧,感恩更是一種責任。下面應屆畢業生小編爲大家推薦幾篇感恩自然回饋自然徵文,希望大家喜歡!

國小生感恩自然回饋自然徵文

  【1】感恩自然回饋自然徵文

當我們慢慢長大,回憶往昔,有多少美好的事物流連腦海,隨着時光的飛逝,越來越清晰,直至成爲我們生命中永恆的印記。

感謝烏雲,讓我們在陰雨中倍感陽光的珍貴;感謝風雨,讓我們經過洗禮後變得更加堅強;感謝所有過去和即將到來的經歷,讓我們的人生如畫……讓我們學會感恩,用感恩的心照亮前方的路,還有什麼不值得感恩的呢?

感謝父母給我們陽光的生命;感謝老師把我們帶進知識的海洋;感謝花朵給我們燦爛的春天;感謝對手讓我們心靈更加強大;感謝朋友讓我們的生活不再孤單;感謝故鄉帶我們永久的回憶。

感恩生養你的人,因爲他們給了你生命,使你能享受擁有陽光雨露的每一天;感恩鼓勵你的人,因爲他們給了你力量,使你不怕困難,勇住直前;感恩教育你的人,因爲他們他們啓迪你的矇昧,使你能學到知識;感恩鍾愛你的人,因爲他們給了你愛,使你懂得去愛,懂得分享愛。

讓我們去學會感恩吧!讓我們用最燦爛的微笑,給勞累了一天的父母消除疲勞;讓我們用最真誠的行動,給無私奉獻的老師們帶去安慰;讓我們用最誠懇的態度,給親密的朋友們帶來歡樂;讓我們用最陽光的心情,讓每天的生活更輕鬆;讓我們用一顆堅強的心靈,去面對生活中的挫折與失敗;讓我們用最純潔的情感,去感謝大自然的每一朵花,每一棵草,每一株樹,每一滴水和每天升起的太陽。

學會感恩其實並不難,只要我們用明亮的眼睛去觀察;用靈敏的耳朵去聆聽;用純潔的心靈去體味;去珍重,去珍惜,去回饋……

  【2】感恩自然回饋自然徵文

教育之“育”,應該從尊重生命開始,使人性向善,使人胸襟開闊,使人喚起自身身上的美好“善根”。“學會認識,學會做事,學會共同做事,學會生存”是現代教育的四大支柱,而感恩教育則是四大教育支柱的綜合體現。什麼是感恩教育呢?就是對他人、社會和自然給予自己帶來的恩惠和方便在心裏產生認可並意欲回饋的一種認識,一種情懷和行爲,說白了就知恩、報恩。感恩教育則是教育者運用一定的教育方法與手段通過一定的感恩教育內容對我們的學生或者子女實施的識恩、知恩、報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

感恩,說明一個人對自己與他人和社會的關係的正確認識;報恩則是一種責任感。感恩不僅是一種情感,更是一種人生境界的體現,是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體現,永懷感恩之心,才能從別人那裏得到更大的情感回報。

現代社會已經成爲“獨生子女時代”,“四位老人、兩位父母和一個孩子”的“421”家庭模式成社會的主導,對獨生子女的嬌慣和溺愛,滋長了孩子們的自我意識,一切活動都以自己爲中心,在家中是“小皇帝”,在學校則目空一切,眼中只有自己,形成了只知道“我該怎麼樣”,不知“該我怎樣”;只知“我要什麼”,不知“要我什麼”;不知尊師敬長,關愛他人。現代教育強調讓孩子們“張揚個性,自主成長”,但這絕不是讓孩子們自覺成長,過於強調個性的凸顯而忘本,容易使孩子們失去起碼的道德準則和歷史責任感,爲所欲爲。很多孩子在大把大把的浪費時,早已經忘卻了“粒粒皆辛苦”,把父母爲之的付出看得理所當然,他們記得住自己的明星、偶像,卻記不住自己父母的生日;他們知道麥當勞、肯德基價格卻不知父母的疾苦。自私自利,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奉獻,這對於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教育來說,是多麼的危險,多麼悲哀啊,難道還能夠說我們的教育是成功的嗎?

爲了我們的民族,爲了我們“禮儀之邦”千百年的榮譽,我們必須教育我們的學生學會感恩,培養他們積極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培養他們優良的心理品質;培養他們的樂觀向上的心理素質。讓學生學會感恩,培養學生的感恩品質。教育必須以學生的“成人”爲出發點,讓學生“成才先成人”,努力培養“有德又有才”的接班人。“亡羊補牢”,感恩教育是學校德育教育的迫切需要,是學校教育的根本出發點之一。

中華民族更具有傳統的“感恩”傳統。“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的動人詩句;“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的胸懷;“恩欲報,怨欲忘,抱怨短,報恩長”的經典詩句,集中反映了古人對感恩的認同。感恩是社會上每個人都應該有的基本道德準則,是做人的起碼的修養,也是人之常情。不會感恩或者不願意感恩,既是缺乏修養的表現,又是缺乏人文關懷、情感冷漠、缺少人情味的表現。

我們的教育不僅要教我們的孩子如何學習,怎樣學習,更要教孩子如何做人,怎樣學會感恩。我們的感恩教育不要好高務遠,要從諸如教育學生主動幫助老師擦黑板,對師長有禮貌,尊重老師,關心理解父母,爲父母分憂等不起眼的實在小事做起,着重培養學生的感恩意識,使他們“吃水不忘掘井人”,永不忘記別人的幫助之恩,不忘父母師長的養育教導之恩。我們感謝父母,因爲他們養育了我們;我們感謝老師,因爲他們給了我們知識,提高了我們的能力;他人關心和幫助了我們,我們應該感謝他們。這些看似簡單樸素的感恩教育卻蘊涵着深刻的人情味和人文關懷。

感恩,來自於心理的滿足,來自於對人對事的寬容和理解,來自於一種回報他人和社會的良好心態。感恩,能夠促進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有利於良好的人際關係的建立。感恩,使人少些抱怨,少些仇恨,少些對抗,多些寬厚,多些友善,多些快樂,使人有積極的人生觀,有健康的心態,能夠善待他人的誤解與錯誤。擁有一顆感恩的心,纔會對生活對人生充滿希望,纔會理智地面對人生旅途中的一切挫折和不幸,才能從容地面對一切思想上的是是非非,才能帶來他人對自己的尊重與感激。感恩,善待了自己,也快樂了自己。

人,離不開羣體,惟有學會感恩,感謝生活,感謝父母師長,纔會更加熱愛生命,關愛他人,收穫和平與快樂。只有不忘父母之恩、人民之恩、祖國之恩,才能弘揚中華民族“孝廉”之美德。我們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過程中,應該大力弘揚感恩文化,教育我們的學生學會感恩,讓感恩教育成爲學生重要的必修課.

  【3】感恩自然回饋自然徵文

一縷溫暖的陽光,讓人感動;一聲悅耳的鳥鳴,讓人感動;一句關懷的話語,讓人感動;一個燦爛的笑容,也讓人感動。正因爲這所有的感動,才讓我懂得了感恩,學會了感恩。

常懷感激,就如在心中點燃一盞燈,燈的光芒,足以溫暖冰冷的心靈,足以洞穿沉寂的黑暗。愛因斯坦有這樣一盞燈,所以在他的獲獎感言中提了這個又提了那個,卻唯獨沒有自己;蘇軾也有這樣一盞燈,所以就算在被貶之後,也能在自然中逍遙,在生活中不敗。我在報上看到這樣一則消息:湖南兩姊妹在小時候一次落水,被一個好心人救起,那人沒有留下姓名就走了。兩姊妹和她們的父母覺得,生命是人家救的,卻連一聲感謝的話都沒有對人家說,發誓一定要找到這個恩人。他們整整找了20年,兩姊妹的.父親去世了,她們和母親接着千方百計地尋找,終於找到了這位恩人,爲的就是感恩。兩姊妹跪拜在地上向恩人感恩的時候,她們兩人和那位恩人以及過路的人們都禁不住落下了眼淚。這事讓我很難忘懷,兩姊妹漫長20年的行動告訴我,到什麼時候都不要忘記對有恩於您的人表示感恩。而感恩的那一瞬間,世界變得是多麼的溫馨美好。

感恩是對生命恩賜的領略,是對生存狀態的釋然,是對現在擁有的在意,是對有限生命的珍惜,感恩是對賜予我們生命的人的牽掛,感恩是對陌路關愛的震顫。感謝天地,感謝命運,天地寬闊,道路坎坷,但只要心中有愛,心存感恩,我們就可以前行。

在人際交往中,情感是流動的,而且是雙向流動的,愛的能量是不斷流動着的美好感情的匯聚。

爲什麼對生活和他人總是抱怨的人不快樂?因爲情感的通道被抱怨堵後,心靈處於封閉的狀態,生命的能量在抱怨中一點一點的消耗枯竭。不論男人還是女人,當他/她不以感恩之心面對生活,而是以自我爲中心畫地爲牢時,他/她的生命就會停止成長,甚至過早地凋謝.當他/她的情感裏充滿抱怨時,他/她的生命長河就會因裹挾太多的泥沙而無法流動.感恩不是單純的一種情感表達,而是生命能量的一種積蓄,以及對他人對萬物的一種尊重。

感恩是情感的保鮮劑,防腐劑,懷着感恩之心與親人,友人和愛人進行溝通,誤解、不滿隨時可以化解,因爲感恩之心讓每個人學會觀察,既觀察對方,也觀察自己,既觀察外在的自我,也觀察內心的自我。在多角度的觀察中能會隨時變換角度,保持生命在自變中不斷有新鮮的感受和體驗,使情感不會腐爛和變質。

朋友,讓我們在感恩中成長,體會感恩的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