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課程的效果及早教方法

這年生育高峯,催生了嬰幼兒保健和教育市場的火熱。各種愛嬰機構、早教中心如雨後春筍般涌現。據瞭解,絕大多數早教中心基本都宣稱能開發兒童多方面的潛能,如各種感覺、專注度、想象力、社交能力、學習能力等等,還有情商、智商等。每週1-2節課,上課方式以親子互動遊戲爲主;不同的早教機構收費不同,每堂課便宜的只需幾十元,貴的高達數百元。

早教課程的效果及早教方法

給兒童上課可不簡單,貴的自有貴的道理。部分早教機構宣稱自己採用的是歐美教學模式,課程以“德國奧爾夫音樂的原本性、瑞士達爾克羅茲的體態律動、戈登的音樂性向”等理論爲基礎,將7-36個月分成多個階段,每個階段鍛鍊不同的.能力,每次課程3個月。記者粗略算了一下,一個孩子若要完整地學完早教課程,大概需要近1萬元。

實際效果不如家長期望

在一家早教中心,記者看到一位年輕老師努力地教家長,讓家長告訴1歲不到的孩子,手中的玩具是可以用手摳的。雖然老師和家長們都十分賣力,但不少孩子看起來並不能理解。似懂非懂中,一節課很快就結束了,課堂上還時常伴隨着哭鬧聲。大多數家長對早教寄予很高的期望,希望投入能夠帶來回報,希望自己的孩子確實能夠在將來的學習上領先於其他孩子。但據記者瞭解,對照早教的實際效果,家長們的期望有點過高了。

記者採訪了幾位家長,一位家長用不確定的語氣告訴記者:“說實話學了半年了,好像也沒什麼大的長進。但是潛移默化的效果總會有一點吧。”另一位家長倒是挺實在:“看了教學的內容,也不指望真能提高多少智力,只是早教中心的地方比較大,適合孩子多練練爬啊、走啊的能力。”

專家認爲,早教應包含這些內容:

一、讓孩子多運動。這種運動應該是獨立的、帶有探索性質的,而不是家長或老師的指令。

二、讓孩子學會表達、溝通。學會與人交流,父母應該在生活情境中和孩子交流所看到的、聽到的、吃到的、玩到的。

三、確保孩子學會自我照顧。如吃、喝、拉、睡等,很多家長認爲這些能力孩子大了自然會,這是不正確的,忽視這點會讓孩子養成眼高手低的個性。

四、應該培養孩子良好的性格。如孩子常想要什麼就必須立即得到,否則便哭鬧不止,家長應讓他們學會忍耐和等待。當然,早教中心寓教於樂開發學習技能,適當選擇未嘗不可,但家長不應拔苗助長期望過高,生活技能應是早教的主要內容,家長也應該是早教的第一老師,早教中心無法代替。

知名專家溫馨提示:早教就是父母給孩子創造一個豐富、快樂的成長環境,圍繞這點,家長在家裏也可以教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