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的益智課程的淺析

工作狀況下,我其實是一個講效率的人,但是跟孩子在一起,效率不在我的詞典裏,一方面跟孩子講效率是給自己找彆扭,另一方面,最根本的是,我真心地愛跟孩子玩,因爲,玩的時候,他們快樂,我也快樂。

簡單的益智課程的淺析

當然,更不用說,玩的時候,我的孩子其實是在學習。

雖然美國教育學家約翰霍特說:“我們和嬰兒玩遊戲,唯一的好理由就是因爲我們愛他們,很高興和他們玩這些遊戲,在玩的過程中分享他們的歡樂,而不是因爲我們希望他們以後可以去上大學。是孩子和遊戲帶給我們的快樂使遊戲變得有趣、值得、對孩子有益。如果沒有了快樂,取而代之的是一些關於未來智商和分數的無情計算,那麼我們就剝奪了遊戲的精神”,我不至於在玩剪刀石頭布的時候考慮是否出剪刀會讓我的孩子離某某名牌大學更近一步,但是,在當下嚴酷的競爭環境中,要讓我跟孩子玩的時候,不往益智方面考慮,完全不含任何功利性,還是很難。

幸好,對年幼的孩子來說,玩,在99%的情況下,幾乎都是益智的,是孩子成長的過程、學習的必要手段。

孩子在玩耍中學

孩子出生的時候,自備了一套“經驗一預期”系統,使其生存成爲可能,比如餓了要吸奶,冷了要哭,被人碰了要踢一腳,還有,要呼吸。同時另有一套叫做“經驗-依賴”的系統,由尚未確定功能的大腦神經迴路組成,則是決定孩子今後的發展的,需要後天的“配置”和“安裝”。孩子之所以需要學習,就是爲了給予這些神經迴路最多最大的刺激,以最大限度地完善這個系統,便其在未來人生中更具有競爭力,獲得更多的資源和財富(物質的和情感的)。

嬰兒是不可能揹着手坐起來聽老師講課的,大自然的安排是讓孩子通過玩耍學習。天澤7個月的時候,最喜歡的玩法是趴在地上,把一個小車往前推,然後爬過去,抓住,再推,幾個星期“玩”此不倦。在這個過程中,他學到了什麼?――木頭地板是硬的、涼的;小車可以滾動,而滾動的方向跟推它的方向一致;小車滾到地毯上就會停下來;推車的時候,用力的大小決定車跑的距離;車跑得遠的話,需要多爬幾步;爬到車跟前抓住它,需要手腳的協調以及手和眼的配合:今天的金屬小車小卻重;這輛車顏色好鮮豔,他們說它是“紅”的……

很多我們視爲理所當然的東西其實都是習得的。重力、慣性、遠近、形狀、質地、顏色、數目這些基本概念更是在幼年通過感性的玩耍而非經驗性的課堂學習掌握的。

瑞士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的認知理論認爲,兒童獲取知識是建立在行爲基礎之上的。知識“既不是內在組織構成的,也不是僅由經驗提供的,而是通過兒童與環境的相互作用而構建的”。也就是說,孩子需要儘可能通過玩耍與環境形成互動,達到掌握和理解周圍事物的目的。

這裏需要定義一下“玩耍”。玩耍並不一定需要特別的玩具,也並不一定需要去遊樂園;除了那些滿足孩子基本生理需求的事情,比如餵食、睡眠,任何給孩子帶來愉悅的沒有直接功用的活動都可以視爲玩耍。

玩耍總是快樂的,孩子因爲獲得了快樂的感受而希望再次玩耍,而許多知識和常識,就在這快樂的重複中被掌握和理解了。因爲,正如約翰霍特所說:

“生動的、充滿活力的.、令人愉快的體驗是最容易讓人記住的;記憶力在沒有強制外力作用時效果最好,記憶力(和孩子的學習動力)不是驢子,可以通過鞭打來強迫它往前走。”

孩子需要自主玩耍

北辰比天澤大兩歲,有時會給弟弟示範一下怎麼做。一次買了新的樂高玩具回來,北辰搭起一個又高又美的塔。天澤默默地看着,過來一把推倒。北辰再搭,天澤再推倒。是天澤嫉妒?過後我醒悟到,北辰展現出的能力遠遠超過天澤所能達到的,天澤是受挫了。

孩子其實很早就意識到自己對於周圍世界的無能爲力,他們希望通過努力可以控制世界,當他們發現自己不能達到目的的時候,會覺得羞恥、恐懼,表現爲憤怒或退縮。

俄國心理學家維果斯基的教育理論認爲孩子的能刀和潛力之間有一定距離,成年人的適當引導可以讓孩子達到更高的認知領域。很多早教理論以此爲理論基礎,設置多種課程來激勵兒童挖掘潛力,去幫助他們“夠”到更高的智力水平和解決問題能力。但這種引導的度不經過對孩子的仔細耐心的觀察和推敲是很難掌握的。你可以通過給孩子示範來激勵和啓發他做得更好,但有時候這個“示範”可能超出了孩子的能力。約翰-霍特因此在《孩子是如何學習的》一書中指出:“我們必須意識到,孩子們的無知和笨拙經常讓他們意識到自己的弱點。能把每件事鄯做好的父母對他們的孩子來說,可能並非總是好的榜樣,有時候,這些孩子因爲他們永遠不能指望像他們的父母那樣優秀,會覺得哪怕嘗試也是沒有用處的。”

在這種情況下,做一個旁觀的父母,讓孩子自主玩耍,也許對孩子幫助更大。

我家裏有一個以前買海洋球時商家贈送的簡易帳篷,搬家時被翻出來,剛合適兄弟倆鑽進去當“潛水艇”。“潛水艇”裏東西越來越多,先是一些零碎玩具,然後又放進去一些書籍,接下去是毛絨玩具,過上兩三天,玩具都有了名字:棕熊叫做Beary,蝙蝠叫做Batty。北辰正在學習閱讀,這明顯是他的傑作。Beary目前胸口上有一張白紙,上面寫了數字,意思是它是一名籃球運動員。今天爸爸在廚房做餅乾,Beary也被孩子們拿過來,坐在桌上跟他們一起觀摩。

我不知道關於這個潛水艇或者關於這個熊的下一步是什麼,但我知道孩子看待世界的方式跟我們是不同的。沒有必要把我們的思維方式強加給他們,等他們上學了,會有18年的時間去被灌輸,接受這個社會的遊戲規則,當他們還幼小的時候,不妨讓他們自己去探索一下。皮亞傑把兒童叫做小小科學家,因爲“兒童忙着探索,想通過積極的探索來了解所有可能出現的新情況,他想知道到底是怎麼回事,發現他認爲很重要的東西的性質和行爲特徵。開始他只是偶然觸摸,但接着他會像科學家一樣追根尋底,用各種各樣的不同方式來探究一個新事物,堅定地探求各種可能性,仔細地注意後果。因此,對於兒童,也對於科學家,知識的邊界就得以不斷地擴展。”

讓孩子有創意地玩耍

每年聖誕節回悉尼,北辰和天澤到海灘上的第一件事就是挖洞堆沙。如果我們天天去海灘,他們就天天挖洞。潮漲起來,淹沒了沙坑,他們就再挖一個新的坑。我甚至不用給他們帶專門的沙坑玩具,因爲他們最喜歡用的工具,是自己的手。

如果被允許的話,幾乎沒有孩子不喜歡沙和水。因爲這兩樣材料最基本、最原始、最沒有限制,可以變出無限的花樣來,給孩子購買玩具,不妨也參照這個精神。

商店裏的玩具林林總總,在激發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上,有極大的區別。給孩子一塊彩泥、一堆積木、幾個洋娃娃或小人兒,孩子用這些東西可以自己想自己玩,做出各種不同的東西來;給孩子奧特曼、蜘蛛俠,孩子會跟着電影裏的情節打仗;給孩子芭比公主,孩子會照着電影裏的樣子去打扮她。

“彩泥們”帶給孩子自由想象和創造的空間,“芭比公主們”則給孩子一個現成的模式。前者模仿真實生活,孩子根據自己的經驗和觀察進行創造,後者則是被灌輸。

彩泥從孩子懂得不應該什麼都往嘴裏放開始,就可以給他玩彩泥了。如果你看着孩子把什麼都混到一起灰乎乎的實在受不了的話,你也可以拿一團彩泥在邊上搓搓揉揉,不必太花心思要搞個雕塑出來秀給孩子看,迷你型的餃子、饅頭,用彩泥做出來自然就是藝術品了。而孩子,好像壓根沒注意你在幹什麼,可下次,沒準兒他就開始做包子了。

商店裏買的彩泥總是小小少少的,可能不過癮,自己試試做:一斤麪粉,一斤水,半斤鹽,四湯勺(60克)做蛋糕用的塔塔粉,兩湯勺(30克)菜油,和好之後在小火上攪拌到成團。有食用色素再放點進去。做好了,一大塊,拿在手裏,隨你搓揉,小孩喜歡,大人也會覺得爽。

積木購買積木的時候,記住同種類型的總是多買一盒,因爲積木越多,孩子的塔就會越高,城堡就會越大,而你再去商店買的耐候,會發現新進的貨尺寸不一樣了。

樂高類拼接玩具樂高有大小之分,孩子3歲以下就老老實實地讓他玩大塊的好,因爲3歲以下的小朋友往往有隨地隨時扔東西的習慣,小顆粒的一旦被他倒在地上,需要花很多心思和發很多脾氣去收拾。

浴室玩具避開那些昂貴的所謂專門爲浴室使用設計的玩具。孩子在浴缸裏能得到的是戲水的快樂和對於浮力的知識。平時使用的那些塑料做的、沒有金屬或複雜零配件的玩具都可以放進浴缸裏去試試。一些日常用品,比如塑料杯子或小碗往往會變成孩子的最愛。天澤、北辰一段時間着迷的是用一塊本採鋪地板的泡沫墊當“大船”,往上面沒完沒了地加東西,儘量保持平衡,直到“大船”不堪重負,“沉”掉爲止。

各種需要安裝的玩具北辰對安裝玩具的興趣是從醫院開始的,每次送他去醫院輸液吊針,都會給他從病房外的自動售貨機裏買兩個裝在小球裏的玩具,或是恐龍或是汽車,開始的時候我幫他裝,後來他幫我裝。裝了還可以拆,拆了又要裝,在使用頻率上是性價比相當高的玩具。

不管購買什麼樣的玩具,都需要考慮孩子的年齡和興趣。即使懷着益智的心情,但玩具仍然不是教具。孩子喜歡、感興趣,應該是你買玩具的最主要原因(當然基本前提是這個玩具不違揹你的道德和文化準則),因爲只有真實的玩耍,纔會帶來真實的學習效果,如果我們實在不能忘懷玩耍的益智意義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