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學前教育行動計劃

“現在供孩子讀書好難,連上個幼兒園都這麼費勁!”近日,各地2017年的幼兒園招生工作已經陸續展開,一些地方的幼兒園也已登出了今年的招生簡章。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學前教育行動計劃,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學前教育行動計劃,希望大家認真閱讀!

2017年學前教育行動計劃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佈的《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14年全國出生人口爲1687萬人,相比2013年出生人口增加了47萬人。也就是說,今年的入園兒童相較去年增加了47萬人,是2011年至2014年的最高增加值。

5月16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佈會,教育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人社部聯合下發《關於實施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正式啓動實施2017-2020年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這爲破解“入園難”的問題提供了更加強有力的制度保障。

  生得了二胎,上不了幼兒園

龐瑩是北京的一位二胎媽媽。在放開“單獨二孩”的那一年,龐瑩生下了老二。

最近,龐瑩犯了難。自己這個屬馬的小兒子不僅趕上了屬相帶來的小生育高峯,還成了“單獨二孩”的第一批“二孩”。

“我們老大上幼兒園已經是快10年前的事兒了,那時候就是在家附近的社區裏上的幼兒園,花費也不貴,報名就能上。沒想到現在老二上幼兒園,連名都報不上。”龐瑩抱怨。

“戶籍和房屋產權證在××小區的適齡幼兒,同時戶主和房主需是適齡幼兒的第一監護人。第一監護人房產、戶籍需滿3年以上。”龐瑩指着手機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離家最近的公立幼兒園的招生簡章中寫明瞭十分苛刻的“優先條件”。去年整個小區幾十個適齡幼兒,最終這個幼兒園只錄取了7個。

然而,“入園難”不僅是一線城市父母的心病,二三線城市的父母也面臨“入園難”的問題。

雷女士是四川某縣的一名二孩媽媽,“我們小兒子的戶口是農村的,但是我們現在住在縣城。縣裏的公立幼兒園很少,而且報名以後要先錄取縣城戶口的.孩子,所以我們現在在到處找關係”。

  幼兒園資源的缺口在哪裏

“二孩時代將要面對的挑戰,哪裏是優質學前教育資源稀缺,現在連基本的資源都保證不了。”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廖麗英在接受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採訪時這樣說。

有學者研究預測,從2019年開始,學前教育資源需求開始大幅度增長,2021年會成爲未來我國學前教育辦學壓力最大的一年。2021年,新增學齡人口將達到1500萬人左右,幼兒園預計缺口近11萬所,幼兒教師和保育員預計缺口超過300萬,學前教育經費供給量遠不能滿足未來需求。

廖麗英表示,在一些二三線城市乃至農村地區,很多孩子連基本的入園都保證不了。“比如說一個縣裏可能只有一家公立幼兒園,這怎麼夠用呢?那肯定是誰有關係誰能進,而剩下的私立園質量也是參差不齊的”。

廖麗英認爲,在學前教育方面,目前我國最缺少的就是公立幼兒園或是普惠性質的民辦幼兒園資源。“以前一些單位、企業都有自己辦的幼兒園,這些幼兒園不說有多麼高的質量,但能爲年輕父母們減輕很大壓力。但隨着經濟轉型,這些幼兒園也面臨着生存或者還是死亡的問題”。

“私立園質量參差不齊,收費很高,但如今上一些民辦幼兒園也得託人了。”廖麗英說。

陝西師範大學教授程秀蘭表示,對於即將到來的“幼兒潮”,社會的各個方面都還沒有做好準備。“與其說是優質學前教育資源短缺,不如說是政府的公辦教育資源短缺”。

“對於80後、90後新生父母而言,孩子出生了,他們的父母可能還沒有退休,誰來帶孩子呢?”程秀蘭表示,如今社會上的托幼機構欠缺,我國0到3歲的早期教育資源沒做到位。現在的早教機構又不像過去的“託兒所”一樣發揮託管功能,很多人不敢生二孩不僅是經濟問題。

  完善學前教育體系是應對幼兒潮的“兜底”保證

“我們爲了上公立園凌晨4點去幼兒園門口排隊”“我寶是靠關係才能上公立的,花了1萬多”“孩子面試的時候有點認生,老師不喜歡,直接就淘汰了”……在網絡上,家長們關於“入園難”的抱怨從來沒有停息過。

據瞭解,自從學前教育“國十條”下發以來,各地以縣爲單位實施第一期、第二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財政投入持續增加,“入園難”“入園貴”問題有效緩解,據教育部統計,全國學前3年毛入園率從50.9%提高到75%。

對此,《意見》也提出,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的主要目標,即到2020年,基本建成廣覆蓋、保基本、有質量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全國學前3年毛入園率達到85%,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在園幼兒數佔在園幼兒總數的比例)達到80%左右。

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部學前教育系課程與教學教研室主任柳倩在接受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採訪時表示:“我在調研中發現,這麼多的政策文件如何落實落地是非常關鍵的。今年教育部啓動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如何保證各個省份在教育投入的力度維持第二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的力度,這是學前教育資源未來將要面對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