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讀者告別觀後感800字

文化類綜藝節目《朗讀者》在央視播出,獲得了觀衆的一致點贊。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朗讀者告別觀後感,歡迎大家參考!

朗讀者告別觀後感800字

  【1】朗讀者告別觀後感

對,你沒聽錯,我的感想由這本書的書評而來。其實原因很簡單,書和電影我都看了,愣是沒看出作者想要表達的深意。看了書評之後才發現,這本書的涵蓋面比想象中的廣的多。

“肉體:沒有靈魂的書寫;靈魂:沒有肉體的朗讀”

借用作者的比喻:如果漢娜是甲,米夏是乙,他們之間的關係是丙,後來作爲結果的無期監禁是丁,而這些所產生的影響是戊,那麼丁、戊都是不變的,即使甲乙丙的角色被替換了。上一代的人如果是一塊石子,他們的行爲是把石子投入河中,他們的除了罪惡核心外,還會激起一圈圈的漣漪,這就是波及下一代人的影響(戊)。下一代人要如何面對這些盪漾的水紋?其中關乎着太多人性與個性處理。當法律審判變成符號化的自我伸張,沒有人會去關注漢娜這個事件背後的真正動機,而是會帶有成王敗寇的優越感和報復感。

這裏沒有“個人”,都是那個時代有的甚至是現在的一類人或一類心理。其中作者把與納粹同時代的漢娜(甲)寫爲上一代,整體性罪責與個體性承擔的沒有自我認知的的時代象徵,其實她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行爲意味着什麼,同那個時代的很多人一樣,被當做刀子使。而她“掩蓋文盲”的行爲,她遭受了終生監禁。這其中也體現了自卑心理塑造下的維護自尊的行爲,但是這個低價太大了。而米夏(乙)作爲下一代,沒有參與納粹活動,但是確實上一代人戰爭罪惡的承擔者。這兩代人該如何處理這些關係。他能卻沒有爲漢娜脫罪,最後留下的是終生後悔。他的想法有關良善,行爲越因爲社會政治壓力與自身的少年戀情而退縮了。他們的這些行爲,部分是因爲他們間關係——性愛(丙)的影響。漢娜想維護自己在米夏以及其他人面前的尊嚴,而米夏因爲羞澀和壓力選擇了隱藏。最後才間接導致最後的結果(丁)。而這個歷史事件的影響(戊),關乎的是反省,一個人、一個民族,乃至全人類的反省。當然不能只反省這個果,跳出這個思維模式,我們也應該認識到,爲什麼要發生這樣的戰爭?(就像一直在試圖理解蒼蠅爲什麼飛不出玻璃瓶,卻忽略了爲什麼要將它放進去)。與漢娜的懺悔相對應的是:戰爭的最大受害人——猶太人,作爲倖存者的他們覺得“不能寬恕”戰爭的加害者。或許這恰恰是“寬恕”的前提。

  【2】朗讀者告別觀後感

日前,文化類綜藝節目《朗讀者》在央視播出,獲得了觀衆的一致點贊。《中國詩詞大會》讓大家看到了董卿的“腹有詩書氣自華”,此次董卿則轉型擔任了《朗讀者》的製片人。節目播出後,董卿接受了記者的採訪。《朗讀者》首播的成績讓董卿十分興奮,“大家的關注給我們帶來了鼓舞”。

推動人心相互靠近

與《中國詩詞大會》相似,《朗讀者》也是央視傾力打造的一檔文化類綜藝節目。這一次,“才女董卿”再次發力,請來演員濮存昕、企業家柳傳志、世界小姐張梓琳等人,把自身的故事融入經典作品中,給大家調製了一碗“文化雞湯”。

談起節目的製作初衷,董卿說,她在這個行業已經做了22年,已經到了去做一檔自己真正喜愛的節目的時候,“再加上我個人的興趣愛好吧,因爲我本身對文學的`確是很感興趣,《朗讀者》就是把文本和人物結合在一起。”

從主持人轉型爲製作人,董卿坦言,這檔節目對自己來說是一次難度極大的挑戰。朗讀的文章必然是溫暖的、有態度的,具有撞擊靈魂的力量;嘉賓的選擇標準與一般的綜藝節目截然不同,“朗讀者”要有豐富的閱歷、動人的人生故事和情緒感染力。據瞭解,在已經結束的錄製中,很多嘉賓的動情朗讀讓全場震撼,斯琴高娃朗讀的《寫給母親》更是讓董卿當場淚奔。“文字的背後是情感的承載,而朗讀就是用最美、最直接的方式來表達情感、傳遞愛”,董卿希望《朗讀者》能夠像一雙溫柔的手,輕輕推動人心相互靠近。

素人帶來驚喜感動

在首期節目中,演員濮存昕、企業家柳傳志、世界小姐張梓琳等嘉賓帶來了各自的生活情感故事。值得一提的是,嘉賓方面,《朗讀者》採用“明星+素人”的方式。董卿說:“起初考慮的是全明星陣容,但後來我們發現,明星已被過度消費,在他們身上比較難捕捉到大開大合的人生故事,而普通人或者說一些特殊的普通人身上,真有我們意想不到的、能給人帶來驚喜和感動的一些人生經歷和感悟,所以我們堅定地採用了 星素結合 的方式。”

董卿表示,首期節目中,來自四川的“鮮花山谷”夫婦讓她覺得節目效果達到了自己的預期,“我們都沒有想到,一對很普通的夫妻還能有如此真摯、美好、單純的一種生活,他們給大家帶來了無限的想象”。

老百姓同樣能看懂

今年春節檔,董卿主持的《中國詩詞大會》走紅熒屏,此次的《朗讀者》也是文化類節目,這是否意味着文化類節目迎來了一個新的春天?對此董卿直言道:“文化類節目真的很難做,我並不認爲《中國詩詞大會》或《朗讀者》得到了大家的關注,就標誌着中國文化類節目迎來了一個新的春天,但起碼這是一個風向標,大家的關注給我們帶來了鼓舞。”

在董卿看來,文化類節目需要更精心的設計。節目製作之初,很多人擔心老百姓看不懂這個節目。節目播出後,董卿難掩興奮之情,給記者分享了她剛剛收到的各方反饋意見。董卿說,96歲的大翻譯家許淵衝是本期節目中文化含金量最高的嘉賓,也是離普通老百姓生活比較遠的一位嘉賓,但他的講述引起了觀衆的普遍共鳴、關注和讚賞。“許老先生的情難自禁和他的可愛、執著,是真正打動人的地方。”董卿說,“對於這檔節目,我的好朋友婁乃鳴導演告訴我,第一觀感兩個字——驚了,哪裏請來的大神,在不經意間流露美和旺盛的生命力,真好!”

  【3】朗讀者告別觀後感

今天,在和英語小組成員討論的時候,無意間討論到老師要求看的電影。《朗讀者》被大家公認爲很好看的一部電影,並一致認爲電影的最後的一部分很深刻,不過可惜我還沒來得及看。

回到宿舍我立刻翻開了這部吸引衆人的電影,故事情節環環相扣,連貫性很好,並且電影以一種回憶式的方式上演,現實和記憶的結合的很密切,很容易時觀看者在腦海中形成故事的整體。

整部影片圍繞朗讀者展開,電影開始的片段,看着基本跟一部xx片差不多,兩個相差接近二十歲的男女主角,開始了一段不正常的戀情,一種以性開始的戀情。但是認真觀看的朋友們,不難發現,女主角到後來要求男主角前,必須的先給她朗讀一段故事。看到了朗讀,你可能和我一樣,以爲自己已經開始抓住故事的主線。不錯,這確實是故事的主線,但是光開始那些東西,我們還很難把握準到底女主角的這個習慣和表達一部電影有什麼關係,還有故事究竟想表達什麼。故事慢慢進展,男女主角關係開始破裂了,男主角感覺自己不受重視,自己回絕同學們替他過生日的要求,來陪女主角一起,但女主角卻不聞不問,還因爲一些小事無辜亂髮脾氣。但此時的女主角也爲自己要被升職調離,而感到困惑。兩人不歡而散,結果此次離別卻是一次長時間的分離。

下一次的見面卻是在一次法庭上,男主角已是一個法律系的大學生了,而女主角卻是被審判者,理由是她爲納粹黨做過衛兵,在一次意外的火災中,在猶太人被關的教堂失火了,按照人性的標準,衛兵們應該開門救那些人,但是他們沒有。在一份當時這六名衛兵上報的報告面前,其他幾個衛兵開始團結起來一起說是女主角主使報告也是她寫的。所以法官要求女主角驗筆跡,但是隻有坐在下面的男主角知道,女主角不會寫字。奇怪的是女主角沒有驗筆跡,她卻出人意料的說了句,我看沒有這個必要了,報告是我寫的。在今天聊天的時候,有同學也說了,她爲什麼不肯說自己不會寫字,而承認是她寫的呢?我想這也正是全片把朗讀者這個意思昇華的階段,女主角由於不會寫字,但她有很愛文學,或則她是一個自視很高的人,她不願承認自己不會寫字的事實,所以習慣了聽別人爲自己朗讀,來弱化看不懂書這個缺點,這也是爲什麼她在納粹營裏,在和男主角交往時要求他們爲她朗讀。而她承認報告是她寫的很顯然還有一個原因,對一個不懂法律的人而言,她根本就不知道她承認這個報告是她寫的需要付出多麼慘痛的代價。這也是從一個衛兵的角度,重新闡釋納粹,對一個沒有親人沒有朋友的人而言(可能當時她有親人),爲納粹工作只是因爲那份工作工資更高,殺死那麼多人也只是因爲沒有那麼多的牢房給新來的犯人,需要騰出房子來,在她看來如此正常的一切,確是在常人眼中如此恐怖的景象。這也使我想起了,以前看到的一篇文章,說一個納粹軍官拒絕承認自己的罪行,在他眼中那只是在服從命令,做自己職責份內的事情,文章的最後還提到了一個政治的方向偏離,比人心險惡還要可怕萬倍,我覺得從影片中也能看到一些類似的地方。

朗讀還在繼續,女主角坐牢了,生活對她而言已經沒有任何意義,混混沌沌。直到有一天,男主角回到家,開始直面自己內心的愧疚,他開始是用磁帶朗讀書本,並把磁帶和錄音機給女主角寄過去。從此女主角也重新開始燃起了對生活的信念,在幾次收到磁帶後,她從《牽着狗的女人》開始學着寫字,逐字逐字的學,並開始給男主角寫信,在受到了很多信之後,男主角並沒有回任何一份信。一次又一次對男主角可能回信的期待,變成炮灰之後,女主角似乎是迷失了。到最後女主角出獄監獄前,監獄方面給男主角打了個電話,希望他給女主角找一個工作和住的地方,之後男主角來到監獄,兩人終於見了面,面對眼前白髮蒼蒼的老人,男主角還是問了一句,你會想起以前嗎?這句話道出了男主角一直沒有過來看女主角和他當時沒有去幫女主角的原因,她無法接受女主角在納粹時期犯下的錯。而當面對這個問題時,女主角以爲是兩人在一起的日子,在她的內心中,還是一如既往的認爲,那只是她的工作,她並沒有犯下如此大的罪。這似乎也是在告訴我們一種朗讀中的誤讀,沒有她的經歷就不要把自己主觀的認識強行加在她身上。最後女主角選擇了自殺,並把她的遺產留給了那個大火倖存者的女兒,還在遺囑中寫到和麥克說聲HELLO,這似乎開始告訴我們那是一種重新認識,她開始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或則她不願再面對這已經不屬於自己的塵世,因爲這裏沒有人可以理解她。

故事的最後,男主角來到美國來完成女主角的遺願,在面對那位火災倖存者的女兒的時候,她跟他說了那麼一段話,奧斯維辛不是什麼大學,也不是一個可以學習的地方,那裏有的只是苦難的生活。也許影片是想告訴我們,不管是作爲遇難者還是實施者(衛兵),他們的動機,他們的苦難其實不是我們所能體會,所能朗讀的。我們要的不是去批評,去判斷,而是留歷史一個真相,給已故者一份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