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中國小語文課都學些什麼

好的語文教育,必須有助於塑造學生完整的靈魂和獨立的人格。相信不少人都特別好奇國外在中國小語文教育這一塊是如何做的,今天不妨來跟着小編看看,他們的做法也的確有一些值得借鑑之處。

國外中國小語文課都學些什麼

  美國中學:把語文課上成閱讀課

美國大學入學對寫作要求非常高,但很多中學都不設專門的寫作課程,而是通過閱讀各種體例的作品、寫書評等來鍛鍊。至於語文課上讀什麼書,也由任課教師自己開書單,無論教育部還是學校,都不會印發統一教材。

剛上國中的13歲孩子,一個學期下來要讀6—7種風格的英文作品,而希望上好一點大學的高中生,平均一學期要完整啃下10本左右名著。

從古希臘故事《特洛伊》、《奧德賽》,到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再到《安妮日記》《罪與罰》和《蠅王》等,都是學生經常被佈置閱讀的著作,還要按進度在課堂上討論。

語文老師說:“學生無論讀《哈利·波特》還是狄更斯的作品都無所謂,關鍵是在信息時代保持閱讀的習慣。”

  美國國小:掌握正確思維方式

在美國國小的語文課中,有很多與生活密切相關的小故事,通過學習這些故事,逐步培養孩子們的排序思維,通過了解事物發展的規律、分析事情的開始、經過與結局來幫助閱讀,更好地理解文章、獲取信息,並在寫作中得到運用。

在寫作課上,老師給大家出的題目是:“因爲我錯過了公關汽車,所以……”“因爲你的牀下面有一個怪獸,所以……”“因爲你的表弟很聰明,所以……”通過孩子們熟悉和喜歡的問題,系統地培養孩子們的歸因思維來幫助閱讀理解,引導孩子用正確的思維方式去找到事情發生的原因,分析爲什麼會有這樣的結果。

  法國國小:強調”娛樂性“教育方式

法國人常說:“法語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同時,它也以拼寫、語法複雜而著名,堪稱與中文並列的“最難語言”。法國國小會安排很多時間讓學生學語文。雖然課時多,但對法國國小生來說,上語文課卻輕鬆自在,甚至讓他們着迷。

法國國小每篇課文都是一個小故事,老師會分成幾堂課一點點教,進度舒緩,學起來沒什麼負擔。初學讀寫的學生有時拼錯了、寫錯了,老師也不會責備,更不會懲罰。

  法國某國小一年級的一個語文課教案

很多學生家裏都養鳥,第一節課時,老師讓學生們帶着鳥來學校。上課鈴還沒響,孩子們已經在七嘴八舌地議論教室裏各種各樣的鳥,老師則靜靜地在一旁記錄下他們的描述,然後輪流點評、糾正。下課前,老師佈置了作業:每人畫一隻鳥,然後再寫上介紹的話。第二節課開始了,老師把學生們的畫收集起來,摘錄下每個學生

的一句話,再加上巧妙的串連,連成了一篇 看圖作文。就這樣,不知不覺中,老師抓住了學生們的注意力和興趣點,將枯燥的語法、詞彙、結構都融會貫通了。

法國國小老師在講課方式上極其注重這種“娛樂性”。老師在課堂上最經常扮演的是“導演”的角色,全班學生則是“演員”,分成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都有詳細分工,有負責解釋生詞的,有朗讀的,有提問的……上課時老師在班上走來走去,必要時給學生指點。

  法國中學:電影也被引入語文課程

法國中學的語文課沒有統一的教材,學校根據教育部制定的大綱自主選擇課本。受多年的精英主義教育觀念影響,法國的語文教育長期被等同於文學教育,16至20世紀的經典純文學作品,尤其是法國和法語區的經典小說、詩歌和戲劇,都是法國中學教師熱衷選擇的教材。從巴爾扎克到雨果、從拉封丹到拉伯雷,幾乎每一個法國文學分支都可能涉獵,文科的學生還要完整閱讀如蘭佩杜薩(意大利作家)的《豹》和莎士比亞的《羅密歐和朱麗葉》等譯作。

爲了應對中學生越來越不願意上語文課的現象,法國教育部還於2010年5月宣佈把電影引入語文課程。

在法國,雖然學生在高中階段將分科(文科、經濟社會和理科),但中學畢業會考時都需要考哲學作文(類似中國大學聯考的語文作文)。因此,法國中學生還必須閱讀薩特和加繆等哲學家的艱深著作。

  德國中學:語文課上成公民教育課

臺灣作家龍應臺在一次教育訪談中,曾列舉兒子安德烈上德文課的例子:安德烈的德文老師讓學生在課上討論德國作家布萊希特的劇本《伽利略傳》。該劇本講述的'是科學家伽利略發現了地球的原理,但原理不被教會所接受。與多數學生熟悉的伽利略如何堅持自己的理論不同,布萊希特的劇本表現了伽利略面臨選擇的兩難:硬碰硬,然後被教會迫害而死,或暫時屈服以保存自己。劇本的結尾是,伽利略選擇了後者。

允許不一樣的東西,僅僅展現了德國中學語文課的一面。在“不在吃飯就在思考”的德國,中學生在語文課上的討論更是與衆不同。

據龍應臺的兒子安德烈回憶,對這部文學作品的理解遠不僅到其“影射法西斯”的背景爲止,課堂上的討論甚至涉及人與羣體之間的關係、個人與國家機器間的關係,可以說已脫離了純粹的語文教育。身爲大學教授的龍應臺稱,這樣的語文課讓人聽着驚心動魄,因爲它實際上已觸及了“公民教育”的範疇。

  日本國小: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個性

日本的語文教育在二戰以後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二戰前,日本語文教育在教育觀念、教學方式上與我國傳統教育觀念非常相似。1947年日本公佈《學習指導要領》,明確地將“通過聽說讀寫的學習,使學生獲得在各種場合中熟練運用語言的經驗”作爲語文教育的總目標。

日本目前發行量最大的《光村圖書》國小語文教科書,更是提出了這樣的編輯方針:

一、適應學生在21世紀生存的需要。

二、尊重發揮每一個學生的個性。

三、徹底體現、保障語文學習的基礎性和基本要求。

四、讓學生有興趣地自覺投入到學習活動中。編輯目標是培養學生的思考力、判斷力、想象力和表現力。

  俄羅斯國小:閱讀複述課化被動爲主動

俄羅斯國小語文課可稱爲“閱讀複述課”。教學分爲概覽、提出問題、精讀、複述、複習等五個步驟。其中,複述是中心環節。複述並不是一字不差地背課文,而是抓住文章要點和關鍵性語句,進行回憶和複述,然後再跟書中的內容相對照,還可以先記住綱目,然後再補充具體內容。

複述訓練的目的在於促進學生對文章內容和要點的理解和記憶,其實複述更重要的功能是幫助學生積累詞語和句子,鍛鍊學生正確、連貫地說話,是增強學生表達能力的有效手段。實踐證明,這往往比教師的講解和夥伴間的討論更加有效。因爲複述是主動的,而聽講和討論則多是被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