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孩子母語閱讀能力的六個階段

心理學家兼作家的美籍波蘭裔女士 Jeanne Chall 博士 1983 年在紐約出版《Stages of Reading Development(閱讀力進階)》一書,在書中,Jeanne Chall 博士將美國孩子從閱讀入門,到閱讀流暢的過程,劃分成以下6個階段。下面和小編一起來詳細瞭解一下吧!

美國孩子母語閱讀能力的六個階段

第一階段,美國孩子喜歡聽大人朗讀繪本。繪本語言簡單,大多一頁僅一句話,句式經常重複,比如:I like the dog. I like the cat. 孩子喜歡簡單的文字,也喜歡重複的句式。大人的朗讀,有助於孩子內化語言。

所謂內化語言,是指孩子吸收的不是“一個單詞”,而是“一個話語”。比如,孩子反覆聽過“I like the dog. I like the cat.”之後,孩子吸收的語言,並不是孤立的單詞“I”, 也不是孤立的單詞“like”,而是像“I like ……”這樣的話語結構。日後,孩子想說喜歡什麼的'時候,就會直接調用“I like…”表述自己的喜好。

在這個階段,孩子常常利用繪本的畫面提示,一邊看書,一邊複述念過的故事。孩子往往並不認識書上的單詞,孩子只是通過複述故事來假裝閱讀。

第二階段,孩子時不時猜測單詞。通過猜詞,孩子逐漸明白閱讀既包括“看字”的過程,也包括“理解”的過程。相比於看圖聽故事,孩子覺得閱讀費腦子。在這個階段,孩子意識到自己沒有閱讀文本的能力。因此,孩子常常拒絕朗讀文本。在這個階段,可以教孩子認識視覺詞彙(Sight Words),教自然拼音(Phonics),教孩子注意英文字母與讀音的聯繫。

視覺詞彙,比如 at, and, that, the, he, it, on, she 這樣的單詞,孩子應該見詞能讀,無需分析字母發音。有的美國幼兒園把視覺詞彙寫在星形卡片上,並把卡片貼到布上,掛起來,方便小朋友記憶,如下圖:

在這個階段,孩子經常把注意力放在單詞形狀和讀音上,不去關心單詞的意義。比如,孩子或許能輕輕鬆鬆讀出下面的單詞:there, their, they're 但孩子不知道 3 個單詞的意義差別。

第三階段,孩子不斷熟悉字母與發音的關係,並通過簡單的書籍,體驗流暢閱讀,培養閱讀自信。

第四階段,隨着閱讀能力的提高,孩子的好奇心越來越強,孩子把閱讀,當作瞭解世界,獲取知識的窗口。

第五階段,孩子閱讀各種觀點的書籍。孩子的閱讀,不再侷限於文本的字面意義,而是能迴應文本,能夠提出疑問。

第六階段,孩子成爲具有批判和反思意識的閱讀者。孩子熟悉各種文體類型,能根據實際需要,綜合運用精讀、速讀、略讀等等閱讀策略。到了這個階段,孩子已經初步跨越文字壁壘,成爲熟練的閱讀者。

上述六個階段,雖然針對美國孩子劃分,但是對中國的英語閱讀教育,亦有啓迪。以我的觀察,中國孩子的英文瓶頸,自第三階段開始出現。孩子從繪本書、橋樑書,進入章節書閱讀,明顯感到難點增多。我看到不少優秀的孩子,在跨過第四階段之後,很難走向第六階段。英語學習,越往後走,越是崇山峻嶺,同學們,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