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需要家人穩定的照料

  心理師爸爸的分析:寶寶需要穩定的照料

寶寶需要家人穩定的照料

寶寶學會了向不同的人要不同的東西。這是條件反射性的行爲,也是心理髮展的過程,最基本的二元關係開始有了雛形。此時,主要照料者穩定的性格表現,和照料者本身的穩定,家人之間的和諧關係,都很重要。

  他只是在尋求滿足

豆子的成長總是可以給家人帶來非常多的歡樂,也帶去很多的焦慮感。這或者就是自然規律,任何事情都有積極的正面,也有消極的負面,負面總讓人不願意接受。人就是趨利避害的,這是天性。

我們總是追求快樂,總是希望痛苦失落永遠不要發生。而在寶寶的成長中,大人的挫折和無力感時有發生,特別是控制感很強的照料者。有些家庭中,寶寶先叫爸爸還是媽媽,都會讓爸爸媽媽有不同的體驗。這完全是大人之間的競爭所造成的,問題不在寶寶身上,在大人的心裏。

豆子目前所處的階段基本是有意識和無意識之間。從行爲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很多的表現都是條件反射式的,幾乎沒有通過意識的思考,當然也不需要任何邏輯。媽媽帶給豆子的體驗是在餓的時候提供食物,在鬱悶的時候給自己溫暖的懷抱,在感覺恐懼的時候給予自己保護,而在這個過程中,豆子聽到那個人的稱呼叫“媽媽”,這直接就形成條件反射,好比是“巴浦洛夫的實驗狗”,一聽鈴聲就分泌唾液。不同的是,豆子演繹的程序正好相反,一餓,就會叫出“媽媽”兩個詞。

從這一點來說,情緒和體驗直接影響到豆子嘴上和行爲上的表達。其他的稱呼,或者豆子見到其他人的表現,也就不難理解了。不過,這些外在影像直接影響到豆子的內在影像,這裏有個心理學名詞“內投”。通過建立穩定的、持續的互動,慢慢形成了豆子對每個人的固定影像,也就會表現出相應的情感。

這是一個強化的過程。假如媽媽給豆子的體驗是矛盾的,甚至是對立的,那會怎樣呢?那樣,豆子也就會很矛盾,成爲一個內心不穩定的人,喜怒無常的人,性格形成的起點就在這裏開始的。

  媽媽的表現要穩定

愛是什麼體會呢?愛就是被滿足。恨呢?那就是不被滿足的挫折體驗。更準確地說,恨的原型是無力感,因爲無力,所以就要用憤怒去抵消。而任何一個媽媽都不可能做到及時的、完全地滿足自己的寶寶,這時候寶寶的內心體驗會分成兩種:滿足的和挫折的。而這兩種體驗分別對應兩種“媽媽”形象,那就是“好媽媽”和“壞媽媽”。對“好媽媽”,寶寶自然是愛的;對“壞媽媽”寶寶是恨的。但是媽媽只有一個,寶寶該怎麼辦呢?那就要看媽媽的了。如果媽媽的表現是穩定的,即寶寶餓了,提供給食物;寶寶因要求沒被滿足拒絕時,給於安慰和擁抱。慢慢地寶寶才知道,哦,原來媽媽就是這樣的。寶寶的內心就開始了自我整合,將兩個媽媽整合成一個媽媽的形象,雖然這個過程是很漫長的。

但很多媽媽的形象在孩子的心中是分裂的,寶寶高興的時候,媽媽很開心,把寶寶當心肝;一旦寶寶不舒服,或者對媽媽未能提供的滿足感到失望或憤怒而哭泣時,媽媽就自然認爲寶寶不聽話,開始冷落寶寶或者對寶寶產生攻擊性的行爲。這時候,寶寶關於“好媽媽、壞媽媽”的體驗被證實了,就會產生一方面更依賴媽媽以免失去媽媽的愛,同時又怨恨媽媽的情緒,內心充滿矛盾。

更有甚者,有的媽媽在嬰幼兒鬧得厲害,實在沒辦法時,,忍不住把寶寶扔在一邊。這對寶寶來說是滅頂之災,他的情感受到很深的傷害,對媽媽的情感也就固定在矛盾中。

所以,什麼樣的媽媽,帶出一個什麼樣的寶寶。焦慮的媽媽帶出來的是焦慮的寶寶。重要照料者的性格穩定對於寶寶的性格發育來說,至關重要,是關鍵性格形成的穩定根基。

另外,日常的照料者太多,也會給寶寶帶去不適應感,當然安全感也就會相對缺乏。如今很多家庭在寶寶年幼時,時而由爺爺奶奶照料,時而由外公外婆照料,有些家庭則不頻頻更換保姆,這些都是不可取的。

我一直主張媽媽帶寶寶要帶到三歲,假如條件所限,也儘量帶兩年,就是考慮到寶寶與媽媽之間關係的穩定,可以給寶寶的一生帶去穩定的感覺。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在寶寶生命初期,特別是三歲以內,是性格形成的基礎期。把寶寶的性格形容爲大廈的話,三歲之內就是打基礎和做框架的時候,過了三歲,性格結構基本形成,後面大概就是裝修的工作了。假如一個大廈的基礎和框架出了問題,外表裝修得在華麗,也是危險的。

心理健康程度可以按等級來分:健康狀態(完全意義上的健康是不存在的)、亞健康狀態(偶然的情緒問題)、心理障礙狀態(焦慮症,抑鬱症等),心理疾病狀態(人格障礙,適應不良),嚴重精神疾病(精神病,精神分裂等)。而性格結構出現問題,基本就上心理疾病狀態。

  家庭的結構要穩定

豆子在一個充滿愛的家庭中,沒有過多的創傷體驗,也沒有過度的恐懼體驗,重要的照料者相對穩定,這對他的.性格形成是有利的。因此,豆子很焦慮地哭的時候不多,快樂的時候還是很多的。也難怪他長得比較皮實,這裏有基因的問題,也有成長環境的問題。

之所以豆子在不同的情形下找不同的人,其實就好比是我們吃飯找飯館,娛樂找KTV,生病找醫院一般,這可以是認知的開始。當然,這很難界定。

成人有時候會因爲這些而疑惑,把豆子的表現和自我評價關聯起來,那是在以己度人。不過,如果成人因爲寶寶的表現引發家庭中的問題,那麼可以說這個家庭本身就是一個“生病”的家庭,家庭功能和家庭結構可能原本就存在問題,不必拿孩子說事情。遺憾的是,很多家庭恰恰會拿孩子說事情。這樣的家庭中的人,需要好好檢討。要不然,家庭中隱藏着的問題,一定會在孩子的身上表現出來。

有一種心理治療方式叫“家庭治療”。所謂家庭治療,其理論基礎就是,家庭成員中一個人的心理問題,一定與家庭結構,家庭成員的功能有關係的,當孩子出現問題時尤其如此。要解決孩子的問題,首先要把家庭的結構重新調整,家庭成員內部人與人的關係進行調整,讓家庭中所有人在自己的角色上行使自己的權利和義務,讓整個家庭的功能能順利發展和發揮,那麼,孩子的心理問題也就相應改善了。

不管是媽媽,還是爸爸,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等,只要是寶寶重要的照料者,這些人之間關係的和諧,直接影響寶寶內心的和諧。如今許多家庭中婆媳衝突不斷,實在令人憂慮。要消弭這些衝突,最重要的是要明白:要想別人怎樣對待自己,就要怎樣對待別人。這句話很多人都懂,但做起來並不易。

總之,家長要給孩子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相當重要,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夠得到良好的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