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秦論》教學案例

《過秦論》問世二千多年來,一直受到政治歷史、文學等各界人們的關注。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過秦論》教學案例,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過秦論》教學案例

  一、緣起

戰國紛爭,羣雄逐鹿,秦以邊陲之地,縱橫征伐,百有餘年而一統天下,可謂盛極一時!可是,誰曾想這個盛極一時的王朝卻短命而亡,亡得那樣迅速,那樣悲慘,又是那樣的神祕,這不能不令世人感到震驚。自古以來,多少有識之士在震驚之餘,不懈地探索其迅速崛起而又突然滅亡的原因,以期從秦王朝的盛衰興敗中汲取有益的教訓。賈誼的《過秦論》正是這些探索文章中頗具影響的一篇,也是多年來中學教材的傳統篇目之一。

《過秦論》問世二千多年來,一直受到政治、歷史、文學等各界人們的關注。從語文教學的角度看,文章內容豐富,涵蓋博大,較之一般的文言文,是有一定難度的;如果再從思想教育和思維訓練的角度,進一步討論一下作者的中心論點──“仁義不施,攻守之勢異也”──的優劣長短,自然又增加了教學的深度和難度。筆者不想放過這樣一個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機會,進行了一次有益的嘗試,在此向專家同好教正。

賈誼“仁義不施”一論,二千多年來一直是人們評價秦王朝的準繩。直到今天,提到“秦”,前面總要加一“暴”字,“殘暴”幾乎成了秦朝的代名詞。“暴”就成了秦王朝滅亡的根本原因。

誠然,秦王朝的統治是殘暴的。但千百年來,殘暴的'統治豈止一秦!且不說揭竿而起的陳涉、推翻秦朝的劉項等,就說被後人稱頌爲英明君主的漢武帝、唐太宗、元始祖、明成祖、還有清代的康、雍、乾,請問,他們哪一個不殘暴呢?然而,他們的“暴”不但沒有滅亡,反而還獲得了人們的交口讚譽!莫非真是“成則王侯敗者寇”了嗎?

於是,在疏通字詞、理解文義的基礎上,筆者採用設疑問難、層層導引的方法,讓同學們暫時先把前人的定論和權威的理論“放在一邊”,而以課文本身的文字爲“本”,以與課文相關的歷史資料爲“輔”,也來一個“過秦論”──討論一下秦王朝迅速滅亡的原因。

  二、過程

在討論課之前,我先動員學生通過各種途徑(教材本身、圖書報刊、網上瀏覽、走訪專家)蒐集與秦滅亡有關的資料典故,從中篩選信息,找出有用的材料,闡述、論證自己的觀點。課堂上,我通過多媒體屏幕,逐步展示問題,設疑問難,提供資料,層層推進,引導學生思考、質疑,推理、判斷,最後得出自己的結論。大致過程如下:

問題一:作者認爲,秦王朝迅速滅亡的原因是什麼?

學生很容易地回答:仁義不施,攻守之勢異也。

筆者先分析闡述了“攻守之勢異也”的意思,然後針對“仁義不施”這一觀點,我提出了下面的問題,要求同學們分組進行討論,然後回答。

問題二:兩千多年來,人們一提到“秦”,前面總要加一“暴”字,“殘暴”幾乎成了秦朝的代名詞。那麼,請同學們想一想,哪一個王朝不殘暴呢?

同學們對這個問題很感興趣,課堂討論十分熱烈。

在五分鐘的討論中,同學們列舉了很多王朝和著名的帝王,例舉最多的有漢武帝、唐太宗、宋仁宗、清康熙、乾隆等,但都遭到了另一部分同學的詰責,很難取得一致意見。最終也沒能舉出一個“不殘暴”的帝王來。

末了,筆者作了這樣的小結:封建統治是專制統治,其最突出的特點是獨裁、神祕和隨意。其最終、最高的目的是爲了鞏固他自己和他家族的特權,因此,對於一切妨礙帝王特權的言論和行爲,即使是父子之間,兄弟關係,哪怕只是“可能妨礙”,也必然會遭到嚴酷的鎮壓和無情地殺戮。所以,封建帝王的殘暴,乃是專制體制的必然產物。

既然歷代帝王雖然“殘暴”但並不亡國,那麼,“殘暴”也就不一定是秦王朝亡國的原因了。如果再探究一下與秦同時的六國的治國策略,還會給人一些新的啓迪。於是,課堂討論又轉入了對課文的分析:

問題三:找出作者對六國舊貴族(以四君子爲代表)的評價,聯繫六國最終不免於滅亡這一歷史事實,我們從中得出什麼樣的啓迪?

對於前一問,多數學生能很容易地找出來:“戰國四君子”“明智而忠信,寬厚而愛人,尊賢而重士”,多數同學也能明確地認識到這就是所謂的“仁義”之舉。但對於“仁義”之舉並不能挽救六國滅亡的命運這一問題,學生們就感到十分困惑了。

筆者把握並利用學生的這個“困惑”,進行適當地引導:六國舊貴族是否“仁義”,我們暫不作討論。但是,由他們“仁義”同樣亡國這一點,可以推出:國家之存亡,與國君是否仁義並沒有必然的聯繫。因此,秦國之滅亡與“仁義不施”也並沒有必然的聯繫。

問題四:從課文中篩選信息,聯繫自己的所見所聞,列舉出秦王朝的“暴政”?

列舉秦王朝的“暴政”,大多數同學都很容易篩選出來,課文羅列的主要有:

1、廢先王之道;

2、焚百家之言;

3、隳名城,殺豪傑;

4、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鑄以爲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還有的同學補充了不少課外資料,主要有:

5、修築萬里長城;

6、興建阿房宮。

這是課文的重點,也是這節課師生重寫“過秦論”的關鍵環節。因此,例舉出上述“暴政”之後,屏幕上緊接着展示出下一個問題:

問題五:逐條分析上述“暴政”,指出哪些歷代王朝都共有的措施?哪些是治國安邦所必須的措施?哪些是秦王朝所獨有的新措施?

首先,筆者引導學生理解這些“暴政”的具體含義:

1、“廢先王之道”,指秦王朝廢除了周朝的領主分封制而實行中央集權制的政策。

2、“焚百家之言”,要具體分析,焚書的主要對象是民間流傳的儒家經典,而秦王朝的國家藏書館中(即“博士官所職”)的儒家經典並不在焚燒之例。真正把許多圖書典籍焚燒絕跡的罪魁不是秦始皇,而是項羽!項羽進關,殺秦子嬰,火燒咸陽,大火三月不息,多少文化典籍與藝術精品付之一炬。

3、“隳名城,殺豪傑”,指的拆除六國原有的都城與軍事設施,以加強中央集權的統一;殺戮六國的將士,以鞏固新生的政權。

4、“收天下之兵”,收繳民間散落的兵器,防止人民起兵造反。

5、“修築萬里長城”,其實,在秦統一之前,燕、趙、秦早已修築了各自的長城,統一後,秦所做的工作不是“修築”而是“連接”,即將三國原有的長城連接起來。這樣的工程,其耗資耗力與當初燕、趙各自修築長城相比,是不可同日而語的。況且,這樣的工作,對於鞏固邊防,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也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