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考應考需知的十個怎麼辦

會考過程中,肯定會有學生會出現意外的情況,那麼出現了意外怎麼辦呢?下面小編就爲大家說一下該怎麼辦吧!

會考應考需知的十個怎麼辦

 一、准考證丟了怎麼辦?

如在臨考前忘代准考證,不要着急,可以向監考教師報告,經考點領導小組批准,考生可先參加考試,但在下場考試前要向監考教師交驗准考證。如在臨考前不慎丟失準考證,考生可由所在中學出具證明後,到所在區縣招生辦公室掛失補辦。

  二、拿到稿紙該怎麼辦?

草稿紙使用要便於檢查。不要在一大張紙上亂寫亂畫,東寫一些,西寫一些。打草稿也要像解題一樣,一道一道挨着往下寫。第一遍完成的題目,自己的把握也不一樣,有確定爲無誤的,有稍微不放心的,有非常不放心的,還有根本未答出來的,這就需要在草稿紙的題號前註上自己可識別的符號,以確定檢查側重點。

  三、遇到難題後“懵’了怎麼辦?

試卷每題體型所列的試題,基本上是從易到難排列的。一般來說,解題要先先易後難,從簡到繁的順序進行。如果避易就難,啃住難題不放,只會費時甚至會影響易題的作答,還可能造成緊張的心理狀態,打亂思路和步驟。此時,考生不妨先跳過難題,找些容易的題目做。再回頭去看那道難題時,也許就不覺得像先前那樣難了。如果考生覺得整卷的難度都很大時,也千萬不要產生放棄的心理,儘量“揀”出稍有把握的題目來做。

  四、腦中忽然“一片空白”怎麼辦?

在幾種常見的考場病中,最可怕的也是最容易讓考生慌亂的是發生“記憶堵塞”。不妨嘗試這樣做:

首先是保持鎮靜,並注意調節自己的呼吸率。先慢吸氣,當對自己說“放鬆”時緩慢呼吸,你再考慮你正在努力回憶的問題,如果你仍不能回想起來,就暫時擱下這道題,開始做別的題,過段時間再回過頭來做這道題。

第二,聯想。你不妨回憶老師在講課時的情景或自己的複習筆記,並努力回憶與發生記憶堵塞問題有關的論據和概念,把回憶起的內容迅速記下來,然後,看你能否從中挑出一些有用的材料或線索。

第三,利用其它試題。在標準化考試中,後面的試題也許會給你提供某些線索,你可不要輕易放過,看其中是否能給你提供線索或啓發。

  五、答題時“吃不準”怎麼辦?

試題中的某些部分,特別是選擇、填空等類型的'題目,一看似曾相識,但又不真相識,很容易使考生產生猶豫不定的心理狀態。在這種情況下,審題作答要沉着冷靜,看準看全。考生要努力追憶有關的基本知識,變換角度思考各種解題辦法。當試題出現幾種疑惑不決的答案時,考生一定要有主見,有自信心,即使確實不能確定答案,也不能長時間猶豫,浪費時間,最終也應把認爲正確程度最高的答案寫到試卷上,不要在答案處留白,因空白無論如何是不得分的

  六、複查試卷時該怎麼辦?

對不同題型可採用不同的檢查方法。選擇題可採用例證法,舉出一兩例來能分別證明其他選項不對便可安心。對填空題,則一要檢查審題;二要檢查思路是否完整;三要檢查數據代入是否正確;四要檢查計算過程;五要看答案是否合題意;六要檢查步驟是否齊全,該添的添上。選擇題的檢查主要是查看有無遺漏,並複覈你心存疑慮的項目。但若沒有充分的理由,一般不要改變你依據第一感覺作出的選擇。對簡答題、論述題和作文的檢查,一是要改正錯字和病句,另外補充遺漏的內容,刪去錯誤的觀點。

計算題和證明題是檢查的重點,你要仔細檢閱你是否完成了題目的全部要求。若時間倉促,來不及驗算的話,有一些簡單的辦法。一是查物理單位是否有誤;二是看計算公式引用有無錯誤;三是看結果是否比較“像”,這裏所說的“像”是依靠經驗判斷,如數字結論是否爲整數或有規劇的表達式,若結論爲小數或無規則、零亂的,則要重新演算。

  七、老師巡考影響答題怎麼辦?

不少考生都有這樣的經歷,當監考老師在身旁走動時,就無法集中精力答題,緊張慌亂得無法答題。甚至當監考教師來回走動,偶爾擡起頭來,正好與考生的目光相遇,就不由緊張起來。這時,可以給自己這樣的心理暗示:“老師是履行職責,對每個考生都是一樣。”

  八、發現別人做得比自己快,聽到別人翻試卷,非常緊張怎麼辦?

這僅僅是個人在緊張氛圍下的一種感覺,往往是錯覺。別人真的比你做得快嗎?做得快的是否都做的對呢?做得快的同學與你處在同一學業水平上嗎?不要和自己過不去,專心致志做自己的題,不關注別人,不埋怨自己。

  九、遇到易題過分激動怎麼辦?

有些考生一旦遇到容易的題目,便覺得心應手、興奮異常,往往情緒激動,甚至得意忘形,在考場上便情不自禁搖頭晃腦。這樣,勢必急於求成、粗枝大葉,反而容易漏題,錯題,丟掉不該丟的分。這就要求考生,在面臨過分激動的情緒時,能以堅強的意志力剋制自己。使自己答題順利時具備一種成竹在胸、心情舒暢、認真慎重、穩操勝券的良好心理狀態。

  十、考試中遇無法集中精神怎麼辦?

其實走神可能只持續幾十秒鐘或一兩分鐘,但是由於過分在意和害怕,走神現象反而會增多。偶爾出現走神時,可聽其自然,或做個呼吸、放鬆,很快思路就會回到考試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