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導大師說過的經典語錄名言

善導大師是中國佛教淨土宗第二代祖師,他說過很多經典的名言語錄。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到的善導大師說過的'經典語錄名言,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善導大師說過的經典語錄名言
  善導大師說過的經典語錄名言【熱門版】

1.《觀經疏》「依教開宗」之文(《善導大師全集》第20頁):

今乘二尊教,廣開淨土門。

2.《觀經疏》「要弘二門判」(依宗判教)之文(《善導大師全集》第22頁):

娑婆化主,因其請故,即廣開淨土之要門;安樂能人,顯彰別意之弘願。

其「要門」者,即此《觀經》定散二門是也。定即息慮以凝心,散即廢惡以修善。回斯二行,求願往生也。

言「弘願」者,如《大經》說:「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爲增上緣也。」

3.《觀經疏》「要弘廢立」(念觀廢立)之文(《善導大師全集》第317頁):

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衆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4.《觀經疏》「一一願言」之文(《善導大師全集》第51頁):

法藏比丘,發四十八願,一一願言:

若我得佛,十方衆生,稱我名號,願生我國,

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

5.《觀經疏》「凡夫入報」之文(《善導大師全集》第55頁):

問曰:彼佛及土,既言報者,報法高妙,小聖難階;垢障凡夫,云何得入?

答曰:若論衆生垢障,實難欣趣;正由託佛願以作強緣,致使五乘齊入。

6.《觀念法門》「皆乘佛力」之文(《善導大師全集》第354頁):

若有衆生,得生西方無量壽佛國者,皆乘彌陀佛大願等業力爲增上緣。

7.《觀經疏》「溺水偏救」之文(《善導大師全集》第38頁):

諸佛大悲於苦者,心偏愍念常沒衆生,是以勸歸淨土。

亦如溺水之人,急須偏救;岸上之者,何用濟爲。

8.《法事贊》「逆謗得生」之文(《善導大師全集》第383頁):

以佛願力:五逆十惡,罪滅得生;

謗法闡提,迴心皆往。

9.《觀念法門》「凡夫得生」之文(《善導大師全集》第357頁):

凡夫乘佛願力,定得往生。

10.《法事贊》「善惡皆生」之文(《善導大師全集》第383頁):

人天善惡,皆得往生;到彼無殊,齊同不退。

11.《觀念法門》「何況聖人」之文(《善導大師全集》第360頁):

一切罪惡凡夫,尚蒙罪滅,證攝得生;

何況聖人願生,而不得去也。

12.《法事贊》「凡聖齊同」之文(《善導大師全集》第376頁):

他方凡聖,乘願往來;到彼無殊,齊同不退。

13.《觀經疏》「三定死」之文(《善導大師全集》第255頁):

我今回亦死,住亦死,去亦死,一種不免死者!

我寧尋此道,向前而去;既有此道,必應可度。

14.《觀經疏》「正念直來」之文(《善導大師全集》第256頁):

汝一心正念直來,我能護汝;衆不畏墮於水火之難。

15.《觀經疏》「願往生心」之文(《善導大師全集》第257頁):

衆生貪瞋煩惱中,能生清淨願往生心。

  善導大師說過的經典語錄名言【精選版】

1.《觀經疏》「六字釋」之文(《善導大師全集》第50頁):

言「南無」者,即是歸命;亦是發願迴向之義。言「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

以斯義故,必得往生。

2.《觀經疏》「唯明專念」之文(《善導大師全集》第206頁):

《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中,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3.《觀經疏》「弘願文」(《善導大師全集》第22頁):

言「弘願」者,如《大經》說:

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爲增上緣也。

4.《觀經疏》「要弘廢立」(念觀廢立)之文(《善導大師全集》第317頁):

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衆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5.《往生禮讚》「光號攝化」之文(《善導大師全集》第479頁):

彌陀世尊,本發深重誓願,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

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等,以佛願力,易得往生。

6.《觀經疏》「二種深信」之文(《善導大師全集》第244頁):

一者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

二者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衆生;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

7.《觀經疏》「正定業」之文(《善導大師全集》第251頁):

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者,是名正定之業,

順彼佛願故。

8.《觀念法門》「造罪迴心」之文(《善導大師全集》第360頁):

一切造罪凡夫,但迴心念阿彌陀佛,願生淨土,上盡百年,下至七日、一日、十聲、三聲、一聲等,命欲終時,佛與聖衆,自來迎接,即得往生。

9.《觀經疏》「不問罪福」之文(《善導大師全集》第250頁):

一切凡夫,不問罪福多少,時節久近,但能上盡百年,下至一日七日,

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定得往生,必無疑也!

10.《往生禮讚》「唸佛必生」之文(《善導大師全集》第540頁):

若有衆生,稱念阿彌陀佛,若七日及一日,下至十聲,乃至一聲一念等,必得往生。

11.《觀經疏》「唸佛延促」之文(《善導大師全集》第263頁):

上盡一形,下至一日、一時、一念等;

或從一念十念,至一時、一日、一形。

大意者:一發心以後,誓畢此生,無有退轉,唯以淨土爲期。

  善導大師說過的經典語錄名言【經典版】

1.《觀經疏》〈玄義分〉(《善導大師全集》第23頁):

佛密意弘深,教門難曉;三賢十聖,弗測所窺;況我信外輕毛,敢知旨趣。

仰惟釋迦此方發遣,彌陀即彼國來迎;彼喚此遣,豈容不去也。

唯可勤心奉法,畢命爲期;舍此穢身,即證彼法性之常樂。

2.《觀經疏》〈玄義分〉(《善導大師全集》第27頁):

「觀」者,照也。常以淨信心手,以持智慧之輝,照彼彌陀正依等事。

3.《觀經疏》〈玄義分〉(《善導大師全集》第28頁):

辨釋宗旨不同、教之大小者:

如《維摩經》以不思議解脫爲宗,如《大品經》以空慧爲宗,此例非一。

今此《觀經》,即以觀佛三昧爲宗,亦以唸佛三昧爲宗;一心回願往生淨土爲體。

言教之大小者:

問曰:此《經》二藏之中何藏攝?二教之中何教收?

答曰:今此《觀經》,菩薩藏收,頓教攝。

4.《觀經疏》〈玄義分〉(《善導大師全集》第30頁):

定善一門,韋提致請;散善一門,是佛自說。

5.《觀經疏》〈玄義分〉(《善導大師全集》第41頁):

但此《觀經》,佛爲凡說,不幹聖也。

6.《觀經疏》〈玄義分〉(《善導大師全集》第43頁):

初不遇善,獄火來迎;後逢善故,化佛來迎。斯乃皆是彌陀願力故也。

7.《觀經疏》〈玄義分〉(《善導大師全集》第43頁):

又看此《觀經》定善,及三輩上下文章,總是佛去世後,五濁凡夫,但以遇緣有異,致令九品差別。何者?上品三人,是遇大凡夫。中品三人,是遇小凡夫。下品三人,是遇惡凡夫;以惡業故,臨終藉善,乘佛願力,乃得往生。

8.《觀經疏》〈序分義〉(《善導大師全集》第85頁):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刀不厭利,日不厭明,

人不厭善,罪不厭除,賢不厭德,佛不厭聖。

9.《觀經疏》〈序分義〉(《善導大師全集》第107頁):

真心徹到,厭苦娑婆,欣樂無爲,永歸常樂。但無爲之境,不可輕爾即階;苦惱娑婆,無由輒然得離。自非發金剛之志,永絕生死之元;若不親從慈尊,何能免斯長嘆。

10.《觀經疏》〈定善義〉(《善導大師全集》第151頁):

帶惑疑生華未發,合掌籠籠喻處胎;

內受法樂無微苦,障盡須臾華自開。

耳目精明身金色,菩薩徐徐授寶衣;

光觸體得成三忍,即欲見佛下金臺;

法侶迎將入大會,瞻仰尊顏贊善哉。

11.《觀經疏》〈定善義〉(《善導大師全集》第159頁):

修因正念,不得雜疑。雖得往生,含華未出,或生邊界,或墮宮胎;或因大悲菩薩入開華三昧,疑障乃除,宮華開發,身相顯然,法侶攜將遊於佛會。

12.《觀經疏》〈定善義〉(《善導大師全集》第157頁):

欲得舍此娑婆生死之身,八苦、五苦、三惡道苦等,聞即信行者,不惜身命,急爲說之。若得一人舍苦出生死者,是名真報佛恩。何以故?

諸佛出世,種種方便勸化衆生者,不欲直令制惡修福,受人天樂也。

人天之樂,猶如電光,須臾即舍,還入三惡,長時受苦。

爲此因緣,但勸即令求生淨土,向無上菩提。

是故今時有緣相勸,誓生淨土者,即稱諸佛本願意也。

若有人聞說淨土法門,聞如不聞,見如不見;當知此等,始從三惡道來,罪障未盡,爲此無信向耳。佛言:我說此人未可得解脫也。若人聞說淨土法門,聞即悲喜交流,身毛爲豎者,當知此人,過去已曾,修習此法,今得重聞,即生歡喜,正念修行,必得生也。

13.《觀經疏》〈定善義〉(《善導大師全集》第180頁):

彌陀應聲即現,證得往生。

14.《觀經疏》〈定善義〉(《善導大師全集》第181頁):

彌陀在空,但使迴心正念,願生我國,立即得生也。

15.《觀經疏》〈定善義〉(《善導大師全集》第181頁):

問曰:佛德尊高,不可輒然輕舉,既能不捨本願,來應大悲者,何故不端坐而赴機也?

答曰:此明如來別有密意。但以娑婆苦界,雜惡同居;八苦相燒,動成違返;詐親含笑,六賊常隨;三惡火坑,臨臨欲入。若不舉足以救迷,業系之牢,何由得免?爲斯義故,立撮即行,不及端坐以赴機也。

16.《觀經疏》〈定善義〉(《善導大師全集》第182頁):

韋提實是垢凡女質,不足可言;但以聖力冥加,彼佛現時,得蒙稽首。

17.《觀經疏》〈定善義〉(《善導大師全集》第193頁):

言「法界」者,有三義:

一者心遍故,解法界。

二者身遍故,解法界。

三者無障礙故,解法界。

正由心到故,身亦隨到,身隨於心故,言「是法界身」也。

言「法界」者,是所化之境,即衆生界也。

言「身」者,是能化之身,即諸佛身也。

言「入衆生心想中」者,乃由衆生起念,願見諸佛,佛即以無礙智知,即能入彼想心中現。

18.《觀經疏》〈定善義〉(《善導大師全集》第195頁):

或有行者,將此一門之義,作唯識法身之觀,或作自性清淨佛性觀者,其意甚錯,絕無少分相似也。既言想象,假立三十二相者;真如法界身,豈有相而可緣、有身而可取也?然法身無色,絕於眼對,更無類可方,故取虛空以喻法身之體也。

又今此觀門等,唯指方立相,住心而取境,總不明無相離念也。如來懸知末代罪濁凡夫,立相住心,尚不能得;何況離相而求事者,如似無術通人,居空立舍也。

19.《觀經疏》〈定善義〉(《善導大師全集》第231頁):

言「如意」者有二種:

一者如衆生意,隨彼心念,皆應度之。

二者如彌陀之意,五眼圓照,六通自在,觀機可度者,一念之中,無前無後,身心等赴,三輪開悟,各益不同也。

20.《觀經疏》〈散善義〉(《善導大師全集》第242頁):

經雲:「一者、至誠心」。「至」者真,「誠」者實。

欲明一切衆生,身口意業,所修解行,必須真實心中作。

不得外現賢善精進之相,內懷虛假。貪瞋邪僞,奸詐百端,惡性難侵,事同蛇蠍。雖起三業,名爲雜毒之善,亦名虛假之行,不名真實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