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努力叫做靠自己的勵志文章

成功的前夕總是最黑暗,只要我們堅守着內心信念,光明的到來,便不會太遠了。

有一種努力叫做靠自己的勵志文章

-01-

你是不是現在還靠父母接濟?你是不是做什麼事都指望別人給你安排好?你是不是在遇到困難和痛苦時總想找個人來幫幫你?你是不是每走一步都希望有人拉你一把……

我想,很多人都有這種心理:希望找一座靠山,認爲這樣不僅可以省力,風險還小,心裏也有底。其實,這些都是依賴心理在作祟。在人生的道路上,要想真正灑脫的行走,還得靠自己。

一個總是依賴別人的人,永遠不會成長,能力也永遠不會提高。而在現代社會激烈的競爭中,一個人要想立足,不被淘汰出局,就必須要有過硬的專業技能核心競爭力

而這些東西都不是依靠別人可以得來的,只要依靠自己在工作和生活過程中,經歷千錘百煉的磨礪之後才能汲取融爲已有。

人的一生總有困難和挫折不期而至,即使有人能扶你一把,但沒有人會陪你走完整個征程。而事實上,靠別人的幫助也只能是一時,前方的路還得靠你自己去探索。

那麼,還是早點“斷奶”吧!從現在開始,加強自己的獨立自主意識,多一點獨立思考,減少一點依賴,提高自主的能力。正如愛默生所說:“儘量發揮自己,利用自己,這是你擁有的唯一財富。”

-02-

也許,有不少人,特別是不少年輕人,都耳熟能詳的知道一句話:“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

誠然,人生在世,總要或多或少地依靠來自自身以外的各種幫助,比如父母的養育、師長的教誨、朋友的關愛、社會的鼓勵……可以說,每個人從呱呱墜地那一刻起,就已開始接受他人給予的種種幫助,所“依”甚廣,所“靠”甚多。

然而,“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的“靠”,已經遠遠超出和大大脫離了一個人需要外部力量幫助這種正常之“靠”,而演變成“唯父母和朋友是靠”的依賴心理,把自己立身於社會的希望完全寄託在父母和朋友的身上。

你在“依靠”的時候卻不曾想過:你爲什麼非要“靠”別人不可?其實在苛求別人“可靠”時,你不知不覺隱去了一個前提:我是誰,我應該爲自己的生命做些什麼?捫心自問,不禁把自己嚇了一大跳,你孜孜以求,尋找那個“可靠”的人時,卻全然忘了自己對自己所應承擔的`責任。

看看你的周圍,往往會發現,苛求別人可靠的人,往往是自己都靠不住自己的人,正因爲自己不可靠,才把目光直盯在對方身上,要求對方這樣那樣。這樣的要求實在是一種非分,你都不能依靠自己,又有什麼權力要求對方可靠呢?

因此,你一畢業就必須明白世上最可靠的人是你自己。不管是面對何種人生問題,需要解決何等困難,依靠自己,向自己內在尋求力量,永遠比其他一切重要。

在雜誌上看到一個故事,和大家分享:

幾個年輕人去野外遊玩,他們不小心在森林裏迷了路。幾個人分不清方向在樹林裏胡亂穿梭,結果,其中一個人和別的人走散了。天色漸晚,他開始擔心起來,這時,他又恰巧來到了一個從未到過的地方,這是森林與草地的交界處。突然,更不幸的事情發生了,他踩到了沼澤地裏。

這是一片不大的沼澤地,遮掩得很好,輕易不可能被發現。他感覺到自己的身體在一點點下沉,他大驚失色,一時手忙腳亂,不知如何是好。

於是,他大聲呼喊,希望同伴能聽到來救他。然而,他叫了許久,仍然沒有任何一個人出現。當泥沼上升到他的胸部時,他越發驚慌失措,他渾身亂動,努力想掙扎起來,可沒想到是越掙扎陷得越深。終於,在一顆流星劃破天際的時候,沼澤無情地吞沒了可憐的年輕人。

第二天上午,當他的同伴們找了過來,在那片沼澤地看見了他的帽子,大家知道了發生的一切。同時,他們在年輕人遇難不遠的地方看見了一根大樹的枯枝。那根枯枝離他並不遠,他原本可以通過努力抓住它,然後爬出沼澤地。

然而,他卻把渺茫的希望寄託到了別人身上,沒有試着依靠自己的力量戰勝遇到的困難,失去了這個最後的生存機會。

其實,在人生的道路上,每個人難免也會和這個年輕人一樣身處險境。這個時候,與其等待別人的救助,真的不如依靠自己的力量去拼搏去奮鬥。

這樣,或許成功的機會比依靠別人大很多。因爲面對生活中的很多難事,要想解決它們,別人不一定是你的救星,相反,你自己纔是你最大的救星。

當你在面對失敗和打擊,心情會抑鬱,甚至感到無助,此時來自朋友的鼓勵只能是一種推動劑,而真正跌倒再爬起來,還要靠自己,靠自己的勇氣和志氣。

所以,你不要總是期待別人的給予,不要苛求每個人的理解與愛心,因爲你無法真正理解每一個人。別人的腳步註定別人的去處,自己的雙腳走出的是自己的路。

不是任何時候都能依靠到別人,與其等待別人不確定的幫助,不如練好自己的基本功,使自己成爲一個自強、自立的人,這樣才能隨時解救自己於危難中。

-03-

釋迦牟尼是佛教的創始人。他悟道後講法49年,全說的是“無我”。“無我”和與此相關的“慈悲”,成了佛教區別於其他宗教的核心。然而,到他臨終時,他的弟子向他請教他逝世後,他們該怎麼辦。他說:“以己爲燈,以己爲靠,不要靠別人。”

依別人的乾糧過日子,就得捱餓一輩子。因爲別人的幫助只能是暫時的,而自己的纔是終生的。

陳楓跟一家很有名氣的木雕美術品工作室的主人學藝。主人是個和工藝品打了一輩子交道的民間老藝人,他的作品在當地很有名氣,當地的很多街景、建築物雕塑都出自其手。

陳楓跟着老藝人學了五年了,雖然手藝也不錯,師傅也希望他能另立門戶自己幹,但陳楓就是不願意,總希望繼續留在師傅身邊。師傅說:“你留下也行,但有一點你記着,跟着我,你永遠也不可能做最好的你自己。”

直到有一天,老藝人的工作室要搬家了,他問陳楓:“我要搬走了,你要不要跟着過去?”陳楓低下頭說:“讓我想想再決定吧。”

此時陳楓已經年近30了。是過去,還是不過去?他很矛盾。“過去”意味着自己還得給師傅打工,難道真要跟着師傅一輩子嗎?經過一夜思考,他決定扔下“柺杖”自己走。

不久陳楓自己成立一個工作室。一開始,生意不太好,但他並不灰心,開始在產品設計上大膽創新。他不拘泥於傳統的木材,大膽地採用硬蠟、精雕土等其他材料。一年後,因其作品造型可愛、設計新穎、製作優良,工作室的效益出現了轉機。

現在陳楓已經在業界小有名氣了。訂單源源不斷地從各地飛來,他每天應接不暇,請了10多個員工,自己出任藝術總監。他終於成功地做到了最好的自己。

可見,依靠自己也能成功,只是很多時候,我們甩不掉習慣依靠的“柺杖”而已。畢竟,我們每個人總有一天都要離開父母、老師,走向社會。

社會紛繁複雜,職場到處充滿激烈競爭,每個人都想如何出人頭地,沒有人會把成功拱手讓給你。而父母未必再有能力跟着上你的腳步,給你在社會中生存的指點也有可能已經不能滿足你的需要或者不一定適合你。那麼,你只有依靠自己闖出一條路來。

羅曼·羅蘭曾說:一個人只能爲人引路,不能代替他人走路。我們雖然要相信別人,但更要依靠自己。克服依賴心理,可最大限度地發揮潛能,增強心理素質和培養自己的獨立人格。用自己的手描繪自己的未來,人生才更有價值。

因此,年輕人要在沒有任何人的幫助下可以獨立工作和生活。首先要學會獨立,獨立的生活、獨立的學習、獨立的認識問題處理問題,這就要求你平時要注意鍛鍊和培養自己。

當然,這種能力的形成是要歷經很多失敗的教訓和成功的經驗總結得來的。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不斷地總結,才能逐漸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總是坐待別人幫助的人一般都沒有太大的作爲,而只有凡事依靠自己,親自動手去做的人,通常能在很短的時間內發揮出驚人的能力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