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青花瓷器有哪些正確的鑑定方法

如何對乾隆青花瓷器的真僞進行鑑定,有沒有什麼技巧呢?以下是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乾隆青花瓷器鑑定方法,以供參閱。

乾隆青花瓷器有哪些正確的鑑定方法

  乾隆青花瓷器鑑定特點

一、胎釉 :

胎體潔白細膩,瓷質堅密,胎壁比雍正青花略厚。釉面勻淨,多數是青白釉,少量爲粉白釉,光澤瑩潤。

二、青料:

乾隆青花所用的青料,是浙料,呈純正藍色,髮色明豔,但難分濃淡層次,多仿宣德青花中的鐵鏽狀黑斑,但與明宣德青花瓷中的鐵鏽斑是有區別的。宣德青花瓷色澤濃豔、暈散、鐵鏽斑凹陷至胎骨,且閃銀白色"錫光".乾隆青花瓷就顯得浮躁,成色不穩定,且有暈散現象,釉底帶有氣泡,釉色白中泛青,所有器物皆施滿釉;亦有部分仿成化,呈青色,髮色淡雅平和;少量仿嘉靖,呈藍紫色,髮色鮮麗純真;乾隆青花瓷品種豐富多彩,大致有豆青釉青花、青花礬紅彩、外醬色釉裏青花、外豆青裏青花、哥釉青花;乾隆還首創了青花鬥彩玲瓏瓷、黃地青花、黃地青花加胭脂紅和淡描青花填綠彩等新品種壺類:有各式茶壺,壺形較雍正時期的壺大,蓋面多數隆起。還有執、僧帽壺、葫蘆壺式兩截壺、各種形狀的小鼻菸壺等。

尊類:有雙耳鹿頭尊(因形似鹿頭而得名)、獸耳銜環尊、鳩耳尊、貫耳大尊、敞口尊、燈籠尊、魚簍尊、象耳尊、石榴尊、鏤空交泰尊、三犧尊、包袱尊等等。尊胎體厚重,形體高大,造型古樸。除了傳統的白地青花外,乾隆青花還是派生出許多新品種,把原有的傳統工藝提高到一個嶄新的階段。如青花紅彩、青花加紫、青花胭脂彩、青花油紅、青花鬥彩、青花粉彩加金、青花描金、青花釉裏紅、黃地青花、哥釉青花、天藍地青花、冬青釉青花、豆青地青花、哥釉青花加紫、冬青釉青花加紫、米色釉青花、藍地青花加紫、藍地白花、灑藍地開光青花、仿木紋青花等。其中青花紅彩、青花加紫、青花釉裏紅這三個品種傳世較多。

三、 造型 :

與康熙、雍正青花式樣大致相仿,但也有仿製明永、宣青花式樣。其它仿古銅器式樣,外銷式樣,以及其創新式樣,造型豐富多彩,目不暇接。品種主要有日常生活用瓷、陳設觀賞瓷、文房用具等。整體講究上下對稱、規矩。乾隆青花在工藝技巧上遠遠超過了康、雍青花。

四、紋飾:

乾隆官窯在紋飾上,仍有明代遺風,紋飾有繁縟之嫌,在器物上總畫得滿滿的,勾染並用,線條挺直,生硬,畫工一絲不苟;紋樣陳舊、拘謹和呆板。部分仿成化,佈局疏朗;其紋飾內容主要有纏枝、折枝水果,雲龍紋,山水,人物,花卉,八寶紋以及各類吉祥圖案,如朵花“壽”字、鵲梅、三星圖、百子圖、博古、福壽、百福、團鶴、麒麟送子等;此外,乾隆常將他自己得意詩詞燒製在青花瓷上,這也是乾隆青花瓷紋飾上的一個特徵。

五、款識:

乾隆青花瓷多僞託款,亦有少量仿成化、正德、嘉靖,所仿明款,得心應手,真假難分,但與明款相比顯得軟弱無力、拘謹,不逮明款豪放,多用鐵線篆寫成,字跡工整纖細,娟秀無力,爲館閣體;堂名款:比雍正青花的堂名款多。主要有“和暉堂制”、“旭華堂”、“百一山房”、“寧晉齋”、“澹寧齋”、“彩秀堂制”、“養和堂”、“彩華堂”、“浴硯書屋”、“志勤堂”、“慶目堂”、“忠信堂”、“彩潤堂”等。堂名款主要書寫屬在盤、碗、碟等小件器皿上。帝王年號款較少,爲“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書款。極少見四字篆款和楷書款。 特別要注意的是,乾隆的款識認真看可以看到很多針尖大的小黑點,觸之,則有凸出釉面的感覺。還有, 乾隆本朝官款字

  清乾隆青花瓷介紹

清乾隆一朝六十年,是清代封建社會發展的鼎盛時期,瓷器生產取得了空前的繁榮,青花瓷也達到了登峯造極的程度。此時,景德鎮御窯廠規模龐大,在督陶官的管理下,每年燒造各種瓷器都在數十萬以上,燒出的瓷器無論是工藝技巧還是裝飾藝術都已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乾隆官窯青花瓷既與清幽的康熙青花有別,又與淡雅的雍正青花不同,它是以紋飾繁密、染畫工整、造型新奇取勝。民窯青花種類豐富,色彩亮麗,畫面多樣,造型新奇。除傳統的白地青花外,乾隆朝的青花還是派生出許多新品種,把原有的傳統工藝提高到一個嶄新的階段。

  清乾隆青花瓷概述

清乾隆(公元1736—1795年,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年號)一朝六十年,是清代封建社會發展的鼎盛時期,瓷器生產取得了空前的繁榮,青花瓷也達到了登峯造極的程度。《古銅器考》一書稱讚當時的制瓷業是“有陶以來,未有今日之美備”。制瓷業集我國曆朝名窯之大成,製做了許多精巧無比的瓷器,不僅官窯成就顯著,民營窯場也興旺發達。此時,景德鎮御窯廠規模龐大,在督陶官的管理下,每年燒造各種瓷器都在數十萬以上,送入宮中,燒出的瓷器無論是工藝技巧還是裝飾藝術都已達到了爐火純青,出神入化的地步。清代許之衡在《飲流齋說瓷》中形容當時瓷器“至乾隆,精巧之至,幾於鬼斧神工”。

青花瓷仍是當時景德鎮瓷器的主流產品,官窯青花和民窯青花的燒造量都超過歷史上任何朝代遺留下來的傳世品,也比任何一個朝代都要多。乾隆時國內陶瓷市場廣大,據文獻記載,清代早中期內銷情形爲“利通十數省,四方商賈、販瓷者萃集於斯”。景德鎮外銷瓷自康熙中期開始興盛,至乾隆時最盛。中國瓷器銷往世界各地,而其中主要的優質瓷運往歐洲和美洲。據國外有關檔案統計,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銷往英國的瓷器約40萬件;乾隆十五年至四十六年(1750—1781年)的'32年間銷往瑞典的瓷器達110萬件。

乾隆朝青花瓷歸納起來有兩大類,一類是典型乾隆器,一類是乾隆仿古器。典型乾隆器生產量極大,是當時社會大衆生活用瓷、陳設用瓷、外銷出口瓷的主體。其承襲康熙、雍正青花的特點,並在其基礎上繼續發展創新、提高,體現在製作技巧上達到前所未有的成就。從工藝製作上看,其胎體的成型、青料的繪製等等,每一道工序都是一絲不苟,精工細做,精益求精。乾隆仿古瓷不像雍正仿古瓷要求那麼嚴格,但產量卻遠大於雍正朝。仿古的方法基本沿襲前朝,仿的最多的是明宣德青花瓷。

乾隆官窯青花瓷既與清幽的康熙青花有別,又與淡雅的雍正青花不同,它是以紋飾繁密、染畫工整、造型新奇取勝。民窯青花種類豐富,色彩亮麗,畫面多樣,造型新奇,精瓷與粗瓷的差別很大。

傳統的白地青花外,乾隆朝的青花還是派生出許多新品種,把原有的傳統工藝提高到一個嶄新的階段。如青花紅彩、青花加紫、青花胭脂彩、青花油紅、青花鬥彩、青花粉彩加金、青花描金、青花釉裏紅、黃地青花、哥釉青花、天藍地青花、冬青釉青花、豆青地青花、哥釉青花加紫、冬青釉青花加紫、米色釉青花、藍地青花加紫、藍地白花、灑藍地開光青花、仿木紋青花等。其中青花紅彩、青花加紫、青花釉裏紅這三個品種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