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器鑑定

. 器物釉面自然空氣氧化的寶光(學術界稱潤光);

青花瓷器鑑定

2. 器物底部及口部露胎處的自然空氣氧化的包漿(陳舊感)(圖1);

3. 器型;

4. 繪畫風格;

5. 用筆的方法;

6. 繪畫的流暢度;

7. 接胎的方法;

8. 拉坯的方法;

9. 修足的方法;

10. 青花的用料與呈色;

11. 款識的字體(指官窯有款識的);

另外加上4個輔助特徵:

1. 器物重量;

2. 露胎處的火石紅;

3. 手撫摸器物釉面的潤滑程度;

4. 敲擊瓷器的音質(指胎體密度)等。

然後在這15個特徵的基礎上,找與時代特徵不吻合的地方。在同一件器物上面,不能出現“張飛戰秦瓊”的現象,如果出現有一個特徵與時代不吻合,心裏就要打上一個問號。如果在同一件器物上,出現三個以上與時代不吻合的特徵,這件器物就可能是仿製品。每一件再高級的仿製品,都不可能與真品的時代特徵完全一模一樣。

比如:器物釉面自然空氣氧化的寶光,及器物底部露胎處自然空氣氧化的包漿,人爲是很難做到的。

再如:青花的用料與呈色,元代至明永樂及宣德時期,多數用進口蘇麻離青青花料,呈色近似寶石藍色;明成化時多數用國產的平等青料,呈色淡雅;明嘉靖多數用回青料,呈色藍中含紫;萬曆早期用石子青,晚期多數用浙料,呈色藍中帶灰,但頗清亮;崇禎時用上等浙料,呈色幽青濃翠;清康熙時多數用提煉極爲純淨的浙料,呈色豔麗青翠,濃淡層次分明,多者可達九個層次,有水墨畫的效果。以上都是天然礦物料,而現代都是化學青花料,沒有天然礦物料特徵。

再比如接胎方法:元代(大立件)青花琢器都是多段的接胎方法。明代多數是腹部一道接胎痕跡,清代多數是一次拉坯成型,沒有接胎痕跡,而現代多數是注漿成型。比如用筆方法:元代至明早期是中峯用筆;明成化以後至明末,用筆方法受成化鬥彩影響,先畫輪廓後填色;康熙用筆方法是渲染……比如修足方法:元代至明早期青花琢器(立件),多數底足外牆斜削一刀;康熙多數是兩層臺底足;乾隆多數是泥鰍背底足。

再比如手摸器物釉面的潤滑度:古代青花瓷器釉面,用手撫摸,一般像嬰兒的肌膚一樣潤滑。而現代仿古作舊的青花瓷器,用手撫摸,像老人的肌膚一樣乾澀。比如繪畫的流暢度:古代的青花瓷器繪畫非常流暢、自然,動物及人物的繪畫神形兼備,而現代仿品多數繪畫比較生硬、呆板、不流暢。

【擴展閱讀篇】

1. [comment]∶評論的話   2. [expository notes]∶含有說明、解釋或評論的'話;作說明或講解用的話   偶爾有對正文的講解和帶解釋性的注,但無評語   3   對某人的看法與對這人的感覺   詳細解釋      評論的話。   清 唐鑑 《廩貢生王府君墓誌銘》:“昔年官京師,閱 倭艮峯 日記,見其上方評語,有曰‘子 涵 子 潔 ’者,問之,則其 河南 同志 王檢心 、 王滌心 也。”《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回:“就將這本冊子的記載,改做了小說體裁,剖作若干回,加了些評語。” 趙樹理 《三裏灣·決心》:“ 玉生 一時想不出適當的評語來,只籠統地說:‘我覺着你各方面都很好!’” 編輯本段評語範文  X同學是個文靜懂事的女孩,踏實、穩重、有禮貌,時刻起着模範帶頭作用,給同學們作出表率。上課時用心聽講的神情,讓人感到你的專注、認真。你的作業乾淨整潔、字跡又漂亮,令老師感到非常滿意。你思維靈活,接受能力較強,勤于思考,大膽質疑。你的學習成績一直都很好,在班裏是一個的好女生。願你永遠健康、漂亮、快樂、上進,在知識的海洋裏遨遊,做一個強者、勝利者!你的聰明加上勤奮好學會令你成功,老師深深地祝福你[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