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詩詞的現代價值

一、中國古典詩詞內容的和諧意蘊

古典詩詞的現代價值

(一)詩人心靈的和諧

現實生活充滿對立、衝突、矛盾,任何人都不能置身其外。對立、衝突、矛盾的生活令人感到煩惱、不安、孤獨、痛苦、空虛,敏感的詩人更是如此。如何化解對立、衝突、矛盾,尋求心靈的寧靜、和諧?政治家通過鬥爭來解決,宗教徒到宗教中尋求解脫,而詩人最好的方式和途徑就是寫詩,到詩歌的天國裏安頓不安的心靈。天寶元年(742),李白奉詔入京,供奉翰林。由於朝中權貴讒毀,於天寶三年被“賜金放還”。李白懷着悲憤的心情離開長安,次年南遊吳越,寫下了著名的《夢遊天姥吟留別》一詩。詩人在夢中飛渡鏡湖,攀登天姥,觀覽神仙洞府,展現了一個有別於現實社會的繽紛迷幻世界。其中雖有“迷花倚石”的恍惚,但在整個夢遊的過程中,詩人的心情是愉悅的:“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這是飛渡的愉悅;“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這是攀登的愉悅;“洞天石扉,訇然中開,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霓爲衣兮風爲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字裏行間洋溢着觀覽的愉悅。詩人對美好理想的追求與現實社會黑暗的`矛盾衝突,在這夢幻世界裏得到解決,其悲憤的心靈在這夢幻的世界裏得到暫時的安寧,進入和諧之境。儘管夢醒之後,“魂悸以魄動”,“失向來之煙霞”,但經過夢遊以及對夢遊抒寫的宣泄,詩人的心情畢竟是輕鬆多了。

(二)人與自然的和諧

人與自然的和諧即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國古代哲學的重要思想。“天地人,萬物之本也。天生之,地養之,人成之……三者相爲手足,和一成體,不可一無也。”(董仲舒《春秋繁露•立元神》)張載說:“乾稱父,坤稱母,予茲藐焉,乃混然中處……民,吾同胞;物,吾與也。”(《西銘》)從人類的進化來看,人與自然的關係並非沒有衝突,它有一個“融合—衝突—融合”的過程。原始混沌時期,人與動物未分,動物與自然渾然統一。人猿揖別以後,人成爲萬物的靈長、“五行之秀”。人爲了自身的發展,開始向自然索取並改造自然,此時人與自然便有了衝突。當人與自然產生衝突並受到懲罰以後,先哲們便對人與自然的關係進行反省,以“仁民愛物”的思想情懷對待自然,對待人的生存世界。這樣,“天人合一”的思想也就形成了。這種“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中國古典詩詞中有着或明或暗或隱或顯的體現。

(三)人與社會的和諧

爲追求人與社會的和諧,古代的思想家構建了“大同”的理想社會。《禮記•禮運》曰:“大道之行也,天下爲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爲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見《禮記註疏》卷21)此“大同”之“同”,鄭玄注爲“和”(與“和同之辨”的“同” 意義迥別),大同世界即大和世界,是沒有剝削、沒有壓迫、沒有戰爭,人人安居樂業的和諧社會。

(四)人與人的和諧

人一出生就處在人我的關係之中。古人把人與人的關係概括爲“五倫”,即夫婦、父子、兄弟、君臣、朋友。對這五倫關係,儒家規定了其行爲準則:“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父慈而子孝”,“兄友而弟恭”,“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論語•八佾》);對普遍的衆人之間的關係,孔子主張“泛愛衆,而親仁”(《論?語•?學而》)。如果社會上人人各安其位,又“兼相愛”,都有“不忍人之心” 即愛心,人與人的關係就會有序而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