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與證明測試題

本講教育信息】

推理與證明測試題

一. 教學內容:

推理與證明

二. 本週教學目標:

1. 結合已經學過的數學實例和生活實例,瞭解合情推理,能利用歸納和類比等方法進行簡單的推理,體會並認識合情推理在數學中的作用。

2. 結合已經學過的數學實例和生活實例,瞭解演繹推理的重要性,掌握演繹推理的模式,並能運用它們進行一些簡單的推理。

3. 瞭解直接證明的兩種基本方法——分析法與綜合法;瞭解間接證明的一種基本方法——反證法。

三. 本週知識要點:

(一)合情推理與演繹推理

1. 歸納推理與類比推理

(1)已知數列 的通項公式 ,記 ,試通過計算 的值,推測出 的值。

(2)若數列 爲等差數列,且 ,則 。現已知數列 爲等比數列,且 ,類比以上結論,可得到什麼結論?你能說明結論的正確性嗎?

【學生討論:】(學生討論結果預測如下)

(1)

由此猜想,

(2)結論:

證明:設等比數列 的公比爲 ,則 ,所以

所以

——如(1)是從個別事實中推演出一般結論,像這樣的推理通常稱爲歸納推理。

——如(2)是根據兩個(或兩類)對象之間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相同,推演出它們在其他方面也相似或相同,像這樣的推理通常稱爲類比推理。

說明:

(1)歸納推理是由部分到整體,從特殊到一般的推理。通常歸納的個體數目越多,越具有代表性,那麼推廣的一般性命題也會越可靠,它是一種發現一般性規律的重要方法。

(2)歸納推理的一般步驟:

①通過觀察個別情況發現某些相同的性質。

②從已知的相同性質中推出一個明確表述的一般命題(猜想)。

(3)類比推理是從特殊到特殊的推理,是尋找事物之間的共同或相似性質。類比的性

質相似性越多,相似的性質與推測的性質之間的關係就越相關,從而類比得出的結論就越可靠。

(4)類比推理的一般步驟:

①找出兩類事物之間的相似性或者一致性。

②用一類事物的性質去推測另一類事物的性質,得出一個明確的命題(猜想)。

2. 演繹推理

現在冰雪覆蓋的南極大陸,地質學家說它們曾在赤道附近,是從熱帶飄移到現在的位置的,爲什麼呢?原來在它們的地底下,有着豐富的煤礦,煤礦中的樹葉表明它們是闊葉樹。從繁茂的闊葉樹可以推知當時有溫暖溼潤的氣候。所以南極大陸曾經在溫溼的熱帶。

被人們稱爲世界屋脊的西-藏高原上,一座座高山高入雲天,巍然屹立。西-藏高原南端的喜馬拉雅山橫空出世,雄視世界。珠穆朗瑪峯是世界第一高峯,登上珠峯頂,一覽羣山校誰能想到,喜馬拉雅山所在的地方,曾經是一片汪洋,高聳的山峯的前身,竟然是深不可測的大海。地質學家是怎麼得出這個結論的呢?

科學家們在喜馬拉雅山區考察時,曾經發現高山的地層中有許多魚類、貝類的化石。還發現了魚龍的化石。地質學家們推斷說,魚類貝類生活在海洋裏,在喜馬拉雅山上發現它們的`化石,說明喜馬拉雅山曾經是海洋。科學家們研究喜馬拉雅變遷所使用的方法,就是一種名叫演繹推理的方法。

1. 演繹推理:從一般性的原理出發,推出某個特殊情況下的結論的推理方法。

2. 演繹推理的一般模式

分析喜馬拉雅山所在的地方,曾經是一片汪洋的推理過程:

魚類、貝類、魚龍,都是海洋生物,它們世世代代生活在海洋裏……大前提

在喜馬拉雅山上發現它們的化石……小前提

喜馬拉雅山曾經是海洋……結論

M-P(M是P)

常用格式:

S-M(S是M)

S-P(S是P)

三段論:(1)大前提……已知的一般原理

(2)小前提……所研究的特殊情況

(3)結論……根據一般原理,對特殊情況作出的判斷

用集合論的觀點分析:若集合M中的所有元素都具有性質P,S是M的一個子集,那麼S中所有元素也都具有性質P。

練習:分析下面幾個推理是否正確,說明爲什麼?

(1)因爲指數函數 是增函數,

(2)因爲無理數是無限小數

而 是指數函數 而π是無限小數

所以 是增函數 所以π是無理數

(3)因爲無理數是無限小數,而 (=0.333……)是無限小數,所以 是無理數

說明:在應用“三段論”進行推理的過程中,大前提、小前提或推理形式之一錯誤,都可能導致結論錯誤。

比較:合情推理與演繹推理的區別與聯繫

從推理形式上看,歸納是由部分到整體、個體到一般的推理;類比推理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而演繹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

從推理所得的結論來看,合情推理的結論不一定正確,有待於進一步證明;演繹推理在大前提、小前提和推理形式都正確的前提下,得到的結論一定正確。

人們在認識世界的過程中,需要通過觀察、實驗等獲取經驗;也需要辨別它們的真僞,或將積累的知識加工、整理,使之條理化,系統化,合情推理和演繹推理分別在這兩個環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就數學而言,演繹推理是證明數學結論、建立數學體系的重要思維過程,但數學結論、證明思路等的發現,主要靠合情推理。因此,我們不僅要學會證明,也要學會猜想。

(二)直接證明與間接證明

1. 綜合法與分析法

(1)綜合法

一般地,利用已知條件和某些數學定義、定理、公理等,經過一系列的推理證明,最後推導出所要證明的結論成立,這種證明方法叫做綜合法又叫順推證法。

它的基本思路是“由因導果”,即從“已知”得“可知”,再逐步推向未知的方法。

(2)分析法

我們從要證明的結論出發,逐步尋找使它成立的充分條件,直至最後,把要證明的結論歸結爲判定一個明顯成立的條件,這種證明方法叫分析法,它的特點是:從未知看需知,再逐步靠近已知。

2. 間接證明

反證法

一般地,假設原命題不成立,經過正確的推理,最後得出矛盾,因此說明假設錯誤,從而證明了原命題成立,這樣的證明方法叫做反證法。

(三)數學歸納法

用數學歸納法證明一個與正整數有關的命題的步驟:

(1)證明:當n取第一個值 時結論正確;

(2)假設當n=k(k∈ ,且k≥ )時結論正確,證明當n=k+1時結論也正確。

由(1),(2)可知,命題對於從n0開始的所有正整數n都正確。

數學歸納法被用來證明與自然數有關的命題: 遞推基礎不可少,歸納假設要用到,結論寫明莫忘掉。

【典型例題】

例1. 如圖所示,在銳角三角形ABC中,AD⊥BC,BE⊥AC,D,E爲垂足,求證:AB的中點M到D,E的距離相等。

證明:(1)因爲有一個內角爲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大前提

在△ABD中,AD⊥BC,∠ADB=90,………………………小前提

所以△ABD是直角三角形。 ……………………………………結論

同理,△AEB也是直角三角形

(2)因爲直角三角形斜邊上的中線等於斜邊的一半,…………………大前提

而M是Rt△ABD斜邊AB的中點,DM是斜邊上的中線,………小前提

所以DM= ,……………………………………………………結論

同理,EM= 。 所以DM=EM

例2. 已知 ,求證: 。

證法一(綜合法):

證法二(分析法): ,爲了證明 ,

只需證明 ,

即 ,

即 ,

即 ,

即 .

成立,

成立

例3:證明: 不能爲同一等差數列的三項。

證明:假設 、 、 爲同一等差數列的三項,則存在整數m,n滿足

= +md ① = +nd ②

① n-② m得: n- m= (n-m)

兩邊平方得: 3n2+5m2-2 mn=2(n-m)2

左邊爲無理數,右邊爲有理數,且有理數 無理數

所以,假設不正確。即 、 、 不能爲同一等差數列的三項

例4. 通過計算可得下列等式:

……

將以上各式分別相加得:

即:

類比上述求法:請你求出 的值。

解:

……

將以上各式分別相加得:

所以:

例5.自然狀態下魚類是一種可再生資源,爲持續利用這一資源,需從宏觀上考察其再生能力及捕撈強度對魚羣總量的影響,用 表示某魚羣在第 年年初的總量, ,且 >0。不考慮其它因素,設在第 年內魚羣的繁殖量及捕撈量都與 成正比,死亡量與 成正比,這些比例係數依次爲正常數 。

(Ⅰ)求 與 的關係式;

(Ⅱ)猜測:當且僅當 , 滿足什麼條件時,每年年初魚羣的總量保持不變?(不要求證明)

解:(I)從第n年初到第n+1年初,魚羣的繁殖量爲axn,被捕撈量爲bxn,死亡量爲

(II)若每年年初魚羣總量保持不變,則xn恆等於x1, n∈ ,從而由(*)式得

因爲x1>0,所以a>b。

猜測:當且僅當a>b,且 時,每年年初魚羣的總量保持不變。

【模擬試題

1. 如果數列 是等差數列,則

A. B.

C. D.

2. 下面使用類比推理正確的是

A. “若 ,則 ”類推出“若 ,則 ”

B. “若 ”類推出“ ”

C. “若 ” 類推出“ (c≠0)”

D. “ ” 類推出“ ”

3. 有這樣一段演繹推理是這樣的“有些有理數是真分數,整數是有理數,則整數是真分數”結論顯然是錯誤的,是因爲

A. 大前提錯誤 B. 小前提錯誤 C. 推理形式錯誤 D. 非以上錯誤

4. 設 , ,n∈N,則

A. B. - C. D. -

5. 在十進制中 ,那麼在5進制中數碼2004摺合成十進制爲

A. 29 B. 254 C. 602 D. 2004

6. 函數 的圖像與直線 相切,則 =

A. B. C. D. 1

7. 下面的四個不等式:① ;② ;③ ;④ 。其中不成立的有

A. 1個 B. 2個 C. 3個 D. 4個

8. 類比平面幾何中的勾股定理:若直角三角形ABC中的兩邊AB、AC互相垂直,則三角形三邊長之間滿足關係: 。若三棱錐A-BCD的三個側面ABC、ACD、ADB兩兩互相垂直,則三棱錐的側面積與底面積之間滿足的關係爲 。

9. 從 中,可得到一般規律爲 (用數學表達式表示)

10. 函數y=f(x)在(0,2)上是增函數,函數y=f(x+2)是偶函數,則f(1),f(2.5),f(3.5)的大小關係是 。

11. 在△ABC中, ,判斷△ABC的形狀

12. △ABC三邊長 的倒數成等差數列,求證: 。

13. 在各項爲正的數列 中,數列的前n項和 滿足

(1) 求 ;(2) 由(1)猜想數列 的通項公式;(3) 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