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職業病防治方案推薦

篇一:201x企業職業病防治方案

企業職業病防治方案推薦

方案一:

爲了職工的身體健康,預防職業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和企業職業病管理規定,結合公司的實際情況,制訂本職業病防治實施方案。

一、成立公司職業病防治領導小組:

組 長:XXX

副組長:XXX、XXX、XXX

成 員:XXX、XXX、XXX、XXX、XXX、XXX

二、充分利用黑板報、入職前培訓教育以及多媒體設施進行職業危害宣傳,提高企業負責人以及從業人員職業病防治意識。

三、完善和落實各項職業衛生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各項操作規程。

四、強化對職業病危害工作場所的管理。在可能發生職業損傷的有毒、有害工作場所設置報警裝置、現場急救用品、沖洗設備、應急撤離通道和必要的泄險區。

五、開展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檢測、評價工作。確保各種職業危害工程控制設施處於正常運行狀態,對監測到不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和衛生要求的環節,立即進行整改。

六、告知勞動者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在產生職業病危害的場所的醒目位置,設置相關警示標誌與危害說明。

七、對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職工進行職業健康檢查,做到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八、接受職業衛生知識、職業病防治知識培訓。對公司職業健康管理人員及從業人員進行相關培訓。

九、建立、健全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定期進行演練。

方案二:

爲認真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職業病診斷與鑑定管理辦法》等文

件精神以及結合XX市、XX縣安監局對工業企業職業衛生健康工作的要求,結合本企業實際生產情況,特制訂職業衛生三年工作計劃及實施方案,XX公司職業病防治計劃及實施方案。

一、堅決貫徹落實國家及地方相關政策要求,杜絕職業病例。

(一)生產性粉塵治理方面

1、改革工藝過程。通過改革工藝流程使生產過程機械化、密閉化、自動化,從而消除和降低粉塵危害。

2、密閉·抽風·除塵。對本企業粉碎、拌料等容易造成粉塵飛揚的場所和工藝環節,採用密閉·抽風·除塵的方法,加設密閉設備、吸塵罩、通風管、除塵器等設備。

3、個體防護和個人衛生。

4、加強對員工的教育培訓、現場的安全檢查以及對防塵的綜合管理

(二)生產性毒物治理方面

1、通過“密閉化、自動化”解決供氣車間荒煤氣、煤焦油、氨水的泄露。

2、對於粗鎂精煉過程產生的有毒性氣體,採用局部排氣並對有毒氣體進行沉降、降溫、凝聚、洗滌、中和、吸收和脫水處理,以實現安全排放。

3、爲員工配備個體防護設施。

(三)物理因素危害治理方面

1、物理震動的生產環節及設備儘量設置在密閉、半密閉的環境,採用隔聲降低振動源等工程措施;

2、縮短接觸噪音、高溫等物理因素從業人員的作業時間;

3、加強個人防護和監護。

二、完善職業衛生培訓教育制度,堅持不懈搞好“三級培訓教育”。

三、堅持職業病“三級預防”原則,搞好員工職業健康體檢工作。

四、合理安排具有職業禁忌症員工的崗位,以免引發職業病。

五、對產生職業危害因素的作業場所每年委託具備相關資質的單位進行一次檢測,及時整改不符合項目。

篇二:職業病防治計劃和實施方案

爲了搞好本廠職業病防治工作,促進本廠的經濟發展。使作業環境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和要求,逐步改善作業環境,保護職工健康及其相關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第十九條第二項的規定,經廠領導小組研究,特制定本單位*****年職業病防治計劃和實施方案。

一、成立職業衛生防治機構或組織

組織人員:****,****

組織人員分工:

****負責編制職業病防範措施、職業病防治計劃和實施方案、員工檔案的管理,組織員工學習、培訓、體檢。

****負責落實防治計劃和實施方案,對各個車間職業病防範工作進行不定期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二、作業場所的改善計劃

我單位操作人員接觸職業危害因素的工種包括:幹拋、切割等工種,危害及防範明細如下:

1、幹拋:大理石的幹拋會有大量的粉塵產生,空氣中的粉塵被呼吸到口、鼻、肺內,同時,幹拋過程中有一定的噪音產生,從事此工作的人員須配備防塵口罩、手套、耳塞等防護用品,並且要同時啓動排塵扇。

職工長期在大理石粉塵環境下工作,長期吸入粉塵可引起塵肺。粉塵作用於呼吸道黏膜,早期引起機能亢進,毛細血管擴張,分泌大量黏液,以阻留更多的粉塵,久之形成肥大性改變,最後由於黏膜細胞營養供應不足而萎縮。經常接觸粉塵還可引起皮膚、耳、眼等的疾病。

爲解決粉塵的危害,公司計劃在第二季度對幹拋工藝進行改造爲溼拋,預算經費爲5萬元。

2、切割:??

3、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檢測。在對幹拋和切割工藝進行改造後,請****疾控中心來我單位進行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預算經費爲五千元。

三、勞動者職業健康體檢計劃

對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工作人員,由本公司勞動人事管理部門(人員)於9月統一組織到**醫院進行職業健康檢查。確保本公司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將體檢結果納入勞動者職業健康檢查監護檔案。

勞動者健康監護檔案由單位統一建立,並按照規定的期限妥善保存,職業健康監護檔案是職業病診斷鑑定的重要依據之一,也是區分健康損害責任和進行職業病診斷鑑定的重要依據。做到早預防、早治療。已有患病者,及時診斷,及時治療。嚴重的脫離工作崗位,進行全面治療。

體檢經費:****元

四、職業衛生培訓計劃

1、培訓對象:工廠內所有員工

2、培訓時間:**年**月**日

3、培訓內容:

(1):職業病的概念

(2):職業病的危害

(3):職業病的防範

4、培訓目的:讓員工在享受工作樂趣的同時,瞭解工作環境中給自身帶來的負面影響,從而加以防範,更有力的保護自身的健康及安全。

5、培訓經費:****元。

五、資金保障

爲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和職業病防治措施的落實,各部門將積極配合公司職業病防護計劃,公司在年初計劃實施初期,將把職業病防護計劃所需資金全部落實, 以確保計劃的實施。

******公司

年 月 日

職業衛生管理制度

1.目的和依據

1.1爲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危害,預防職業病,保護全體員工的身體健康及其相關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和《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管理辦法》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結合公司實際,制定本制度。

1.2 職業衛生管理與職業病防治工作堅持“預防爲主、防治結合”的方針,實行分類管理、綜合治理的原則。

2 適用範圍

本制度適用於公司各車間、部門、合作合資公司的職業衛生管理工作。

3 定義

3.1職業危害:指對從事職業活動的勞動者可能導致職業病的各種危害。職業危害因素包括:

職業活動中存在的各種有害的化學、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業過程中產生的其他有害因素。

3.2 職業病:指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等因素而引起的,並列入國家公佈的職業病名單的疾病。

4機構設置

公司成立職業衛生管理領導小組,總經理任組長,主管副總經理任副組長,各車間及有關部門的主要負責人爲組員;安全保衛部爲職業衛生的日常管理機構。

5職責

5.1職業衛生領導小組職責:

5.1.1貫徹、落實國家有關職業衛生管理與職業病防治工作的法律、法規,並將此工作列入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

5.1.2審定職業衛生與職業病防治工作的目標以及實現目標的方案,並定期監督檢查方案的落實情況,解決各部門關係協調、所需資金落實等問題。

5.2安全保衛部職責:

5.2.1宣傳、貫徹國家的有關法律、法規,並監督實施。

5.2.2確定公司的職業危害因素監測點,協助煙臺市工業衛生監測站對職業危害因素監測點進行監測,並對監測結果進行公示;對超標場所,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方案,監督整改。

5.2.3負責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工作,負責企業勞動衛生檔案的建立工作;

5.2.4負責組織每年一次的職業健康查體和應急時的健康檢查工作;爲接觸職業危害因素職工辦理《職業健康監護證》;

5.2.5負責組織進行建設項目的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和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

5.2.6 負責在職員工職業病檔案的歸檔工作。

5.2.7會同人力資源部聯合開展職業衛生教育工作,普及和提高全體員工的職業衛生知識,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5.3人力資源部

5.3.1負責新入廠員工上崗前的健康查體和員工離崗前的職業健康查體工作。

5.3.2負責對不適宜繼續從事原工作的職業病病人,應調離原崗位,並妥善安置。

5.3.3負責退休退養職工的職業病管理工作。

5.4各單位(各車間、部門、合作合資公司)職責

負責本單位職業衛生和職業病預防工作。

6 職業危害申報制度

6.1安保部根據公司存在的職業危害因素,及時如實地向上級主管部門申報,接受監督。

6.2申報的主要內容有:用人單位的基本情況;作業場所職業危害因素種類、濃度或強度;產生職業危害的生產技術、工藝和材料;職業危害防護設施,應急救援設施。

7 職業防護(防塵、防毒、防噪)管理制度;

7.1勞動者享有下列職業衛生保護權利。

7.1.1獲得職業衛生教育、培訓的權力;

7.1.2獲得職業健康檢查、職業病診療、康復等職業病防治服務的權力;

7.1.3瞭解工作場所產生或者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危害後果和應當採取的職業病防護措施的權力;

7.1.4要求用人單位提供符合防治職業病要求的職業病防護設施和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改善工作條件的權力;

7.1.5對違反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及危及生命健康的行爲提出批評、檢舉和控告的權力;

7.1.6有權拒絕違章指揮、進行沒有職業病防護措施的作業的權力;

7.1.7參與用人單位職業衛生工作的民主管理,對職業病防治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權力。

7.2 塵、毒、噪場所規定

接觸石棉絨場所,生產、儲存、使用氯氣場所,產生酸、鹼霧場所,產生噪音的場所。

7.3職業防護(防塵、防毒、防噪)

7.3.1 預防措施

對存在塵、毒等職業危害的建設項目進行衛生預評價。衛生預評價的全過程包括可行性研究階段、初步設計階段、施工設計階段的衛生審查,施工過程中的衛生監督檢查,竣工驗收以及竣工驗收中對衛生防護設施效果的監測和評價。

新建、改建、擴建及技術引進、技術改造的建設項目,都必須有防塵防毒設施,實行“三同時”管理,即職業衛生防護設施要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驗收和投產使用。

要根據預防爲主、全面規劃、因地制宜、綜合治理的原則,編制防塵、防毒、防噪規劃,並納入年度安全技術措施計劃和長遠規劃,逐步消除塵、毒、噪危害。

進入有毒有害崗位作業人員,必須事先進行防毒知識教育,掌握有毒物質的毒性、中毒急救互救知識、防護器材的使用知識,並經考試合格後方可上崗作業。

7.3.2生產過程中的控制

對有毒、有害物質的生產過程,應採用密閉的設備和隔離操作,以無毒或低毒物代替毒害大的物料,革新工藝,實行機械化、自動化、連續化。

對作業場所散發出的有害物質,應加強通排風,並採取回收利用、淨化處理等措施,未經處理不得隨意排放。

對可能產生有毒、有害物質的工藝設備和管道,要加強維護,定期檢修,保持設備完好,杜絕跑、冒、滴、漏。

若改變產品原材料或工藝流程,可能使塵毒等危害增加者,要採取可靠的預防性措施,按照變更管理的要求進行管理。

防塵防毒設施,必須加強維修管理,確保完好和有效運轉。

對塵毒危害嚴重、測定超過國家規定衛生標準的作業場所,應當及時給予有效的治理。有害作業現場必須配備必要的職業衛生防護設施,並對其進行經常性維護、檢修,定期檢測防護效果,確保正常使用,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

要認真做好防塵、防毒、防噪聲工作,採取綜合措施,消除塵、毒、噪危害,不斷改善勞動條件,保障職工的安全健康,防止職業病的發生。

有毒、有害物質的包裝,必須符合安全要求。

爲接觸塵、毒、噪等有害因素的員工配備適宜有效的個體勞動防護用品,並監督使用。

在具有酸、鹼等腐蝕性物質或化學燒傷危險的場所應設沖洗設施。

7.3.3 職業衛生管理

必須貫徹執行有關保護婦女的勞動法規,安排工作要充分考慮婦女的生理特點。

對工作場所存在的各種職業危害因素進行定期監測,工作場所各種職業危害因素檢測結果必須符合國家有關標準要求。

對疑似職業病的員工需要上報職防機構診治的,由安全保衛部和人力資源部提供職業接觸史和現場職業衛生情況,到具有職業病診療資格的職防部門進行檢查、診斷。

對接觸塵毒等職業危害的員工進行醫學監護,包括上崗前的健康檢查、在崗時的定期職業健康檢查、離崗及退休前的職業健康檢查。沒有進行職業性健康檢查的員工不得從事接觸職業危害作業,有職業禁忌症的員工不得從事所禁忌的作業。

工作場所發生危害員工健康的緊急情況,應立即組織該場所的員工進行應急職業性健康檢查,並採取相應處理措施。

存在職業危害的崗位要制定出相應的職業安全衛生操作規程,專兼職安全衛生管理人

員嚴格監督崗位操作人員按章操作。

有毒有害工作場所的醒目位置應設置有毒有害因素告示牌,註明崗位名稱、有毒有害因素名稱、國家規定的最高允許濃度、監測結果、預防措施等。

除按要求對國家規定的職業病進行報告外,發生急性中毒事故應立即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並在規定時間內寫出書面現場調查報告書,報告書內應有分析、有結論、有改進措施。

定期進行化學事故應急救援培訓和實際演練,發生急性職業中毒事故時,按照應急救援程序實施現場救援。

8 生產作業場所危害因素檢測制度。

8.1安全保衛部進行檢測的項目爲作業場所毒物(氯氣)指標和噪聲指標,檢測點的分佈見氯鹼公司危害因素分佈表,檢測頻次爲每月一次。

8.2衛生監督部門對公司確定的危害因素分佈點進行監測,監測頻次每半年一次。

8.3作業場所危害因素檢測結果超標時,安全保衛部與超標單位應立即分析原因,採取有效的防治措施,立即整改。

8.4安全保衛部建立企業勞動衛生檔案,並保存工業衛生監測記錄。

崗位職業健康操作規程

1、總則

爲了保證職工在施工生產過程中安全開展工作,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危害,保護職工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促進施工生產發展,制定本操作規程。

施工生產工作中存在的職業危害有:粉塵、噪聲、高溫。在施工生產中凡涉及職業危害的場所和工作地點必須嚴格執行本規程,本規程適用於公司所屬部門、班組。

職業病,是指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職業病的分類和目錄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規定、調整並公佈。

2、制定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

《作業場所職業危害申報管理辦法》;

《職業病危害事故調查處理辦法》;

《職業病危害因素與目錄》;

《高溫作業允許持續接觸熱時間限值》;

《噪聲作業分級》;

《施工生產性粉塵作業危害程度分級》。

3、職業病危害因素種類、分佈、危害程度及衛生標準

1)粉塵

①產生的原因:粉塵主要是拌合系統在砼的生產、儲存、輸送、破碎過程中出現,如在輸砼皮帶層及各運轉點,其影響程度與工藝設計、輸砼設備及通風除塵設施等的條件有關。 ②危害程度:粉塵進入人體後主要可引起職業性呼吸系統疾病,長期接觸高濃度粉塵可引起肺組織纖維化爲主的全身性疾病——塵肺病,如:塵肺、呼吸系統腫瘤、粉塵性炎症等;對上呼吸道粘膜、皮膚等部位產生局部刺激作用可引起相應疾病。

③職業健康衛生標準

含有10%以上的遊離二氧化硅的砼塵衛生標準2mg/m3

含有10%以下的遊離二氧化硅的砼塵衛生標準10mg/m3

④主要涉及崗位:輸砼崗位、鍋爐主控崗位、轉機崗位、除灰崗位。

2)噪聲

篇三:職業病防治規劃與實施方案

一、 職業病防治計劃 爲了搞好本公司職業病防治工作,促進本公司的經濟發展,使生產作業環境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和要求,保護職工健康及其相關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第十九條第二項的規定,制定本公司職業病防治計劃和實施方案。

(一)職業病防治工作內容

1、建立、健全職業病防治責任制。

嚴格按照《職業病防治法》第五條“用人單位(是指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經濟組織)應當建立、健全職業病防治責任制,加強對職業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職業病防治水平,對本單位產生職業病危害承擔責任”的規定,制定由本單位法定代表人總負責,部門分工負責和崗位各負其責的責任體系和責任保證制度。

2、依法參加工傷社會保險,確保勞動者依法享受工傷社會保險。 按照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的有關規定,如實上報本單位的人數、工資總額、繳費情況以及財務會計帳冊等有關情況,按時繳納工傷社會保險金,積極配合相關部門作好工傷社會保險工作,使在本公司職業活動中所發生的工傷、職業病以及因此而死亡,造成勞動者暫時或永久喪失勞動能力時,勞動者或其家屬能夠從社會得到必要的物質補償和服務的社會保障,保證勞動者或其家屬的基本生活,爲勞動者提供必要的醫療救治和康復服務等。

3、按照《職業病防治法》第十三條的規定積極做好工作場所的衛生防護工作,使工作場所符合下列職業衛生要求:

(1)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強度或者濃度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難;

(2)有與職業病危害防護相適應的設施;

(3)生產佈局合理,符合有害與無害作業分開的原則;

(4)有配套的更衣間、休息間等衛生設施;

(5)設備、工具、用具等設施符合保護勞動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

(6)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關於保護勞動者健康的其他要求。

4、職業病危害項目的申報

建立在識別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基礎上,即根據《職業病危害因素分類目錄》規定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的種類進行申報,按照《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管理辦法》的規定,填報好各種申報表,目前我公司無職業病危害因素。

5、本單位的建設項目(新建、擴建、改建建設項目和技術改造、引進項目)及時向衛生行政部門提交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報告並經衛生行政部門審覈同意。

6、根據《職業病防治法》第十九條規定的內容,建立或完善職業衛生防治管理措施:

(1)設置或者指定職業衛生管理機構或者組織,配備專職或者兼職的職業衛生專業人員,負責本單位的職業病防治工作;

(2)制定職業病防治計劃和實施方案;

(3)建立、健全職業衛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

(4)建立、健全職業衛生檔案(內容有:全廠職工人數、男女職工人數、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作業的男女人數、患各種職業病人數;全廠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的種類數、職業病危害因素作業點數、各職業病危害因素作業點的濃度或強度及評價;各種職業衛生防護設施設備的名稱、數量、運行狀況、防護效果及對存在問題的治理;個人防護用品的種類、發放數量、是否有職業衛生檢驗報告書、實際配帶情況等)和勞動者健康監護檔案(內容有:勞動者職業史、既往史和職業病危害接觸史;相應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結果;職業健康檢查結果及處理情況;職業病診療等勞動者健康資料);

(5)建立、健全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公司實施由專人負責的職業病危害因素日常監測,並確保監測系統處於正常運行狀態)及檢測評價(定期檢測、評價必須由取得省級衛生行政部門資質認證的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承擔)制度;

(6)建立、健全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包括救援組織、機構和人員職責、應急措施、人員撤離路線和疏散方法、財產保護對策、事故報告途徑和方式、預警設施、應急防護用品及使用指南、醫療救護等內容)。

7、建立職業健康監護制度,使本單位的職業健康監護工作嚴格按規範管理,使其制度化(依據爲《職業健康監護管理辦法》,內容包括:上崗前、在崗期間、離崗時的職業健康體檢和職業健康監護檔案)。

8、職業病報告制度。

根據《職業病防治法》第四十三條第一款及衛生部頒佈的《職業病報告辦法》的規定,報告辦法按照下列規定執行:

(1)急性職業病報告:

①企業及其職工醫院(所)接診的急性職業病均在12-24小時之內向患者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②凡有死亡或同時發生三名以上急性職業中毒,企業立即電話報告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或衛生監督機構。

(2)非急性職業病報告:

①企業及其醫療衛生機構包括沒有取得職業病診斷資格的綜合醫院在發現或懷疑爲職業病的患者時,及時向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報告。

②對發現或懷疑爲職業病的非急性職業病或急性職業病緊急救治後的患者應根據《職業病防治法》規定及時轉診到取得職業病診斷資質的醫療衛生機構明確診斷,並按規定報告。及時向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報告。

③對確認的非急性職業病患者如塵肺、慢性職業病和其他慢性職業病,應及時按衛生行政主管部門規定的程序逐級上報。各級負責職業病報告工作的單位和人員,必須樹立法制觀念,不得虛報、漏報、拒報、遲報、僞報和篡改。

9、職業病危害公告告知和工作場所危害警示及報警裝置。

(1)產生職業病危害的場所在醒目位置設置公告欄,公佈職業病防治的規章制度、操作規程、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

(2)對產生嚴重職業病危害作業崗位,在其醒目位置,設置警示標識和中文警示說明。

(3)對可能發生急性損傷的有毒、有害工作場所;設置報警裝置,配置現場急救用品、沖洗設備、應急撤離通道和必要的泄險區。

10、職業病危害合同告知。

將工作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及後果、職業病防護措施和待遇等如實告知勞動者,並在勞動合同中寫明。

告知的內容包括:

(1)勞動過程中可能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種類、危害程度;

(2)危害後果;

(3)提供的職業病防護設施和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

(4)工資待遇、崗位津貼和工傷社會保險待遇;

(5)職業衛生知識培訓教育;

(6)職業病防治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

11、職業衛生培訓。

《職業病防治法》第三十一條規定的培訓對象包括:公司的負責人、勞動者。職業衛生培訓的方式有:對員工進行的上崗前職業衛生培訓和在崗期間的定期職業衛生培訓。其內容和目的是普及職業衛生知識。

二、 事項、實施日期、實施部門和經費預算

篇四:201x年度職業病防治計劃及實施方案

一、 職業病防治計劃

一) 職業病防治目的

爲貫徹執行國家有關職業病防治的法律、法規、政策和標準,加強對職業病防治工作的管理,提高職業病防治的水平,切實保障各位職工在勞動過程中的健康與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第十九條第二項的規定,結合公司實際,根據“統籌安排、量力而行”的原則,分別輕重緩急,以便集中力量及時解決嚴重影響職工健康、安全的問題,制定本計劃和實施方案。

二)職業病防治工作目標

1、 全體員工保持健康狀態符合上崗要求,正常出勤。

2、及時上報採購應急藥品和消暑品,併發放給裝置或個人。

3、全體員工參加公司組織的健康體檢。

4、辦理好全體員工的醫藥費報銷工作;員工有病時及時進行慰問和幫助。

5、簽訂班組責任狀,明確環境衛生責任,保持清潔、衛生、優美的工作環境。

6、全體員工接受或參加職業安全衛生方面的培訓。

7、公司指派專人對全體職業安全衛生工作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和隱患,及時整改。

8、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委員會每月進行勞動保護監督檢查,發現問題及時反饋並要求整改。

9、適時開展文體活動,提高職工身心健康。

10、年內職工職業病發生率爲零。

三)職業病防治工作實施措施和保障條件

1、檢查計劃

對勞動者進行職業性健康檢查,對勞動者進行就業前、定期和離崗時的職業性健康檢查。在就業前的檢查中如發現有不宜從事某一職業危害因素作業的職業禁忌徵者,不安排其從事所禁忌的作業。定期健康檢查便於早期發現病人,及時處理,防止職業危害的發展、爲制定預防對策提供依據。

2、建立職業衛生檔案和勞動者個人的健康監護檔案

企業建立職業衛生和勞動者個人的.健康監護檔案,是加強職業病防治管理的要求。職業衛生檔案主要包括工作單位的基本情況,職業衛生防護設施的設置、運轉和效果,職業危害因素的濃(強)度監測結果與分析,職業性健康檢查的組織和檢查結果及評價。勞動者個人健康檔案主要包括職業危害接觸史,職業健康檢查的結果,職業病的診斷、處理、治療和療養,職業危害事故的搶救情況等。

3 、消除職業危害,改善勞動條件

3.1改進作業方式,改善作業環境,減少有害物質散發。

3.2加強設備的維護檢修和管理,減少有毒物質的跑、冒、滴、漏。

3.3搞好工作場所的環境衛生,防止有害物質的2次污染。

4、合理使用有效的個人防護用品

在可能造成職業病危害的工作場所,或因進行設備檢修而不得不接觸高濃(強)度有害物質時,必須配備有效的個人防護用品。

5、注意個人衛生,合理安排勞動和休息,注意勞逸結合。

6、對女工要給以特殊保護

6.1不安排女工到不適合女性身體條件的崗位。

6.2不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工從事對其本人和胎兒有危害的工作。

7、開展健康教育,普及防護知識,制訂職業衛生制度和操作規程

領導和勞動者要通過培訓,學習有關職業病防治的政策和法規,職業危害及其防護知識。提高對改善勞動條件,控制職業危害重要性的認識,防止職業病的發生。

8、職業病危害公告告知和工作場所危害警示及報警裝置

8.1 產生職業病危害的用人單位應當在醒目位置設置公告欄,公佈職業病防治的規章制度、操作規程、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

8.2 對產生嚴重職業病危害作業崗位,應當在其醒目位置,設置警示標識和中文警示說明。

8.3 對可能發生急性損傷的有毒、有害工作場所;用人單位應當設置報警裝置,配置現場急救用品、沖洗設備、應急撤離通道和必要的泄險區。

9、職業病患者的處理和勞動能力鑑定

職業病患者在治療或療養後被確認不宜繼續從事原有害工作的,調離原工作崗位,另行安排工作。勞動能力受損程度應按照已頒佈的《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鑑定》標準(G B/T16180—1996)進行鑑定,並按勞動保險條例,給以工傷保險待遇或職業病待遇。

二、職業病防治工作實施方案 一)工作步驟及時間安排

1、內部調查摸底階段

工作目標:掌握全公司各裝置、工序中存在的主要職業危害因素,分析職業衛生防護需求,建立健全各類職業衛生基本情況檔案,爲職業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學依據。

責任單位:由公司綜管部牽頭,生產部、質檢部、採購部配合,對轄區內職業衛生基本情況進行全面的調查摸底。

工作內容:各部基本狀況調查,包括生產特性、工藝技術要求、主要產品及主要原、輔材料的特性、產量、年消耗量、主要生產工藝過程、企

業職工人數、生產工人數、生產工人人員組成(合同工、農民工、臨時工等)、職業病危害因素種類、接觸人數,各單位職業病發病情況、職業衛生管理組織、職業衛生防護設施和個體防護用品配置使用情況等。

2、宣傳發動階段

工作目標:進一步擴大職業病防治知識宣傳面,切實提高公司員工對《職業病防治法》的知曉率和自我保護意識,促進公司形成良好的職業衛生氛圍。

責任單位:由公司委託安全管理部牽頭,公司各分廠、部室牽頭。 工作內容:及時召開專題會議和學習講座,組織公司和各分廠、部室領導深入學習《職業病防治法》,充分利用專欄、牆報、標語等各種宣傳載體和方式進行宣傳,使《職業病防治法》人人皆知;敦促各分廠、部室嚴格按相關衛生法規和標準組織生產,履行控制職業危害的義務,保障職工“人人享有職業衛生與安全的合法權益”。

3、重點整治階段。

工作目標:全面排除職業病發病隱患,嚴肅處理違反《職業病防治法》行爲,規範技術操作,進一步提高防範意識,努力控制羣體性職業病和中毒事件發生。

責任單位:由公司委託安全管理部牽頭,各分廠、部室配合,在各自的職責範圍內負責職業病防治的有關監督管理工作。

工作內容:一是根據公司實際情況,組織成立職業病防治工作領導組,制定企業職業衛生工作計劃、方案,建立健全職業衛生工作臺帳;二是按照《職業病危害分類目錄》和《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管理辦法》有關要求及時向職業病防治主管部門(區安監局)進行申報;三是對涉及職業病危害的分廠、裝置進行職業衛生監測和勞動者職業健康體檢;四是完善職業健康監護和職工工傷保險。公司組織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勞動者進行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未經上崗前職業健康檢查的勞動者,不得安排其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作業;定期組織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在崗期間的勞動者進行職業健康檢查;對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

康檢查的勞動者不得解除或終止與其訂立的勞動合同。公司建立一人一檔的職業健康監護檔案並妥善保存。公司依法參加工傷保險。五是健全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及評價機制。公司將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委託職業病防治技術服務機構對有職業病危害的工作場所開展危害項目監測。公司將在廠內醒目位置設置職業病危害因素警示標識和警示說明,並設置公告欄,公佈有關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措施和危害因素監測結果,告知員工做好自身防護工作。六是加強職業衛生知識培訓,完善職業病防治配套措施。公司將繼續組織從業人員進行職業衛生培訓教育,按要求建立職業安全培訓檔案,保證職業安全培訓所需人員、資金和設施。爲保障員工的健康與安全,公司將一如既往的按國家和行業有關規定,爲員工配備勞動防護用品,並督促其佩戴或使用,使其在勞動過程中免遭或減輕職業病危害及事故傷害。

二)具體工作要求

1、車間進行安全值日人員每天對車間進行檢查;安全管理部每月定期對生產車間進行檢查,保證車間環境問題早知道,並能早處理。公司在招聘每位員工時,要求應聘者出示一份近期的身體全面檢查材料,做到招聘人員,身體健康在先,保證所有招聘來的員工身體適合工作崗位的要求,同時便於對員工身體的跟蹤監護。

2、企業爲企業每位員工建立職業衛生檔案,檔案具體記載了以往的職業接觸史,,職工工作崗位的可能產生的職業性危害,職工進入該崗位的時間,在崗時間。職工的個人健康監護檔案記載了每位職工的以往病史,職工進廠前,進廠時,具體的在崗中的的各次檢查記錄。我們把每位職工的身體狀況同職業結合起來,全面、具體的分析每位職工的健康狀況,使職業性侵害早發現早治療,保證每位職工的健康。

3、公司每年請具有監測資質的檢測部門對空氣、水進行檢測;公司每月對各個車間進行一次設備、安全、職業衛生方面的檢查。保證職工工作環境

篇五:職業病防治工作計劃和實施方案

爲認真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工業企業有毒有害作業衛生監督辦法》、《建築設計預防性衛生監督辦法》、《職業病診斷管理辦法》、《職業病報告制度》和實施細則等文件精神以及衛生局和衛生監督所關於衛生監督工作的要求,結合企業工作的實際情況,切實做好勞動衛生和職業病防治工作,制訂職業衛生三年工作計劃及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六大精神”和實現“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指導,認真貫徹、落實和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結合本企業工作的實際情況,加強本廠勞動衛生職業病管理,建立健全勞動衛生職業病管理的標準體系,保障員工的身體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和職業病管理水平;強化對企業員工進行職業衛生法制教育和宣傳,切實把企業職業衛生工作落實到實處,積極配合職業衛生監督機構做好職業衛生的監督和檢查工作,日常工作實行閉環管理,及時消除職業衛生監督工作中隱患,決不留死角,從而確保企業持續、健康地發展。

二、工作目標

1、做好每年接觸有危害因素職工健康檢查和各類職工健康普檢工作,職工就業前體檢率達到100%;在崗職工體檢率達到100%;離崗前職工體檢率達到100%;各種職業禁忌症調離率達到100%,並建立健全職工個人健康監護檔案,建檔率達到100%;

2、在建立職業衛生檔案的基礎上不斷完善充實,有危害因素作業場所工作環境檢測率達100%。作業場所職業危害警示標誌覆蓋率達到100%,在主要生產車間的醒目位置設立警示牌;

3、職工個人防護用品發放率達到100%,使用率達到95%;

4、利用廠報、電視、宣傳欄、各種學習講座等活動,開展《職業病防治法》宣傳培訓活動,通過不定期的測評及相關問卷調查分析,職工的相關權利與義務等相關知識知曉率達到95%;

5、逐步改善工作環境條件及勞動強度,建立良好的人文環境,降低職工勞動緊張度和減輕壓力及厭倦情緒,適當調整工作強度,合理安排工作,安排合理的營養膳食,注重工作期間的休息效果以減緩疲勞;

6、作業場所輕傷發生率控制在0.2%,職業病發病率爲0,急性中毒發生率爲0,不發生重大人身和設備安全事故。

7、認真做好突發傳染性疾病的預防、診治和報告工作。

三、干預措施

㈠ 規章制度實行過程中進行效果評估

在企業通過ISO19000質量體系認證工作的基礎上,結合現有的《 某某廠企業管理標準》,由衛生所、技安科牽頭組織企業有關管理部門對廠職業衛生管理制度進行修訂和完善,目的是檢驗規章制度的可行性,是否合理進行綜合評定,廠職業衛生管理制度具體爲:

1、職業病防治工作計劃和實施方案

2、急性職業病事故預防和處理制度

3、職業病危害建設項目“三同時”制度

4、職業衛生培訓制度

5、職業健康監護制度

6、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評價制度

7、化學危險品安全管理制度

8、職業衛生防護設施維修保養制度

9、職業衛生個人防護用品發放與使用管理制度

10、職業病防治管理獎懲制度

㈡ 宣傳教育培訓和具體實施部門及進度

1、配合區衛監所對本廠有關管理人員和員工進行問卷調查;

2、結合《職業病防治法》,利用多媒體、《閘電通訊》、《安全雙週報》、宣傳欄、映像資料等宣傳工具廣泛開展法律法規的宣傳活動,定期抽查學習各班組學習情況,結合第三季度班組規範化管理規定進行考覈;

3、每年開展“安全職業衛生保健知識”競賽活動;

4、組織職工觸電、創傷急救和消防化救知識培訓;

5、定期對接觸有毒有害因素的員工進行衛生知識培訓和考試;

6、開展職工參與職業衛生工作提合理化建議活動,對職工參與職業衛生工作所提出的合理化建議落實情況進行檢查;

7、結合開展職工職業安全衛生活動,採取各種形式分批舉辦職工職業衛生、健康促進、營養膳食及醫學知識等知識學習講座,職工參與率每年遞增5%;

8、對在崗職工進行崗位職業安全衛生知識培訓,提高職工自防、互防技能,對接觸有職業危害因素作業人員在簽訂勞動合同時,書面告知其危害內容、後果並在勞動合同中寫明必要的防護措施和待遇,職工簽訂率要達到100%;

9、開展各種形式的體育鍛煉活動和比賽,職工參與程度達到80%以上; ㈢ 職工健康體檢和職業危害因素檢測工作

1、衛生所負責落實接觸危害因素人員體檢工作,並建立全員職業健康檔案和特殊作用人員職業健康監護檔案,做到每人一份檔案,並將體檢結果告知職工本人,職工知曉率要達到100%,同時對職工體檢的結果進行綜合分析,及時寫出分析報告;

2、衛生所負責完善企業職業衛生檔案建立、完善工作;

3、生技科環保專職人員負責日常各種危害因素的監測工作,負責分析與評價日常監測結果。

4、生技科環保專職人員負責每年請有資質的職業衛生檢測部門來廠對有毒有害作業場所進行檢測,及時公告日常監測和定期檢測的結果,並負責將每年各種危害因素檢測與評價報告歸檔。 ㈣ 加強日常管理,改善作業環境,落實職業防護措施

1、生技科、衛生所、技安科和保衛科等職能科室負責有危害作業場所、崗位警示標識的設置工作;

2、技安科、生計科負責35KV母線室購置安裝的SF6氣體泄漏報警、回收裝置並對日常使用情況進行監督;

3、爲了加強化學事故急救處理,在2號化水站酸鹼區加設噴淋裝置;

4、對在外進行三產工作的職工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由技安科和衛生所負責安全職業衛生教育;

5、定期對生產車間工人作業環境面貌進行整改,使生產環境、工人休息室等場所環境整潔、舒適;

6、做好綠化工作,增強企業綠肺功能;

7、加強對食堂食品衛生及環境衛生的日常監督和檢查,做好從業人員健康證(年度)的驗收工作。

急性職業病事故預防和處理制度

1預防措施

1.1嚴格執行有關法規、標準和規定。

1.2加強職業衛生管理,建立安全操作規程並嚴格實施。

1.3衛生宣傳普及防毒知識。車間內建立安全員和衛生員,並開展防毒培訓,增加急性中毒時的自救、互救知識。

2職業衛生措施

2.1加強個人防護。

2.2做好就業前、在崗時、離崗前的職業衛生健康檢查。

2.3定期對有毒有害作業場所進行監測,在危險崗位貼警求標誌。

3現場處理措施

3.1控制事故源,阻止毒物擴散,並迅速通知醫務人員到現場。

3.2吸入中毒:迅速將患者搬離中毒場所至空氣新鮮處,保持患者安靜,並立即鬆解衣領和腰帶,保持呼吸道暢通,並注意保暖。

3.3經皮膚中毒:將患者移離中毒場所,脫去污染衣服,用清水洗淨皮膚。如眼睛沾染酸鹼立即用生理鹽水或清水沖洗並送眼科處理。

3.4休克病人在採取一定急救措施的同時送醫院搶救。

3.5參與搶救人員注意自身防護,疏散人員,設置隔離帶。用排毒設備通風。

4報告制度

發生一般職業中毒,在6小時內向當地疾病控制中心。發生重大或物大事故需在2小時內向當地疾病控制中心。發生慢性職業病需在接到職業病診斷機構確認後5日內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