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現代物流人力資源開發研究綜述論文

摘要:隨着我國物流業的快速發展,現代物流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性也日益凸顯。在此背景下,學術界對物流人力資源開發的研究也日益重視。基於此,對國內外現代物流人力資源開發研究進行了梳理和總結,並對今後我國物流人力資源的開發研究進行了展望。

我國現代物流人力資源開發研究綜述論文

關鍵詞:現代物流;人力資源;開發研究

1 前言

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物流產業迅速發展,現代物流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性日益凸顯。但由於多方面的原因,現階段我國物流人才教育和培訓尚不能滿足物流業的人力資源需求,物流人力資源的開發遠遠落後於物流業的發展。基於此,學術界和社會各界從多角度對物流人力資源開發展開研究,內容涉及多個層面。

2 物流人力資源的概念

界定物流人力資源的概念是基於人力資源概念拓展而來的。學術界對人力資源的理解有許多不同的認識和表達,大致包括:人力資源是人類可用於生產產品或提供各種服務的活力、技能和知識;人力資源是企業內部成員和外部的顧客等人員,即可爲企業提供直接或潛在服務及有利於企業實現預期經營效益的人員的總和;人力資源是指能夠推動整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勞動者的能力,即處在勞動年齡的已直接投入建設或尚未投入建設的人口的能力[1];人力資源是指能夠推動社會和經濟發展的具有智力和體力勞動能力的人的總稱[2];人力資源是指包含在人體內的一種生產能力,它是表現在勞動者身上的、以勞動者的數量和質量表示的資源,對經濟起着生產性的作用,且是企業經營者中最活躍、最積極的生產要素[3];人力資源是指在一定社會區域內所有具有勞動能力的適齡勞動人口和超過勞動年齡的人口的總和[4]。www。QiQi8。CN

一般認爲,物流人力資源是指一個國家或者地區具有從事物流產業能力的適齡人口和超過勞動年齡的人口的總和。其中,物流人才是物流人力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所謂物流人才是將物品的信息、規劃、生產、庫存、包裝、運輸等整個流動過程綜合起來的集成式管理人才。其最終目的是以一體化管理手段在物料、生產或商品的流動中,實現優化資源、降低成本、提供最爲優質的服務的專門人才。按國家的統計口徑,物流人才指的是具有大專以上學歷,或具有中級以上職稱的,或具有高級技工資格的從事與物流功能相關職業的專門人才。“物流人才”是一個相對寬泛的概念。從人才層次上可分爲戰略層、管理層和操作層三個層次。從人才職能結構上可分爲規劃類、營銷類、管理類和作業類四類;從專業結構上可分爲醫藥物流人才、食品物流人才、航運物流人才、保險物流人才,等等[5]。

3 我國物流人力資源開發研究

3。1 借鑑國外物流人力資源開發的相關研究成果我國學者對於物流人力資源的開發研究始於20世紀80年代,初期階段主要是學習借鑑國外物流人力資源開發的相關研究成果。研究認爲,國外的物流研究可追溯到1921年阿奇·肖在《市場流通中的若干問題》中的關於物流的研究,而物流人力資源的開發與培養也經歷了七八十年。最初,一些物流研究機構和協會組織以物流知識及教育、培訓等方式進行物流人才培養,然後逐步在大學中開設物流課程並逐步設立了相應的學科,成爲培養物流人才的主要方式。到20世紀80年代,隨着物流研究的深入和物流業的迅速發展,物流人才培養和物流教育進入一個新時期,不少大學此時紛紛設置了物流學科,物流學科體系框架日益清晰,物流人才培養體系已較爲成熟。當今世界,美國、歐洲、日本在全球物流研究及教育中居領先地位。

近10多年來,加拿大、新加坡、印度、泰國、巴西、智利、拉丁美洲和南非等一些國家和地區也在大學設立了物流專業[6]。根據統計分析認爲,人力資源管理問題在影響物流的問題中與物流一體化成功的相關程度最高,兩者的相關係數爲—0。54,顯著水平爲0。01。發達國家的經驗證明,實現物流一體化、發展第三方物流的關鍵是具備一支優秀的物流管理隊伍。在現代經濟生活中,從事物流活動的人員越來越多,佔從業人員的比重也越來越大,而且隨着物流業的發展客觀上必然要求不斷補充掌握一定物流技術和管理職能的物流專業人才[7]。美國奧爾良州立大學主持了一項爲期20年的物流職業類型調查。該調查統計了物流管理者的受教育程度和專業結構的情況。統計表明,約有92%的被調查者有學士學位,41%的人有碩士學位,22%的人有正式的資格證書。具體的專業結構爲:本科畢業生的專業及結構分別爲物流12%、商科52%、工程23%、其他專業13%;研究生畢業的從業人員的專業及結構分別爲物流13%、商科73%、工程12%、其他專業2%。

物流業發達的國家普遍認爲,實現物流一體化,發展第三方物流,關鍵是具備一支優秀的物流管理隊伍。

爲此,發達國家的物流教育和職業培訓非常發達,已經形成了較爲合理的物流人才教育培訓體系[8]。針對廣泛的物流人才需求,國外形成了正規的物流教育和非正規的各種培訓相結合的制度,形成了較爲合理的物流人才教育和培訓體系,能夠有效地滿足物流人才需求的多樣性。發達國家普遍認爲,既要重視正式的物流人才的學歷教育,又要高度重視在職人員的職業教育,作爲物流從業人員必須接受職業教育,獲得從業資格後才能從事物流方面的工作[9]。

在物流人才需求的推動下,美國已經形成了較爲合理的物流人才教育培訓體系。首先,建立了多層次的物流專業教育,包括研究生、本科生和職業教育等多個層次。其次,在美國物流管理委員會的組織和倡導下,全面開展物流在職教育,建立美國物流業的職業資格認證制度,例如倉儲工程師、配送工程師等若干職位。所有物流從業人員必須接受職業教育,經過考試獲得上述工程師資格後才能從事有關的物流工作[10]。

在歐盟國家,英國的克蘭菲爾德商學院、卡迪夫商學院,法國的波爾多商學院,德國的科隆大學,意大利的波哥尼大學,瑞典的斯德哥爾摩經濟學院,丹麥的哥本哈根商學院,荷蘭的鹿特丹伊拉茲馬斯大學和希臘的雅典潘廷大學等,都開設了物流專業,並在此領域裏進行了富有成效的研究。亞洲的一些大學中,如日本早稻田大學、日本流通經濟大學等許多著名大學開設了物流管理專業。新加坡國立大學的物流教學與研究類似於美國的教學體系,該校對物流的教學也分別隸屬於商學院、土木工程系和工業工程系,對物流人才的需求是根據各自的需求制定出符合本企業需求的人才的培養計劃。日本企業對物流人才培養具有系統性和計劃性,公司對教育形式、教育方法、教育目標和教育對象都做出詳盡的計劃,對每一個階段所要解決的問題即教育目標制定得非常明確,並按照計劃進行物流人才培養,公司將會擁有各層次的物流人才[11]。發達國家除在高等院校中設置物流專業外,各種非正規的培訓也很普遍,物流行業協會和各有關高校全都開展了物流職業教育,開設的課程既涉及整個供應鏈的過程,又具有極強的針對性,有明確的培養目標、課程描述、課程大綱,能使學員有針對性地去選擇所需課程[9]。

國外物流人力資源開發研究的基本體系包括三個方面,即國外正規大學的物流教育、物流職業教育與培訓、從業資格認證。總體來說,發達國家的物流人力資源開發以及高層次人才的培養機制較完善,這與其物流產業快速發展有直接的聯繫。不可否認,這將爲我們研究中國物流人力資源開發提供良好的理論基礎和實際借鑑。

3。2 我國的物流人力資源開發的內容國內的物流人力資源開發的內容主要集中在學校教育和培訓。國內現代物流教育伴隨着物流產業的發展在20世紀80—90年代起步。由於物流是一門年輕的學科,國內在理論上和實踐上都處於一個探索階段。

國內各種與物流相關的課程或專業分散在不同高等學校的不同學科中,認識上均有很大差異。高校發展現代物流教育主要分爲以下兩類:一類是偏重於物流管理,一類是偏重於物流工程類的學校。培養出來的人才參差不齊,不能培養出大量具有系統性和綜合性複合型物流人才[9]。而隨着經濟的全球化,發展現代物流已經成爲一種必然,發展現代物流需要一批高素質的物流專業人力資源隊伍。然而,目前我國物流專業人才不但存在數量上的嚴重短缺,而且質量上的問題也非常嚴峻,加快物流專業人力資源隊伍的培養已經勢在必行。

加快物流專業人力資源隊伍培養的主要途徑有:可採取學歷教育、非學歷教育和物流人才的跨國培養三條途徑[13]。白世貞、陳化飛認爲,高水平的人才與其完善的物流人才教育制度和體系有着密切的關係,因此我國物流教育一要重視物流學科建設,加強對物流教育的指導;二要建立完善的多層次高等教育體系,實現物流人才多樣化;三要積極發展職業教育;四要建立從業資格認證制度;五要引進先進的物流教育資源,加強物流領域交流與合作[6]。劉麗琴強調,職業資格證書和就業准入制度是我國勞動就業制度的一項重要內容。根據《勞動法》的規定,對勞動者的'技能水平或職業資格要按照國家統一制定的職業技能標準或任職資格條件進行評價和鑑定[14]。張淑豔分析了現階段物流人才需求趨勢指出,我國物流人才在數量方面主要表現是物流管理人才非常缺乏,在需求結構方面體現爲很多地區都呈現出物流人才供求的結構性矛盾,即高層次管理人才緊缺,而普通人才供過於求[15]。何曉林通過分析認爲,教育培訓體系不完善、企業對物流人才的認識偏差是造成我國物流人才市場供需不對稱性的原因,指出了物流人才的需求特徵,並探析瞭解決對策,以此來實現物流人才供需的平衡[16]。餘思勤和陳麗江在分析物流企業、物流教育及物流類畢業生對物流人才測評的需求基礎上,指出物流企業現行人才考評技術和方法存在的弊端,結合物流行業的自身特點,從人才知識素質、能力素質和心理素質三個方面建立相應的物流人才考覈標準,並提出物流人才測評方法及程序[17]。王又軍[18]、劉芳[19]基於我國現代物流人才培養現狀的分析,結合我國現階段及未來物流發展的具體實際,認爲現代物流人才的培養應當遵循多層次、多類型的目標定位,重點培養戰略型、管理型、多技能操作型物流人才。王力軍、郭蘭和李博等認爲,發展現代農業物流,已經成爲有效解決“三農”問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農業物流人才的短缺已成爲制約農業物流發展的一個瓶頸。因此,探索有效培養農業物流人才的教育教學模式,構建暢通的農業物流人才培養渠道,以滿足日益發達的農業生產過程、市場和社會需求[20]。

3。3 我國的高層次物流人力資源開發研究物流人才培養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到政府、教育部門、高等院校、職業院校、企業和社會培訓機構。雖然國內開設物流專業的高校迅速增加,但是物流人才培養體制尚未成熟,無法適應市場對物流人才的要求[21]。李莉、朱向宇、田菲和趙認爲,物流企業年薪數十萬元的崗位應聘者寥寥無幾,而目前培養出來的物流專業畢業生在職場中屢遭冷落,平均工資較低,只能從事物流行業的低端工作,這說明我國物流專業培養出來的人才與社會的需求結構之間存在差距,因此研究我國物流專業在本科生階段設置中存在的問題並提供相應的改進意見具有重大意義[22]。潘永明、趙雲基於“核心競爭力”理論,提出物流專業大學生的“核心競爭力”是以專業技能、創新能力、國際競爭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創業能力組成的一種綜合競爭能力。以培養物流專業大學生“核心競爭力”作爲主要培養目標,主要從課程體系、教學方式、師資隊伍和培養評價四方面對高等院校物流人才培養模式進行了創新性研究[23]。通過分析,劉小紅和王成宇認爲,物流專業高職高專的人才培養要定位於技術型、應用型人才,突出職業教育的特點,加大實踐性教育投入,改變傳統的學歷教育,走校企結合的道路[24]。張廣霞[25]和蔣麗[26]認爲,高職物流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能適應物流管理第一線需要的,全面發展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黃俊和武智慧通過對職業生涯規劃的本質和在國外應用情況的介紹,就其如何應用於高職高專物流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進行了分析和探討,對影響其實施效果的因素進行了分析,並就初步實施的效果進行了總結[27]。

3。4 我國的企業物流人才研究張同全認爲,人力資源是企業的一項非常重要的特殊資產,能否按照市場規則,採用科學的方法,合理配置人力資源,事關企業的生死存亡。企業的人力資源配置應注意把配置原則和配置方法兩個方面[28]譚任績從發展我國物流業的高度,分析現代物流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現狀,運用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根據現代物流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存在自身特有的問題,提出創建現代物流企業人力資源開發新機制的基本思路[29]。王國穎通過研究表明,人才流失是各物流公司面臨的嚴重問題。社會因素、個人因素和組織因素均對物流人才流失產生影響,企業應該完善人力資源管理的基礎性工作;在人才戰略上要與相關培養機構建立關係;加強人員甄選、選錄適合物流企業職位的員工[30]。郭成和高霞分析了我國物流企業的內部因素,認爲我國物流企業人力資源開發對策應該建立健全人才配置機制,使人才能夠在企業內部各個部門合理流動,合理配置,使人才與崗位儘可能得到最有效的配置和安排,做到人盡其才,人盡其用[31]。陳榮和唐潤分析認爲發展我國物流企業人力資源,應加大物流企業人才的引進和培訓力度,從機制上保證物流人才的脫穎而出,創新物流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模式,注重企業文化建設,加大物流人才的培訓力度[32]。殷帥和謝泗薪選擇企業文化爲研究視角,探討了戰略—組織—文化創新人力資源系統與傳統人事管理之間的區別,分析了中國物流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創新的思維和方向,進而提出了人力資源管理創新的策略與措施[33]。

3。5 我國的區域物流人才研究基於物流產業發展的區域差異,我國物流人才分佈也表現出明顯的區域性特徵。基於此,不同學者從區域角度對物流人才分佈狀況進行了研究。吳文和王槐林研究指出上海物流人才高地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並針對這些問題提出進一步推進上海物流人才高地建設的建議[34]。況漠分析了西南區域物流業的現狀和發展機遇,認爲推進西南區域物流發展的對策之一是要多層次多渠道培育物流人才,提高物流企業的核心競爭力[35]。吳硯峯認爲,近幾年東盟各國對東盟峯會的重視和北部灣經濟發展的渴望,環北部灣的各國預計中國與東盟間的貿易量大幅增加,物流量也將迅速擴大,廣西的國際物流中心地位的發展空間非常廣闊。針對廣西發展物流產業存在的問題,應從培育物流市場體系、構築信息平臺、加強物流人才的培養,實施人才戰略等方面進行準備[36]。閉樂華認爲,爲了滿足西南地區經濟發展和物流出海通道網發展對物流人才的需要,培養基礎識紮實、寬口徑、綜合性物流知識體系人才[37]。韋克儉、蘇波輝、沈雲等指出,中國—東盟區域經濟快速發展,急需物流相關人才。根據中國—東盟貿易發展需要,中國應加強和東盟各國物流的合作,提高中國和東盟物流方面的師資水平,加強中國和東盟物流方面的研究,在和東盟國家商貿關係密切的省(市、區)學校物流專業開設東盟知識課程,抓好物流專業學生外語的學習,建立物流實訓基地,從而培養中國—東盟物流應用性技能人才[38,39]。岑麗陽也認爲,中國—東盟區域物流人才合作應做好實施物流人才培養戰略,加快培養高素質的物流專業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40]。趙林度在數據分析的基礎上,對三大城市羣(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環渤海地區)分析了構建協同、有序和錯位發展的物流人才培養環境的策略,指出爲了最大限度實現物流資源的合理優化配置,應在分析三大城市羣、城市羣內不同城市和同城市不同培養機構特點的基礎上實現錯位發展,避免同質化競爭[41]。物流業的發展離不開物流人才,湖南在建設國家級區域現代物流中心的過程中,物流人才將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研究湖南物流人才需求狀況,有助於湖南各高校有針對性地制訂物流人才的培養模式。肖軍通過各大招聘網站和湖南開設物流專業的各高校就業網在湘招聘信息爲研究對象,研究建議湖南物流人才培養應注重控制招生規模、堅持差異化定位、深化校企聯合等[42]。

4 結論與討論

結合文獻整理,概括地講,國外物流人力資源開發研究的基本體系包括三個方面:國外正規大學的物流教育已經形成了一套較爲完善的體系;物流職業教育與培訓是培養物流人才的重要方式;不同層次、不同水平的物流從業資格認證是培養物流人才的重要環節。

總體來說,發達國家的物流人力資源開發以及高層次人才的培養機制較完善,這與其物流產業快速發展有着直接的聯繫。發達國家普遍認爲,既要重視正式的物流人才的學歷教育,又要高度重視在職人員的職業教育,作爲物流從業人員必須接受職業教育,獲得從業資格後才能從事物流方面的工作。這對我國物流人力資源開發研究具有一定的實際借鑑。

近十幾年來,我國的物流業發展已經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時期,但我國的物流人力資源開發研究遠遠落後與國外發展國家。究其原因,一方面我國經濟發展的非均衡化導致區域物流發展呈現非均衡差異,物流產業發展基礎薄弱,物流人力資源的培養機制相對缺乏;另一方面,我國人力資源的職業教育體系發展還很不完善,國家層面以及區域層面對於物流人才教育培訓的投入力度更是相對不足。因此,基於我國物流專業人才的供給數量不斷增長但物流行業人才卻相對緊缺這一現狀,未來我國的物流人力資源開發既要根據區域物流產業發展實際,合理調控物流人力資源配置,又要結合我國人力資源職業教育體系特點,加大對物流人力資源培訓的投入。同時,基於現階段我國不同區域物流人力資源相關研究的不足,相關內容可以結合各個區域的實際情況而展開深入研究,例如欠發達地區與落後地區的物流人力資源開發、農村物流人力資源開發等方面。

參考文獻:

[1]張德。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1∶1。

[2]陳遠敦,陳全明。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1995∶1。

[3]朱舟。人力資源管理教程[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1∶2。

[4]楊林,等。邊疆少數民族地區人力資源開發及其可持續發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9。

[5]王永富。我國物流人才教育現狀及對策研究[J]。科技諮詢導報,2007,(26)∶184。

[6]白世貞,陳化飛。現代物流管理人才培養的國際化研究[J]。商業研究,2004,(20)∶80—83。

[7]張成海,胡雙增。美國物流從業人員狀況及物流教育[J]。中國物資流通,2000,(9)∶22—23。

[8]張鐸,劉景宇。現代物流與人才培養[J]。中國物資流通,2000,(4)∶37。

[9]魏際剛,楊瑞東,張志敏。物流人才的教育與培養[J]。中國物流與採購,2003,(6)∶20—22。

[10]張成海,胡雙增。美國物流從業人員狀況及物流教育[J]。中國物資流通,2000,(9)∶22—23。

[11]趙羣。日本企業物流人才培養特點[J]。中國物流與採購,2008,(9)∶68—69。

[12]王永富。我國物流人才教育現狀及對策研究[J]。科技諮詢導報,2007,(26)∶184。

[13]劉瓊華。論加快物流專業人才培養的途徑[J]。重慶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3)∶56—59。

[14]劉麗琴。論我國現行物流職業資格認證[J]。科學之友,2006,(12)∶113—114。

[15]張淑豔。物流人才需求趨勢分析及培養對策研究[J]。經濟師,2007,(5)∶95—96。

[16]何曉林。物流人才供需不對稱性探析[J]。物流科技,2008,(10)∶120—124。

[17]餘思勤,陳麗江。物流人才測評的需求及方法[J]。大連海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66—69。

[18]劉芳。我國現代物流人才培養現狀及未來發展模式研究[J]。黑龍江對外經貿,2009,(3)∶118—120。

[19]王又軍。構建多層次物流人才培養體系[J]。中國物流與採購,2008,(3)∶72—73。

[20]王力軍,郭蘭,李博。淺議農業物流人才需求[J]。物流教學,2008,(10)∶152—153。

[21]陳舜,趙剛。高校物流人才教育的思考[J]。中國大學教學,2006,(8)∶22—23。

[22]李莉,朱向宇,田菲,等。論我國物流人才的需求及培養———基於本科物流專業建設的視角[J]。物流技術,2009,(2)∶58—61。

[23]潘永明,趙雲。高校物流人才培養模式研究———基於大學生核心競爭力的視角[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3)∶331—332。

[24]劉小紅,王成宇。高職高專物流專業人才培養探討[J]。重慶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4)∶61—64。

[25]張廣霞。高職物流管理專業課程改革初探[J]。學術論壇,2007,(3)∶76。

[26]蔣麗。關於高職物流人才培養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9,(5)∶160。

[27]黃俊,武智慧。基於職業生涯規劃的高職高專物流人才培養模式探討[J]。經濟師,2007,(1)∶149—150。

[28]張同全。國有物流企業的人力資源配置[J]。中國物流與採購,2002,(13)∶40—41。

[29]譚任績。對現代物流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思考[J]。湖南商學院學報,2003,(3)∶54—55。

[30]王國穎。物流企業人員流失成因及對策分析[J]。物流科技,2007,(7)∶132—134。

[31]郭成,高霞。我國物流企業人力資源開發現狀與對策分析[J]。商品儲運與養護,2002,(3)∶19—22。

[32]陳榮,唐潤。我國物流企業人力資源發展對策研究[J]。安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1)∶59—60。

[33]殷帥,謝泗薪。物流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創新研究[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6)∶614—616。

[34]吳文,王槐林。關於推進上海物流人才高地建設的探討[J]。物流技術,2003,(3)∶34—35。

[35]況漠。西南地區物流發展的機遇及對策研究[J]。經濟體制改革,2005,(2)∶120—122。

[36]吳硯峯。廣西打造成北部灣區域性國際物流中心的設想[J]。現代商業,2008,(3)∶246—247。

[37]閉樂華。西南地區物流出海通道網的戰略研究[D]。廣西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

[38]韋克儉,蘇波輝,沈雲,等。根據經濟發展需要,培養物流急需人才———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物流人才培養模式探討之一[J]。高教論壇,2007(2)∶36—38。

[39]韋克儉。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物流人才培養實施的模式與建議[J]。廣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3)∶47—50。

[40]岑麗陽。中國—東盟區域物流合作研究[J]。中國流通經濟,2007,(7)∶23—26。

[41]趙林度。我國三大城市羣物流人才結構比較分析[J]。物流技術,2008,(10)∶70—73。

[42]肖軍。湖南物流人才需求狀況調查與分析[J]。中國管理信息化,2009,(4)∶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