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考察紡織產業發展的調研報告

紡織業是我縣傳統主導產業,歷年來,不僅產值在規上工業中佔有一席之地,在稅收上也做出了穩定的貢獻。2000年以來,紡織業規上企業產值從1億元增長到2017年的16億元,其產值佔全部規上企業比例總體穩定在15%左右;稅金從2017年的1200萬元增長到2017年的2200萬元,特別是2017年以後年均繳納稅金在2000萬元以上,佔全部規上企業稅金比例總體穩定在8%左右。

關於考察紡織產業發展的調研報告

近年來,紡織業產值總體保持穩定增長,但大企業依然不多。2017年末的15家規上紡織企業中,產值超2億元的4家,1億元到2億元之間的1家,其餘10家均未超億元。從效益看,行業形勢也不理想。2017年,該行業虧損350萬元。2017年,該行業利潤略超1000萬元,但從15家規上企業看,利潤爲正的共7家,其中銀田化纖有限公司利潤達1443萬元,其餘6家利潤最高的一家僅爲297萬元;8家依然爲虧損狀態,虧損額最高的民盛紡織達576萬元,8家企業總虧損額爲1168萬元。

截止今年5月底,規上紡織企業共14家,比2017年末減少1家。紡織業完成產值4.2億元,同比下降7.9%,產值前三分別爲常山紡織、雲泰紡織和富山紡織。行業利潤爲200萬元(去年同期-54萬元),其中盈利8家,虧損6家。利潤前三分別爲銀田化纖、和鑫線業和雲泰紡織。

當前紡織業面臨的主要問題

據瞭解,紡織企業目前面臨以下主要困難和問題:一是流動資金緊張,主要是融資不易、成本上升等因素造成。企業表示融資缺口一般在20%-30%,少數企業存在一定的民間借貸,下階段融資形勢可能會更緊張,同時用工成本、生產成本比去年上升10%左右。二是訂單不足,主要是市場需求疲軟造成。當前和下階段訂單總體以1-3個月內的短期訂單爲主,由此也帶來開工不足,設備利用率多數在70%-90%之間(少數企業如常山紡織高於90%)。三是投資意願下降,僅有極少數企業表示可能會開展生產過程智能化等技改(如常山紡織)。主要是企業考慮宏觀經濟下行帶來的風險,同時企業也反映研發支撐不足,缺乏高端人才和運作經驗。

關於紡織業下階段發展的建議

一是加快兼併重組。目前紡織行業已經開展兼併重組,建議使用政府性產業發展基金等政策措施加快進程,促使行業減少區域內部競爭、做大經營規模,更有利於集中資源開展創新升級,提高競爭力。

二是積極引入資本。積極推動紡織企業上新三板、股權交易市場開展直接融資,或開展與文化創意、棉花種植、服裝上市企業等關聯企業的深度資本合作,進一步規範企業管理、擴大市場規模、減少經營成本。三是提升創新平臺。建議引進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專家人才,組建解決行業共性問題、研究提高行業自動化水平的公共研究平臺。研究利用“互聯網+”開展智慧化營銷、智慧化管理、智慧化數據、智慧化產業等探索。繼續加大對紡織企業工藝改進、智能改造、機器換人、新品研發、制定行業標準等技改的引導和鼓勵。

關於考察紡織產業發展的調研報告 [篇2]

紡織作爲一種服務於人類穿着的手工行業由來已久。紡織技術的出現是人類文明高度發展的必然結果,經過幾千年的演變和發展,紡織行業所涉足的領域更加開放化,技術手段更趨科學化,產品也更爲國民所青睞。紡紗織布,製作衣服,遮醜飾美,禦寒避風,防蟲護體,大約便是紡織起源的重要動機。紡織業在我國的國民經濟發展中一直佔據着重要地位,棉紗、棉布、呢絨、絲織品、化纖、服裝等產量均居世界第一位,服裝出口多年來也始終保持着世界第一位。在經歷了短暫的輝煌之後,紡織行業也曾出現過波動起伏,經歷過成長的低潮期,下面就紡織行業面臨的局勢和前景進行簡單論述。

關鍵詞:化纖紡織、發展現狀、前景預測、問題

紡織行業的分類

計分類,紡織行業包括紡織業、紡織服裝、鞋、帽製造業、化學纖維制業等類。而紡織業中又包括棉紡織、化纖紡織、毛紡織等,本次調研主要是關於化纖紡織的行業 調研。

化纖紡織的發展現狀

紡織工業協會統計,2017年1-12月我國紡織工業經濟運行情況良好,全國紡織工業(全口徑)實現銷售收入26400億元,比2017年增加了490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2.79①。全行業纖維加工總量達到2400萬噸,比2017年淨增400萬噸。在2017的金融危機之後,可以說中國的紡織業尚未從危機中走出,

尤其是化纖紡織,許多企業力求保本,但不免仍會虧損。

主要原因是化纖紡織行業的先天技術劣勢和發展思路的誤區,加之能源成

《關於考察紡織產業發展的調研報告》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