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知識經濟體系之中的管理會計

知識經濟以知識爲生產要素的核心,而人是知識的主人。形成一種能促使人的聰明才智和開拓創新精神得以充分發揮的機制,是一個極爲複雜的過程,它涉及到物質、精神的許多層面。因而與此相適應的管理會計提供的信息就不應是單一化的,而必須是靈活、多樣化的,包括數量信息與質量信息;財務信息與非財務信息;靜態信息與動態信息;內部信息與外部信息;物質層面的信息與精神層面的信息,等等。使之與知識經濟的特點和要求相適應,並據以形成多視角的激勵機制,在高層次上激發員工的奮發創新精神,藉以爲知識經濟的發展提供無窮無盡的智力源泉。

論知識經濟體系之中的管理會計

智力資產和相應的智力資本的確認、計量及其效益的評價與分配等,將處於最重要的地位。在知識經濟體系中,智力資本(Intellectualcapital)及與其相對應的智力資產(Intellectualassets)作爲人類超常智慧的結晶,是企業創造超常效益的最基本的源泉。它們的確認、計量及其效益的評價與分配等,將在管理會計中處於最重要的地位。因爲,在知識經濟中,智力資產與傳統的作爲管理會計師所熟悉的物質資產(Physical asset)與財務資產(Financialasset)有所不同,它們作爲人類超常智慧的結晶,是生產價值很高的知識產品的基本生產要素。而與智力資產相對應的智力資本,則是智力資產創造者所擁有的知識產權。這兩個範疇所反映的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在會計上表現爲“借方”與“貸方”的關係。在這裏必須着重指出,爲了正確反映智力資產在知識經濟中的地位、作用,必須把它同通常所說的無形資產區別開來。如前所述,智力資產是指具有非凡的創造性思維的`人才,而無形資產則是他們的超常智慧已經物化了的部分,在現有文獻中,對無形資產的相關問題論述較多,而對本文所說的智力資產則極少涉及。因而我認爲,對知識經濟中這一具有重大意義的智力資產問題,必須引起高度的重視,並通過周密的確認、計量與評價程序,將它們的價值同現有其他資產一樣,以“智力資產”項目列記在資產負債表的資產方,同時以相同的金額列於資產負債表中的“資本”項下,並同對企業投入現金或其他資產而形成的“資本”一樣,參與收益的分配,以實現價值的創造與分配的統一。這樣做,也體現了按勞分配與按生產要素分配相結合的精神。至於已入帳的智力資產的金額,則應視其壽命週期內不同階段的增值或減值情況,相應地進行調整或逐次攤銷。由於這是知識經濟條件下管理會計內容上的一個新發展,目前的認識還是初步的。因而必須把它當作一個新的專門問題,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深入地進行開拓性的研究。

投資方案效益的評價要從財務效益向全方位效益轉變。現行管理會計對投資方案的效益評價,主要考慮財務效益,而且把重點放在尋求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的節約上。這種做法是導源於勞動密集型或低技術密集型的生產條件,從知識經濟的要求來看,無異於捨本逐末。知識經濟既是以知識爲核心生產要素的經濟,自應以智力投資作爲基本的投資取向。與此相適應,投資方案的效益評價,就應站在時代的高度,面向國際大市場體系,從整體觀和長期觀來觀察、認識和處理問題,儘可能超前地在人才開發、科技開發和產品開發等方面投入足夠資金,力爭在這些領域超前地取得創造性成果。因爲在知識經濟體系中,人才的知識優勢和創新精神,是企業的生命。依靠深厚的人才、科技積累,誰能最先推出具有獨創性的產品(因爲它享有專利權),誰就可以最大限度地佔領世界市場,從而爲企業全面、長期地提高其競爭、發展能力奠定牢固的基礎。由此而取得投資效益,是屬於高屋建瓴式的全方位效益,它是傳統的、狹隘的財務效益根本無法比擬的。因此在知識經濟體系中,投資方案的評價與選優,應以方案可能產生的全方位效益作爲基本的出發點。

具體地說,在知識經濟體系中,投資於先進的技術設備,提高生產經營的電腦化、自動化水平,可能產生的全方位效益可進一步區分爲直接效益(如直接人工成本的減少、能源成本的節約、廢料的減少、生產經營各個環節存貨的減少等)、間接效益(如減少佔地面積、保障勞動安全、改善生產條件等)和無形效益(如改進產品質量、提高生產的彈性、提高顧客的滿意程度、改善企業的社會形象和提高企業的綜合競爭能力等)三大類。利用這三大類指標對先進技術設備的投資決策進行效益評價,如何量化它們,據以得出較具體的數據,是傳統上人們十分關注的一個問題。

但對以上三類指標進行較具體的分析,可以看到,有些指標易於進行量化,並可直接採用貨幣計量的方式;有些指標只可從它的某一個側面進行量化,據以得出的數據具有較大的不完全性;有些指標則難以用具體的數據來較確切地反映其可提供的效益。以下舉例說明。

一般地說,上述第一類反映直接效益的指標易於進行量化,且可用貨幣計量其效益的大小。如存貨減少,一方面可以減少存貨的倉儲費用,並且可以相應減少在存貨上佔用資金所需支付的代價(利息費用)。

上述第二類反映間接效益的指標,有的可以量化,有的只可從它的某一側面進行量化。例如佔地面積的減少,可以用由此而少支付的租金反映其效益,在經濟發達地區房地產租金極爲昂貴的情況下,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但從保障生產安全、避免工傷事故這一因素看,其效益可以部分地用減少保險費的支付來反映。但人的生命是無價的,由此而避免了人員的死亡,其效益就無法用貨幣來計量了。再如,改善生產條件,使勞動者的健康不致受到傷害,雖可用減少醫療費用的支出來反映,但勞動者在比較舒適的條件下進行工作,由此而導致勞動熱情、工作效率和敬業、樂業精神的提高,其可能產生的效益就難於進行量化了。

上述第三類反映無形效益的指標,雖有些包含了可部分量化的因素,但它們的基本方面都是難於量化的。例如,產品質量的提高雖可通過廢、次品和修復、賠償成本的減少而顯示其效益,但在大的方面,由於產品質量超羣而提高市場佔有率、顧客滿意程度和改善企業形象等而可能增加的效益,就難於進行量化了。又如,顧客的滿意程度,雖可通過顧客的投訴、訂貨撤消和銷貨退回等而部分地表現其負效益,但由此而形成的對企業的不信任感,從全局上有損於企業的聲譽和形象,其可能產生的負效益就難於量化了。

由此可以看到,先進技術設備投資決策的效益評價,對有關指標的量化問題不能作絕對化理解,量化本身並不是目的,它只是爲決策者正確地決策提供相關的參考數據。數量信息只是信息的一種形式,但並不是唯一的形式。對於難於量化的指標,只要將有關情況較完備地進行收集、分類、整理,並據以進行由此及彼、由表及裏的分析研究,洞悉其中所隱含的內在聯繫,及其發展、變化的一般趨勢和基本規律,亦足以爲決策者正確地決策提供重要依據。至於那些可以量化的指標,如果脫離活的情況而只提供死的數據,其作用也是極爲有限的。因此在效益的評價中,必須特別強調數量因素與質量因素並重,貨幣計量與非貨幣計量並重,數量計算與綜合判斷相結合。顯然,面臨的問題越複雜,涉及的可變性因素越多,決策者的綜合判斷就越重要。而綜合判斷的成效如何,則主要取決於決策者的素質、經驗和水平。由此,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涉及的越是屬於高層次、具有全局性、戰略性問題的決策,越有賴於決策者根據相關材料(包括量化的和非量化的相關材料)進行高屋建瓴式的綜合判斷,才能得出既具客觀現實性又具科學前瞻性的結論。由此而形成的具有遠見卓識的決策方案付諸實施,纔有可能取得較好的實踐效果,否則將事與願違,甚至導致巨大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