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電影敘事語言的繼承與創新的制度建設的論文

2012年美國上映了14年前的經典愛情電影《泰坦尼克號》3D版,14年前這部電影的上映已經瘋狂地席捲了全球,刷新了其他電影的票房紀錄。14年之後,《泰坦尼克號》3D版的上映更是刷新了全國電影的票房,在中國獲得了將近十億的票房,在全球更是掀起了《泰坦尼克號》的觀影熱潮。14年之前和14年之後,都是同樣的演員,同樣的內容,爲何會吸引更多的觀衆進行第二次觀看呢,並創票房新高。好萊塢是對其進行了哪些方面的調整以及創新,使得《泰坦尼克號》再創輝煌?本文從好萊塢電影敘事語言的繼承與創新出發,對好萊塢電影的敘事手段進行歸納和總結。

好萊塢電影敘事語言的繼承與創新的制度建設的論文

  一、好萊塢電影經典敘事手段的歸納

好萊塢電影的敘事語言在20世紀20年代末已經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並發展爲相對複雜的狀態。20世紀30年代至40年代,好萊塢電影已經風靡全球,得到了人們的廣泛追捧和熱愛。同時,好萊塢電影的敘事手段已經被人們歸納和總結,並在電影拍攝的過程中進行反覆使用。

連續性是好萊塢經典敘事確立的最高原則。觀影者在電影開始之前,進入漆黑的電影院,並通過電影的語言敘述,對電影進行完整的觀看和了解。勞拉·穆爾維曾經對銀幕進行了這樣的分析和講解:他認爲觀影者在漆黑的電影院裏主要是藉助鏡頭來完成對整個電影中人物、故事等內容的窺探,並從中獲取相應的樂趣。在連續性的敘事電影中,觀影者就會不斷地進行窺探,並獲得連續不斷的樂趣,直到電影結束。但是,如果在電影播放的過程中,電影敘事遭到了破壞,就會使得觀影者的樂趣被打斷,離開電影院。因此,在好萊塢電影敘事中,導演將一切的聽覺以及視覺手段都進行了連續性的構建。

在好萊塢電影拍攝的過程中,導演強調真實的表演方式,將現實中的美術服裝、光線等物質都融入電影中,並使用隱藏剪輯痕跡的蒙太語法。同時,導演爲了不讓觀影者的思想以及視線離開電影,就採用了緊張、複雜、環環相扣的故事情節,以及美妙的視覺畫面,對觀衆的視線進行吸引,從而引導觀衆入戲。[1]希區柯克發展的懸念性電影將好萊塢電影敘述推向了一個高峯。懸念敘事手法的廣泛推廣和應用,不僅調動了觀影者的積極性,而且還爲票房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從而,連續性的故事情節不僅僅是對觀影者的熱情進行維護,而且還對觀影者的積極性進行了有效的控制和掌握,並對觀影者的觀看熱情進行調整。好萊塢電影的敘事由電影中故事的.講述逐漸發展成爲電影的情節進行鋪墊、累計和釋放。如:《最後一分鐘營救》《奧德薩階梯》等經典電影,都是利用好萊塢電影敘事的方法,對電影的重要情節進行放大,突出電影的核心故事。

另外,對好萊塢電影進行全方位的類型化是好萊塢電影敘事的另一手段。類型,就是指已經被人們歸類以及具有一定結構的敘事方法。全方位的類型化是的好萊塢電影在處理任何題材電影的過程中,都是按照類型的要求,對故事發展的情節、角色的設置進行規範。在現如今,許多的好萊塢電影中,導演大部分程度上都是將題材進行變更,但是敘事的手法始終不變,使得觀影者在選擇電影的類型時,都十分清楚和明確。全方位類型化敘事手段的使用,使得電影中的某一故事情節進行了重點的敘事,並將其統一在了同一類型的視覺下,從而杜絕了雜亂無章的敘事手段,製作出了有效的敘事電影。

通過以上的分析和研究,好萊塢電影的敘事能夠成功,主要有兩個原因:(1)在電影的敘事方法中,導演將電影自身的特性進行了最大限度的體現。(2)類型化的敘事手段將好萊塢電影中的故事情節和社會文化進行了有效結合。

  二、好萊塢電影敘事語言的繼承與創新

好萊塢電影在20世紀30年代至40年代中雖然發展到了巔峯時期,但是從20世紀60年代以後,好萊塢的電影開始走向了低潮期。好萊塢電影的體制和政策都已經非常老化。電影製作方爲了拉回觀衆,半個世紀都在拼命地尋找小說作者和挖掘素材,並對拍攝的技術進行不斷的改革。[2]如:使用70㎜的攝影機、三維技術,味道電影等,但是由於受到資金以及其他方面因素的影響,使得改革失敗。同時,由於好萊塢電影敘事缺乏創造性,使得好萊塢的電影走向了疲軟期。要想讓觀衆由家門走向電影院,就需要新鮮的力量,創新的技術和手段。而這種機會在1967年給予了以盧卡斯爲主的一幫年輕人,使得好萊塢電影注入了新鮮的活力,得到了大力的發展。這批年輕人通過對好萊塢電影敘事的繼承,將敘事模式進行了全面的更新和優化,同時又從中添加了許多新的元素。

  (一)電影敘事中融入技術手段

電影的敘事離不開視覺、聽覺技術的支持。因此,好萊塢電影在製作的過程中一直不斷地對視覺、聽覺的技術進行研究和改進,從而爲觀衆製作出視覺和聽覺的奇觀[3]。隨着高科技的快速進步和發展,好萊塢電影的造夢功能得到了迅速放大,年輕的導演們通過將不同的技術手段融入電影的敘事中,不僅成爲電影敘事的載體,而且也成爲故事的表現形式。好萊塢電影敘事觀念的轉變,不僅使得技術成爲敘事的重要體現內容,而且還激發了靈感爲敘事語言創造了新的技巧。

  (二)利用高概念實現電影敘事的最大規模

1975年斯皮爾伯格拍攝的電影《大白鯊》雖然未能獲獎,但是卻獲得了最佳音樂、最佳原創、最佳剪輯、最佳聲音等無數個獎項,其中最爲關鍵的是,這部電影的拍攝確立了斯皮爾伯格高概念大片的品牌。通過電影《大白鯊》斯皮爾伯格開創了一種全新的好萊塢製作模式,即:高概念視覺奇觀大片。這種製作模式主要是採用吸引力較強的視覺形象,簡明的故事講述等方法對觀衆的趣味進行全面的滿足。該種模式的使用使得好萊塢電影的敘事手法得到了最大規模的發展。從《大白鯊》開始,好萊塢電影找到了席捲全球電影市場的製作模式,即高概念加上特技再加上敘事手法。這種綜合性手法的使用,使得好萊塢電影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如:《侏羅紀公園Ⅰ、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