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職業規劃(通用15篇)

光陰如水,忙碌而又充實的工作又將告一段落了,如何才能提升自己,職業發展順利呢?讓我們對今後的職業發展方向做個計劃吧。到底應如何做職業規劃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做好職業規劃,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做好職業規劃(通用15篇)

做好職業規劃1

很多大學生畢業就是失業,畢業很久,遲遲找不到合適的工作,這是什麼原因呢?接下來,大家一起分析一下。

對社會接觸過少,對於就業求職信息閉塞,而且非畢業生好多沒有就業的提前意識。

1、想找一些與自己專業對口的工作,從而能夠學以致用,有所鍛鍊,但這樣的機會已經很少。

2、缺乏社會實踐經驗和工作能力,而現在好多企業對畢業生都要求有一定的社會實踐經驗和工作能力。

3、缺乏參與社會競爭的能力,對自己估價太高,不切合實際,總以爲自己是天之驕子,非要得到一份好的工作,所以很難找到工作。

4、就業期間缺乏社會和校方的指導服務,更缺乏對就業、擇業的自身研討。

5、大學生自己期望太高,經常憑空想象,總希望一步到位,理想化,再就是攀比,講條件。總以爲自己一出校門就能做“白領”。難接受理想和現實的差距。

爲了加強提高大學生就業率,我們對大學生提出一些自己的一些建議:

1、大學生應該對自己做生涯規劃:進行自我評估——生涯評估——職業選擇——職業生涯——確定目標——行動計劃和目標——執行——評估和反饋。做一個這樣的流程相信對大家肯定有所幫助,並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的完善和補充自己,進而是自己更加完美,爭取自身潛力與將來職業發展能同步進行。

2、大學生自己要改變觀念。期望不能太高,不是憑空想象而是要先就業,後擇業,再創業。要切合實際,不能太盲目。

3、應該拿出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去研討當前的就業形勢,形成研討習慣,分析人才市場需求信息,把握自身專業區域經濟發展情況,以及分析在着一領域需要哪方面的人才,及時調整自己,以適應社會的要求。這一習慣對工作以後還是很有幫助的。

4、調整自己心態。認清自己的社會角色,樂於去基層工作,從普通的勞動者開始,不斷積累經驗,爲以後工作打好基礎。

5、要有準確的定位。培養自己的競爭能力,對招聘要有信心,對競爭要有勇氣,面臨就業問題要審時奪勢,實事求是,不求一步到位。

就業難,就業好難!看了上面的建議,你是否覺得自己缺少了一些意見中的東西呢?信息量少與缺乏社會經驗就是兩大難處,我想大家只要把這兩方面解決了,就業也不是問題了!所以這隻有靠同學們自己去把握去用心、去努力、去把握!最後希望我們的這份調查能引起大家的關注,能給大學生就業帶來幫助,能指導他們更加順利的就業。

做好職業規劃2

形勢總離不開“嚴峻”,描述過程的滿紙都是“淒涼”。這景象已經持續了十多年,如今已沒有什麼值得好奇、感嘆或者恐懼的了。既然“嚴峻”和“淒涼”已成常態,坦然地接受和麪對它吧,不用再想“就業形勢怎麼樣”之類的問題了。

今年的就業形勢很正常,明年的就業形勢也很正常,後年的就業形勢依舊很正常,正常的“難”!

對個人而言,真正的就業難是機會少、過程複雜和競爭激烈,忍受過程才能得嘗勝果。

宏觀就業機會嚴重不足,全國的畢業生一定會有部分人失業。從歷年數據來看,失業的比例約在30%。而這30%並非在所有高校中平均分配,重點大學、經濟發達地區的大學以及歷史悠久的專業學校的畢業生就業會好很多,這些學校的畢業生未就業率通常只有5%,換言之有大量其他高校的畢業生失業率高於30%。試想一個班超過三分之一的人找不到工作是什麼狀態?

找工作就是一個搶凳子游戲,肯定有一些人沒有凳子,而且沒有凳子的人還不在少數。你想做有凳子的人還是沒凳子的人?你下了多大決心或者壓力一定要搶到凳子?是否有雄心壯志不僅要搶到凳子,還要坐沙發?決心是成功的基礎!

就業的另一種難是應聘難度越來越大。應聘簡單看起來似乎不外乎簡歷、筆試、面試,但當中任何一個環節都可以玩出不少花樣。比方說網申,常規只需要填寫個人資料、經歷,回答一些開放式的問題,但複雜的則除了以上內容還會放智商測試、情商測試、數學推理或者心理測試,任何一個意外狀況都可能壞了你的好事。現在不僅招聘的方式複雜,而且招聘的流程、時間也越來越長,好點的公司面試至少三輪,週期可能延續兩個月。所以求職應聘越來越像馬拉松比賽,拼的不是爆發力而是耐力。

好工作競爭激烈,使得求職者的感受更糟糕。不管企業還是事業機關招聘,一個崗位隨隨便便就能收到成百上千的應聘資料。求職之路一定是失敗多於成功,十次八次面試如果能有一次成功,已經算很高的勝率了。都說失敗是成功之母,爲了求職成功,顯然得認不少乾媽,經歷九九八十一難還活着的終將修成正果。

機會不足、過程複雜、競爭激烈——這就是所謂的就業難!

恐懼和無知都是找工作的大敵,比嚴峻的形勢更可怕。20xx年,某大學畢業生寫了十萬字求職日記,因求職不順自殺了,該新聞曾經轟動一時。新聞裏說該同學進入大學就開始擔心找不到工作,導致後來得了抑鬱症。

——對此,我想說的是:我小時候生活在農村,那時候山清水秀天很藍,天空中經常有老鷹飛過。老鷹出現過後村子裏就會有些雞再也站不起來,老人家說是被嚇破膽了。同學們,在激烈的就業競爭中,千萬不要做那被嚇破了膽的小雞!

怎樣把自己“賣”出更高的身價?

如果把畢業後的狀態分爲“失業、勉強有工作、普通工作和理想工作”四種,相信大多數正常人都希望自己是擁有“理想工作”的那個,那麼訣竅就是:至少提前一年開始準備找工作!

有些求職經驗帖也許會寫求職者從零基礎開始,忙亂投簡歷,應聘兩個月也找到了看起來令人不錯的工作——這種事的確會發生,但道理就像中大獎,全國幾乎每天都有人中獎,但理性的人也不能把“中大獎”作爲謀生的手段。

更保險的方法是按照找工作的規律認真準備,努力行動。有兩句古話特別適合用在求職上,一句是“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另一句是“凡事爲之則難者亦易,不爲則易者亦難”。從考慮職業目標開始,儲備應聘的軟件和硬件、拓展人際網絡、寫簡歷、找實習、開始正式應聘……直到最終選定工作,認真最好每一步,一年後再回過頭看,你會覺得付出都是值得的。

案例:有位大三的同學對將來找工作比較擔憂,所以週末去了人才市場應聘,嘗試找工作的滋味。結果出乎他的意料,投了十幾份簡歷就得到了三個面試機會,還有一家企業邀請他去實習。他頓時自信滿滿,對未來也充滿了期待。

分析:看來找工作並沒有想象中難。我問這位同學,人才市場上給他機會的那些單位,會去工作嗎?他說自己並不想去,因爲都是小公司和低層崗位。可見還是那句老話:找一份工作不難,難的是找到自己想要的工作。

通常你樂於接受的工作的要求都會比自己當下的條件高一些。有的人只想找一份普普通通的工作,有的人想進入最頂級的公司,這兩者的難度表面上看不能相提並論,但找普通工作並不比進入頂級公司更容易。

普通工作對於很牛的畢業生來說可能一蹴而就,但很牛的畢業生並不想找普通的工作;菜鳥畢業生找普通的工作,很牛的畢業生找頂級的工作,兩者難度其實差不多。

你追逐的目標永遠都是實現起來有難度的,請做好充分準備。

做好職業規劃3

做好職業規劃的方法

1、假手他人法:

有我們意識到的人脈資源,我們要合理的去整合與使用;

如果自己還沒有發現潛藏在自己周圍的沒有被開發的人脈資源,要勇敢地去發現、整合並且逐漸使用。

雖然說“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我們也要爲自己和自己的後人“栽好樹”“維護好樹”。

2、最少努力法:

時下流行的一句話“長得好不如生的好,生的好不如嫁的好”,儘管不同的人對此看法不同,但是我們要區別“是出於正義感的否定”,還是源於“酸葡萄心理”的“羨慕嫉妒恨”。 當然,從存在主義的角度來講,如果我們能夠一如既往的“爲自己的選擇承擔責任”,並且任何時候都能夠堅定地爲自己的行爲負責,那就是“白蛇自迷許仙,許仙自娶白蛇,與和尚有什麼關係?”的事情了。

3、自然發生法:

一切都順其自然,尤其是在“包分配”的年代,之所以在那個時代可以使用,是因爲那是一個不太強調“個體成就感”和“自我幸福感”的時期,而今天,尤其是人類進入21世紀之後,隨着社會的發展,人性關注的迴歸,人們越來越希望可以自己爲自己做出最好的選擇,來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和意義。 如果可以一直都“順其自然”下去,永遠能夠做到“接納現實,順應外界要求”,自然發生法也不失爲一種選擇。

4、目前趨勢法:

“從衆心理”是人類自我保護的本能表現,所以纔出現了“熱門”以及“隨大流”。目前趨勢法,可以降低我們的外在風險,但是這個時候容易出現“盲目從衆”,並且會忽略自己的個人感受。 所以,需要問一問自己,“我究竟喜歡不喜歡,我究竟適合不適合?”,也就是“最適合的,纔是最好的。”

5、拜金主義法:

合法合理地追求經濟利益最大化,這一點本身沒有錯。 如果盲目的追求無法持續的經濟利益的話,無論對於個體、對於集體,還是對於整個人類世界,都是不可取的。

6、刻板印象法:

現實依據,有可能是理性的參考,也有可能是對適應性的限制。所以要區別“保守”和“經驗”。

7、櫥窗遊走法:

有時候最好的選擇,就是沒有選擇。 當我們無法選擇的時候,不妨跳出選擇本身,看看“我爲什麼會被選擇困住?”或者“我最後要達成什麼樣的目的?哪個選擇距離我的目標更近。” 這7種制定個人職業規劃的方法都是很實用的,瞭解這些方法的含義熟練的運用可以很好的制定出你的職業規劃。通過對自己的職業規劃可以更好的帶動職業發展,提高自己的職業技能和職業水準。這樣自己的職場道路就可以走的更高更遠了。

職業規劃的制定原則

⒈清晰性原則:考慮目標、措施是否清晰、明確?實現目標的步驟是否直截了當?

⒉挑戰性原則:目標或措施是否具有挑戰性,還是僅保持其原來狀況而已?

⒊變動性原則:目標或措施是否有彈性或緩衝性?是否能依循環境的變化而作調整?

⒋一致性原則:主要目標與分目標是否一致?目標與措施是否一致?個人目標與組織發展目標是否一致?

⒌激勵性原則:目標是否符合自己的性格、興趣和特長?是否能對自己產生內在激勵作用?

⒍合作性原則:個人的目標與他人的目標是否具有合作性與協調性?

⒎全程原則:擬定生涯規劃時必須考慮到生涯發展的整個歷程,作全程的考慮。

⒏具體原則:生涯規劃各階段的路線劃分與安排,必須具體可行。

⒐實際原則:實現生涯目標的途徑很多,在作規劃時必須要考慮到自己的特質、社會環境、組織環境以及其它相關的因素,選擇確實可行的途徑。

⒑可評量原則:規劃的設計應有明確的時間限制或標準,以便評量、檢查,使自己隨時掌握執行狀況,併爲規劃的修正提供參考依據。

要怎麼做好職業規劃

一、去“氣”養“氣”

這裏所說的去“氣”養“氣”,是指去掉自己身上的輕浮之氣,培養自己的和氣。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因爲要在社會上安身立命,如果太輕易暴露自己的情感就很容易受到傷害和排擠,故進入職場我們第一要學習的就是去輕浮之氣,剋制狂躁的情緒。

二、術業有專攻,專心做自己的事情

一個公司也類似一個社會,裏面是分工的。每個人都要自己負責的事情,而你所要做的就是做好自己的事情。不要羨慕或者嫉妒別人爲什麼工作比自己好做?那是因爲別人一開始也是這樣,不過人家不斷地學習就掌握了。

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孔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說得是我們在任何時候都要學習的精神,並且要虛心地請教。

四、不斷學習,永無止境

對於白領階層來說,提高自己的技能是一切的希望!要想提高你的技能就要提高你的基本技術和專業技術。對於基礎的我們要不斷的積累,而對於自己的專業技術,要精益求精。

做好職業規劃4

苦練“內功”做好新年規劃

小林大專畢業已經幾年了,在一家公司從事文祕工作。雖然在工作中她很努力,也很有上進心,但是從人事文員到打字員、辦公室文員,她都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歡什麼,工作卻老喜歡遷就,每份工作都做不長,跳槽對她來說非常簡單。新年剛過,她意識到自己不能再這樣下去了,但是又不知道該怎麼做,她在迷茫中一天一天的在過着日子。

富海人才職業顧問專家陳胤君分析,職場人士如果對自己的職業規劃不夠確定,或者認爲工作中沒有太多機會,首先是不要失望,因爲有很多像自己一樣的年輕人正在身處一樣的處境。從職業心理角度看,制定並實施一份良好的職業規劃的第一步,就是要拋除之前對於職業的任何預先的想法。判斷你自己的價值和利益,瞭解自己的能力,分析你的知識、熱情和技能適合幹什麼。只有做好自己的新年規劃,苦練“內功”,纔會爲日後的發展打好堅實的基礎。

職場充電勿跟風

“很多同事都利用下班時間去參加培訓,如果不跟着同事充電,我就覺得很不踏實。”在一家電子企業工作的王先生說,“其實自己也不知道應該參加哪種培訓,覺得參加培訓後自己就能跟上同事的步伐了。”

九博職場顧問認爲,在對自己進行職業規劃之前,先確定自己職業方向。再就是給職業規劃確立一個支點,這個支點就是:我爲什麼工作。是生存支點、發展支點還是興趣支點?參與培訓確實能使個人能力得到一定提高,但是職場人首先應該對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有一個比較清晰的認識,對自己知識、能力和職業定位有正確的把握,將培訓與自身特長相結合,選擇有效的培訓課程,才能充分發揮職業培訓的作用,爲自己在職場中的立足、晉升增加砝碼。

另外,充電方式也是因人而異。在選擇充電方式時應視自身情況而定。如果平時工作量很大,那麼最好利用週末或一段相對集中的時間參加學習。如果業餘時間充裕,而可以利用工作日晚上和週末參加學習。

做好職業規劃5

多年前給學生們寫過一本書《從現在出發》,內容是如何規劃大學生生活,其實這也是對於人生規劃的設計,人需要在年輕的時候,好好規劃自己,認真去做出努力,因爲我一直堅持,一個人在年輕的時候努力的程度如何,就決定未來你的高度如何;一個人在年輕的時候有多自律,就決定未來你有多自由。我講的理念有很多是你已經知道的,但我真的希望你去做,當你去做的時候你肯定會成功。

1、設計你的夢想

有一次女兒告訴我,她很喜歡到廣州的地鐵上看看,看那些拿着電腦包,穿着白襯衣的人,因爲那樣她可以感受到在大公司上班的精英的狀態。中學生的她喜歡看職業精英,我相信那可能是她長大的夢想,我聽着她說,自己內心升起感動。我每天都在課堂上與職業精英們探討管理的課題,經常在公司裏與職業精英們一起解決管理的問題,可是我從來沒有像女兒這樣去看這些拿着電腦包、穿着白色襯衫的人,我爲自己的麻木而感到慚愧。

到了成人的階段,很多人覺得夢想已經與自己沒有什麼關聯了,很多人關心的是現實生活的所有,我在與一些學生聊天的時候,大家說的最多的是財富、工作和生活,還有人不斷的談論現實的殘酷、長大的煩惱、生活的無奈,自己的孤獨,這些都是必要的話題,可是我真的很想聽到離開現實生活稍微遠一點的一些話題,希望看到充滿激情的臉和神采奕奕的狀態。人們之所以陷在現實的困惑中,是因爲我們失去了想象的能力,失去了夢想的牽引,也就失去了夢想帶給我們的所有的美好和期許。如果沒有期許、沒有理想、沒有願望,相信生活也就沒有了色彩、沒有了方向和追求。

理想愈高遠,人的進步愈大,這是一個不斷被證明的話題。人之所以成爲偉人,首先是因爲他有着崇高的理想,有着偉大的目標。我特別喜歡兩位運動員,一個是姚明、一個是劉翔。我喜歡他們的地方不僅僅是因爲他們所取得的成就,而是他們用理想激勵自己的過程,爲了實現這個理想,他們訓練自己擁有更多的知識和技能,還要超越個人的得失,做出某些重大的犧牲。正如姚明和劉翔一樣,在理想指引下,你逐漸變得有超乎常人的能力,胸懷寬廣,大公無私,以你獨有的方式爲公衆、爲國家、爲民族,甚至爲人類服務,而當你的這種服務取得成效後,自然能夠得到社會和公衆的認可與尊重。而公衆和社會對你的認可和尊重,使得你成爲偉大的人。

2、設計你的努力

“智慧”是我很喜歡談的一個詞,我在很多地方都講它,因爲它給了我極大的幫助。受《說文解字》的啓示,開始理解“智慧”的含義了,“智”這個字,把它拆開是“日”、“知”,可以據此理解爲每天知道多一點,就叫“智”;再看“慧”字,把它拆開,它是三個字的組合,上面兩個“豐”,中間一個“雪”,下面一個“心”,也就是說:當心象雪一樣潔白平靜的時候,就會有雙倍的豐收,能雙倍的接納別人的人,就是充滿“慧”的人。所以智慧就是每天知道多一點,讓你的心平靜下來,不斷地吸收,雙倍的吸收,你就可以成爲充滿智慧的人了,的確如此。

但是我們想一下,我們有多少人會很認真地對待“我每天知道多一點”這個事呢?通常,人都希望是今天休息一下,明天再做。大家記住,有知識不等於有智慧,知識與智慧的唯一區別:知識有一個節點,智慧沒有。智慧是每一天逐步增加的。你可以說這本書我現在看完了,但是智慧沒有結束這件事,就是一個不斷累積的過程。我真的是非常希望我的學生走出去都是有智慧的一羣人,而不僅僅是有知識的一羣人。有智慧跟有知識的區別,就是你是不是能夠每天多一點進步,你是不是能夠平靜地接受所有的東西。一個人的成長與另外一個人的成長爲什麼會拉開距離,就像我在二十年前和二十年後的我,跟我二十年前的同學相比,有的走在前邊,有的走在後邊。那爲什麼會拉開這個距離呢?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你願不願意探索更多的東西。

成功與失敗沒有什麼差別。成功與失敗之間唯一的差別就是成功比失敗多那麼一點努力的東西。我只是知道我每一天,一定要寫3000字,然後每天堅持着寫,就會獲得持續的研究成果。成功沒有其他原因,就是比其他人都付出多一點。每天晚上,常常是我最喜歡的一個時候。當我寫累了,往窗外一望,竟然發現其他所有的燈都關了,我就知道我離成功又接近了。對,成功就這麼簡單,成功真的不是太難的東西,真的是需要稍微探索多一點。你都這樣做了,那你一定就是會成功的。我想說的第二個意思你要成功一定要比別人多付出一點。

要創造性地思考。如果你真的想探索多一點的東西,你一定要創造性地思考。那也就是說你看山一定不是山,看水一定不是水,這個時候你纔是創造性地思考。現代人的基本素質只有三個詞,叫做團隊、速度、韌性。也就是說如果你不會跟人家合作你一定不是一個現代人。如果你的速度沒別人快,也無法當一個現代人。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就是你要有韌性。因爲今天的誘惑太多,堅韌的韌,韌性!這是現代人的三個基本要素。所以我想說你一定要控制你的注意力。

3、設計你的心態

第三個設計,我把它叫做心態的設計。我覺得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就是怎麼樣才能保證大學四年能爲我們的未來做一個幫助,那就是應該在大學四年裏面把心態調整過來。

第一個心態是迴歸爲零。我覺得中國人什麼地方都沒有輸,我們就輸在心態上。不是拿來人家的東西能生產就是好,不是把價格做得越來越低就是好,你一定要有一個很正確的心態來面對所有的挑戰。這個心態是在大學裏邊培養出來的,到你出來工作的時候,你就沒有時間培養你的心態,爲什麼?因爲你那時候壓力太多,比如說你要成就事業,你要成家立業,你要有所作爲,你要出人頭地……你的慾望是太多了。在大學裏畢竟還是非常的單純,所以這個時候是你練心態最好的一個時期。我們很多人沒有注意到這一點。

一個正確的心態應該怎麼樣來樹立?第一個就是要學會歸零。我剛剛說智慧的慧就是心要像雪一樣平靜就是這個道理,就是你要學會歸零。無論你取得什麼樣的成就,無論你獲得什麼樣的知識,得到了之後就要變成過去,然後你一定要永遠面對現實、面對未來,你要把心態歸零。在研究企業文化的時候,我總結中國的企業文化,感覺難的並不是接受新的觀點,難的是忘記舊的觀點。所以我希望你們把中學忘記掉,這個忘記不是對老師、對同學、對情感、對鄉村、對你所有的過去,這個忘記是你所取得的所有成就,你忘記掉!把那些都回歸爲零。一個能夠歸零的人,他的心態一定是成功的心態。那我就想問大家,你是不是這樣?你是不是把你的心態迴歸爲零?你是不是對很多東西都耿耿於懷?當你錯了的時候你就要承認錯誤,而且要真心實意地承認,承認完了那就把它扔掉。當你對的時候,你也要真心誠意地來想我是對的,但是欣賞完了就拉倒。一定要有迴歸爲零的這個心態,這是第一點。

第二個心態是學會歡樂地學習。我不知道該怎麼形容,我覺得學習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情。你每取得一點點的進步、每掌握一個公式、每知道一個定理,你都很高興,你會發現學習是非常的快樂。說實話我是要你們爲未來的人生是否快樂負責。爲什麼我說的這麼嚴重,因爲未來要終生學習。我唯一對自己滿意的就是自己真的很愛學習,我所有取得的任何東西都是基於學習。如果你真想未來快樂,我就拜託你今天就把學習變得快樂,因爲未來的主要工作就是學習。如果你不懂得快樂學習的話,你們不就變得很痛苦嗎?這是第二個心態。

第三個心態叫做積極的心態。快樂與積極其實是一樣的,就是快樂的事情我們都認真做。可能你會發牢騷,但一定要僅限於偶爾而已。你所要做的所有事都要快樂地去面對,你要去解決所有的困惑。你的積極的心態、歡樂的心態、歸零的心態,它的重要性在於讓你一生受益,這個你一定要在今天把它培養出來,然後你纔有機會用這個心態去面對未來的生活。這是我講的第三個設計。

4、設計時間的價值

第四個設計就是時間的價值。你一定要把時間管好。我對大家讀大學期間的生活,最感可惜的就是浪費時間。我總是在給學生開講座的時候講,我喜歡的學生只有兩個時間,一個就是考試前三天,那時的學生真是好得一塌糊塗,還有就是下大雨還在踢球的那些學生,你看他那樣一身泥一身水的樣子充滿了健康。你好好算一下,你真正有效地去學習的時間是很少的,但是你有時間是有價值的。所以我們請大家一定要記住,在大學你一定要學會管理時間,而這個管理的習慣一旦養成,你的未來就很好把握。

我從三個角度來教大家怎樣把時間設計好。

第一個就叫二八定律。在你整個大學生活裏,你有20%的事情是最重要的,你要給它80%的時間,那這個應該就是學習。然後你還有80%的事情並不重要﹐但是你一定要做的事情,比如說你要吃飯、睡覺、洗澡、交友、花費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等等,這些事情你是一定要做的,那我希望你用20%的時間去把它做掉。我爲什麼要這麼說?因爲我知道,比如說你們洗澡,大學生最重要的一個練歌場就是在沖涼房。而且呢大家還會比着來,一聽隔壁的聲音很大,他就更大,可是你不知道,你在喊的過程當中,不斷的自我陶醉過程中,那個花灑又很像話筒,你就忘了,本來你洗澡可能十分鐘二十分鐘就解決了,但是你拖了半個小時。你還有很多事情要做,包括你做學生幹部、包括你要參加學校活動、包括你要去鍛鍊身體,還有很多東西,那個應該是佔20%的時間,這樣做纔是對的。猶太人爲什麼這麼強大,就是因爲猶太人從小到大,一直都有個教育,就是“二八定律”,無論任何事都是用“二八定律”來界定。

我覺得對我來講,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看書,我必須要保證我看的書的數量要足夠。所以不管我多忙,我肯定是每天兩小時看書的。這個習慣一直持續了十幾年二十幾年。所以你一定要知道你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

第二個是學會時間管理的技巧。先要學會劃分時間的四個象限,任何的事情在時間單位上都可以分爲四種:很重要-很急迫、很重要-不急迫、不重要-很急迫、不急迫-很重要。那麼一般人就先去處理很重要-很急迫,不重要-很緊迫的事情。但是對你來講,如果你想真正發揮價值,你必須要抽出時間來做那個很重要不緊迫的事情,所以這個我們需要大家一定要學會去做。我這裏教大家時間管理的技巧。

技巧1:一段時間只做一件事情,把全天的時間分段。

我常常拿學生們的晚自習做例子:同學去晚自習了,他說剛吃完飯,一坐下對身體沒有好處,所以他就把書包放在桌子上,還要出去散步。出去散了一會,遇到了老鄉,說好久沒見,也要說兩句,就說了一會,半個小時就出去了。他回到教室裏來往下一坐,就在想,我做物理還是做化學呢?我是做微積分還是做什麼呢?又想了一會,想完了,做了一會就發現到八點了,那八點應該課間休息了,就又放下了,出去放風,又在外面走一圈,走完了又回來,回來了之後又處理別的事情,看看小說、寫寫家信啊,等這個都處理完了,課室的鈴一響,他就高高興興揹着書包回去了,他對自己講,我今天做了晚自習了。但實際上呢,他晚自習的時間是非常少的。所以說在時間管理上,一定要記住一個時間裏面只做一件事,把每一天的時間分段。

技巧2:很重要-不緊迫的事情立馬做。

當老師二十多年,我發現學生有一個通病,作業拖到最後的時間才做,那就變成你把重要的事情拖到最後做。可是當你把重要的事情拖到最後做時﹐做出來的東西一定是不好的,一定不是最漂亮的。如果你養成這個習慣之後呢,你去工作也會是這樣,每一次提交的方案或是解決的辦法,都是不完善的。我在企業裏遇到情況就是這樣,每個人上來講的話,都是“對不起,我準備得不充分”。我說以後凡是說這句話的,你都不用講了。我只想告訴大家說,這個壞習慣,是你在大學養成的,作業拖到最後寫。從今天開始,作業在當天或者第二天就開始寫,這就是重要的事情先做的原則。這個習慣你養成了,你將來就會終生感謝我,它的作用是會非常大的。

技巧3:合併同類項。

也就是說,有些事情是可以合在一起做的,你就儘可能地合在一起。就像說你去買東西,你不要買一樣去一趟,你最好一次去買完,而且最重要的就是你在一個時間段裏就做一個事。雖然我自己的習慣是每天肯定看郵件,但是郵件都會集中在一個時間一個小時裏面看,其他時間我根本就不會看,除非你有很急的事情告訴我,陳老師你必須看郵件,那時候我就會去看。那這就是告訴大家的,時間管理的技巧之一合併同類項。學會合並同類項,你的時間纔會擠出來,否則你一定沒有時間。

5、設計你的溝通模式

第五個設計,我認爲叫做快樂地溝通。我有時慶幸自己可以跟很多人去溝通,我想說的意思是,你學會與人溝通對你的幫助會非常巨大。一個真正學會溝通的人,一定會得到知識和幫助。比如當我每次需要去判斷,中國企業的未來發展方向,今年的主要要做什麼時,其實並不是我自己的結論,而是我跟很多人溝通得出的一個結果。比如說有一年,我就堅持說,企業必須解決供應鏈的問題,當時我並不知道人民幣會升值,我只是認爲供應鏈是最關鍵的,結果不幸被我言中。按照這個判斷去做出安排的企業就很高興,做對了。沒聽的企業就覺得很困擾。可以讓我的判斷比較準確,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我與很多人去溝通,然後把他們的判斷放在一起去對比和分析。所以我請大家一定要在大學裏學會做快樂的溝通。

溝通一定要“由心開始”。溝通由心開始最重要的就是想別人所想,而不是想你所想的。要去幫助別人達成目的,而不是達成自己的目的。當你可以幫助別人達成目的的時候,你的目的自然會達成。

溝通就是做聽衆。喜歡說話的人在人羣裏面大約佔80%,喜歡聽人說的人在人羣裏面大約只佔15%。所以如果你真的想溝通,大家記住最有效的溝通就是做聽衆,那你就可以面對80%的人。所以你一定要學會做聽衆,那麼做聽衆就是我們講的第一個模式。但是現在的同學就是不願意當聽衆。我有一次跟學生講話的時候,他們爲了證明他們反應快,在我前一句話還沒說完的時候,他後一句就說,陳老師你不用講,我已經聽懂了。但他不知道我後面要說什麼,那這種人就不是一個好的聽衆,你就不可能達成快樂的溝通。所以溝通的第一個模式就是一定要讓別人說﹐我們做聽衆。

溝通就是不斷地爲別人提供方便。那麼溝通的第二個模式,一定要學會怎麼樣不斷地爲別人提供方便,這個溝通就會有效。我以前講到溝通模型的時候我就喜歡講一個故事,叫盲人打燈籠。盲人每天晚上都散步,他散步很奇怪的,他會打燈籠。人家就說你盲人打什麼燈籠,他就說這你就不知道了,我打燈籠,就是讓人家看到我,我在這兒,不要撞到我。還有一個就是爲別人把路照亮,這個就是我們講的溝通。所以好的溝通是你一定要爲別人提供方便,然後才能把溝通做得好。還有的一點,就是溝通不要形成定型,就是不能老用一個方法進行溝通。

6、設計你的生活

我想,如果我們要把大學生活設計得好,那麼一個非常關鍵的點就是你要怎麼設法激勵自己。我覺得自己激勵自己是非常重要的,因爲我們有時候會泄氣,有時候會想不通,有時候你會覺得好像要放棄,所以一定要學會不斷地激勵自己。那麼要激勵自己的第一個概念就是要了解自己。我是覺得今天的大學生不太瞭解自己,我們兩種同學很多,一種就是自我感覺良好,我把他叫做不知天高地厚型。有一部分同學對自己的瞭解是過高估計的,還有一部分正好是反的,就是完全對自己沒有信心的,那種自卑型。這兩個方向都是因爲大家沒有認真地瞭解自己。而你又是一定要了解自己的。那到底怎麼纔算是真正的瞭解?我給它的一個標準,你就可以做到了解自己。

第一,自己對自己的評價;第二,別人對你的評價;第三,你認爲別人對你的評價。如果這三樣東西是一致的你就瞭解自己,如果這三樣東西是不一致的,你就不瞭解你自己了。

我舉個例子,我問過一個同學,你覺得你的班長當得如何啊?他說我這個班長當得不錯,我們班的活動都很順利啊,所有的同學都積極參加,我覺得很不錯,我們班也很好,哎,我覺得很不錯。我就問他們班的同學,我說你們班班長怎麼樣啊?同學們都晃晃頭說:馬馬虎虎吧,如果能換,陳老師你最好把他換掉。那麼這說明什麼?肯定是出了偏差。所以你評價你自己是一個,別人評價你是一個,還有你認爲別人評價你又是一個,這三樣東西合在一起是一致的,你就瞭解自己了。所以我們大家還是要關心同學對你的評價。當你瞭解了自己之後,很重要的是你要激勵自己,你就要提升希望。

彌補三大欠缺。對今天的學生,我個人認爲,有三樣東西是大家所缺少的。第一個就是缺少責任感;第二個欠缺真正的自信;第三個欠缺的是對自己定位的理解,就是你作爲學生的定位到底是什麼?對這個定位的理解沒有非常清楚的情況下,我們就沒有辦法激勵自己。所以我希望你們一定要增強信心。說這些,就是要你客觀對待﹐自我反省。首先我還是提醒大家,所做過的事情如果錯了,知道錯在哪裏不要再犯錯誤就可以了。不要整天在那裏反省。我最恨的就是你們老犯同樣的錯誤,然後還經常做自我批評,那麼這種反省是沒有意義的。一個人對自己最重要的激勵就是發揮它的長處,而不是不斷地反省。我曾經有個觀點:人生只有這麼長,你拿這麼長的時間去發揚優點,和你拿這麼長的時間去改正缺點,肯定是發揚優點的功能會大一些,所以你反省的時間不要太多。如果你說,陳老師,我就不斷地改正錯誤就好了,就沒問題了。不是的,不能犯同樣的錯誤,所以這是我們的第六個設計。

7、設計你的行動

好,最後一個,我們回到決定成功的最後一個要素上,也是最關鍵的要素,行動是決定成功的關鍵要素。所以我希望你能夠行動起來。我想告訴大家的是,你想到沒有做到、你辯論對錯沒有意義,關鍵是你要有行動,你的實際行爲非常關鍵。

當日事當日畢。我想問你是不是做得到?我們很多人都會推到明天推到後天,我曾經問我自己的本科生一個問題:“明天是什麼?今天是什麼?昨天是什麼?”同學回答說“明天是未來、今天是現實、昨天是過去”。我說你這個回答等於廢話,明天肯定是未來,昨天肯定是過去,今天當然是現實,這是用時間在解釋時間。我爲什麼要說這句話?因爲正確的理解是:明天是懶漢,昨天是懦夫,今天才是強者。也就是說你只有立足於今天做的事情,你纔有可能會是強者。如果你的事都放在明天去做,我只能說你是個懶漢,明天不可預測的東西太多,當你把每一個今天都做到時,你一定會有一個美好的明天,因爲明天是由每一個今天構成的。當你說過去的時候,我爲什麼說你是懦夫?因爲你沉迷在過去,不敢面對現實。所以對於這個概念,我們要求,當日事當日畢。就是這裏,你會因此成爲強者。

做好成功的計劃。大家一定要做成功的計劃,把每一天、每一個學期、每一個課程、每一項活動,一定要按着成功的標準去做,不要得過且過,不要不求品質。我還是非常在意品質這個概念的,我之所以跟很多人講什麼叫做品質,什麼叫品味,你們不是很欣賞有品味的人嗎?品味就是有品質纔會有味道。有一次我與一幫人出國,他們就跑去買最便宜的東西,我跟他講,我拜託你,如果買不起我們就不買,如果要買就買一件貴的,買一個可以代表品味的,而不是你買一個外國貨就是了。你一定要對你想做的每一件事都強調質量。一個人真正的成功就在於他所做的事情都是有質感的、都是有品質的,然後他纔會有品味,纔會有味道。

結束語

對我個人產生影響的理念一共有三句話,第一句叫手比頭高。請把手舉起來是不是比頭高,決定你高度的,是你的手而不是你的頭。很多人都會說,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坦白地講,不怕想不到,只怕做不到,想到和做到同等重要。因爲想到是你的一個機會,做到是你的高度。人的高度是由雙手決定的,所以你的行動纔是你的高度。第二句就是吃虧就是佔便宜。你不要怕吃虧,你吃虧的時候你就佔便宜了。第三句達爾文的觀點是:能夠存活下來的,不是最聰明的,也不是最強有力的,而是對變化反應最快的。所以我要大家知道,你聰明、你強有力,都不是你能夠成爲強者的條件,成爲強者的條件和存活下來的條件,是你對變化反應最快。這就是我個人的三句座右銘,我轉述給大家。還有我常常提醒自己的一句話,也轉述給各位:每個失敗的人都知道成功的方法,但只有成功的人真正去做。

做好職業規劃6

近年來,隨着中國研究生不斷擴招,研究生就業、研究生培養等相關問題逐漸浮出水面,引發了公衆熱議。那麼,中國研究生就業問題難在哪裏?在筆者看來,有這麼幾個原因:

第一、研究生職業規劃欠缺

筆者身邊有很多研究生,經過了解,很少有學生在大學本科階段就做職業規劃。到了研究生階段,有一部分學生想好好學習;一部分學生想學習實踐兼顧;只想混個文憑的也有不少。我建議研究生們要在好好學習的基礎上與將來的工作聯繫起來。但問題是,好好學習和好好工作的標準是什麼?人還是需要先解決了生存問題,再去逐步解決發展和最後實現職業夢想。每個人都是要靠自己的力量生存下來的,在目前大學生就業還不那麼容易的時候,你來讀研首先要考慮的就是畢業後自己怎麼在社會上生存下來--是繼續讀博將來做研究或者高校的老師還是畢業後就去工作?去什麼地方工作?人家需要什麼樣的研究生?需要考什麼證書?需要具備什麼相關職業經驗?這些其實在讀研前就是要考慮的,這點我們要向西方發達國家學習,他們的職業教育在高中就開始設計和考慮就業問題了。

由於中國的職業教育和職業規劃教育的滯後,使得很多研究生在本科階段的職業教育和職業理念欠缺,到了研究生階段如果自己再不重視,導師也不關心,相關的教育和培訓再沒有,那結果就是很難控制的。到就業時你可能才發現,你學到了知識,但是可能已經遠遠脫離了社會和職場對你的基本要求了。甚至有的研究生畢業時就連一個簡單的職業態度都沒有修煉出來。這樣的畢業生就業肯定是很難的。

社會和職場很務實,不養閒人,所以你需要先解決自己的問題,使自己在研究生畢業時成爲一個可以被配置的人才。

第二、研究生職業修煉不夠

既然研究生畢業後都要解決自我生存的問題,那我們就要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考慮到將來的職業要求,並完成自己的職業修煉。這些職業修煉包括你的職業習慣、職業素養、職業技能、職業精神等。據筆者調查,找到比較滿意工作的研究生,都是初步具備了一些職業要求的。不然你的臉上只寫着要工作,或者要錢幾個字,用人單位可未必買單。

筆者的學生小劉,研究生畢業後順利留在北京東城區一家事業單位工作,是被錄用的唯一的應屆畢業生。在讀研期間,我經常帶她去各地做培訓講座和社會調查,曾經爲了一次小的失誤,我批評了她多次,我對她的要求就是“戰戰兢兢地做事”,“做事儘量做到零風險”,“做什麼事情都要有3個預案”,“做事情不給別人添麻煩”。同時要求她讀研期間自己解決生活費。小劉很努力,在讀研期間養成了做事的好習慣,積累了不少經驗和方法。研究生畢業時,本來她準備去南方發展,但是當那個唯一的工作機會給她時,她才明白了在研究生階段我對她看似很嚴格的職業要求和她自己一直的努力其實是正確的。

筆者最近接觸了一位就讀研三的學生,他的導師一直把他摁在校園裏做課題,不讓他接觸社會和職場。此時他又不想讀博,與導師的設計路線完全相反。而在找工作的時候,他才感到很頭疼--因爲他連說話到底應該怎麼說都要重新學習。由於實踐經驗很少,在面試失敗了幾次以後,他都沒有底氣再去面試了。我一直在幫助這個學生儘快地適應職場的要求,平時工作的時候就帶着他做助手修煉自己,但是很多東西是突擊不出來的,還是要有個修煉的計劃。對那些計劃一畢業就去工作的研究生來講,利用好讀研期間的寒暑假和閒暇時間多去接觸社會,接觸職場,多去實踐是很重要的。實在沒有時間的時候,在校園裏也是可以實踐的。再不行,你的頭腦和思維是應該不受限制的。就業的問題始終是一個必須解決、必須思考的問題,不能單純寄希望於學校和社會爲我們更好地解決,我們自己還是要多做準備,多去修煉。

第三,研究生教育應該更貼近社會發展的要求

教育最終是要解決學生的生存問題,這是教育的一個基本目標。一個人連生存都解決不了的時候,又何談其他高層次的目標呢?目前中國的研究生教育已經開始注重和職場、社會需求的聯繫與匹配,從專業的設置、教學方法的改革、教學實踐的進行都越來越體現出了研究生教育是要和社會、國際的發展接軌的。

但同時我們還應該看到,中國研究生教育與先進國家相比還存在着不足和很大的發展空間。西方國家的研究生教育更注重實踐和務實的精神,更強調學生自主創新和自己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他們的研究生教育質量依據的是本科、中學教育的基礎。比如西方國家在國小、中學教育階段就很重視職業教育,而我們的職業教育現在還很少在中學裏進行,在大學裏還沒有普及,在研究生階段也是十分缺乏的。一個研究生可以順利就業,是很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國際因素、國家發展、社會環境、家庭意願、職場要求和個人因素等很多都影響到了一個人的就業。所以,研究生教育要更適合時代和社會的發展,這個目標的實現是漸進的,效果也是逐步出來的。

另外,很多研究生自身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過分挑剔工作和待遇,職業發展目標模糊,只學習專業知識,忽視其他知識的學習,重視理論忽視技能,沒有堅強的意志力和很好的職業習慣,沒有實踐的經驗,很少接觸社會,認爲去社會實踐就是浪費時間,另外沒有一雙發現就業前景的眼睛等等。舉例來說,筆者身邊就有一個研究生班都在考證,一個班都想進金融機構的現象。其實客觀地想想,這是不大可能實現的。扎堆就業現象的出現,恰恰說明了我們沒有自己的主見和職業目標。

筆者常說,中國這麼大,什麼工作做好了都是有前途的。研究生是我們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他們的教育、處境、就業和發展,很大程度上影響着很多事業的發展和進步。

我們在看到研究生就業難現狀的同時,還應該看到整個社會一直在努力,不過任何問題的出現都是要逐步解決的。現在筆者所在的經濟學院就很注重對研究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和訓練,也有研究生“五分鐘講話比賽”這樣訓練職業能力的課外活動。

研究生們在找工作的時候,不要過分挑剔工作的環境和待遇,不要只關注大城市和熱門職業,要看到這個職業的發展空間和前途。在讀研開始的時候,同學們就要做好自己的職業規劃,充分利用好時間,兼顧學習和實踐,要知道生存永遠是第一位的,發展和實現夢想那是第二位的。

在我們抱怨就業的寒冬到來的時候,還是應該先想想你爲了順利就業之前到底做了什麼準備,手無寸鐵的人是無法去戰鬥的。就業的準備應該提前,而不是在就業難的時候再去抱怨。另外,每個人的職業生涯有幾十年,還是應該好好考慮和設計好自己的職業生涯。很多事情的解決需要時間,但生存是不能等的,研究生和大學生就業問題的良好解決,需要我們一起去努力。

做好職業規劃7

中國有一句老話,叫“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其實在職業生涯規劃的過程中,無論是男是女,要想獲得較好的發展空間,行業的選擇都是非常重要的,也有不少的朋友在這個問題上犯錯誤。有的人工作了7、8年都難說自己停留在哪個行業,其實行業和個人發展息息相關。許多人在失業、就業壓力下,找到工作成爲最高指導原則,盲目就業將會爲以後的職業生涯道路帶來意想不到的嚴重後果。

我工作多年對職業方向還是一片迷茫

品學兼優的李小姐大學畢業後被留在了大學裏任助教,由於在大四時就已經在系教務辦公室帶薪實習,同學們早就開始羨慕了,但是畢業後,她的境況相對於以前的同學來說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在校的幾個死黨畢業後分布在祖國的大江南北,帶着畢業時的熱情大家工作後一直保持着聯繫,慢慢的,同學的羨慕沒有了,幾個同學在沿海一帶發展的很好,甚至有一位的薪水幾乎是她的兩倍,這樣的情況下,李小姐耐不住在校的限制,兩年後便離開學校,也加入了社會求職大軍。

在校表現優異的她來到職場上求職時確很難找到一份工作,投出去的簡歷基本沒什麼反饋,這也是出乎李小姐意外的,在找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工作後,終於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她進了一家外貿公司做總經理助理,雖然薪水偏低,但是對於當時的李小姐來說已經非常滿意了。可是好景不長,這份工作雖然薪水低,但是工作壓力很大,需要處理的日常事務瑣碎繁多,加班也是家常便飯,一段時間下來,她身心疲憊。但由於找工作不容易,她也就一直堅持着,終於,一年後,她還是選擇了離開。離職後她回家好好休養了幾天又開始找工作了,這次李小姐找到了一家雜誌社從事編輯的工作,薪水跟前一份差不多,但工作已經輕鬆了很多。兩年後,覺得無法在工作中得到提高,整日處理的事務簡單枯燥,自己年齡也慢慢大上去了,不想再浪費時間,所以還是選擇了離開。在這次離職前,她就已經在尋找新的崗位了,但是她不知道該找什麼樣的工作,這時的她已經開始迷茫了,自己的職業道路迷失了方向。

職業道路應儘早做規劃,不要等到走投無路再尋找後悔藥

李小姐覺得自己在校一直是位品學兼優的學生,其他同學都羨慕她,但是畢業後不久,羨慕她的人越來越少,而且她的同學都發展的比她好,她就心有不甘,想趕上他們甚至是超過他們,其實,可以看得出來,李小姐是一個很好強的人,好強本沒有錯,但是也不能盲目的爲了找工作而找工作,李小姐並不清楚自己到底能做什麼,而且她對職場的認知面也比較狹隘,從學校出來找工作前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最後只能隨意的選擇了一家,不考慮自己到底能不能做這份工作,這份工作能不能給自己一個好的發展,只是被工作牽着鼻子走。所以現在對於李小姐來說,不應該再去盲目的找工作,因爲她都已經在職場上工作五年了,而且五年的工作都沒有一個是相關聯性的,再去盲目的找工作,也是在浪費時間跟精力,沒有什麼意義的,只能在原地打轉。首先李小姐應該爲自己的職業道路做好準確的職業定位和規劃,做好求職的準備,然後再去尋找吻合自己的工作,只有方向對了,才能正確前行,纔能有效的去累積自己的職業能力。

當今社會人才競爭激烈,生活成本越來越高,想要改善自己的生活環境,就必須讓自己職業能力呈上升趨勢。但是機會轉瞬即逝,定位之後,才能根據自己的目標,抓住發展中的每一個機會,不斷提高競爭力,從而在職場發展中才能如魚得水,越遊越順,不要在潛移默化中爲自己的職業時間買了單!

做好職業規劃8

HR們希望幫助員工做好職業規劃,爲企業更好地保留人才。然而,近年來HR從業人員越來越多,但做好自身職業規劃的人卻不多。

事實上,HR職業的發展前景雖好,但發展如何卻是因人而異。並不是所有的HR都能成爲招聘經理、培訓經理、人力資源總監,大多數人都只是普通的專員,每天應付大量簡單乏味的行政事務性工作。

最終,每天爲他人做職業規劃的HR,自己的職業發展卻出現了問題。讓我們來聽一聽專家給予HR從業者的五大職業生涯發展建議:

人力資源總監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良好的工作平臺和豐富的工作經驗,加之HR從業者本身出衆的個人素質,使他們的眼界更開闊,思維更具有全局性、前瞻性,也理所當然成爲企業高層的候選對象。許多企業HR專員認爲,“成爲企業決策層或者職業經理人”是他們努力工作的動力源泉。

而在其他人眼裏,HR豐富的與人打交道的經驗和閱歷,在有了機遇之後更容易把握和適應,所以HR管理者可以做職業經理人,朝着人力資源總監的職業目標發展,而且更有實踐經驗和閱歷。事實上,許多企業的行政副總、董事長祕書等副總級高層人物都出身於HR。

企業培訓師

在企業日益注重培訓的今天,隨着企業培訓市場的升溫和火爆,培訓師已經被視爲“金領”般的職業。但要成爲培訓師,進入門檻還是比較高的。首先,最好具有國外留學經歷或國內名牌大學碩士以上的學歷;其次,最好有著名外企或大型企業的工作經歷,如做過中高層管理人員更佳;三是,要有豐富的培訓經歷和相關工作業績(比如爲X企業做過培訓);第四,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和口才;第五,在某一領域具有自己獨特的見解或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這往往是成爲高級培訓師最重要的一點)。作爲企業內的HR,如果你的公衆表達能力較強,個性與培訓師的職業性格相匹配,那麼不妨有意識地加強該方面能力的培養。

人力資源專家(內部)

人力資源內部管理專家包含了諸多領域,如:員工招聘、績效考覈、薪資管理、企業培訓、人力資源規劃、企業文化建設、高績效團隊管理、溝通管理、時間管理等等,這些都可以結合自己的特長、興趣發展成爲自己的專長。不過,要成爲某一行的專家就必須要做得足夠專業。比如,成爲以下方面的專業人士:

薪酬福利專家,薪酬在企業的作用不可忽視,人力資源管理者的豐富薪酬管理經驗和知識,作爲薪酬專家一定能有所發展。

績效經理,績效管理的核心作用使得它可以獨成一家,擁有豐富績效管理經驗的HR管理者做績效管理會更有發揮的精力和時間,更能提供獨特的管理工具和管理經驗。

勞動爭議處理專家和法規諮詢 豐富的法律法規知識使他們完全有理由成爲這方面的專家。HR從業者完全可以依據自己所處層次和所擅長的尋找最佳位置。

人力資源顧問(外部)

隨着國內管理諮詢行業的迅速發展,HR人員發展也出現了另外一條路子,就是當HR 管理者在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之後,憑藉自己的豐富閱歷和實踐經驗,爲企業提供管理診斷諮詢,轉向從事專業諮詢工作,成爲外部的人力資源顧問。以企業工作經驗爲依託,諮詢會更有底氣,並且有實戰性,也容易得到企業的認可。當然,要從事諮詢工作,對各種管理案例必須很熟悉,特別是要有自己的一套良好的可操作的解決辦法。同時,最好有著名公司的工作背景和較高的學歷。

職業規劃師

據中國職業規劃師協會統計表明,在近2年的CCDM中國職業規劃師培訓中,企業HR的比例正不斷攀升,最近半年達到了53%。可見,掌握職業規劃的知識理論和專業技能,獲得職業規劃師專業資格,已是今天HR從業者的必備資質,更是衆多企業HR實現職場華麗轉身的最佳捷徑之一。

專家提醒,每一位HR在決定進入人力諮詢工作領域以前,最好先爲自己做一個科學理性的職業規劃,明確自己的職業發展目標以及未來的長遠發展規劃;而對於已經身處HR崗位上的人來說,要提升自我價值,明確未來的發展方向,找出最佳的職業生涯發展通道,則需儘快補上職業規劃這一課,更好地爲員工做好職業規劃,也爲自己做好規劃!

做好職業規劃9

“一週總有那麼四五天不想上班,一天總有那麼六七個小時不想工作,一小時總有那麼五六十分鐘不想做事。”親,網上這段流行的段子是你在職場上的真實寫照嗎?每天面對一大堆工作,你是不是覺得身心疲憊,毫無熱情,情緒低落呢?揮之不去的倦怠,正困擾着一撥撥職場“菜鳥”和“老鳥”。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一生總是伴隨着一定的職業度過。不同的階段會從事不同的工作並有相應的工作要求,這樣就構成了一個人的職業生涯。如果能正確把握人生各階段職業發展特徵及要求,適時採取相應的管理對策,對預防職業倦怠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從古至今,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每個人對自己一生的職業生涯都有一個逐漸發展成熟的過程。我國古代孔夫子就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將人生十年作爲一個階段總結了自己的人生。即所謂:“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職場專家建議:應對職業倦怠,職業規劃先行

職業生涯規劃是指個人把自己發展與組織發展相結合,對決定個人職業生涯的各種因素(個人、組織、社會等)進行分析,制定個人一生事業發展的戰略設想與計劃安排。

合理的職業規劃可以預防職業倦怠的發生。有了職業規劃,自己就知道自己工作的意義所在,也才能激發工作熱情和動力。即便目前的現實與自己的規劃不一致——現任的工作與職業規劃不一致——有了職業規劃我們才知道該如何調整,以便自己及時的走上職業規劃中的軌道。沒有職業規劃,沒有職業奮鬥目標,就像無頭蒼蠅到處亂飛,找不到方向,找不到出路,不知道工作的意義所在,很難激發工作熱情和動力,這樣便容易出現職業倦怠。

“做好職業規劃,可有效預防或延遲職場倦怠的出現。”某人力資源專家說,無論職場“菜鳥”還是“老鳥”,都應從職業興趣、能力及自身的性格特點,選擇適合自己發展的職業,“這樣才能對工作保持興趣和動力”。

職場“菜鳥”:職場新人度過了磨合期,新鮮感消失,對工作的煩惱就接踵而至,從而產生疲倦。因此,在求職之前,就要做好長期的職業規劃,最好多花點時間瞭解自己,思考自己想要什麼,擅長哪個領域,想在工作裏得到什麼,性格更傾向於從事哪類工作。不要好高騖遠,要設定明確的目標,比如,我要在未來5年、10年或20年內實現什麼樣的一些職業或個人的具體目標;掙到多少錢或達到何種程度的掙錢能力;有什麼樣的一種生活方式等,把工作當做事業來做。

職場“老鳥”:工作多年,職業目標模糊了,改變一下自己的規劃吧。切合實際地想想,以往的這些年,自己的事業走到了何種程度,未來要怎麼做。比如,你現在是一箇中層管理人員,你的5年、10年或20年個人職業發展規劃要求你成爲一個高級主管。那麼,怎麼纔有可能實現?給自己列一份詳單,瞭解自己需要做些什麼。也許,你工作的動力很快就回來了。

專家還表示,無論年輕人還是中年人,任何時候進行職業規劃都不晚。不過,請記得不斷地修改和更新你的人生和職業發展目標。

做好職業規劃10

隨着20xx屆應屆生畢業日期的臨近,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壓力也持續升溫。然而,儘管就業形勢如此艱難,但不少90後求職者仍舊抱着“騎驢找馬”的態度,甚至頻繁“閃辭”,不僅讓自己的職業生涯變得“飄忽不定”,也讓用人單位大呼頭疼。

年後求職多騎驢找馬

畢業於四川某知名高校的李琴告訴記者,對於剛剛走出校門,沒有任何工作經驗的'大學生而言,先就業後擇業已經成爲了必然趨勢。“往往,畢業生的首份工作都不太理想。我對自己現在所從事的工作也不滿意,工資不高、工作內容也很繁瑣。現在我已經有一定的工作經驗,所以想找一份更加高薪和穩定的工作。”李琴說。

做好職業規劃精準定位不再騎驢找馬

實際上職場中,像李琴這樣心存“騎驢找馬”心態的人不在少數,根據相關部門的調研數據顯示,當前90後員工離職率達到了30.6%,高出平均水平5%。不少畢業生初次就業不足半年便迅速“閃辭”,對於這類羣體,許多企業領導都深表困擾和避之不及。這類人羣在求職前一定要做好職業規劃,在跳槽時也需謹慎,應從個人興趣、專業方向和職業規劃等多方面進行考慮。

然而,“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已經成爲當下新生代求職者被公認的“通病”,這也正是求職者們在就業一事上如此草率的根本原因。因而專家認爲,加強高校學生的職業規劃教育勢在必行。多所高校由於投入力度的不夠以及就業導師水準的欠缺,部分高校的職業規劃課程已然淪爲了雞肋。然而也有一部分高校則在學生的就業指導上推陳出新,制定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促進措施。

爲全方位保障學生的就業和創業,學校可以創設創就業指導中心,爲學生配備專業的就業導師,以幫助畢業提升就業率和就業質量。與此同時,學校設立獨具特色的職商教育體系,不僅着力雕琢同學們的專業技術能力,也不忘學子們的職素培養,並有意識地引導同學們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讓他們獲得適應職場發展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養。

做好職業規劃11

主持人:看來大學四年也是自己論證自己的過程,花大學四年對自己性格的評估,看看自己跟外部的環境是否匹配,及時調整,應該很羨慕這些大學生,現在大學生在職業規劃的過程當中,出了問題可以改正,他們至少有機會改正,而且越早改正的這個餘地越大,否則在大四一畢業的時候時間就不夠了。

呂本富:他們有失錯的機會。

任佔忠:在大學以後,也時候還在調整自己的職業方向。

主持人:就可以微調了,今天咱們還有一個最重要的環節沒有進行,大家應該該怎樣進行職業規劃,這個步驟是怎麼樣的?

李家華:做職業規劃主要是五個步驟,第一要確定一個願景,這個方法很簡單,讓大家畫一個圓圈,你就告訴大家,你是怎麼畫的圓,大家知道要用圓規,首先要圈一個點,這個點就是你自己的職業定位,從這一點深化出去。第二個量一個半徑,這個半徑就是你職業的能領域,這是第一步要有一個願景。

第二步非常重要的就是要找一個職業的路徑,我們有一句話叫條條大道通羅馬,任何一個職業的願景要達到,肯定有很多條路,一般要找三條以上的路最後比較,發現哪條路投入最低,產出最快,機會成本最低,最後能夠達到。

第三個部分叫執行力,執行的時候強調把一個大的目標分解成不同的小目標,一步一步的去做,時間關係,不能展開。

第四個叫評估,你的職業目標和職業計劃,職業願景能不能完成這個職業方案規劃出來以後,你得去評估他,三個月也好,一年也好,至少一年要做一次評估。

第五個調整你的職業計劃。任何時間做職業規劃都不晚,但是要早不要遲,第二任何一個職業規劃都不可能一次性完成,要進行調整。通過調整以後,最後就是否定之否定就是一個新的肯定,這樣一步一步,最終你的職業規劃理論上來說就可以實現了。

主持人:謝謝您的精彩發言,我們因爲時間的原因,咱們今天還要回答一些我們在線網友的一些問題,大家現在關注到的是08年大學生就業公益系列的訪談,今天的主題是大學生如何做好職業規劃,我們有很多網友問了一些問題,我們的編輯整理了一下,因爲時間的問題,我們只能回答一到兩個網友的問題。有一位網友說我是本科大三的學生,學的工商管理的國際企業管理的方向,希望在外企工作,有了目標了,他說我應該加強除了外語以外的哪方面的素質呢?在專業上應該在哪些專業的知識上更多學習,跨專業考研好嗎?

呂本富:國際企業管理要進外企,除了外語好,更多的就是跨文化的溝通,當然你本身的職業的素質很重要,比如你要進外企做財務,最好考一個CFI,這些就可以了,但是我同時也要提醒這位同學,其實第一份職業,我們大家當然要去一些剛纔李院長說的,掙錢多,勞動少,其實這往往並不是一個好的方式,因爲任何一個人的比較規劃的時候,我們說至少是5到10年,我舉個例子來說,並不是你第一份工作好,你以後的路就好,我們當時北大畢業的時候,有很多那時候還是計劃經濟,很多在北大留不下來的同學就在中關村打工了,很多現在留在北京的,在一個機關,留下來在一個機關做了,十年以後再做比較留在機關的現在也碌碌無爲,現在在中關村乾的都是上千萬的小老闆了,有的做大企業了,我說的什麼意思呢?第一份職業並不是越牢靠越保險越好,很可能你未來的發展空間並不好。

第二個跨專業考研,我們學校也是鼓勵跨專業考研的,如果你有能力,我們覺得這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

主持人:這是一位來自湖南湘潭的網友,他說老師好,我是大二的學生,學的審計的專業,可是我們這個學校這個專業是近幾年纔開的,我自己沒有耐心細緻的性格做這一方面的工作,但是我以後想從事經濟管理的工作,不知道我應該怎麼去做?

任佔忠:應該在校期間,根據這一方面的方向找一些實習單位,看看這種經濟管理方面對人才的素質要求,職業管理從目前總的來說,社會上對學生經濟管理的學生需求不是太熱,因爲企業一般都是找這種由有工作經驗往上提的方式,作爲這樣的學生,應該儘可能的哪怕是比較小一點的累一點的實習崗位,應該在實習當中瞭解這個崗位對人才需求的,就是職位需求的應該弄得更明確,向這一方面來爲將來找職業打下這種實習的基礎。

主持人:接下來的網友來自於河南,大三的學生,想考研,但現在競爭很激烈,想找工作,我所學的專業又很冷門,學校也不著名,還有一年就畢業了,想出來找工作,很迷茫,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

李家華:因爲最終你要以就業爲導向,最終要走向職場,如果你個人認爲考研自己沒有把握,我覺得不考也罷,至於你的專業冷門不冷門,我的看法剛纔已經回答了,沒有關係,你可以發現你的綜合素質,如果這位網友需要的話,必要的時候可以和我聯繫,我想他按照這個方面去找工作,我估計首先充滿信心,要有自信新,相信自己,天生我材必有用。第二把自己的條件分析好,期望值不要特別高,可以先進入一個低一點小一點的單位,慢慢的摸爬滾打,等到一定的時候,認爲自己要充電可以讀在職研究生。

主持人:好的,由於時間的關係,我們就不能爲再多的網友進行現場解答了,不過我們會繼續來關注我們的大學生就業方面的一些問題,而且我們的就業訪談會繼續的進行下去,按照我們的整個訪談的安排,咱們最後有一個環節,就是請我們三位老師用一到兩句話送給我們08年畢業的同學。

呂本富:天生我材必有用,有用就要經過磨鍊才能進行。

任佔忠:職業規劃既是夢想,又是科學,對於夢想他應該敢想,作爲科學他應該學習職業規劃這一方面的知識,他兩者很好的結合起來。

李家華:用心規劃你自己!

主持人:用心規劃你自己,好的,希望我們大家自己的職業規劃都可以做得更加的豐富多彩,在做職業規劃的時候,要對自己進行一定的剖析,對這個社會進行分析,瞭解這個社會,你做的規劃才能夠更準確,再次感謝我們三位老師光臨我們的嘉賓聊天室,感謝在線網友的全程關注,謝謝大家。

做好職業規劃12

30歲之前:做好起步

這一階段是從學校走上工作崗位,是人生事業發展的起點。它主要目標,就是選擇職業與堅持學習。在充分做好自我分析和內外環境分析的基礎上,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設定人生目標,制定人生工作計劃。再一個任務,就是要樹立自己良好的形象。年輕人步入職業世界,表現如何,對未來的發展影響極大。有些年輕人,特別是剛畢業的大學生,總認爲自己有知識,有文化,到單位工作後不屑於做零星小事,不能給同事們留下良好的印象,這對一個年輕人的發展而言,可以說是一個危機。人一生工作所需的知識,90錒骱笱習的。踱個數據足以說明參加工作後學習的重要性?

40歲之前:修訂目標

這個時期是人充分展現自己才能、獲得晉升、事業得到迅速發展之時。此時的任務,除發奮努力,展示才能,拓展事業以外,對很多人來說,還有一個調整職業、修訂目標的任務。人到30多歲,應當對自己、對環境有了更清楚的瞭解。看一看自己選擇的職業、所選擇的生涯路線、所確定的人生目標是否符合現實,如有出入,應儘快調整。

50歲之前:學會充電

這一階段,是人生的收穫季節,也是事業上獲得成功的人大顯身手的時期。對於到了這個年齡仍一無所得、事業無成的人應深刻反省一下原因何在?重點在自身上找原因,對環境因素也要做客觀分析,切勿將一切原因都歸咎於外界因素,他人之過。只有正確認識自己,找出客觀原因,才能解決人生髮展的困阻,把握今後的努力方向。很多人在此階段都會遇到知識更新問題,特別是近年來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知識更新的週期日趨縮短,如不及時充電,將難以滿足工作需要,甚至影響事業的發展。

60歲之前:晚年生涯規劃

此階段是人生的轉折期,無論是在事業上繼續發展,還是準備退休,都面臨轉折問題。由於醫學的進步,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此時乃至以後的十幾年,都能身體健康,照樣工作。

做好職業規劃13

職場中最淺顯的10大通用準則

1、選擇比努力更聰明

俗話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良禽擇木而棲,士爲知己而搏。職場發展不在於你能力有多強,不在於你水平有多高,而在於一個適合你的環境中生存。小智者借物,中智者借錢,大智者借人,超智者借勢,聰明的人總是選擇借勢登場,選擇和成功的人合作,選擇追隨巨人達成更大的目標。如華爲、阿里巴巴、三一重工等等成功的企業造就了無數的社會英才,培育了大批的商界富豪,這就是選對池塘釣大魚,因此選擇肥沃的魚塘,比你的釣技更重要。所以選擇適合你的環境,找到你人生的伯樂,遠比你選擇努力顯得更聰明。

2、機會比薪水更需要

世界第一領導力大師約翰麥斯威爾說:“搶奪機會就是在增加你的領導力”,因爲,有志向的人需要的是機會,是機遇,是展現自我才華的平臺。一般人坐等機遇,聰明人搶抓機遇,睿智的人創造機遇,得到了機會就可以快速提高內職涯,內職涯決定外職涯,只要內職涯在提升,你的外職涯就會水漲船高。

暢銷書《憑什麼升職》中美國最大保險公司恆康公司的董事長大衛先生,他在分享成功的故事時告訴我們說,當領導說獎勵他,並獎勵他兩個月獎金的時候,大衛是怎麼選擇的呢?大衛說:獎金你不給我行嗎?老闆就奇怪了,給獎金還不要?不要獎金是什麼意思?大衛說我想要一份責任。什麼什麼項目要給我做,就等於獎勵我了。一般上司八成都會達同意這種要求。平時要想幹那個項目不行,老闆給你錢換是可以的。先不提拔我,先不給我錢,要給我這樣的機會。因爲有了機會,佔據了有利的位置,薪水還會沒有嗎?高明就在於此。因此,渴望成功的你應該認清當下機會纔是你最迫切的需要。

3、過程比結果更關鍵

“數字說話,結果導向,內向思維”被衆多企業視爲治理企業的三大黃金準則,然“結果導向”與“過程導向”有何差異?企業是否該倡導結果導向,如何才能達到滿意的效果?

“結果導向”的本質是以結果爲取捨點,一切都圍繞如何實現結果而開展;而“過程導向”的本質是把過程當作核心,強調過程的重要性,兩者所注重的目標不同,很多企業管理者整天喊着:“只要結果,不要過程”,實際上“結果導向”的控制只能起到“亡羊補牢”的效果,因爲最終結果具有滯後性,而在決策過程中,必須依據最新的市場信息進行決策,如果單純根據“結果”進行決策,顯然是行不通的。

4、成長比成功更迫切

成功是每個人的目標,我們在努力達到這個目標時可能會成功,也可能會失敗。但無論結果怎樣,我們都能享受到這追逐成功的過程,享受這過程中我們不斷成長的痕跡,收穫人生的“鑽石”。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收穫了比鑽石更珍貴的人生經驗。通過這人生經驗,我們甚至可以得到幾十顆更大更美的鑽石。真正的成功,並不是要實現達到的目標,而是學會在面對挑戰的時候,如何克服自己,超越自己,並使自己在磨練中得到成長。請記住,在追求成功的過程中,最重要的並不是“打敗別人”,而是學最好的別人,做一個“最好的自己”。年輕人,記住,成長比成功更迫切。

5、行動比知識更有力

中華傳統文化《弟子規》講:“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這就是古聖先賢們在強調一個人的學問要增長就必須“力行”加“學文”,解行相應。如果不能積極落實,身體力行,縱然有些知識,也只是徒增浮華,成爲一個空有理論而沒有實質的人。

我們學習知識的目的,是要運用這些知識產生行動,而很多經理人在接受培訓、接受新知識時心潮澎湃,異常激動,但回去後卻一動不動,學到的知識沒有得到有效運用。知識本身沒有用處,運用知識產生價值才能體現出力量。要謹記,知道是沒有力量的,相信並做到纔有力量。所以務實的管理者必須善於學習知識,並用學到的知識積極去採取行動,按照清晰目標,果斷決策,專注行動,直到成功的四步走完成企業賦予的一個又一個神聖使命。

6、實踐比理論更可靠

哲學家說:“實踐出真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我們現實職場中,無數空降兵的悲慘命運也深刻的詮釋了這一真理。很多空降兵學富五車,才高八斗,談起管理大師,不是傑克。韋爾奇就是彼得。德魯克,觸及營銷管理,動輒就是菲利普科特勒如何如何說。然而,請他們用自己在企業裏親身經歷過的事情來說明處理問題、解決難題的方式方法,尤其是如何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時,他們卻啞口無言,躲躲閃閃,避而不談。何故?這就是不深入,不務實,沒有紮實的基本功,既無具體的操作思路,更無成功的案例做支撐。

作爲職場中人,我們每天都要在生活和工作中解決一些綜合性的問題,這些問題不需要高深的理論,而是需要我們能夠務實,能夠深入,能用具體的實踐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經理人的學習四要四不要原則也深刻的告誡經理人,要學習管理技能,不要管理知識。當然,這裏所說的“不要管理知識”並不是不學習管理知識,因爲經理人的能力結構是由知識、態度、技能(KAS)三方面組成的,只有把知識轉化爲技能才能產生真正的作用。

因此,請記住,在企業,實踐比理論更可靠。

7、信任比職位更給力

職場生涯可以說是像歐洲的天氣一樣變化無常,在我們的工作中怎樣處理好和老闆的關係,如何獲得老闆的青睞、信任乃至重用,對於這樣的“天氣變化”尤顯得至關重要;很多公司的高管之所以敗走,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沒有得到董事會、股東們的認同,失去了他們的信任也就失去了繼續存在的價值,因爲,空有職位對有志向的經理人來講是一種痛苦的煎熬,更是一種職涯的恥辱。因此,請明白,要想在職場快速成功,就必須獲得領導的信任,和領導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這樣才能安身立命,發展自我,大步向前,最終獲得職場的成功。

8、責任比能力更重要

很多企業的用人理念是:“有德有才破格錄用,有德無才培養使用,無德有才限制使用,無德無才堅決不用”,這裏的才就是能力,而德就是德行,就是人品。常言道:“責任體現人品,感恩彰顯人性,忠誠爲美,敬業爲榮”,這就是說,有責任的人,懂得感恩的人才是值得企業培養和重用的人。

敢於承擔責任,會讓一個人進發出卓越的執行力,從而在工作中脫穎而出,取得優異的成績,如此一來,自然會比他人更能取得事業的成功。敢於承擔責任,會使一個人勇於擔當更大的工作任務,積極主動地爲組織發展盡最大努力,這樣自然會使其贏得公司的賞識,獲得更多的培養機會。敢於承擔責任,還會使一個人的人格變得更高尚,並會得到老闆、領導、同事和客戶的尊敬。這些都是一個人將來邁向成功與輝煌的基礎。

每一個職場中人都必須明白,對工作負責是每位員工的應有品質。社會學家戴維斯曾說:“放棄了自己對社會的責任,就意味着放棄了自身在這個社會中更好地生存的機會。”同理,要是你放棄了自己對工作的責任,就表示你放棄了自己在企業中更好地發展的機會。任何企業都不願意僱用缺乏責任感的人,這類人員即使僥倖留在企業中,也永遠不會取得大的成功。

9、績效比忠誠度更重要

一個偉大的公司應該培養鷹擊長空的團隊,通過開誠佈公的定期評估,讓每個員工都清楚自己的角色,並給他們提供充分的提升空間,而不是創造一個讓人感覺可以在這裏安逸工作一輩子的地方。“對我來說,績效比資歷與忠誠度更重要。”

在企業裏面不斷地培養人才是其競爭優勢所在。對於公司的最高層,必須致力於不斷地瞭解這些人才的績效動向,準備足夠的資源提供給公司裏面受培訓的人士,公司上下致力於這樣去做,並不是隨便找一些人兼職去做,而是全身心投入這個工作,把人才當成競爭優勢。銷售行業盛行的潛規則:銷量代表音量,噸位決定地位。

10、看開比忍耐更快樂

古語曰:“小不忍則亂大謀”,職場中人崇尚一個“忍”字,忍耐一時圖長遠,忍耐自己圖團隊,忍耐小事圖大事。而佛家有一個字“釋”,就是要看開、看明白,要放下的意思。俗話說:“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時風平浪靜”,面對面心有千結,一轉身海闊天空,這需要豁達的心胸,需要佛陀的睿智。不接受,便難受,存在就是合理,累與不累,取決於自己的心態,心靈的房間,不打掃就會落滿灰塵。蒙塵的心,會變得灰色和迷茫。我們每天都要經歷很多事情,開心的,不開心的,都在心裏安家落戶。心裏的事情一多,就會變得雜亂無序,然後心也跟着亂起來。有些痛苦的情緒和不愉快的記憶,如果充斥在心裏,就會使人委靡不振。所以,掃地除塵,能夠使黯然的心變得亮堂;把事情理清楚,才能告別煩亂;把一些無謂的痛苦扔掉,放下壓力,給快樂留下更多更大的空間。朋友,請學會釋懷,笑對人生。

四個基本法讓你明確自己的未來

把其看作是一個商業機會而不是一項工作

當大多數人評價一個工作機會的時候,他們太注重考慮眼前利益。他們主要關注頭銜、工作職責、薪水、福利、靈活性、老闆和工作時間等問題。如果你不想在你的職業生涯中有所成就,那麼考慮這些問題就可以了。但是如果你有才能或潛力,你需要站得更高一點。我並不是說不要努力交涉得到更好的報酬,但是要把它作爲一個包,而不僅僅考慮薪水。着眼於大局:成長的機會、晉升、股權等諸如此類的事情。當然,頭銜很重要,但是大多數頭銜都是在某種程度上提供了下一步獲得獎金和股票的機會。這個機會會幫助你到達那裏嗎?把公司想象成是一架飛機。它能帶你去哪裏?那裏是否是你想去的地方?在你的職業生涯中這一點尤其重要。當你離開這家公司你還能在你的職業生涯發展道路上走多遠?爲了繼續走下去你應該展示出什麼?在那段時間裏,你期望的合理的投資回報率是什麼樣的?

像華爾街的分析師和風投資本家一樣評估一個公司

每當朋友讓我幫助評估他們正考慮要爲之工作的公司時,我都會像華爾街的分析師一樣或者像風投資本家評估創業公司一樣。公司如何很好地定位以引領其所在行業?它是否瞄準一個高速增長的機會?它是否運用正確的策略集中於正確的目標?它是否有獨特的價值取向來贏得客戶?它必須克服什麼樣的障礙?與競爭對手競爭的過程中它的地位是否穩固?管理執行團隊的血統是什麼樣的?他們的化學物質是什麼?他們在過去是否成功過?他們是否被充分地激發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積極地追求機會?公司的資本運作如何?公司的資產負債表有多麼強大?風險回報率合理嗎?

他們是導致你成功還是陷害你失敗?

很多人都會告訴你決定公司和機會是否很適合你,但是這對大多數人來說決定的是無形的東西。以下是我喜歡的思考方式。你的技能、經歷和風格能與團隊內的其他人互補得多麼好?他們是否需要一個像你這樣的人?如果他們僱傭你了,你能夠提供他們需要的什麼東西?你還需要考慮他們對職位的期望多麼現實。他們是否期望得太多了?他們是否低估了你要做工作和要把工作做好將需要的東西?他們是否會在背後支持你還是設立你需要克服的障礙?他們是否幫助你成功還是陷害你失敗?

這是你真正想要做的事情嗎?

從長遠來看,做你喜歡的事情和你想要做的事情遠比追隨別人開創的道路或者做你應該做的事情更成功。正如史蒂夫?喬布斯在斯坦福大學的畢業典禮上恰到好處的演講:你的時間是有限的,所以不要浪費時間去過其他人的生活。不要讓別人的意見淹沒了你自己內心深處的聲音。這種方法從未讓我失望過,而且它對我的生活意義重大。把工作做得優秀的唯一辦法就是喜歡你所做的事情。如果你還沒有發現你喜歡的事情,那麼就繼續尋找。不要急於做出決定。是的,我知道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爲了幫助你找到你的道路,請看“做你喜歡的事情是好的職業建議嗎?”

七策略教你度過職場困難期

1.別把責任都推到別人身上

公司出現問題時,勇於承擔自己的責任,並努力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這要比責怪管理層或者同事有效得多。

“一旦你意識到你在掌控着自己的未來,你可以改變與同事的對話,比如你可以說‘我們需要盡全力完成這項工作,否則就可能有大麻煩’。”馬倫修凱爾說道。

2.停止閒談,馬上工作

向你的同事傳達這樣的信息,首要任務是做好手頭的工作,而不是傳播小道消息。

“如果你把時間都花在猜測接下來會發生什麼,那麼事情往往會適得其反,”馬倫修凱爾說。

3.得到真實的信息

避免通過一個令人信任的同事探知公司的真實底線,這會讓你焦慮不安。

“人們很容易陷入自己的假想中,”馬倫修凱爾說,“我的建議是找出你的經理或者老闆所知道的,然後爲未來做好打算。”

4.別當受害者

發現公司內部問題並不會讓你多有成就感,除非你還找到了有戰略意義的解決方法。

“作爲公司的一員意味着收集信息,利用這些信息,並據此做出反應和行動”,傑米修凱爾這樣說。

5.做一個聆聽者,而不是傾訴者

要記住,那些在會議上沒有被提及的事情和被擺上議程的事是一樣重要的。

“如果我們不討論風險和憂慮,那麼我們已經失去了這個項目2/3的成功機會”傑米修凱爾說。

6.爲大局着想

合作在危機時期變得尤爲重要,所以爲了公司未來着想,明智的做法是拋開你的個人恩怨。

馬倫修凱爾表示:與人合作,意味着集思廣益解決問題。合作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它能夠完善公司業務,還可以避免你在面對繁重工作時感到孤獨或者被工作壓垮。

7.要有希望

職場上不需要同病相憐,所以試着關注未來那些美好的事情吧。

“你希望自己的未來是滿懷希望、樂觀的與人相處,還是退縮和拖拖拉拉的呢?”傑米修凱爾問道,“對這個問題的答案將最終決定我們與人交往是否成功。”

做好職業規劃14

世界500強不一定是最好的,適合的纔是最好的,有一個明確的職業生涯規劃纔是最重要的。

首先我們要討論的是,選擇外資企業還是選擇內資企業。本人認爲要結合自身情況權衡利弊,任何一件事都有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同時任何決定都必須要有前提。

去外資企業,首先你的綜合素質要高,否則不會錄取。在外資企業(如可口可樂),由於其運作了上百年甚至幾百年,所有企業營銷的體系很健全,也很規範,不論什麼崗位都會接受到專業化的培訓,同時其有一整套完善的銷售模式和方法,你只要按照他的規則做事就行。因此,好的方面是:第一,你可以接受良好、規範和系統的培訓;第二,掌握先進的銷售模式和方法;第三,還可以給自己的職業生涯鍍鍍金。不好的方面是:第一,固有的模式限制了個體的創新;第二,強勢品牌讓銷售人員在銷售中始終佔據主動,無法鍛鍊銷售人員在弱勢狀況下的市場解決問題能力;第三,由於要求高,人員變動相對較小,個人晉升的空間有限。

而內資企業的狀況正好相反。不好的方面是:第一,很難接受到系統的培訓;第二,銷售模式和方法需要自己摸索;第三,鍍金效果沒外資企業好;第四,由於品牌相對處於弱勢(如可口可樂和娃哈哈),銷售難度相對較大。好的方面是:第一,銷售人員可以很好地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創新意識;第二,鍛鍊銷售人員在弱勢條件下的市場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三,憑業績說話,相對考覈公平,晉升機會多,空間大。

因此,一個外資企業的銷售經理到內資企業就不一定能做好,一是不適應,認爲企業不規範;二是品牌既處在弱勢,還要面對和解決比在外資企業多得多的各種疑難問題。一個外資企業的銷售經理的市場操作能力不一定比內資企業的銷售經理強,外資企業好的銷售業績是建立在外資企業的品牌和好的營銷模式上,而內資企業好的銷售業績通常是建立在優秀的銷售經理身上(相對而言)。因此,人力資源部在 招聘 銷售經理時,選擇優秀的內資企業從業人員可能比選擇外資企業更好。

討論完去外資還是內資後,要討論選擇目標企業的基本條件。例如你選擇的是快速消費品行業,那麼這個目標企業應該具備以下特徵:年銷售額在億元以上(至少五千萬),企業所處的細分行業正在高速發展,企業產供銷一體化,企業發展勢頭強勁,老闆謙虛敬業。這樣的企業首先基礎好,同時經過幾年的發展企業趨於規範不至於太亂或變數太大,同時企業處於積極實現規模經濟中,企業薪酬也比較可觀(比起剛起步或成熟的企業),其次,企業有進一步發展空間,個人發展機會更多。當然,一個新企業、商貿企業或一個規模較小(年銷售在一千萬以下)的企業,也並不是不可以選擇,但選擇時相對的風險和對你的判斷力要求更高。

古語說先謀而後動,這是有道理的。要給自己30歲前的5—8年的營銷生涯進行規劃,形成一個清晰的職業脈絡並按此脈絡一路前行。

在規劃中要考慮到重要的四點。

第一點,慎重選擇,求穩爲先。就是說在選擇企業時一定要慎重,哪怕多花些時間,一旦選擇了不宜跳槽。爲什麼這麼說,第一,跳槽會讓你再一次花時間去熟悉新的環境,出業績時間顯然要推後,這叫耽誤時間;第二,由於經驗不足,職務不高,跳過去不是主管,等於從頭再來,浪費時間。第三,到新環境人員不熟,遇到企業關係複雜,或許幹不長久,留下敗筆(企業的人力資源部門可不喜歡頻繁跳槽的人)。第四,人脈資源需要時間去建立,或許無法建立,缺少支持的營銷你如何發力,最終主動走人。而在一個企業做的時間長一些(一般至少3年),以上的問題就或許不會發生,同時更重要的是,只有你用較長的時間深入到一個企業後,你才能真正掌握一個企業營銷的精髓,走馬觀花,看到的只是表面現象。

第二點,任何企業都有問題。 不要以爲到了一個新企業,企業就沒有問題。每個企業都有問題,每個企業都有每個企業的問題,只是問題不同罷了。

第三點,搞清時間長度和時間密度的問題。舉一線銷售人員的例子來說明,通常情況下,一個銷售人員在銷售職業中要遵循1235的職業發展時間規律,即做1年業代,做2年銷售主管,做3年區域經理,做5年省區或分公司經理。爲什麼這樣安排?前3年是基礎,要打牢;後7年是帶團隊、做管理,要紮實。其後再做大區經理或銷售總監、營銷總經理就駕輕就熟多了。但時間的長度不是衡量經驗和能力的標準,這要看營銷人員的學習力和悟性。有的人做1年區域經理等於別人做3年,因此我說看的是時間的密度,是看你對老崗位知識的掌握多少和對新崗位的勝任能力。

第四點,在規劃中設定不同階段的崗位及時間目標、知識掌握目標、能力目標和薪酬目標。

崗位目標就是你各個階段所有達到的崗位層次。如用1年的時間從銷售代表做到銷售主管。知識掌握目標就是在不同的階段你所需要掌握的知識,如在銷售代表階段,所要掌握的知識是終端拜訪和生動化等;在區域經理階段,所要掌握的知識就是經銷商開發和管理、區域市場促銷策劃等。能力目標就是你能真正管理多少人和多大的區域。所以不要被職務頭銜的光環繞昏了頭腦,一個企業給你一個銷售經理的頭銜,你卻只負責一個城市的一個片區,做着與業代相同的工作,這不叫銷售經理,就是個業代。薪酬目標可以給你增加一些前進的動力,也是你能力和價值的體現,所以薪酬的目標也是要定的,如第一年年薪2萬元,第四年年薪6萬元等。

目標決定你的方向,方向決定了你的結果。

做好職業規劃15

爲啥我們願意招聘有一定工作經驗的求職者呢?不是我們對應屆生有偏見,主要是應屆生太浮躁,容易辭職。相反一些有工作經驗的人,他們知道自己到底適合幹什麼,上崗之後往往能穩定下來,不容易辭職。”濟南世建機械有限公司的招聘負責人王先生告訴記者,在他們公司裏,職場新人跳槽率高達90%,相反有工作經驗的人往往不容易跳槽。

“從長遠來看,85後、90後很快就會成爲人力資源市場的主力軍,對於這些年輕人的招聘和管理,與其"堵",不如"疏"。”我省人力資源專家王志勇表示,現在年輕人的家庭條件都不錯,家裏不急着他們賺錢養家,而且他們大多具有較高的學歷,肯定會對工作也有着較高的要求。

王志勇建議,在提高物質待遇的同時,用人單位應該特別關注年輕人進入單位之後的發展空間和培訓規劃,讓年輕人知道他們通過努力就可以在這個單位取得成功,他們也就願意到這家單位來工作了。

同時,王志勇也提醒年輕人,剛畢業時,多選擇幾份工作嘗試一下,未必是壞事,但關鍵是要根據自己的專業特長和性格特長,做好職業規劃,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行業,然後腳踏實地地在這個行業裏努力,而不能老是這樣盲目地跳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