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遠程研修課例打磨總結與反思

2017.4月-5月有幸參加了山東省的遠程研修的課例打磨。磨課即磨練,老師們在磨課中成長,在磨課中合作,在磨課中受益!在歷時一個多月的團隊協作課例打磨中我不斷的反思教學,偶有所得,現梳理反思如下。 1.追本溯源,解決問題。 課例打磨之初,首先要確立本次課例打磨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只有明確了問題,我們才能夠圍繞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而問題的提出,目標的確立並不是我們拍腦袋拍來的,而是我們通過探討平時教學中出現的一些現象,透過這些現象我們追本溯源,找到了出現這些現象的教學誤區。然後確立的研究的問題。這樣我們就能夠有的放矢,高效,準確的解決問題。

2017遠程研修課例打磨總結與反思

通過這一過程反思自己,在教學中經常出現這樣的問題。自己也是教學中的有心人,教學中通常也不乏對教學的思考,遇到問題也會跟同伴討論、交流。尋求一些解決方法。現在想來有些思考很膚淺,也是無效的。因爲我們的思考只是停留在了問題的表象,而沒有通過表象,依據有力的理論依據,追本溯源找到問題的本質。這就導致了自己在教學中越來越迷茫,越來越無助。不能夠有更好的成長。課例打磨教會了我追本溯源,解決問題。 2.團隊的力量,促我們成長。 團隊的力量是巨大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磨課中無論是問題的確立,備課研討還是觀看議課。都讓我深刻的體會到團隊的力量。在交流和合作中我們得到迅速的成長。反思我們平時的教學,如果我們平時多交流,多參與集體備課,多相互聽課,互相學習,互爲其師一定會在教學設計上、教學水平上大有長進。教學就要會“磨”,善於“磨”,在自我磨課中發現不足,不斷進步。 3、創設語境,自然習得。

學習英語的終極目的是爲了運用英語,用英語進行交際。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爲了讓孩子們言之有物,有交流的必要,能夠在真實的情景中習得運用語言,我也會想方設法的爲孩子們創設自以爲真實的情景,讓孩子們在情境中學習、操練、運用。而上完課之後就會覺得自己設置的任務太過浮於表面,孩子們沒有真正的學會。現在想來,一是語境的創設不夠真實,沒有充分考慮到語言的語用功能。導致了孩子們只是機械的操練,而沒有真正的用語言做事情。脫離了語境的任務是不真實的,是無效的。這樣的教學也是無意義的'。

通過這次磨課,我對情境和語境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教學情境是指具有一定情感氛圍的教學活動,是讓學生通過想象,手工,口述,圖形等學習手段獲得知識,形成技能。而語境是能夠體現語言運用的情境,強調的是語言的運用,是讓學生通過親身體驗,通過不斷地強化訓練,來理解和運用所學語言。而對於語境的設計,我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語境創設方面我們應考慮一下幾點:

1.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認知規律,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創設貼近學生生活的語境。不僅能夠讓學生建立起知識與生活實際之間的聯繫,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而且能夠讓他們感覺到學英語可以學以致用,獲得成就感和自信心。這會促使他們更積極主動、持之以恆地學習英語。

2.注重課本語境的充分使用。

在自己平時的教學中,語境的創設往往會出現這樣的問題。語境的創設往往會脫離課本的語境,爲創設語境而窮其所有,但效果卻不顯著。而實際上,我們平時教學所用的文本恰恰就是交際背景和文化背景最恰當的語境。是編委通過不斷的推敲而創設的語境。所以在備課是我們應該充分的理解文本語境,並恰當的使用文本語境,這樣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新版的PEP三年級上教數詞的這一課,文本中創設的語境就是,孩子

們捉迷藏,要找人的孩子,就會在找之前數數的語境。這個語境真實有效,充分考慮到了語用的功能。這就比我們將單詞與語境割裂開講,要有效的多。

3. 語境的創設,兼顧課內與課外。

對語言的正確運用是教學的最終目的。課堂語境也可延伸到課外。同樣課外的語境也可以延伸到課內。語境的創設,我們可以考慮語境的延續性。爲孩子們提供更多的實踐語言的機會。

以上幾點是對磨課過程中的幾點梳理。不當之處,還請不吝指正。

2017遠程研修課例打磨總結與反思 [篇2]

近三週的課例打磨即將結束,通過每位教師心靈上的交流,思維上的碰撞,相信帶給我們更多是收穫的喜悅,以及更深入的思考。現將本組的磨課情況進行總結與反思:

一、確定課題,共同商討,爲磨課的順利進行奠定良好的基礎。 我們組經過研討,確定課題爲青島版數學三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統計與可能性》(第一課時)。概率課是比較難上的課型,我們組計劃通過磨課,進一步認識到統計與概率的重要性,認識到實驗活動對概率教學的重要性,體會實驗活動的價值和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必要性;通過課例打磨,引領本組教師經歷“三次備課兩輪打磨”的基本流程,引領教師走上有效教研之路。

本組從精心制定磨課計劃開始,爲備課教師提供相關資源。圍繞“三次備課,兩輪打磨”的磨課流程,努力把工作做足做細。

二、紮紮實實,注重實效,在磨課中點燃了星星之火。

11月23日-11月25日,在李國福老師基於個人經驗第一次發佈教案之後,本組全體成員積極參與網上修改教案,如:對教學目標的定位,小組合作學習的內容及形式等,都提出了個人的修改建議。

11月28日召開集體備課研討會議。在備課研討會上,全體教師羣策羣力,各抒己見,毫無保留,把自己的想法與執教教師交流,使授課教師和參與者均獲得提高。12月1日在同伴互助的基礎上,李國福老師經過認真修改第二次發佈教案。授課的思路愈加清晰,明確,效果明顯。例如:(一)導入部分。由趣味性較強的故事導入,能激

發學生對問題的思考。(二)合作探究。使學生經歷猜測-實驗-驗證-結論這樣的學習過程。由摸名片改爲摸球,操作性強,利於學生經歷可能性大小的比較過程,使學生感受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引導學生髮現可能性的大小與什麼有關係?從而培養學生自我總結與反思的能力。小組合作具有實效性。(三)課堂練習,由淺入深,形象直觀。只是二年級的舊知識設計的較多。(四)課堂總結。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培養學生自我總結與自我反思的能力。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研氣氛在磨課中愈加濃厚。

三、理論聯繫實際,總結中反思,反思中提高。

爲了探索概率課教學的有效策略,解決新課程教學與教研中存在的問題 ,使磨課更有實效,我們組對觀課進行合理分工,確立觀測點。(一)在分工觀課中,老師們都進行了非常細緻的觀課,收集到詳細的數據,並對數據進行了較爲深入的分析、點評和總結。(二)分工觀課,從不同的觀察維度把握課堂的每一個環節,在通過課後評課議課,對每一位參與磨課的教師來說都會有不同層次的提高。 通過這次磨課,老師們對概率教學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解決了平時概率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雖然研修已經接近尾聲,但是老師們研修的熱情仍然高漲。我們會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自己的課堂教學中去,讓我們繼續學習,不斷提高,真正體會到“學有所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