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會計的產生與發展歷程

管理會計從傳統的財務會計中脫離出來的,是會計的重要分支。下面是小編爲你整理的管理會計的產生與發展,希望對你有幫助。

管理會計的產生與發展歷程

  管理會計的產生與發展

管理會計是會計的重要分支,主要服務於單位(包括企業和行政事業單位,下同)內部管理需要,是通過利用相關信息,有機融合財務與業務活動,在單位規劃、決策、控制和評價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的管理活動。與財務會計相比,管理會計有以下三個特點:一是在服務對象方面,管理會計主要是爲強化單位內部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服務,屬於“對內報告會計”;而財務會計主要側重於對外部相關單位和人員提供財務信息,屬於“對外報告會計”。二是在職能定位方面,管理會計側重在“創造價值”,其職能是解析過去、控制現在與籌劃未來的有機結合;而財務會計側重在“記錄價值”,通過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等程序提供並解釋歷史信息。三是在程序與方法方面,管理會計採用的程序與方法靈活多樣,具有較大的可選擇性;而財務會計有填制憑證、登記賬簿、編制報表等較固定的程序與方法。

在西方,管理會計萌芽於20世紀初,隨着經濟社會環境、企業生產經營模式以及管理科學和科技水平的不斷髮展而逐步演進,至今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一是20世紀20年代-50年代的成本決策與財務控制階段。20世紀初,由於生產專業化、社會化程度的提高以及競爭日益激烈,使得企業強烈地意識到,要想在競爭中生存和發展,必須加強內部管理,提高生產效率,以降低成本、費用,獲取最大限度的利潤。適應該階段社會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產生了泰羅的科學管理理論。1921年,美國《預算與會計法案》頒佈,推動了“預算控制”被引入管理會計;1922年,奎因坦斯在其《管理會計:財務管理入門》一書中首次提出“管理會計”的名稱。二是20世紀50年代-80年代的管理控制與決策階段。隨着信息經濟學、交易成本理論和不確定性理論被廣泛引進到管理會計領域,加上新技術如電子計算機大量應用於企業流程管理,管理會計向着精密的數量化技術方法方向發展。一批計劃決策模型得到發展,流程分析、戰略成本管理等理論與方法體系紛紛建立,極大地推動了管理會計在企業的有效應用,管理會計職能轉向爲內部管理人員提供企業計劃和控制信息。但由於管理會計對高新技術發展重視不足,且依舊侷限於傳統責任範圍。爲改變這一狀況,管理會計學者對新的企業經營環境下管理會計發展進行了探索,質量成本管理、作業成本法、價值鏈分析以及戰略成本管理等創新的管理會計方法層出不窮,初步形成了一套新的成本管理控制體系。管理會計完成了從“爲產品定價提供信息”到“爲企業經營管理決策提供信息”的轉變,由成本計算、標準成本制度、預算控制發展到管理控制與決策階段。三是20世紀90年代至今的強調價值創造階段。隨着經濟全球化和知識經濟的發展,世界各國經濟聯繫和依賴程度日益增強,企業之間分工合作日趨頻繁,準確把握市場定位、客戶需求等尤爲重要。在此背景下,管理會計越來越容易受到外部信息以及非財務信息對決策相關性的衝擊,企業內部組織結構的變化也迫使管理會計在管理控制方面要有新的突破,需要從戰略、經營決策、商業運營等各個層面掌握並有效利用所需的管理信息,爲此管理會計以強調價值創造爲核心,發展了一系列新的決策工具和管理工具。一些國家也嘗試將管理會計引入公共部門管理之中,並隨着新公共管理運動的興起在全世界範圍推廣。

在我國, 雖然管理會計相關理論引入較晚,但我國實踐早已有之,不乏成功探索和有益嘗試。如,新中國成立之初,以成本爲核心的內部責任會計,包括班組覈算、經濟活動分析和資金成本歸口分級管理等;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末的以企業內部經濟責任制爲基礎的責任會計體系;90年代後的成本性態分析、盈虧臨界點與本量利依存關係、經營決策經濟效益的分析評價等,都屬於管理會計的範疇。河北邯鄲鋼鐵公司實行的“模擬市場,成本否決”可謂成本管理在我國企業應用的典範。寶鋼集團於1993年起推行標準成本制度,歷經多年探索,不斷完善,在增強員工成本意識、控制成本、支持決策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如今,包括全面預算管理、平衡計分卡等績效評價方法,作業成本法、標準成本法等成本管理方法在內的管理會計工具方法陸續在我國企業中運用,單位對管理會計的應用意識有所增強,應用水平有所提高。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電信、北汽福田、三一重工等一批企業專門設置了管理會計機構或崗位,積極開展管理會計工作,取得了較好成效。同時,管理會計在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編制、執行、決算分析和評價等工作中也得到了一定應用。一些行政事業單位建立了適應單位內部財務和業務部門暢通聯繫的信息平臺,及時掌控預算執行和項目進度,深入開展決算分析與評價,及時發現預算執行中存在的問題並提出改進意見和建議,財政財務管理水平和資金使用效益不斷提高。

  管理會計的職能作用

現代管理會計的職能作用,從財務會計單純的核算擴展到解析過去、控制現在、籌劃未來有機地結合起來。

(1)解析過去:管理會計解析過去主要是對財務會計所提供的資料作進一步的加工、改制和延伸,使之更好地適應籌劃未來和控制現在的需要。

(2)控制現在:管理會計在控制方面的作用是通過一系列的指標體系,及時修正在執行過程中出現的偏差,使企業的經濟活動嚴格按照決策預定的軌道卓有成效地進行。

(3)籌劃未來:預測與決策是籌劃未來的主要形式,現代管理會計在這方面的作用在於:充分利用所掌握的豐富資料,嚴密地進行定量分析,幫助管理部門客觀地掌握情況,從而提高預測與決策的科學性。

現代管理會計解析過去、控制現在、籌劃未來這三方面的職能緊密結合在一起綜合地發揮作用,形成一種綜合性的職能。

管理會計對企業而言作用甚大,其可提供戰略決策信息以及幫助制定商業戰略,從而爲經營決策提供信息;可以計量財務和非財務績效並報告給管理層和其他利益相關者;可以幫助制定有效的融資和激勵策略,計劃長期、中期、短期的.運營,並確保資源的有效利用;還可以幫助實施公司治理、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程序等。

  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區別

(1)主體不同。財務會計往往以整個企業爲工作主體;管理會計主要以企業內部各層次的責任單位爲主體,更爲突出以人爲中心的行爲管理,同時兼顧企業主體。

(2)基本職能不同。財務會計履行反映、報告企業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的職能,屬於“報賬型會計”;管理會計主要履行預測、決策、規劃、控制和考覈的職能,屬於“經營型會計”。

(3)具體工作目標不同。財務會計工作的側重點在於爲企業外界利害關係團體或個人提供會計信息服務;管理會計作爲企業會計的內部管理系統,其工作側重點主要爲企業內部管理服務。

(4)依據不同。財務會計受“公認會計原則”的限制和約束;管理會計則不。

(5)處理方法及程序不同。財務會計覈算時往往只需運用簡單的算術方法,遵循固定的會計循環程序;管理會計適用的方法靈活多樣,工作程序性較差。

(6)信息特徵不同。①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信息時間特徵不同:前者大多爲過去時態;後者則跨越過去、現在和未來三個時態。②信息載體不同:財務會計在對外公開提供信息時,其載體是具有固定格式和固定報告日期的財務報表;管理會計大多以沒有統一格式、不固定報告日期和不對外公開的內部報告爲其信息載體。③信息屬性不同:財務會計主要向企業外部利益關係集團提供以貨幣爲計量單位的信息,並使這些信息滿足全面性、系統性、連續性、綜合性、真實性、準確性、合法性等原則和要求;管理會計在向企業內部管理部門提供定量信息時,除了價值單位外,還經常使用非價值單位,此外還可以根據部分單位的需要,提供定性的、特定的、有選擇的、不強求計算精確的,以及不具有法律效用的信息。

(7)體系的完善程度不同。財務會計工作具有規範性和統一性,體系相對成熟,形成了通用的會計規範和統一的會計模式;管理會計缺乏規範性和統一性,體系尚不健全。

當然,事物之間的差異只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它們作爲會計工作的兩個方面是不可能截然分開的。存在區別恰能說明,市場主體信息需求的各異、目標任務的不同和外部經濟環境發展都對管理會計的產生及成長起一定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