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對象指的是什麼意思

會計的對象指的就是會計所覈算和監督的內容,不同單位的會計對象均有不同的特點。下面是小編爲你整理的會計對象的解釋,希望對你有幫助。

會計對象指的是什麼意思

  會計對象的解釋

會計對象就是會計所要覈算和監督的內容,即會計所要反映和監督的客體,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就是社會再生產過程中的資金運動。

會計對象是會計記錄經濟活動的依據,原始單據就是會計工作的對象。

原始單據按照取得 方式分爲外部取得的原始單據降內部自制原始單據。

原始單據必須具備會計法律規定的要素。

  對於會計對象的不同觀點

對於會計的一般對象,我國會計界有不同的認識,比較有代表性的.觀點主要有以下幾種不同表述:

(1)會計的一般對象是再生產過程中的資金運動。再生產過程是由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四個相互關聯的環節所構成,它包括多種多樣的經濟活動,會計並不能反映和監督再生產過程的所有方面,而只能反映和監督用貨幣表現的那些方面。在社會主義經濟條件下,生產資料、勞動產品以及生產過程中的勞動耗費,都必須用價值形式來反映,所以再生產過程中以價值形式表現的經濟活動,就是會計所反映和監督的內容。而再生產過程中以價值形式表現的經濟活動,可以抽象爲資金運動,所以一般認爲再生產過程中的資金運動是會計的一般對象。

(2)會計的一般對象是企業和行政、事業等單位在社會主義再生產過程中可以用貨幣表現的經濟活動,即能夠通過貨幣計價,並利用資金、費用、成本、收入、利潤等價值形式綜合表現的有關產品的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等方面的經濟活動和財務收支活動及其所體現的各方面的經濟關係。

(3)會計的一般對象是物質資料擴大再生產過程中可以用貨幣估價的財產及其變動。在社會主義經濟條件下,會計是用來反映和監督擴大再生產過程的。根據會計用貨幣形式連續、系統地對經濟過程進行觀察、計量、登記、綜合的特點,它不能反映擴大再生產的勞動力再生產和生產關係再生產的各個方面,只能反映物質資料的擴大再生產過程。但再生產過程,是無體的東西,它只能通過所反映的財產才能表現出來。要對財產加以覈算並加總括反映,必須有一共同的量度,這個共同的量度,在現階段就是貨幣。因此,會計的一般對象是物質資料擴大再生產過程中可以用貨幣估價的財產及其變動。

  會計對象的表現形態

抽象

會計對象的抽象描述,是指能用貨幣表現的經濟活動,即價值運動或資金運動。資金是指能用貨幣表現的財產物資,它不是靜止不變的,通過自身不斷的運動而變化。資金運動的主要有以下三種表現形式:

1、資金進入企業:企業通過吸收投資、銀行借入、發行股票或債券來籌集資金,引起企業資金的增加。

2、資金在企業中的週轉:企業用貨幣資金購買材料,形成儲備資金。工人利用自己的生產技術,藉助於機器設備對材料進行加工,發生的耗費形成生產資金。產品完工後形成成品資金。將產品銷售,收回貨款,得到新的貨幣資金。整個週轉過程表現爲:貨幣資金→儲備資金→生產資金→成品資金→新的貨幣資金

3、資金退出企業:企業償還銀行借款、上交稅金和分派利潤或股利。

具體

把會計的對象描述爲資金運動,這是很抽象的。會計覈算和監督的內容應該是詳細具體的,這就要求必須把企業的資金運動進行若干次分類,使之具體化。對資金運動進行的分類。就是會計要素;對會計要素進行的分類,就是會計科目。根據我國會計準則的規定,我國企業的資金運動分成六大要素,即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而每一會計要素又可分成若干會計科目。

  研究會計對象的目的

研究會計對象的目的,是要明確會計在經濟管理中的活動範圍,從而確定會計的任務,建立和發展會計的方法體系。會計需要以貨幣爲主要計量單位,對特定單位的經濟活動進行覈算和監督,因此,凡是特定單位能夠以貨幣表現的資金運動,都是會計覈算和監督的內容,也就是會計的對象。以貨幣表現的經濟活動,通常被稱爲價值運動或資金運動。

把會計對象、會計要素和會計科目這三個概念聯繫起來看,《會計實務》實際上就是一門分類的科學。只要我們能把每一項經濟業務恰當地分好類,把它們記到該記的科目中去,學習《會計實務》的目的也就達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