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語文信息技術研修總結(精選7篇)

這段時間,在學校教務部門的精心組織下,我認真的學習了一些語文教學理論,同時,我還經常聽優秀教師的課,不斷反思,認真的總結。通過研修,我的收穫很多,總結如下:

國小語文信息技術研修總結(精選7篇)

國小語文信息技術研修總結 篇1

一、重新認識了自己的責任,樹立新的教育觀。

教師不僅是照亮別人的蠟燭,更是不斷充電的長明燈。在新一輪的課程改革中,我們要擺正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師形象,以適應新時代的挑戰。教師要給學生一碗水,不能滿足於自己的一桶水,要永無止境的學習,教師教書育人的過程是一個不斷追求新知的過程。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教師的社會道德品質也在一併的傳授給學生。因此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他還要爲培養下一代可塑型人材做出貢獻。因此,我們要認清我們肩負的歷史使命,樹立崇高的職業信念,爲祖國的未來打下良好的基石。我們要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我們的學生,應給予他們同等的發揮創造的機會,讓他們在良好的環境中健康成長。

二、對自己的教學水平水平有了新的認識。

通過學習,我真正體會到課堂教學其實也是一種藝術,它需要我們教師用心去澆灌,纔會開出美好的藝術之花,同時也使我認識到了自己的教學水平距離名優教師還有很大差別。我雖然教過不同的年級,對所教教材有了一個初步的了

解,但體會尚淺。因此在以後執教的過程中着重加強教材的分析,利用所學理論去備課、備學生,去研究習題,逐步在課堂教學中取得好的效果,使學生在課堂四十分鐘能充分接收新的信息,減少課業負擔,多一些時間去體會。由此需要教師不斷學習,更新教育理念,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教學價值,儘快地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教學水平,從而真正成爲一名優秀的教師,讓自己的教學生涯也因此而更精彩。

三、要改變語文課堂教學方式。

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能只關注自己的教,更要關注學生的學,以學定教,徹底的擺脫教師一言堂這種古老的教學模式,把學生學的好壞作爲評價一節課標準,因此課堂教學的每一環節都要以學生的知識、興趣、思維模式來進行設計,不備學生也就不可能把一節課上好。

總之,通過研修這個平臺,我不僅學到了語文知識,還了解語文教學的策略,對自己國小語文教學策略的改進必能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在這裏,我得到的不僅僅是知識,更重要的是一種理念。今後,我將把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於自己的教學中去,在不斷的運用和總結中轉變教育觀念,努力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水平,真正地做到與時俱進。

總之,通過短短几個月的遠程培訓學習,使我感受到名師就在身邊,讓我受益匪淺。遠程課程的學習,使我充分地認識到這次遠程研修的意義,使我擴大了眼界,豐富了知識,既獲得了知識又充分感受到遠程教育的魅力。通過此次培訓讓我能重新的審視自己的教學行爲,對自己以前的教學有了一次徹底的反思。在以後的教育教學中我將把所學到的知識應用到教學實踐中去。

國小語文信息技術研修總結 篇2

本人通過參加國培——信息技術提升培訓,使我對新時期的信息技術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和更深層次的理解,經過學習,受益匪淺.從剛開始對培訓網站、操作的陌生、對培訓內容的不熟悉,登陸後在裏面瞎轉了幾個來回,才勉強弄清楚從導航欄的下面進行操作,單擊學習首頁返回來,一邊觀看視頻,一邊做筆記,同時別忘了更新和累積自己的學習時間,按照一開始選擇的課程順序進行學習,從剛開始把這次培訓當作一件快樂的事情,到後來自覺地把這次信息技術提升培訓研修當作一次“充電”機會,雖然辛苦,欣然接受,努力完成學習任務。在學習中,我仔細研讀,聆聽專家的視頻講座,靜心體會。通過學習,使我真正的理解了很多過去所不理解的內容,收穫了許多相關知識。本次研修共有十多門課程,重點是信息技術提升的具體操作。所有內容都非常貼近一線教師工作實際,經過各位教授和專家的介紹、操作、點評,使我在日常工作中經常遇到的事情、困惑一下子豁然開朗了。這次培訓,學習課程內容非常多,各位教授、專家分別從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的重要性、信息化環境的運行與維護、數據的統計處理、網絡研修與校本研修的整合、新技術新媒體網絡教學平臺在教學中的應用、作,多媒體素材的獲取、加工方法,如何利用網絡搜索信息的方法和技巧,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整合等方面展開培訓。還結合大量中國小實際教學案例,特別是教學各環節的具體設計與處理,上網查找資源和一些軟件的學習和使用,教師如何深入開展教科研、更多的獲取資料、展示成果提供了指導與幫助。在這短短的三個多月培訓中,我有深深的體會。

一、得到的收穫

1、教師具備良好的信息素養是終身學習、在信息社會,一名高素質的教師應具有現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學觀念,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熟練運用信息工具(網絡、電腦)對信息資源進行有效的收集、組織、運用;通過網絡與學生家長或監護人進行交流,在潛移默化的教育環境中培養學生的信息意識。這些素質的養成就要求教師不斷地學習,才能滿足現代化教學的需要;信息素養成了終身學習的必備素質之一,如果教師沒有良好的信息素養,就不能成爲一名滿足現代教學需要的高素質的教師。

2、教師具備良好的信息素養是培養高素質、複合型創新人才的需要。信息社會呼喚信息人才,如果我們培養的人才缺乏捕捉信息的能力、有效利用信息迅速發現新機會的能力,就很難在激烈競爭的社會環境中求得生存與發展。也就是說,要求這些高素質的人才具有良

好的信息素養。

3、培訓具有實用性,它能爲用而學。在培訓中,我認真記筆記,認真理解學科教育新理念。工作實踐中,運用我在培訓中所學的理論知識來指導我的工作實踐,理論聯繫實際,學以致用,這讓我的教育教學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我充分利用這次遠程培訓的機會,認真學習了信息技術理論、微課程理論、word、電子表格、演示文稿、電子白板、備課系統等知識和具體的實際操作,在網絡平臺上積極參加討論,發帖子,互相評價、點贊、寫學習體會等。通過遠程網絡研修培訓,豐富了信息技術方面的知識,而且讓我大開了眼界,擴寬了我的專業知識面,增強了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開展得一帆風順。

4、努力研修,積極研討交流。本輪遠程班主任培訓中,我努力學習,超額完成了規定的學時,達30多個小時。還收藏了遠程網絡研修網頁,讓遠程網絡研修網成我永遠的朋友。在以後教學工作中我還會靜下心來繼續在遠程網絡研修網上學習,寫學習筆記,寫心得體會,發表日誌,參加論壇研討活動。這次培訓時間從2017年1月至4月,三個半月時間要完成十多門課程相關知識學習。我除正常的教學工作外,業餘大量時間都投入到此次培訓學習中去了,每天都堅持按照要求積極完成培訓學習任務,認真觀看分析案例,虛心聆聽專家精彩生動的講座、積極撰寫規定的作業,並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積極參與討論,參與各個模塊的學習交流,工作案例反思、發帖、積極回帖。把在學習每個專題中得到的啓發和感受詳細地記錄在自己的研修日誌中。累計有效學習時長1522分鐘,完成作業2次,日誌10多篇,答疑13條,評論20次,發帖20餘條、回帖20餘條、心得10餘篇,並觀看多期專家視頻答疑活動,收穫頗多。

二、 存在不足

學習時間還不夠充足,有如走馬觀花,甚至看着下一個專題的視頻講座,還在忙於想上個專題的問題,慌忙的發帖,疲於應付回帖,許多學習到的理論知識掌握不牢固。

學習期間只忙於觀看專家視頻品講座,匆匆忙忙記筆記,積累更新時間,諸多理論知識還缺少交流和實踐應用。沒有很好的處理培訓與工作的關係,出現身體疲倦情況。

通過參加此次遠程《信息技術提升》培訓,國小語文18班學習後,我覺得信息技術提升是我們一線老師老師必須進行補上的一課,必須樹立”活到老學到老”的終身學習觀念,積極地去學習現代先進的教育技術,爲適應新課程改革做好準備。通過本論培訓,我的信息技術教育理念又有了新的提升,我的工作方法又有了新的啓示,解決了我平時教學中許多困惑和疑難。網絡研修真好,把一線老師都聚攏一起,共同探討教育中問題,所有的煩惱就在大家的討論中得到解讀,真是一場“及時雨”。“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在這微風和煦、美好的春季裏,我能有緣和來自全縣的老師同仁們一塊踏上國培遠程信息技術提升培訓的旅途。在這論壇裏,我們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就教育教學中的感悟、困惑、經驗進行分享和交流,一起努力奮進,圓滿完成本次培訓任務。最後,感謝信息技術研修網提供了一個讓我傾訴苦惱、排憂解難,伴我成長的網絡平臺。謝謝各位老師們!

誠然,三個多月的培訓雖然短暫,但使我受益匪淺,其感觸非一一能言盡。通過培訓,使我們掌握了信息教育技術的基本概念、主要理論知識、研究方法,教學媒體選擇和使用方法,學習媒體素材的加工和獲取方法,掌握了信息檢索加工利用方法,教學資源與信息化教學資源的基本概念,教學設計的實施與評價反思等。通過培訓,使我們具備了根據不同的教學任務和學生特點及教學條件有效的設計教學活動的能力,具備了收集、甄別、整合、應用於學科相關的教學資源加以優化教學環境的能力,具備了在教學中對教學資源、學習活動、教學過程進行有效管理的能力。

總之,在未來的工作崗位上,我一定紮實工作,努力學習,把所學到和掌握的信息技術知識,更好地應用到教研教改中,做一名對學生負責,對學校負責,對社會負責的稱職教師。最後,我想說,在緊張而繁忙的工作之餘進行培訓是我的榮幸!衷心地感謝指導和爲我們批改作業的輔導教師————任老師。我會不停地學習各種關於信息技術的知識、提升應用能力,持之以恆,不懈地努力優化課堂教學,培養新時代所需要的具有信息技能的新興人才。

國小語文信息技術研修總結 篇3

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整合,需要在語文教學中廣泛地運用信息技術;但是,在教學過程中,切不可認爲一切都可以用多媒體手段來代替,我們不能忘記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學習方式。不是有了多媒體教學,教師可以什麼也不用講,什麼都通過多媒體演示來解決,這是錯誤的。教師在運用多媒體手段時,不能忘記自己在運用多媒體教學中的主導地位。 應有一個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方式適當選擇使用信息技術的問題。

1、集合各種相關資料,幫助學生理解研讀文本。現代信息技術打破了只有教師佔有資料的統治局面,教師的資料可以憑藉多媒體讓學生分享;學生可以隨時從網上獲取一些相關的資料,如作家作品介紹,時代背景、寫作情況,等等。不僅便利學生知人論世,加寬加深對作家的認識、對作品的理解,而且便利學生搞研究性的學習,還可以逐漸培養學生學做學問的良好習慣和善於鑽研的科學精神。

2、藉助聲音和圖像,美化文本誦讀。語文新教材中,有許多文質兼美的經典傳世之作,如唐詩、宋詞等等。對於這些古今中外的詩詞文賦,要進行咀嚼鑑賞,高質量的誦讀是最爲直接、最爲有效的辦法,比任何枯燥的空洞的分析解說要好得多。這時給文本配上合適的聲音和圖像會令意境全出,在美的氛圍中更能體味文本的內涵和美。這是一種愜意的詩化的教學境界,在這種境界之中,學生的文化品味和審美情趣就會日漸提高。

3、通過多種藝術的聯想和轉換,激活學生的思維。語文的主要憑藉是文字,而文字是實際生活的反映,所以注意調動多種藝術手段將文字與具體的事物進行轉換,更能顯示兩者之間的關係,從而激活學生的思維。如一種秋天的思緒,馬致遠用“枯藤老樹昏鴉”等文字來表達;那麼多媒體可用一支樂曲、一幅圖畫等來表現。這種多項的藝術聯想與轉換增設了教學情景,增添了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就是教學資源和教學要素的有機集合,將信息技術看作是各類學習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我們要充分、合理、正確地利用信息技術的優勢來爲語文學習服務,爲學生的多樣化學習創造環境,使信息技術真正成爲學生認知、探究和解決問題的工具。從而達到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

語文教學過程是教師和學生相互交流的過程,教師不僅要把知識傳授給學生,而且要通過自身的人格力量影響學生,促進學生的道德品質和綜合素質的提高,尤其語文課堂教學更是如此。教師只有緊緊圍繞教學要求巧妙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才能真正發揮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助推作用。

國小語文信息技術研修總結 篇4

我們的現代化教學已經離不開信息技術手段,尤其是對於我們的國小語文教學。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可以使每個人都有機會面對整個信息大千世界,五彩繽紛呈現在面前,使許多人的理想能夠很快實現。而運用現代技術進行語文教學中,更能發揮更大的效率。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豐富了語文學習情境,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爲語文課堂教學提供學習“媒介”,解決了學生學習困難。有利於學生自主地學習,豐富了學生課外知識。

我主要從以下4個方面談談我在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有效運用信息技術手段的一些心得體會。

一、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豐富了語文學習情境,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

多媒體課件教學具有形象直觀、內容豐富、動態呈現、信息容量大等特點,它所提供的外部刺激——圖片、圖像、動畫、聲音、文字等等是多樣而豐富的。而國小生對具體形象事物感興趣的心理特點,非常有利於他們知識的獲取、存儲與建構。

例如教學《美麗的西沙羣島》一課時,結合課文內容,我適時播放了一些描繪海灘和海島美景以及海底世界的錄像片,有靜有動,有聲有色。學生一會兒觀賞海灘和海島的美景,使他們好像看到了一望無際的海灘上到處是形態各異的貝殼,還有龐大有趣的海龜;海島上綠樹成林;一會兒彷彿又潛入海底,探索海底的祕密,大海深處,無數的魚兒游來游去,穿梭不停,美麗的珊瑚千姿百態,好像還聽到了海底的動物發出的各種聲音。整個觀看過程中,學生們如臨其境,如聞其聲,思想高度集中,情緒十分高漲。

再如我在四年級教學《火燒雲》一課時,由於學生很少看到火燒雲的樣子,我讓學生課前先從網上搜索了一些火燒雲的圖片,然後課上展示給同學們,並作簡單介紹,讓他們不僅學會了蒐集資料,更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課文內容的興趣。由於語文教學中創設了一定的情景,學生豐富的想象能力被充分激發起來,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學生主動探索,從而加深、加快了對課文的理解。

二、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爲語文課堂教學提供學習“媒介”,解決了學生學習困難。

學生的認知由於受年齡、生活經驗等多方面的影響,他們理解、感受語言的能力比較弱,尤其對一些抽象的語言文字——離學生生活實際較遠的內容,理解就更加困難。這就需要教師爲學生提供學習的“媒介”,突破學習中的難點,轉化學習內容的呈現形式,解決學生學習中的困難。

古詩的語言是高度凝鍊的,所創設的意境是深遠的。如何引導學生來學習古詩,感悟詩人語言之凝練,體會古詩之神韻呢?我覺得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解決了這個難題。

比如在教學白居易的《憶江南》時,爲了讓學生感受到詩人筆下江南春天的美麗,激發學生對古詩的興趣。我設計製作了能體現詩情的課件,並選取了古琴曲作背景音樂。上課初,我先以一張配有詩文的電子幻燈片呈現教學內容,在具有古風古韻的音樂聲中,我動情誦讀全詩,激起了孩子學習的熱情,課堂氣氛異常活躍。在理解詩意時,我演示了課件。在太陽緩緩升起,遍地開放着鮮豔的花朵,春光水碧,紅花像燃燒的火焰的畫面出現時,學生眼神中透露出異彩,不但對詩意的理解了然於心,而且感情得到了昇華。

同樣的在講授《桂林山水》時,採用現代教育技術製作多媒體教學課件進行語文課堂教學。講到桂林的山水之美時,播放課件,畫面上山川林立,水在潺潺的流淌,音樂響起,把學生帶入到山水之間,有親臨其境的感覺,逼真地體會到桂林的山水之美,上課時學生激情高昂,紛紛說將來要到桂林去旅遊。這樣,在一節課當中,溶入音樂、美育的欣賞,使學生在愉快中學習,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果。

三、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有利於學生自主地學習

《語文課程標準》中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一理念不僅強調了學習方式的變化,而且強調了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是學生。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一切都由教師主宰:從教學內容、教學策略、教學方法到教學步驟,學生被動地參與多。

在語文教學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計算機這樣交互式的學習,學生可以平等地共有、共享人類的學習資源,可以按照自己的學習基礎、學習興趣來選擇學習內容、方法。學生在這種開放式的學習空間有了主動參與的可能,有了自主學習的天地。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我們要發展學生的思維,發展學生的創造力,就應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引導他們主動學習,積極參與,從而培養語文的應用能力及其他綜合能力。

比如我在執教《只有一個地球》一課時,課前學生查閱了很多有關地球的資料。包括地球美麗的自然景觀,豐富的資源,以及地球環境遭到破壞的資料和圖片。課後學生們又利用電腦製作了保護地球的宣傳手抄報。

四、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豐富了學生課外知識。

語文教學如果依靠教科書、教師、學習的參考資料(書本)等的信息,那麼是非常有限的,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意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 “語文課程資源包括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如教科書、工具書、網絡、圖書館……”現代信息技術體現了很強的網絡優勢,能收集更多的語文學習的信息資源,增大教學的信息量,充分地開發了語文資源。

如教完六年級《景陽岡》之後,爲了讓學生的知識面不只停留在書本上,不只對武松的“武藝高超,疾惡如仇”有所瞭解,還要對其他人物有所瞭解,課後佈置學生收集大量有關《水滸傳》中其他人物的故事,經過加工整理辦一期“水滸羣英傳”的板報。同學們馬上分工合作,有的'在互聯網上搜索圖片,有的上圖書館查找資料,通過各種途徑同學們把收集到的各種資料彙總。這樣學習小組的同學可以做到資源共享,可見信息技術給學生提供了生動、豐富、快捷的資源,這樣既學到了課本上的知識,又在現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了延伸,學生也受到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

另外,我們語文老師在識字教學、口語交際教學、習作教學等方面也可以適當地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我認爲,在國小語文教學中,現代教育技術的合理運用,將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加以變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爲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最終使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

國小語文信息技術研修總結 篇5

匆匆忙忙在網絡中研修的日子告一段段落,在這浩瀚的網絡平臺上,感受頗多。在這我聆聽了各位專家們的精彩闡釋和真知灼見,傾聽了各位教師的親切點評,在線研討領略了各位同仁激烈的討論,傾聽一線教師的無數心聲,同時也讓我有幸結了許多的同行,領略他們的風采。在網絡研修的日子裏,每天上課、觀看視頻、閱讀文本、完成作業、寫反思、發評論、瀏覽簡報……已成爲的每天的必修課。通過研修,我全面提升了自己的基本素養和業務綜合能力,對我以後的教學起到了一定的指引作用,同時對教育教學工作也有了一種新的理解。

通過本次遠程教育培訓,收穫甚多,受益匪淺,使我真正體會到以前的認識是多麼的膚淺,理論知識是多麼的匱乏。現將培訓情況與自己的收穫總結如下:

一、思想認識得到了提高。

通過本次培訓,我的思想認識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首先,明確了語文教學要樹立“大語文”的教育觀念,教師的職責就是在於當好教練,在於精通育人之道,點燃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即“授之於漁”的作用,教師應重視爲學生創設語文學習的大環境。其次,明確了語文教學要注重“人文精神”的培養,教書育人,教書只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在語文教學中要能潛移默化地塑造人的靈魂,提升人的涵養和文化品位,啓迪智慧,感悟人生,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多一些人文關懷,承擔起人格教育和人文教育的雙重任務,既要爲學生打下堅實的人文精神基礎,蓄聚文化底蘊,厚實人文底氣,同時又要提高學生對自然、對社會、對人生的認識,使他們全面發展,茁壯成長。第三,語文要教會學生在“模仿”中創新,就教師而言,要肯定“模仿”,實踐“模仿”,讓學生學會“模仿”,學會舊瓶裝新酒,並能通過模仿,不斷將學生潛在的想象力、創造力、美好人性充分開發出來,加以培養、昇華、有所創新。第四,語文教學要跟上時代的步伐,隨着時代的進步與發展,語文教學也必須面向現代化、面向未來、面向世界、面向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以適應當今經濟一體化、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時代需要,把時代的活水引入課堂,教時代之所需、學時代之所需、用時代之所需,激發學生的時代思維,加強學生對當今世界的真實瞭解。

二、解決教學問題的能力不斷增強。

在研修過程中有專家們地講授,有許多優秀的教師在論壇中發表文章說出自己在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及解決的辦法,有許多問題與自己的情況十分類似,這讓我有機會學習別人解決問題的方法,認識到自己解決教學問題的缺陷,也有機會完善自己解決問題的辦法。專家講授的課程,有更多值得學習及借鑑的地方,運用專家的辦法,可以更好的解決教學中的許多問題。

三、對課堂教學感悟的幾點收穫。

語文課堂教學是形式多樣的活動。認識到學生學習新知識的方法和方式是多種多樣的,除了閱讀教材、聽教師講課、做練習之外,也可通過講故事、做遊戲、演示、表演等活動;可深入實際調查研究,分析解決實際問題;也可動手設計、製作和做實驗,還可以通過觀察、探索、歸納等。力求學習內容生活化以及學習過程經歷化,根本目的是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特別是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語文課堂教學是討論、合作、交流的融洽。課堂討論、合作是學習小組成員完成學習任務的手段,而交流則促進學生智慧(成果)共享。課堂上的討論、交流、合作首先有利於學生培養自主,自信和學習的主動性,許多平時內向、不善言辭的同學也會活躍起來,勇於發表個人見解,學生個性得到張揚。我每次採取討論、合作、交流的方法,都能創造自由、輕鬆、愉悅的學習環境,促進學生思維的伸展。使學生在交流中鍛鍊自己,把思想表達清楚,並聽懂、理解同伴的描述,從而提高表達能力和理解接受能力。課堂活躍,學生參與率高,興趣較濃,效果很好。

語文課堂是德育教育的課堂。語文教育蘊含豐富的德育內容。可培養學生崇尚科學,追求真理,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新課程的每一處知識、每一個背景材料都可以作爲德育教育的資料。我在課堂上利用教材內容及學生實際,構成一個立體的德育滲透體系,收到很好的效果。使我班形成一個積極向上的集體,被評爲先進班。

語文課堂是應用現代信息技術的課堂。現代信息技術使知識得以直觀、形象、生動地展示出來,互聯網則爲語文教育提供了無限廣闊的學習資源和舞臺,信息技術的使用,大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對老師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教學手段也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在教學中我儘量使用學校現有的教學設備進行教學,如使用多媒體、農遠教學光盤、網絡資源等。教學生動,學生興趣濃,效果很好。

四、樹立“活到老,學到老”的終身學習觀。

作爲教師,我們的學習不是一般的學習,而是基於一個教育者的學習。我們最終的追求是育好人,爲“育人”而學習是教師的天職。我們應當積極參加上級組織的各種培訓,繼續學習,使之達到活到老,學到老的終身學習觀念。應當不斷學習新的教法,新的教育教學理念。讓自己成爲“源頭活水”更好地滋潤學生渴求知識的心田。

總之,通過研修,我不斷的認識到自身存在的問題,並學習到了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感覺到了這次研修對自身的充實。通過研修,使我站在一個新的平臺審視自己,也藉此明確了自身的工作及學習方向。使我對自己的教學工作有了更大信心。遠程研修的目標就是這樣,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改善教師的教學理念。教育改革的動態不斷在變化,隨之的是教學理念在不斷更新。只有不斷的通過研修,才能與時俱進,爲將來更好的從事語文教學工作打好堅實的基礎。遠程培訓將是教師隊伍提升教學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可以通過網絡探討尋找思想的沉澱和共鳴,使震動讓自己覺醒,讓反思促進步。在新課標的引導下,我們要克服缺點,通過各種學習,力求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切實的提升教學能力和業務水平,穩步推進自己。所以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更加努力,充分利用好遠程培訓的大舞臺,結良師益友,探教學天地,促共同進步。

國小語文信息技術研修總結 篇6

基於新課程標準、新理念之下的“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課題,爲語文教與學開闢了一個嶄新的天地。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面對如潮的信息社會,如何讓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最大的信息量,如何讓學生蒐集、整理信息,如何讓學生學會終身學習,獲得終身發展,應當是教師面臨的重要問題。

因此,在“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這一課題下,我精心選擇了語文課本新增設的綜合性學習──“探索月球奧祕”這一主題。學生可以通過這一內容的學習初步瞭解月球的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培養科學探索精神和人文精神,並且可以學習利用圖書館和互聯網獲取資料的方法,以及聽、說、讀、寫等語文能力。信息技術的應用在教與學的過程中體現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總結整個教與學的過程,我認爲有如下特點。

一、知識綜合化

主題的選擇滲透了課程綜合化的思想,將語文學科與地理學科、物理學科等其他學科有機結合在一起,拓寬了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使學生在跨學科的學習及信息技術手段的運用中,在不同內容和多種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了視野,提高了學習效率。其次,就語文這一門學科來說,又將看、聽、說、寫、讀等各種能力的培養綜合在一起。在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中,鼓勵學生通過計算機上互聯網或到圖書館查找資料,或上書店看書、買書,最大限度地獲取最多的資料,有時爲一個小問題請教地理老師,並引發出美、俄兩國太空之爭之類的政治、軍事、經濟、歷史等問題,雖然學生想到、瞭解到的仍舊膚淺,但是學生表現出來的活躍思維的,知識綜合的聯繫是多麼讓人驚喜!

綜合性的特點不僅體現在學習的過程中,也體現在課堂上。在“月球知識擂臺賽”的課堂上,我充分運用信息技術,用一個完整的多媒體課件串起整堂課,信息技術的形象化、直觀化、豐富了課堂內容,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心神愉悅興奮,特別是月相的形成、月食的形成原因及過程,通過電腦動畫和實況錄像剪輯片斷用多媒體投影儀播放出來,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在很短的時間內理解掌握了較複雜難懂的自然科學知識,並且運用讓學生看資料、聽內容、記信息等多種手段精點追憶,通過複述、概括等方式進行語言表達,將語文學科的聽、說、讀、寫的綜合與其他學科的綜合淋漓盡致地體現了出來。

二、探究學習合作化

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量的激增,使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等各領域告別了個人英雄主義時代,團隊合作精神成爲成功的關鍵所在。語文的綜合性學習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的重要途徑。本着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原則,在學習過程中,我把學生分爲兩組,“月球奧祕知多少”學習小組和“豐富多彩的月亮文化”學習小組,兩個小組又細分爲“月相”“月食”“潮汐”“人類登月”“月球與人類關係”“神話傳說”“文章詩賦”“對聯”“民風民俗”“音樂繪畫”等各子小組,經過一個月的資料蒐集,各子小組交流成果,選取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摘抄在“畫月亮、集資料”作業本上,互相補充,互相探究,互相質疑,然後用一個月的時間進行兩個大組之間的合作交流、資料共享。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將獲得的網上資料、圖書館資料以及有關書籍的內容摘抄下來,製作了精美的有關月亮的作業。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學會了獲取資料的方法,而且也學會了分門別類整理資料的方法,特別是在互聯網上資料的獲得及從多媒體光盤上資料的獲得使學生倍感新奇、興趣盎然,勁頭十足。在《月球知識擂臺賽》課堂上,我設立了小組合作必答題和寫作題,在小組合作必答題中有“第一發言人答不完整,其他人可以補充”;“答題過程中小組分工明確,合作愉快加十分”的規則,在寫作題中也有“合作完成,一人表述”的規則,突出了團隊合作精神,同學們在看、聽、讀多媒體信息資料時,聽的聽,記的記,寫的寫,說的說,分工明確,全方位多渠道的完成題目,令我喜出望外!在整個學習和課堂競賽過程中,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無處不在,潛移默化地培養了學生探究、創新、團結合作的團隊精神。

三、評價多元化

在對學生整個綜合性活動評價中,突出語文課程評價的整體性和綜合性。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多個緯度進行評價,注重學生情感態度的體驗,注重學生探究精神,對於學生的點滴成績與進步都進行鼓勵、表揚等積極的隨機評價。例如,在學習蒐集、整理資料的過程中,對學生的版面設計、精美插圖、圖片下載、資料薈萃、剪報擷英、故事接龍、成語集錦、樂曲賞析、楹聯拾趣等等都給予了熱情的讚譽和適時的隨機評價,學生更以積極的心態投入學習的過程中。

(1)在知識與能力方面,注重學生對知識信息的獲取和整理,不強調死記硬背,注重將知識轉化爲能力,注意培養學生策劃、組織、協調等能力,既注意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又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例如,成立月球知識擂臺賽組委會,策劃整個擂臺賽的過程,組織擂臺賽的每個細節,包括必答題、搶答題題目的設置,組委會都打印成文,提交老師。同時,關於此項內容,也毫無疑問地進行了操作性等級評價。這既是綜合性的評價,又是階段性的評價。

(2)在過程與方法方面,讓學生準備一個檔案袋,將探索月球活動中的各種資料歸納整理,上交檔案袋。評價過程中側重對學生對過程與方法的評價,同時也檢驗學生對這一活動的情感和態度,實行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相結合的方法,讓每個同學都清楚不管是哪一項工作,只要你認真努力做,都會有好的等級評價在等着你。以定性評價爲主,定量評價爲輔,整體地、綜合地評價學生活動的全過程,採用等級加分值的方法,總評予以累計。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寫作訓練,評價寫作能力的標準着重於“想像奇特,有創新精神”鼓勵學生展開想像的翅膀,馳騁於宇宙太空,學生在想像作文中,如虎添翼,盡情翱翔,成爲整堂課和整個綜合性活動的一個亮點,我想這更應是評價多元化的產物。

綜上所述,由於整個活動具備了知識綜合化,探究學習合作化,評價多元化的特點,從較大層面上推動了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並且讓學生獲得了獲取資料、整理資料的方法,培養了學生的參與能力、處理信息的能力,提高了學生的表達能力、觀察能力、想像能力,激發了學生熱愛科學,探索科學的強烈慾望,較好地培養了學生的科學探索精神和人文精神。這在以前的語文教學中是難以做到的,是信息技術的運用,讓我們更便利、更實用、更高效地完成了語文教學的目標!

讓我們都做新課改的有心人,用心組織教學,創新新課題的教學模式!

國小語文信息技術研修總結 篇7

本學期實行了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整合,在實施過程時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提高了學生的信息素養,同時得到了一些體會:

1、轉變了教學理念

隨着教育信息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在探索把信息技術與學科教育有機融合的過程中,打破了“以教師爲中心”的教育觀念,樹立了“以人爲本”的教育思想。爲學生的自由、和諧、全面發展提供了可能。

2、改變了學習工具

通過整合,把語文學科和信息技術有機地融爲一體,強調信息技術服務於具體的任務,學生以一種自然的方式對待信息技術,把信息技術作爲認知工具,學生使用計算機獲取、處理信息就像使用鉛筆、橡皮那樣自然,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綜合處理問題的能力。

3、建立了新型模式

在實驗中,構建新型教學模式,有意識地開展信息技術與學科相聯繫的橫向綜合教學。每個學生都有主動參與、自我表現的機會,爲學生尋求答案、解決疑難問題提供了舞臺。

4、培養了創新精神

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課程整合的目的之一。在語文教學中,根據學生特點,發揮多媒體交互性強、資源豐富的優勢,創造寬鬆、和諧的學習氛圍,學生通過主動地建構知識,提高了創新能力及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能力。

5、培養了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精神

信息技術課程的一個很重要的教學目標就是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與他人協同作業的合作精神。如教師可指導學生進行語文信息資料的蒐集、加工、處理或者利用計算機進行自主式閱讀與寫作。同時,還可以通過合作學習和小組協同作業來培養中國小生的合作學習能力,這樣,學生在使用各種信息手段進行學習的同時,也提高了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的能力。

總之,信息技術課程爲語文教學提供了強有力的學習工具和方法,給語文教學帶來了新的生機和活力。隨着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任務從單一學科知識的學習向學生信息素養和綜合能力培養的轉變,我們要改變原先那種過分強調學科體系的課程組織形式,將信息技術課程與其他課程相整合,探索以課程整合爲基本理念,以信息技術爲認知工具、以優化學科知識的學習過程爲目標的新型教學模式,以此來培養中國小的信息技術素養並促進他們綜合素質的發展。課程整合無疑將是信息時代中占主導地位的課程學習方式,必將成爲今後學校教育教學的主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