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科學教師個人研修計劃(通用10篇)

光陰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迎接我們的將是新的生活,新的挑戰,是時候認真思考計劃該如何寫了。我們該怎麼擬定計劃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國小科學教師個人研修計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國小科學教師個人研修計劃(通用10篇)

國小科學教師個人研修計劃 1

一、研修目標:

1、讓自己在設計課、上課、觀課、評課等基本功在原有的水平上有所提升。

2、在自我反思、合作探究、經驗積累中,不斷拓展科學專業視野,提升自己科學教學研究的品質。

二、預期目標:

1、爭取一年內寫一篇較有質量教育教學方面的論文;(瑞安市二等獎以上)。

2、利用教育教學中的心得寫兩篇教育教學方面的案例,其中至少要一篇要較有深度(溫州市二等獎以上)。

3、認真研究兩節課,爭取在瑞安和溫州市級開課,並整理好課堂實錄。

4、認真的研讀蘭本達的《國小科學教育“探究——研討”教學法》;寫5000字以上的讀書筆記,並選擇其中的一個課例進行模仿;另外閱讀完國小科學學員必讀的三本教育理論專著;平時每一個月以閱讀《科學課》雜誌爲主,思考並做簡單的讀書記錄。

三、具體措施:

1、認真積極參與各項活動,完成各樣作業。

2、學會聽課:有選擇性的聽優秀老師上課,學習他們是如何處理課堂中的各個環節。不但要做記錄,更要思考別人的教學設計和課堂把握的能力。同時積極參與學科的教研研討活動。

3、提高上課能力:可以嘗試模仿優秀教案、課例上一堂課。留意細節的處理。爭取開兩節市級以上的公開課,虛心聽取他人的寶貴意見,整理寫成案例。

4、寫思考:上課後必寫反思,並將深有感觸的.想法寫到博客上。

5、上網學習:瀏覽重要的科學網頁;參與網絡研修班;參與重要的QQ羣討論和各種論壇活動。

我將嚴密的按照自己的研修計劃實施,用心堅持,相信在這樣的一個的平臺上,我會迅速的成長。

具體對照表如下:

時間任務執行情況

20xx年寒假初次閱讀完《國小科學教育探究----研討法》、整理博客

20xx年上學期第一個月(主要事件)再次閱讀《探究研討法》,並完成讀書筆記,

第二個月模仿課例上課,寫反思感想、寫一篇論文

第三個月爭取學區級以上的開課、整理成課堂實錄

第四個月完成閱讀張紅霞《科學究

竟是什麼》,並簡單摘記

20xx年暑假閱讀完餘自強《科學課程論》、韋珏《探究式科學教育科學指導》及相關雜誌

20xx年下學期第一個月完成暑期兩本書的讀書筆記

第二個月寫一篇有質量的教學案例

第三個月爭取溫州級公開課,整理成實錄,反思,寫成案例

第四個月整理材料

國小科學教師個人研修計劃 2

一、端正學習觀念

1、堅持學習。活到老學到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

2、多渠道學習。做一個樂於學習的人,鑽研書本,學習政治思想理論、教育教學理論和各種專業知識,增強自己的理論積累;也要在“無字”中學習,借鑑別人高尚的道德和豐富的教學經驗,才能達到取長補短的目的

3、廣泛學習。廣泛閱讀有用的書籍,學習各個領域的知識和技能,特別是學習現代信息技術,不斷構建和豐富自己的知識結構。

二、根據繼續教育培訓計劃確定本學期的學習內容。這學期主要學習《有效研修》這本書,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認真自學教材。

《有效研修》分五個單元,每週必須完成一個單元。在學習的過程中,儘量仔細揣摩和研究教材,才能真正掌握、理解和掌握研究方法,並做好自學筆記。

2、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培訓活動,活動中認真做好筆記,注意學習、反思、實踐相結合。

3、積極進取,多參加教研活動,努力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

4、積極參與在線學習,使培訓活動從控制走向解放,從統一規範的集體培訓走向教師在個體教師、學校和培訓教學機構的聯合學習中的自主培訓和自主選擇。

5、自覺與同伴組成學習小組,在校本科研活動中自覺承擔自己的責任,不斷反思,與同伴互助,引領專業,提高質量。

6、在學習《有效研修》的'過程中,要結合實際,不斷反思,寫出自己的學習心得或體會。

總之,我一定要按計劃認真學習《有效研修》,成爲終身學習的先行者,不斷更新教育教學觀念,更新學習觀念;認真反思,提高教育科研能力,我會以自己的規劃踏入這份富有挑戰性的工作,在實踐中積累經驗,促進自己早日成長。走進學生的內心,創造多彩的生活,學習再學習,在學習中不斷超越自己,積累教育教學經驗,提高自身素質,做一名合格的教師。

國小科學教師個人研修計劃 3

一、指導思想

人們常說:教育爲本,教育爲本,教師爲本。國小語文校本學習是通過有針對性的培訓,在原有的基礎上提高教師的道德修養、理論水平、教學管理和教學能力,成爲一名精幹、高效、進取的教師,能夠更好地適應學校的發展,從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第二,術語目標

1、通過校本研修,進一步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讓自己成爲學生喜愛、家長信任的好老師。

2、在網絡培訓平臺上,要不斷更新教育教學理念,進一步提高備課質量,提高備課專業技能,讓好的備課帶動好的課堂,好的課堂帶動高的教學質量。

3、通過校本研究,解決教育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問題和困惑,尋求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和方法,從而更有效地開展教育教學工作。

三、培訓內容

1、積極參加集體備課培訓,並做好相關記錄。

2、利用時間學習國內外現代先進教育理論,學習新課程標準,學習教學套路。

3、認真教授優質的教研課程。

4、積極參與教師理論活動

5、積極參與基礎教學技能培訓。如:三字一句、講課、課堂教學、教學設計、作業設計等一系列的評價活動,讓他們練習紮實的教學基本功。

6、經常閱讀教育報刊雜誌,做好讀書筆記,讀完後寫反思或體會,不斷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

四、主要措施

1、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適應教育教學改革。

利用時間學習國內外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學習新課程標準,研究教育教學套路,不斷提高教育教學理論水平;關注國內外教育發展前沿動態和成果,注重現代教育理念與自身教育行爲結合自身實際的有機融合。

2、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比賽,在各種比賽中進行校本研究,促進其早日成長。

3、開展深入的研究活動,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

以研究爲出發點,將研究與課程改革緊密結合,提高我們的科研能力和水平。

4、繼續開展閱讀活動,豐富自身內涵。

積極閱讀各種書籍,拓寬知識面。想給學生一碗水,就要多找水源。只有不斷提升自己,才能真正把工作做好。

5、積極參加上級組織的各種培訓,開展校本研究,不斷提高自身業務水平。

總之,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要按計劃學習,盡職盡責地做好本職工作。

國小科學教師個人研修計劃 4

一、指導思想

以紹興市教育教學研究院20xx年工作計劃爲指導,從國小科學的學科特點、現狀出發,圍繞強化學科建設和提高學科教學質量,以建設區域性骨幹教師羣,構建鎮域一體化教研製度,落實省國小科學教學建議和紹興市農村完小國小科學教學規範爲重點,組織開展各種形式的研修活動,提高研修活動的質量和有效性。

二、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1、科學學科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一是縣(市、區)教研員配備專人不專職。二是學科教師不“科學”。近年來,紹興縣、越城區在新教師招聘中招收了一定數量有科學學科背景的新大學畢業生擔當科學專職教師,但多數縣(市)對基層學校要求分配具有理科背景的新畢業大學生任科學專職教師的願望,往往以各種理由“婉言謝絕”。三是科學專職教師不僅數量少,而且名不副實。上科學課成了學校領導、年老教師、難以勝任語、數學科教學的教師的“專利”。

2、科學學科的課程建設投入不足

現行教材中實驗內容、實驗形式非常豐富,既有觀察類的實驗,也有操作類的實驗;既有驗證性的實驗,也有探究性的實驗;既有可用替代品完成的實驗,也有必須用正規的實驗儀器、材料才能完成的實驗,且許多實驗爲學生隨堂實驗,需要有足夠的實驗室、實驗儀器設備等作保障。但許多學校沒有專門的實驗教室,就是有其內部的設施設備也非常簡陋,難以滿足科學學科實驗教學的需要。實驗儀器、材料匱乏,連教師演示實驗所需的儀器設備也得不到保證。

3、科學教師的隊伍建設重視不夠

國小科學的教師隊伍現狀可用“一多一少、一高一低”來形容。“一多一少”是指以任其它學科教學爲主兼任科學課的教師多,專職的科學教師少之又少,且所謂的專職教師幾乎沒有本學科的專業背景。據不完全統計,全市國小科學專職教師的比率不到20%。“一高一低”是指多數國小科學兼職教師年事已高(特別是在廣大的農村國小),但職稱或學歷較低,難以勝任科學課的.教學。由於多數學校缺少科學學科的“領頭雁”,難以形成有戰鬥力的教研團隊,有效的校本教研難以開展,課堂教學的基本規範難以落實,學科的基本質量難以保證。

4、科學課的基本質量得不到保障

由於多數在崗的科學教師學科專業知識不夠紮實,缺乏相應的學科素養,導致一些科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經常出現令人難堪的場景:一是處理教材,駕馭課堂,引領學生的能力弱,一些教師在課堂上只能“規規矩矩”的解讀課本內容,“照貓畫虎”式的做實驗,至於教材的內容爲什麼這麼呈現,實驗爲什麼要這樣操作,心中無底。二是自身科學知識貧乏,有的知識、有的實驗原理和操作方法自己也不清楚、不瞭解、不掌握,因而在課堂上屢屢出現低級錯誤,不出現知識性、常識性錯誤的課成了“稀罕品”。三是缺乏應有的學科素養,不能在課堂教學中有效地滲透相應的科學思想、科學觀點、科學原理、科學方法等等。

5、科學教學缺乏有效的教學評價

實施有效的教學質量評價,是保障有效的教與有效的學,實現學科課程目標不可或缺的重要機制。缺乏相應機制,忽視對科學教學質量(包括學生的學業水平)進行全面、客觀、公正的評價,是目前國小科學教學存在的一大問題,亟待破解。

三、工作重點

1、以課題《區域性國小科學骨幹教師羣培養策略研究》爲抓手,推動骨幹教師隊伍建設;以參加省國小科學優質課評比爲契機,探索在“實戰”中培養骨幹教師的方法。

2、加強教學調研,深入學校、深入課堂,指導教研組、教師認真落實省學科教學建議和市農村完小教學規範,積極推進鎮域一體化的國小科學新教研機制。

3、認真組織好紹興市農村完小教師教學基本功比武。

4、繼續組織“教學內容理解與把握”主題研修活動,重點爲新國小科學課程標準的解讀。

5、加強對學科教改項目的指導,爭取有更多的教師關注和參與教改項目研究。

國小科學教師個人研修計劃 5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們將以《國小科學課程標準》爲指導,以培養學生科學素養、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爲重點;以課堂教學爲中心,加強教學研究,樹立質量意識,全面推進學生科學素養爲目的,通過“同課多輪、同課異構的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效率。將教育科研深入到國小科學教學各項工作和各個環節中,淡化教研形式,注重研究實效。根據我們組教育教學面臨的實際問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爲目的,着眼老師綜合素質、專業水平的提高,聚焦課堂多向反思。開展以課例爲載體,反思爲前提、觀察爲手段、教學問題爲對象、互動對話爲特徵的螺旋式上升的教學研究。深化校本教研,促進我組教師的全面發展,提高學校教學質量。

二、確定主題:

通過上學期校本研修活動中教師反思研討,找出了教學中的困惑:現在的學生普遍存在着學生觀察能力不強,甚至不會觀察,更不能通過觀察提出相關問題,使得教師在課堂上只能空講,不知怎麼做纔好。針對以上現狀,我們組最終確定“國小生科學觀察能力的培養與提高”作爲今年校本研修的主題,切實提高學生的科學觀察能力。

三、校本研修目標:

通過科學校本研修組織教師反思研討,解決新課程中遇到的問題、困惑,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和方法,建立適合我校發展的`校本教研製度,提升教師的教育科研能力,建設一支具有學習風氣和教研氛圍的學習型科學教師隊伍,促進學校科學教學質量進一步提高。

1、通過課堂教學,培養學生觀察的興趣。

2、課內外結合,指導學生觀察的方式方法,讓學生在觀察中獲得科學知識。

3、結合各個年級的教材、學生、老師的特點,使學生老師潛能得到充分發揮。

四、具體操作過程:

操作流程:我們根據上述理念和我校學生的實際特點開展主題研修活動。過程如下:確定主題——組內確定學習相關材料(做好記錄)——集體備課、講課(反思、評課、討論)——再上課、反思、評課——成集爲共享資源。

五、具體措施:

1、加強教育理論學習。現代的教師不在單純憑經驗上課,他的教學設計都應有相應的理念支持,所以本學期工作之一要認真學習《新課標》中的國小生觀察要求。新課標是一種理念,更是一種行爲,我們要把認識轉化爲行動,真正解決層面的問題,深化對新課標的理解,並在實踐中認識他的正確性。

2、加強集體備課、講課、評課。集衆人之智慧,解決現階段碰到的問題,共同設計一篇課文的教學思路,教學計劃,能做到資源共享。要求每課、每位教師講兩遍,對教育教學中的問題開展討論活動後,然後再出教師講此課。每次活動要及時記錄、反思,且有兩次以上的書面評課材料。

3、堅持組織學習。在活動前、活動中間要組織老師學習關於主題裏的內容;還要進行名師、專家引領。以確保活動中時刻有理論支持,不會空談有實效。

國小科學教師個人研修計劃 6

從本學期開始,學生將進入國小高年級階段的科學課學習,科學教科書也將展示一系列新的內容,引導學生們開展更爲豐富多彩的過程與方法活動。爲更好的開展科學教學活動,我對本冊教材、班級學生情況等方面作了細緻地學習或分析,制定教學工作計劃如下:

一、學生情況分析:

今年我任教的是五年級1個班,每週2節課。五年級學生應該已掌握了一定的過程與方法技能如觀察、記錄、簡單實驗等,再加上兒童與生俱來的周圍世界有着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他們對科學學科的學習肯定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二、教材內容概要:

本冊教材由“生物與環境”、“光”、“地球表面及其變化”、“運動和力”四個單元組成。每個單元含8個教學活動,原則上每個教學活動的時間爲1課時,共約32課時,再加上彈性內容和複習檢測約8課時,本學期授課時間約爲40課時。

《生物與環境》單元從內容上分三個部分:通過“綠豆種子發芽和生長”、“蚯蚓的選擇”研究生物的生存和非生物環境的關係。第二部分引導學生觀察分析生態系統中生物之間的食物鏈和食物網,並通過對生態瓶的製作、觀察,探究生態系統中生物和生物、生物和非生物相互依存的關係。第三部分內容,是把以上認識拓展到自然界,通過典型事例的分析,認識到保護大自然、維護生態平衡的重要性。

《光》單元首先引導學生們觀察光的傳播(直線傳播和反射)特點及其在生產和生活中的運用;接着指導學生認識許多光源在發光的時候也在發熱,太陽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熱源。陽光下物體得到的熱與受到的光照強弱有關係,也與物體本身的性質有關係。最後通過製作太陽能熱水器綜合運用相關知識。

《地球表面及其變化》單元內容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認識地球表面總的地形概貌,以及河流、海洋、山脈、高原等地形及特點;二是地形地貌變化及發生原因。讓學生知道是地球內部的`運動,是太陽、流水、風、冰川、波浪等自然力共同作用形成和重塑了地球的外表。

《運動和力》單元內容可分爲四個部分。第一部分了解重力、彈力、反衝力,讓學生用這些力作動力使小車運動起來,並研究動力的大小與小車運動的關係。第二部分學習測量力的大小,認識力的單位,爲研究摩擦力大小做好技能準備。第三部分認識摩擦力,研究影響摩擦力大小的一些因素,研究摩擦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第四部分動手實踐,設計和製作一個小車。

三、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經歷更爲完整的探究過程。

2、在理解探究以及培養探究技能方面有更高的要求。具體包括:強調實驗前後的推測、解釋要有充分的依據;進一步掌握控制變量實驗的技能,並學習實際控制變量實驗;運用模擬實驗探究自然事物發生的原因、變化及規律。

3、面臨幾次較長期的觀察研究活動:能用線條、符號、圖畫、文字等方式記錄觀察現象,用柱狀圖、折線圖處理數據,並認識到重複實驗的意義。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重視對學生典型科學探究活動的設計,以探究爲核心,培養國小生的科學素養。

教學難點: 通過動手動腦、親自實踐,在感知、體驗的基礎上,使學生形成較強的科學探究能力。

五、教學措施:

1、首先加強教師自身的科學教學基本功的訓練是最主要的。平時要充分利用空閒時間,認真學習科學課程標準、科學教材,認真鑽研科學教法學法,盡力做一名稱職的科學教師。

2、結合所教班級、所教學生的具體情況,儘可能在課堂上創設一個民主、和諧、開放的教學氛圍。以學生爲課堂教學的主體,設計符合學生年齡特徵的教學法進行課堂教學,採取一切手段調動學生學習科學的積極性和興趣。

3、充分利用好學校的科學實驗室,儘可能的去科學實驗室上課,做到“精講多練”,多通過實驗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得到收穫。

4、注重學生課外的拓展研究,不應只停留在課堂教學內,要將學生帶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會中去,將科學課的學習從課堂延伸擴展到活動課程,擴展到家庭和社會。

國小科學教師個人研修計劃 7

一、指導思想:

根據學校教導處工作計劃,結合科學組教學特點和本校科學任教現狀情況,本學期科學組教研活動是以新課程的理念來指導科學課的教學,以“課堂教學大比武活動”爲契機,以現代教育理論爲指導,更新教育觀念,紮實做好科學學科的實驗教學工作,抓好科學組的常規教學管理工作,充分發揮現任科學老師各自的優勢,使教研活動真正成爲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同時認真貫徹落實學校工作計劃,加強教學流程管理,關注課堂,關注學生,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積極開展教研組活動,以培養習慣、激發興趣爲目標,追求科學教學的最優化。努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激發求知慾,切實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在課程改革的實踐中,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專業水平和科研水平。

二、情況分析

1、成員情況分析

我組現有兩名專職教師,兩名兼職教師,全組教師責任心強,工作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積極鑽研教材。他們樂於進取,敢於競爭,能虛心求教,組內教師能積極交流討論。能認真備課,深入學生,課前準備充分,重視對學生能力和道德思想的培養,教學中能結合當地情況和學生實際,合理利用有效資源,並同學生家庭、社會生活緊密聯繫,注重對學生興趣愛好的培養,同時每位教師能積極參與教科研工作,能經常互相學習,重視對新教學理念、新課程標準的學習和鑽研,大膽創新。當然,我組教師也難免存在不足之處,相信會在以後的工作之中積極的改進。

2、本學科特點與本校實驗設備分析

國小科學課程是以培養科學素養爲宗旨的科學啓蒙課程,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爲主的學習活動,引領他們學習與周圍世界有關的科學知識,幫助他們體驗科學活動的過程和方法,使他們瞭解科學、技術與社會的關係。我校實驗器材經過上學期的補充,現在已較爲完備,但由於學校場地的限制,只有一個實驗室,很多時候學生科學實驗都會與其他班發生衝突,這些都給我們科學教師的教學帶來一定難度。不過,學校和我們組的.老師都積極的通過各種途徑解決。

三、教師方面工作要點

1、加強理論學習,推進新課程的改革實驗

(1)加強學習,不斷提高組內教師的師德修養。要認真學習學校下發的政治學習資料,不斷提高自己的師德水準,敬業愛崗,踏踏實實地工作,不斷提高認識,振奮精神,加強使命感和責任感。

(2)繼續認真學習《國小科學課程標準》,在讀懂、讀通《國小科學課程標準》的基礎上,組織教師開展專題性的研討,認真做好新教材的鑽研工作,引導教師吃透新教材,全面把握新教材編寫意圖。

(3)以新課程標準倡導的評價標準來衡量課堂教學,改進學科評價方式,形成正確的評價觀,嘗試以自評、互評等多種評價形式,建構多元化評價體系。引導教師更新課堂教學與評價觀念,提高教學質量。

2、加強進修,提高教師業務水平

(1)利用每次活動機會,學理論,統一教育思想;學教法,更新教學手段。組內互相交流,互幫互助,從而提高業務水平。繼續加強學科教學常規的學習,全學期組內集中學習活動安排16次(含教研活動),組長要安排好學習內容,組織好學習活動,記錄好學習過程。

(2)定時、定點、定內容,形式多樣的開展教研組活動,積極撰寫札記、教後感,反思教學得失,切實提高教學水平。高度重視科學教師的理論創新,要不斷鼓勵科學教師,依託自己的教科研實踐,認真總結自己的教育教學經驗。

(3)精心備課,認真上課,科學合理地安排好各項教學活動,借鑑先進經驗,爭取在教學上有更大突破。認真組織科學教師參與各類教科研徵文競賽活動,力爭有一定數量和質量的論文在各級教育報刊雜誌發表獲獎。

(4)要求每人每學期經常翻看專業報刊雜誌,開闊視野,努力把握教學方向。互相聽課、互相學習,努力提高每節課的效率和質量。

3、經常瞭解和分析各年級教學情況

(1)關注科學教師的教學,在科學教師中努力倡導"轉變觀念,敢於實踐,爭出成果"的教學風氣。經常瞭解和分析各年級教學情況,貫徹好上級精神,組織和輔導好學生開展各類活動,重視因材施教,發展學生的個性。交流學習教育理論、新課程標準、新教材的心得體會。

(2)每週開展一次教研組活動(單週集體備課,雙週集體教研),學習文件精神,瞭解最新課改動態,共同備課、交流、總結經驗,並進行階段性總結,進一步部署下一步工作。

四、學生方面工作要點

1、要體現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就要放手讓學生去探索,進行自主學習,而不是在老師的一步一步的牽引中學習。但學生的自行探究應該是有序的,是讓學生在交流中、在碰撞中積累自己的經驗。

2、以各種活動幫助科學素養的提高,針對國小生的實際,結合科學學科的特點,開展各類興趣小組活動,以點帶面:

(1)鼓勵全體學生積極參加科技小發明、小製作等常規科技活動,把好的想法轉化爲科學實踐能力,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應用能力。

(2)在中高年級學生中結合科學課後的自由研究,開展科學小課題研究活動,指導學生做好觀察、實驗的記錄,並撰寫好課題報告。

(3)鼓勵學生多閱讀課外書,多看看科普知識,開展科學知識小競賽,豐富學生的科學知識。

3、糾正學生的偏科思想,轉變學生只重視語、數的觀念,培養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和科學素養。

五、教研組活動安排

第一學月:

第一週:學科組集中活動,制定學科組計劃、商量集體備課事宜。

第二週:參加科任大組教研活動。

第三週:組內備課。

第四周:參加科任大組教研活動。

第二學月:第七週:成都市級科學(科創)示範課(唐俊峯)

第八週:高新區科學教研活動(芳草國小李老師上示範課)

第三學月:高新區科學教研活動(星光國小石老師上示範課)

第四學月:成都市科學研討課

複習研究(全組成員)

國小科學教師個人研修計劃 8

一、教材分析

本冊教科書有四個單元:“光”“生理與健康”“物體的運動”和“常見的力”。本教材在原有“任務驅動”學習方法的基礎之上,又增添了一些特色。例如:

1、教材設置了“網上學”欄目;

2、教材的呈現形式靈活多樣;

3、教材的建設系列化;

本教材以《科學課程標準》爲依據,每個“主題”由若干個單元組成,每個“單元”由若干個“課題”組成,構成一個按學生知識背景與認知發展爲基礎,以探究潛力發展爲主線的螺旋式前進的多維立體體系結構:知識學習維、潛力培養維、情感體驗維、時間發展維。

二、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努力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潛力,使得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親近科學、運用科學,把科學轉化爲對自我日常生活的指導,逐漸養成科學的行爲習慣和生活習慣。

2、瞭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讓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中獲得科學知識,增長才幹,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理解科學的真諦,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3、繼續指導、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假設,分析事物之間的.因果關係,注重觀察實驗中的測量,個性是控制變量、採集數據,並對實驗結果作出自我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我的假設。

4、持續和發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慾,構成大膽細心、注重證據、敢於質疑的科學態度和愛科學、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5、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用心參與資源和環境的保護,關心現代科技的發展。

三、學生狀況分析

進人四年級以後,學生對科學課的學習已經有了必須的基礎,求知慾和參與科學活動的願望明顯增強。學生已掌握許多的科學知識和科學的方法,對科學探究活動十分喜歡,並能以自我的方式觀察到許多細節的地方,興趣濃厚,已經具備初步的探究潛力,動手潛力。另外,在進行着觀察、提問、假說、預言、調查、解釋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動時,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潛力得到大大的增強。但由於學生年齡的侷限,觀察的深度、準確度還不夠,觀察或描述的方法還不會實踐運用。大部分學生知識面不廣,勤於動腦的同學佔的比例不是很大。還有的學生在活動的時候常常耗時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寶貴的課堂時間,這現象尤爲突出。

因此,本學年是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至關重要的時期。教學中要因勢利導,用心引導學生在學習中逐漸養成尊重客觀事實、注重證據、大膽質疑的科學品質和思維方式,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和學習質量。

國小科學教師個人研修計劃 9

新的學期開始了,爲了更好地展開本學期科學學科的教育,現結合本班學生實踐狀況,制定本學期科學教育計劃如下:

一、學生根本狀況剖析:

本四年級共有學生345人,他們大多數年齡在10--11歲之間,他們身心健康,活潑可愛,接受常識的才能強,。因爲科學挨近日子,大多數同學對科學很感愛好,他們的學習活躍性高。因此,在教育中,結合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色,捉住學生別緻、愛動的特色,創設多種調查試驗的情形,多給學生試驗的時機,使他們在學習中感受到日子的香甜,在試驗中開展智力和進步調查思想才能。年級的優秀學生上課能仔細聽講,作業能及時完結,能大膽活躍的答覆教師提出的問題,這些同學學習方法得當,模仿才能強,思想靈敏,反應敏捷,扮演才能強,成績傑出。

二、教材狀況剖析:

(一)教材剖析

本冊教材共有25課,分爲五個單元。“改變的國際”是全冊的開始課,意圖是激起學生調查事物改變現象的愛好,感受自然界中各種改變的美妙。一起也傑出本學期以獲取資料、設法記載各種改變的才能爲訓練要點。

榜首單元,“氣候”單元的意圖是引導學生關心氣候改變,使用自己樹立的“小小氣象站”觀測、記載氣候改變,並堅持做長時刻氣候觀測,瞭解氣候預報的製造進程,剖析氣候與日子的密切關係,從中培育學生堅持長時刻觀測、研討氣候改變規則的愛好和才能。

第二單元,“物質的狀況”通過學生着手試驗,協助學生髮現、判斷物質的狀況及各種狀況物質的特色,如水的三態改變,培育學生獨立規劃試驗、操作試驗、剖析試驗數據,取得科學結論的才能。

第三單元“生長與改變”爲學生提供了親歷栽培、飼養的時機,在調查、丈量、記載生物生長進程和首要改變等活動中,鼓舞學生通過多種途徑取得生物生長的資料,使用多種方式展現自己的發現。一起引導學生意識到生命的偉大和名貴。

第四單元“有趣的改變”通過學生對日常日子中一些改變現象提出疑問,協助學生使用試驗探求一些物體改變的進程和原因,發現物質的改變進程有的是可逆的,而有的是不可逆的,鼓舞學生綜合使用所學常識和技能支處理日子中遇到的有關問題。

“展現會”是全冊書的總結,環繞本學期所學的內容,規劃了一個較完好的規劃、安置、展現活動。意圖是通過收拾本學期對“改變的國際”的學習內容和收穫,引導學生把握剖析、總結、歸納的思想方法和學習方法,從小養成良好的收集資料、收拾資料的學習習氣。鼓舞學生學會自己斷定標準,對所學常識進行整理、歸納,樹立自己的概念體系。並通過展現與同學溝通,達到分享學習成果的意圖,然後充沛體會成功學習的趣味。展現會活動,也是對學生本學期學習效果的一次較綜合性的點評。教師應分別從活動組織才能、科學探求才能、概念體系把握三個方面,對各小組給予綜合點評。

(二)教育方針

通過本學期學習,協助學生:

1、能根據已有的日子經驗並通過調查和試驗,對周圍事物的改變進程和特色進行調查、記載;能通過多種途徑獲取事物改變的信息,使用簡單東西(包含自制的)對一些改變進定量的丈量;能使用言語或圖表描繪、展現各種氣候、生物生長、物質狀況等改變,並能通過剖析數據或圖表,找出改變的規則;能通過親歷各種活動,收集各種改變現象的有關資料,並嘗試探求、解說改變的原因。

2、能從自己日常日子下手,仔細調查周圍常見的改變,並有愛好提出自己最想研討的問題;情願參加同學進行分工、協作,體會評論與溝通的趣味;能腳踏實地地記載調查或試驗成果;情願參加中長時刻科學探求活動,尊重生命、喜愛生命,能從自然界中取得美的體會;能活躍開動腦筋,創造性地完結規劃使命。

3、能用一些可丈量的量來描繪氣候改變,列舉氣候改變對動物行爲、人類工作和日子的影響,能描繪植物、動物、人生長髮育的進程和首要改變,能說出不同生物的生命進程的差異;能說出物質有固態、液態和氣態,溫度可使物質的狀況發生改變。通過試驗發現物質的改變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能說出有一類改變僅僅是形狀的改變,不會發生新物質;而有一類改變則不僅是形狀的改變,還會發生新物質。

4、能開始意識到我們日子的國際是不斷改變的;情願嘗試運用所學常識和技能處理實踐日子中遇到的有關改變的現象和問題,如熱脹冷縮、去鏽、去污;能舉例闡明科學技能的開展對氣候預報及農業生產的影響。

(三)本學期教育重難點及奮鬥方針

奮鬥方針:

本學期通過教育,使學生把握本冊書中所學的常識,培育學生調查才能和試驗才能,給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氣。本學期力求使70%的學生進入優秀之列,100%的學生及格,期末成績位列全街道同課前五名。

要點:

1、培育學生學習科學的愛好和愛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氣。

2、學習物質的狀況及改變,探求水的三態改變,包含蒸騰及雨的構成,從中初步體會自然現象的改變規則。

3、如何科學觀測和描繪氣候改變

4、學習物質的改變,包含一些可逆的和不可逆改變進程。

5、區分生物與非生物,說出生物和非生物的首要差異,然後找出生命的首要特徵。

6、把握水的蒸騰、沸騰、凝聚和水的三態改變。

難點:

1、學生調查才能和試驗才能。

2、些根本的試驗操作。例如:闡明自然界中雨是怎樣構成的,物體的生長與改變,蒸騰、沸騰、凝聚等的試驗。

三、教育根本思路和方法以及首要辦法:

本冊教材首要是環繞“運動與改變”這一組統一概念規劃編寫的,即四年級(上冊)環繞“運動”、四年級(下冊)環繞“改變”統整生命國際、物質國際、地球宇宙國際及科學探求和科學態度情感價值觀的內容。因此在進行本冊教育時要通過引導學生對已有的常識及日子經驗的剖析,協助學生初步體會自然界是改變的,改變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改變是有規則的。

進步教育質量的具體教育辦法:

1、根據教材及學生的實踐仔細備好課,預備好活動資料,做到吃透教材,規劃好科學活動、問題和作業。

2、培育學生的學習愛好,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添加學生對大自然的情感。

3、加強調查、試驗、思考,使學生對所學常識有一個比較體系、全面的知道。在科學常識的教育進程中,有意識的訓練學生的比較、剖析、綜合、抽象、概括才能,培育學生的.邏輯思想才能。

4、大膽放手,讓學生在學習中起主體用。進一步確立學生的主體意識,對學生的答覆和作業及時精確反應,遵循以表彰鼓舞爲主的準則。

5、使用一切可使用的條件,加強直觀教育,增強學生對事物的感性知道。

6、使用學校設施優勢,選用現代教育技能進行課堂教育,既激起學生的學習的愛好,又能夠促進學生在多樣化的環境中靈活把握常識。

7、樹立科學學習協作小組,讓學生在相互溝通、協作、協助、研討中學習;

8、給學生髮問和假設時機,並指導學生自己着手尋覓證據進行驗證,通過思想加工,自己得出結論,並把自己的知道用於處理問題的實踐;

四、優生的培育和學困生的轉化

1、學困生的轉化

在科學學習方面的學困生有:王曉東、李寧,他們回憶才能差,反應也較慢,面對以上狀況,預備採納如下轉化辦法:

(1)、鼓舞學生擴展閱覽量,多看一些有益的課外書本,並提倡學日子躍參加(社會)試驗、小發明、小創造、小製造活動,以進一步進步才能。

(2)、協助後進生樹立自信心,繼而遵循表彰鼓舞爲主的準則,培育學生對科學課學習的愛好。

(3)、延伸課堂內容,採納課內與課外相結合。

(4)、加強優生與後進生的聯繫,促進他們互相協助,在團結的氣氛中趕快生長。

2、優生的培育

(1)選用“一幫一、一對紅”的政策,尖子生協助學困生,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以求共同進步。

(2)每週使用一節課的時刻,說說自己的學習心得,進步學習的愛好。

(3)對優生的平常學習,也要多調查,多教育,防止他們呈現自豪現象。

3、實施試驗操作。例如:闡明自然界中風是怎樣構成的,聲音的發生,蒸騰、沸騰、凝聚等的試驗。

4、留意通過試驗開展兒童智力,培育兒童的才能。

5、讓學生多着手,親自試驗廣泛協作評論。讓學生多聯繫實踐,並且將試驗應用到實踐中。

六、課時安排及教育進度

1、課時安排

內容 課時

“改變的國際” 2課時

榜首單元 6課時左右

第二單元 6課時左右

第三單元 13課時左右

第四單元 12課時左右

第五單元 3課時左右

合計42課時

2、教育進度

時刻 內容

榜首周 1課

第二週 2課、3課

第三週 4課、5課

第四周 6課

第五週 7課、8課

第六週 9課

第七週 10課、11課

第八週 12課、13課

第九周 14課、15課

第十週 16課

第十一週 17課

第十二週 18課

第十三週 19課

第十四周 20課、21課

第十五週 22課

第十六週 23課、24課

第十七週 25課

第十八週 溫習

國小科學教師個人研修計劃 10

科學教學是學生提高整體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本計劃以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綜合素養爲目的,爲我校科學教學成績的全面提高而努力。

一、主要工作

(一)加強學習、更新觀念,提高教師科學素養以及教育教學理論水平,深層次把握科學教學的真諦

1、認真學習和鑽研《科學課程標準》、系統鑽研新教材,既有科學課程改革理念性、學術性思考;又有科學主題教育形態性研究。

2、認真學習和鑽研有關有效教學策略和教學評價的理論和經驗。

3、認真學習和鑽研有關研究性學習、校本課程開發和推進校本教研的理論和經驗。

4、認真學習和鑽研有關“做中學”教學案例專着。

(三)改善教研方式,提高教研質量

1、改革傳統教研方式,調動教師參與教研的積極性,指導教師自主開展教研活動,充分發揮科學學科的研究與輻射作用,提高教研質量。

2、以各種形式,靈活、有效、充分發揮科學學科的引導功能。

(四)重視教育科研,深化課題研究

探索國小科學學科課題研究的原則和方法,提高課題研究的實效性。應以課堂教學、課程建設等具體問題爲着眼點:強調結果價值與過程價值並重,提倡“過程即成長”的.行動理念。

(五)積極參加新課程培訓、調研、專項協作等多元活動,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1、認真參加各種形式的、行之有效的新課程培訓活動,引導教師進一步轉變教育觀念,提升課程意識和課程實施水平,爲新課程實施提供有力保障;

2、認真參加《科學》課程標準、新教材的學習和培訓活動,引導科學教師明確科學學科課程改革的方向;組建學科性研究小組,攻克難關,提高課程理解能力;

3、根據市、縣教研室有關規定,有關學科組織教師教學能力競賽、學科評優活動;

4、根據市教研室有關文件精神,組織好全國、省、市有關學科競賽。

(六)重點加強科學教師的培養,探索教師培養的新途徑、新方法,加強科學教師隊伍的建設

1、以科學教師爲主體,以課題研究爲切入口,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爲主線,加大對青年科學教師培養力度。

2、有目的地開展“傳”“幫”“帶”和交流活動,促進教師健康成長。

(七),提高研究能力帶動學校科學教學水平的穩步提升。

1、加強科學教師自身的理論學習,確立自身的研究方向和專題,提高專業研究水平。

2、科學教師苦練內功,不斷增強服務意識,提升服務能力。

3、注重新型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走出課堂,親近自然,拓展學生的視野,提升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豐富德育教學的內涵。

4。根據學科特點,開展四年級科學興趣小組活動,做到有計劃,有活動,有記錄,培養學生獲取科學知識的能力和科學探究的興趣。

5、實驗室工作人員做好實驗儀器的保管使用及實驗登記工作。

6、繼續做好小小氣象臺的指導工作。

二、科學特色活動

1、科學幻想畫:

活動目的:爲進一步發展學生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慾,以及大膽想象、敢於創新的科學態度;培養孩子成爲親近自然、珍愛生命、熱愛家鄉,積極參與資源和環境的保護意識。

適用年級:一、二年級

活動內容:低年級學生可以全員參與,創作出與科學有關的敢於大膽創新,有意義的畫作。優秀作品頒發獲獎證書。

2、明天小小科學家:

活動目的:爲了進一步增加學生的動手能力,讓他們從小養成善於觀察,敢於思考的能力。通過開展科學發明活動,使學生感受到科學就在身旁,是鮮活的,並把所學知識運用於發明創造中,注重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適用年級:三、四、五、六年級

活動內容:學生可以利用身邊的物品,自己設計創作,進行科學小發明。內容體裁不限,優秀作品會在全校進行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