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培計劃2017研修總結內容

國培培訓快要結束了,在本次國培中資源豐富多樣:專題視頻、專題文本、專題PPT、專家團隊、課程簡介、班級簡報等等,通過這次網絡培訓學習,我學到了很多知識。我感受到了各位專家的教學理念、教師們的刻苦學習精神,感覺到課題研究就在自己身邊,就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同時,通過國培學習使我感受很深,受益匪淺。 研修大致分爲兩大板塊:其一是教育教學理論的學習和研討,聆聽省內外物理教學專家、省內知名的一線物理教師關於物理教學理論、課堂教學研究和學校德育教育、教育教學管理等方面的講座;其二是學習先進地區和學校的教育教學經驗,並與相關一線老師進行交流,親身體會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在發達地區的實施。在理論學習期間,還參與了非專業的四個學科的學習和研修,內容涉及教育科學、人文、科技和藝術,通過學習拓展了自身的知識結構,更有助於今後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研修期間,積極參加各種研修活動、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作了記錄隨堂筆記筆記,及時完成規定的作業和自我實踐作業,並上繳教案和說課稿。

國培計劃2017研修總結內容

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和研修,對我自身專業成長有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在學習和研修的過程中,我有了許多收穫,特總結爲以下的幾個方面:

一、新課程理念的認識得到昇華

進入新世紀,我國開始進入課程改革以來,在工作期間也學習了許多新課程的理論知識,這個“國培”研修,新課程理論學習還是我們學習的重要方面。學習期間,有幸聆聽了國內多名中學物理教學專家的講座,對新課程理念的認識得到了進一步的昇華。

課程是關注我們實施教育教學中“教什麼?”的問題,教學內容大於教材內容,我們通用的教材只不過是教學內容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已,不是唯一的。教學內容還應該包括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學習方法的指導,特別是學生不良行爲的矯正等等。作爲教育實施者的教師,自身認知素養、教育能力也是隱形的課程資源,這一點對我感觸很深,也正是我們往日教學中所忽視的問題。

中教物理課程標準起草人之一,知名專家黃恕伯先生《國中物理教學中如何“重過程”“重情感”》道出了新課程的核心理念,也就是現在我們所推崇的三維目標,物理教學只有“重過程、重情感、重生活”,才能解答“國中物理不難,爲什麼學生還學不好?”的問題,進而要求我們教師,應認真研究教學內容,挖掘教學內容中隱含的課程價值,包括知識價值、能力方法價值、情感態度價值,學生也纔會積極自覺地經歷學習過程,從而獲得全面學習的素質,當學生能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學習狀態,我們所追尋的高效課堂也才能得以實現,也才能最終

達成“一切爲了學生,爲了學生一切”的教育目標。

二、高效課堂的認識

教學論是在課程之下,關注“怎麼教?”的問題,現代教學關注的是高效,而如何者一個高效的課堂,在專家和一線教師的講座和相互交流中,也得到了一定規律性的結果。根據陝西師範大學王較過教授的講座,教學目標確立是教學的首要,而目標表述則應該有A、B、C、D四方面,A即學習者,B是行爲指向,C行爲條件,D表現程度,在我們教學設計中應該回答:我要“教什麼?”,我“怎樣教?”,我要讓學生“做到什麼?”的問題。通俗一點的說法就是“教什麼,怎麼教,爲什麼這樣教?”平時我們的教學對如何教學,教學內容思考和做得多,但對我們這樣做的原因和應該達成的目標思考得少,也就影響了我們高效課堂的形成。

當然,科學的課堂教學需要有教育教學理論,認知心理學,以及系統理論、傳播理論等的支持,在這方面,不同的專家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北京十一中學的丁光成老師,把物理教學當成一門藝術;而無錫的張世成老師則提倡基於證據的“暴露錯誤,精確教學”的模式;昆明的陳建農老師則推薦“思維導圖”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通過建構主義理論來指導教學。

課堂能否高效,最終還是歸結到學生的學習上來,學習興趣纔是學

習的動力,而首先老師得讓學生學得懂,才能培養他們的興趣,目標是達到熱愛的程度,能獨立思考,並且及時約束幫助興趣轉移較快的學生;基於學生成長中有自我表現的慾望,課堂應利用互動來幫助學校把新知識建構至自身的知識體系中,最終將知識提升到與生活、科技、現實的聯繫上來。昆一中孫老師的一個說法“名師不如嚴師,嚴師不如盯師,盯師不如泡師”不接觸聯繫自己的學生,師生之間缺少情感的交流,是無法讓學生能主動投入到學習中來的,這也是很多專家和教師的看法。

而如何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關鍵還是在老師。多位專家和一線名師都提到一個說法,“三不講”,也就是“學生已經會的不講、自己能學會的不講、講了學生還不會的也不講”。現在的學生接觸面廣,諸如社會、各種媒體等,如果老師一再講他們會的就的炫耀之嫌了,而學生的生活和社會經驗中已經知道的,如摩擦生熱的許多現象,也就沒有再次演示的必要了,以上兩方面過多的講述,學生會如此嚼蠟,沒有趣味,也就沒有動力了。而後者,教師刻意拔高,學生不能理會時,也會因此而推動信心。長此以往,也就磨滅了學生學習的動力。因此,高效課堂也需要教師瞭解分析自己的學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國培計劃2017研修總結內容》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